登錄???|???注冊
本書主要收錄了日本明治、大正、昭和時期文豪、才子們的情書,包括芥川龍之介、谷崎潤一郎、太宰治等人的情書。作者對這些情書進行了細致的分析與解讀,并真情講述背后的故事,揭開了文豪們的另一面人生。一個更加全面、客觀、立體、真實的文豪才子的形象躍然于紙上,他們的人生也在情書的一字一句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日)渡邊淳一 ·外國隨筆 ·8.9萬字
本書為渡邊淳一生前所創作的眾多隨筆集中的一部。渡邊用他一貫獨特的筆觸,把在社會中經歷的人生感悟和生活思考,用隨筆的形式將一個廣闊的共情世界呈現于讀者面前,詼諧幽默中伴有嚴肅的人生思考。在渡邊的文章描述中,人們應該認真對待生活中所發生的一切:看到美麗的事物就產生美感,聽到哀傷的旋律就悲從心生;高興時開懷大笑,寂寞時淚濕雙眼;厭惡丑惡的事物,同情可憐的事物。總而言之,我們在生活中,要正確地認識人類誕生時的美好和衰老死去時的悲哀,應該自然地感受喜怒哀樂,并率真地予以表達。
(日)渡邊淳一 ·外國隨筆 ·5.4萬字
翻開任何一頁,你的心情都可能被改變。因為只要翻開,你就會不自覺發出笑聲。這就是《迷人的氣質》。本書是一本金句書,精選了奧斯卡·王爾德180個金句,由知名譯者李玉瑤傾力翻譯。所選句子皆是奧斯卡·王爾德的寫作精華,詼諧有趣,引人發笑。在這些簡短精妙的箴言背后,王爾德,自成一種迷人氣質。
(英)奧斯卡·王爾德 ·外國隨筆 ·9013字
善始善終,是中國人常說的一句話,其中也表達了我們對生命結束時的愿景。但是,是否每個人都能在生命謝幕時好好告別?我們能否主動選擇有尊嚴、體面地離開?有這樣一群人,他們行動在入殮師之前,用自己的懷抱溫暖即將離去的生命,幫助需要之人在臨終現場實現生命意義的延伸,這樣的人便是善終守護師?!吧平K守護師”一職由推動日本臨終關懷發展的柴田久美子創設,她一度錯誤地選擇了自殺、兩度婚姻破碎、三度患癌,人生的急轉彎引她走上守護臨終者的道路,她志在追隨特蕾莎修女,把助人善終奉為充滿愛的專業。兩百多位在柴田久美子懷抱中過世的人,令她切身體悟到關于臨終的真相和生死真諦。本書記錄了她見證過的感人至深的臨終現場及心得感悟,幫助我們思考由生向死時的人性與尊嚴,希望我們能在其中找到自己關于生命終章的答案。
(日)柴田久美子 ·外國隨筆 ·5.6萬字
巴西國寶作家保羅·柯艾略的人生之書。融合作者多年親身見聞、哲思、感悟,每一篇故事都如一顆寶石,極具寓言性和哲理性,幫助迷茫的人們找尋生活的意義。十五歲那年,我對母親說:“我要成為一名作家?!薄暗阍谏钪幸娺^作家嗎?你親眼看到過哪位作家嗎?”“并沒有,我只在照片里見過?!薄叭绻愣疾恢朗裁词亲骷?,你又怎么可以真的想要成為一名作家呢?”為了回答母親的問題,我踏上了一條探索之路……
(巴西)保羅·柯艾略 ·外國隨筆 ·8.4萬字
《雪落東京》展現了作者在約三年時間里對日本社會的集中觀察和思考,內容涉及自然風貌、社會文化、醫療保健、生活習俗和創作體驗等方面。有對環境變化的詫異與焦慮,有對城市功能脆弱的擔憂和警告,有對社會熱點問題的批判與思考,同時對這些問題發自肺腑地提出告誡。
(日)渡邊淳一 ·外國隨筆 ·5.6萬字
《芭蕉雜記》是一部讓人醍醐灌頂的隨筆集,是芥川龍之介短暫35年人生留下的對世界和人生的深刻洞見,其中包括《芭蕉雜記》《續芭蕉雜記》《追憶》《肉骨茶》《關于書的事情》和《侏儒的話》6篇隨筆,內容涵蓋芥川對人生的追憶、對尋常事物和文學藝術的精妙見解……翻開本書,釋放內心壓力,愿你生命從容。
(日)芥川龍之介 ·外國隨筆 ·6.3萬字
村上春樹作品中難得一見獨具“日本味”的一本隨筆,假發工廠“探險記”是《奇鳥行狀錄》靈感之一?!度粘鰢墓S》是村上春樹的隨筆集,"日出國"出自遣隋使小野妹子帶去隋朝的國書,取"本自日邊來"的意思。村上文學一貫排斥"日本性"或者說"去日本化",這本《日出國的工廠》算是例外,書中講了村上參觀各種工廠的所見所想,筆法幽默,把嚴肅刻板的工廠描寫得繪聲繪色、妙趣橫生。而且其中假發工廠的"探險記"被他融入了《奇鳥行狀錄》。
(日)村上春樹 ·外國隨筆 ·6萬字
村上春樹絕佳的立體畫像——真正的村上春樹是怎樣一個人?這里有真切的答案。“村上朝日堂系列”之一,共30篇。內有安西水丸的插圖10幅。一、村上春樹的個人愛好癖性,如星座、何時結束青春、為何性子急、有怎樣的夢中情人、年輕時怎樣迷戀打彈子機等。二、村上對社會問題的種種看法和議論,如關于貧窮、出名、學外語,關于出租車、銀行、服務業、廣告、學校以及爵士樂、歌劇等。各篇文字短小跳躍,見解深刻,幽默生動,體現出村上春樹特有的無拘無束、異想天開的風格。
(日)村上春樹 ·外國隨筆 ·5.9萬字
《夏洛的網》作者、美國隨筆大師E.B.懷特一部頗為獨特的文集?!稄慕纸菙灯鸬牡诙脴洹肥敲绹S筆大師E.B.懷特一部頗為獨特的文集,其中既選錄了懷特最具代表性的隨筆,也收入了其早期撰寫的詩歌、短篇小說和寫在雜志上的札記,內容包括政治、文化、都市生活風貌、環境保護等,文筆幽默、生動、情趣盎然、多側面反映了這位文體大師的寫作風格,是珍愛懷特作品的讀者不可多得的必選書。
(美)E.B.懷特 ·外國隨筆 ·12.7萬字
英國銀行家、自由政治家、慈善家、科學家和博學家盧伯克爵士說:“人生的首要目標應該是充分利用自己的生命”,并問:“我們如何才能充分利用生命這筆財富?本書就是盧伯克回答“如何使用生命”的答案之書,從“論機智”“論錢財”“談休閑養心”“論健康”“談國民教育”“談自我教育”等角度回答了生命的用途這一重大問題,與《培根隨筆集》很像,是一本充滿智慧的散文集,但是語言更加簡明,內容更貼近現代生活。本書英文版一出版就大受歡迎,被譯為多種文字,其中篇章被納入英語教材,是適合青年人閱讀的人生指南。
(英)約翰·盧伯克 ·外國隨筆 ·11.6萬字
葬禮是一個沉重、艱難、莊嚴的時刻。殯葬師是個低調而不事張揚的行業。但有時候,與親人的最后告別不乏戲劇性。圍繞悼念儀式,不時上演著各種滑稽、怪誕的場面。忍著笑,噙著淚,紀堯姆·巴伊帶我們進入殯葬師的工作日常。而讀者您,請做好哭了又笑笑了又哭的準備。法國上市五周加印四次的暢銷好書!金牌殯葬師幽默記錄二十年奇葩見聞,哭中有笑,笑中帶淚。入“墓”三分,描摹喪禮前后人生百態,書寫特殊行業煩惱喜樂。紀堯姆·巴伊是法國人頂喜愛的殯葬師。他用百十則溫情、幽默的真實記錄摹畫出喪禮中的人心、親情、世態,講述從業者的愁悶與喜樂。親歷,一般人講述的不一般的人生。
(法)紀堯姆·巴伊 ·外國隨筆 ·11.5萬字
《容易忘記的名字》是韓國當代文壇實力派女作家金愛爛的首部散文集,呈現了作者自登上文壇以來,十七年間的文學生涯!作家以特有的細膩溫暖筆觸描寫身邊人的故事、自己和所愛的人們的故事,以及被遺忘的人的故事。第一部分為“呼喊我的名字”,包括16篇,內容為作者的成長和家庭的故事;第二部分為“和你一起呼喚的名字”,包括8篇,記錄周圍的文人朋友和作者對周圍社會的深入觀察;第三部分為“召喚我們的名字”,包含8篇,是金愛爛關于創作和文學的經驗談。由譯者薛舟作序。
(韓)金愛爛 ·外國隨筆 ·7.4萬字
午后時分,在紫花地丁香水的氣味中,女性主義泰斗上野千鶴子女士打破“販賣思考,不販賣感受”的原則,破例聊起人生中一個個讓身為女性的她感到不舒服的時刻,以及這些時刻如何激勵她找到力量,擁有自由,在父權制下獲得人生的主動權。從不討人喜歡的小孩,到迷茫自己是否會像母親一樣結婚生子,又像祖母一樣老去的少女,再到戀愛時請男人感謝自己前男友的個性女人,最后成為喜歡飆車,痛恨別人看自己書架,讓大家不要逞強,勇敢承認自己弱點,互相支撐著活下去的另類大學教授。上野女士從未如此坦誠自己的親情、愛情、工作和生活,她以鮮活的個人經歷和厚實的學識背景讓人時而捧腹,時而流淚,時而瞠目,時而大呼相見恨晚。
(日)上野千鶴子 ·外國隨筆 ·8.1萬字
支撐一個人的生活的,好像從來都不是理想與野心,而是零碎而值得欣喜的事。小川糸散文隨筆新作,她的文字帶有一如既往的濃厚療愈色彩,已成為萬千讀者的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養分。這個世界再也沒有什么東西,比過好生活還來得重要。“將耳朵浸泡在池水里,外界的聲音即刻被阻斷,之前置身的世界仿佛變得異常遙遠。我閉上眼睛,任池水載著身體漫無目的地漂蕩,漸漸地分不清身在何處,好像整個人都孤零零地懸浮在廣漠的宇宙之中。”怡然自得的感覺太過迷人,不足為奇的平淡日常亦十分可貴。哪怕只是瑣碎的小事,也能為生活增添一絲愉悅。期望很久很久以后,當回憶往昔,我們仍會覺得過往的歲月都閃閃發光、無可取代。無論現實世界如何艱辛,小川糸的文字都會給我們提供一個安逸的角落。
(日)小川糸 ·外國隨筆 ·5.5萬字
“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美國隨筆作家”,一手奠定了影響深遠的“《紐約客》文風”的作家、《夏洛的網》作者E.B.懷特新編詩文集,由作者孫女瑪莎·懷特編輯成書、普利策獎得主喬恩·米查姆撰寫引言推薦,收入的作品涵蓋隨筆、詩歌、書信等多種體裁。外國文學研究者、譯者,“跳島”播客常駐主播肖一之翻譯。懷特對這個世界上的一切都充滿關愛,他的道德與他的文章一樣山高水長。除了他終生摯愛的隨筆之外,他還為孩子們寫了三本書,《夏洛的網》《精靈鼠小弟》與《吹小號的天鵝》,同樣成為兒童與成人共同喜愛的文學經典。這些作品創作時間跨度很大,卻反映了懷特一以貫之的處世態度:“面對復雜,保持歡喜?!?/p>
(美)E.B.懷特著 瑪莎·懷特編 ·外國隨筆 ·9萬字
一本大思想家的文藝小書,初代播客元老本雅明的營業時光。從女巫審判到德意志歷史上的傳奇盜賊,從被火山灰掩埋的意大利龐貝古城到中國廣州一座戲院的火災,從打工人如何升職加薪到德國人的閱讀取向,當本雅明拿起麥克風時他會說些什么?游走于歷史與現實之間,編織日常生活與都市怪談,天才思想家如何打造屬于他的“聲音王國”?十則兒童廣播故事,一部兒童廣播劇,還有各色廣播談話的探索,開啟塵封近百年的奇異廣播世界,領略本雅明思想迷宮中最迷人的一處角落。本書由廈門大學副教授王凡柯對《本雅明全集》中的廣播作品進行選編和翻譯,并邀請了《本雅明傳》譯者、美國布蘭代斯大學副教授王璞撰寫導言。
(德)瓦爾特·本雅明 ·外國隨筆 ·12.6萬字
《古來長安一片月》精選《奧野信太郎全集》中有關故土東京和“第二故鄉”北京的回憶性散文,講述奧野先生對于兩地的鄉愁情懷。他寫東京,主要記敘兒時的家庭生活、青春期的懵懂懷春以及青年時代的求學經歷,其中關于妻子、父母、祖母、外祖父等回憶表達了他對家人的拳拳深情。他寫中國,帶著探求、欣賞以及渴慕的神色。他走過古都北京芳草深巷,懷念蘇城的茉莉芬芳,慨嘆盛唐風華下楊玉環、魚玄機等女子的榮耀和離殤。東京和北京,古人與今人,共享同一片月色。作者追憶過往、抒寫自我,感懷人世間的離合悲歡。
(日)奧野信太郎 ·外國隨筆 ·11.4萬字
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日本人奧野信太郎先后赴北京留學和任教,體驗純正的北京生活,感知中國文化的情調。《中國人的想法》選譯自奧野信太郎寫于當時的隨筆雜記,講述了奧野先生寓居北京期間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描寫了古都北京的人文風物,涉及對同時代社會文藝名流如周作人、丁玲、梅蘭芳、冰心等人的軼事和評論。奧野先生心目中的北京就是中國,北京的文化現象代表著整個中國的文化現象。他以一個外國人的視角,觀察幾千年來形成的中國式國民心理、文明進程及其與日本的文化差異,并記錄下正在經歷歷史性劇變的中國社會。
(日)奧野信太郎 ·外國隨筆 ·11.1萬字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美國知名作家海倫·凱勒的自傳散文代表作,包括兩部分:《我的生平》主要寫作者童年到大學的生活,創作于她在拉德克利夫學院求學期間,出版于1903年;《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她廣為人知的一篇散文,于1933年2月刊登在《大西洋月刊》。她以一個身殘志堅的柔弱女性的視角,告誡身體健全的人們應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賜予的一切。作為一個盲聾人,海倫·凱勒的故事激勵了無數人,她也被譽為“人類意志力的偉大偶像”。
海倫·凱勒 ·外國隨筆 ·10.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