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詞源》,張炎著。兩宋詞學,盛極一時,其間作者如林,而論詞之書,實不多觀。張炎的《詞源》,在詞的形式研究上,給后人留下了不少啟迪。書分為制曲、句法、字面、虛、清空、意趣、用事、詠物、節序、賦情、令曲、雜論等。其論詞的最高標準是“意趣高遠”“雅正”“清空”。《樂府指迷》,沈義父著,沈義父工詞,以周邦彥為宗,持論多為中理,主張作詞要協音、字雅、字隱、意柔。
(南宋)張炎 沈義父 ·古詩詞 ·5.2萬字
古典辭賦一如古老的情書,至美、深邃、感傷;猶如一個王朝的情感庫藏,美得不可言說,情至酣處,濃烈得讓人不忍回眸。張愛玲曾說:“我們這一代人是幸運的,到底還能讀懂《紅樓夢》?!蔽覀円彩切腋5?,到底還能讀讀這些經典辭賦。提筆吟詠,細品個中滋味,辭賦里的帝王情、酒仙樂、盛世歌、離愁曲、相思意、懷古情便溢滿胸口,幾番言辭裁成一尺華美,三寸憂傷,織成那年夜未央?;仡^望,雖一切已成往事,但這些花一般的文字,如光陰里的故事,訴說著別樣的風情,教人在久遠的時光隧道中,揮手致意,不忍離去。
姜波 ·古詩詞 ·10.3萬字
《圖說天下·典藏中國:圖解詩經》一書是“圖說天下·典藏中國”中的一種,《圖說天下·典藏中國:圖解詩經》是一部對古典詩歌的典范之作《詩經》進行注譯解讀、圖文并茂的大眾國學讀物。全書以朱熹的《詩經注》為底本,在保持原有風雅頌的結構的基礎上對《詩經》一書進行遴選注釋翻譯和解讀,書中插配了近200張與歷代畫家繪制的《詩經》圖片和山水人物繪畫,提高了該書的可讀性和藝術性。全書的主要內容是《詩經》一書原貌的的全景再現,集中反映了《詩經》一書的文學價值、藝術價值和思想價值。
吳鋒 ·古詩詞 ·11.2萬字
本書是一部講述唐宋詩人詞人故事、普及唐詩宋詞的隨筆集。在這里,你會看到,自古英雄出少年,王勃、駱賓王、王維、李白、白居易、杜牧、溫庭筠、蘇軾、柳永等一大批詩人,從小就被人們稱作“神童”,少年得志,意氣風發,春風得意,名揚四海,筆墨揮灑自如,仿佛在不經意間,便書寫了唐詩宋詞的輝煌篇章。他們的生活更是快意瀟灑,策馬奔騰,呼朋喚友,觥籌交錯,詩詞唱和,痛飲高歌,不知今夕何夕。在這里,你也會看到,王勃故意殺人、陳子昂“商業炒作”、王維被俘擔任偽職、王昌齡死于謀殺、白居易“以詩殺人”、賈島撞車、李商隱遭人非議、溫庭筠考場作弊、柳永沉溺青樓、歐陽修身陷丑聞、李清照嗜賭成性、辛棄疾坐擁豪宅佳人。這本書要呈現給你的,是與你以往印象稍有不同的詩人形象,更生動,更活潑,更有趣,更立體。他們是如此熟悉,但又如此陌?生。
大圣 ·古詩詞 ·16.2萬字
本書收錄了我國歷史上數十首經典詩詞,按內容分為愛情、田園、邊塞、懷古等篇章,文辭意蘊深遠、妙趣橫生。讀者可以在詩意的描述中,漫游古典文化的世界,與詩詞為伴,了解詩詞背后的人和事,體會古人的喜悅與哀愁、風度與風骨。
黃震 ·古詩詞 ·13.1萬字
本套叢書是以“建筑”“植物”“動物”“食物”“服飾”“色彩”為主題,選取有這些主題的詩歌,配上名物科普。借助詩詞,我們試圖穿透歷史的縫隙,將那些曾閃耀奪目的建筑、不知其名的物種、博大精深的中國飲食、中國傳統的色彩與服飾等,重新展現在眼前。本書從眾多古詩詞中精選出那些涉及植物題材的古詩詞,不僅配以詩歌注釋,還有相關的植物科普,以及手繪插圖等,讓讀者在感受詩意之美的同時,也能認識、了解不同的植物。
唐婷婷編著 ·古詩詞 ·5.8萬字
《絕妙好詞》是宋末元初詞人周密選編的一部宋詞選集。全編選詞三百九十首,詞人一百三十二家(其中蔡松年實為金人)。它是我國斷代詞選之一,并且具有鮮明的流派特色,在我國文學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本書是《絕妙好詞》的注譯本,每首詞都包含詞作、注釋和譯文三部分內容。
(宋)周密編 東籬子解譯 ·古詩詞 ·18.6萬字
《豪放詞》是我國古典詩詞中的文化瑰寶,以行文雄渾大氣,氣象恢弘豪放而著稱,喜用詩文的手法、句法寫詞,不拘于音律,尤其是寫于時代巨變時期的作品,悲壯慷慨、豪氣干云,讓人既有遍灑英雄淚的傷感,又有馳騁疆場,殺身報國的豪壯。有“大江東去,浪淘金,千古風流人物”的磅礴大氣;有“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的蕭索雄渾;有“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激昂。豪放詞已經不僅僅是一種藝術,還是靈魂的呼喚與共鳴。這不僅是一本詞集,更是一本激勵情志,催人奮發,拓展胸懷的豪邁勵志之書。
(明)馮夢龍著 東籬子解譯 ·古詩詞 ·17.5萬字
李清照是家喻戶曉的宋代女詞人,她的作品膾炙人口。這本小書就是從她此作中精選出來的部分。作者在每首詞后附有重要語詞注釋和解讀。內容經典,注釋簡潔,解讀深入淺出,是一本非常好的李清照詞讀本。
陳祖美評注 ·古詩詞 ·10.3萬字
《恍若夢中一相逢》在一場文化與歷史的盛宴里洗滌心靈,傾注熱情,修磨心性,超越美學。在新穎的唐詩與散文完美的交融里,讓讀者品嘗文字的韻味,體悟人生的真理,探索自然的永恒。
胥智慧 ·古詩詞 ·9.6萬字
六朝隱逸詩的勃興是中國詩學史上一件大事,它體現了一個群體共享的藝術追求,成為一種獨特的價值取向,對民族的文化心理建構產生了強大的精神作用。本書探討了隱逸詩產生的淵源,對隱逸思想的各種表現形態做了分類研究;對六朝隱逸詩興起的成因進行了考察,注重對其產生的社會歷史條件、思想理論基礎進行分析研究,重點在社會思潮、文學集團、個人創作三者之間的關系;最后立足于文本解析,探討六朝各期隱逸詩的演變與發展情況。
高智 ·古詩詞 ·18.9萬字
杜牧是晚唐著名詩人、散文家。作為晚唐詩壇上的一顆璀璨明珠,杜牧在詩、文方面均有盛名。其詩以七言絕句著稱,成就頗高。本書精選了杜牧的重要詩作,精心注譯,并對其生平與創作進行梳理、總結,讓讀者在欣賞其作品的同時,能品味到其作品的思想來源。
孟祥靜 ·古詩詞 ·3.3萬字
《神話與故事》的選編,參照和吸取了多種相關論著和作品選集。特別是受到鐘敬文先生在1980年主持編著的《民間文學作品選》的啟迪,并選用了其中的少量篇章。為了體現民間文學的特色,編者盡量從內容上、體例上保持這些作品的原汁原味。這些民間文學代表作,均為口述人、采錄者和相關書刊編者共同耗費心力的文學成果。
陳勤建 常峻 黃景春編著 ·古詩詞 ·15.1萬字
辛棄疾是南宋著名的詞人,又具有英雄氣概。其詞以豪放雄邁著稱,有詞集《稼軒長短句》。這本小書精選了詞人最富有代表性的作品。評注者不僅對詞中生疏的語詞做了簡潔的注釋,還附有深入淺出的解讀,能夠帶領大家輕而易舉地進入辛詞的世界,領略辛詞的藝術魅力。
辛棄疾 劉揚忠 ·古詩詞 ·12.3萬字
《李清照詩詞文選評》具體介紹一代女詞人李清照,因其不同尋常的經歷和際遇,創作出非凡卓異的詩詞作品,百代流傳,千載景仰。然而人們是否真正全部讀懂了李清照的作品?《李清照詩詞文選評》的編撰者陳祖美先生是國內研究李清照的著名學者,作為女性,她對李清照的作品有著獨特的感受和領悟。她從考察李清照幼年喪母,繼母撫育,父親遭黨爭迫害,自己屏居鄉里,中年喪夫,躲避戰亂,再婚失敗,終身不育等等身世入手,進而評述她在各個時期的詩詞作品,特別揭示出隱藏在表層字面意象之下的深刻內涵和悠悠心曲,刻畫出一個既不失本相,又有鮮活氣息的一代才女李清照的新形象。
陳祖美 ·古詩詞 ·6.1萬字
《你應該熟讀的中國古詞》由復旦大學中文系主任陳引馳先生編著,甄別、挑選適合青少年閱讀的古詞共250首,加以注釋和賞析。閱讀這些古詞,能體味前人的詞調聲情與家國寄托,也對整個中國古代詩詞的流轉有直接的認識。希望本書能成為面對卷帙浩繁的古典詩詞時好的觀瀾平臺。
陳引馳編著 ·古詩詞 ·17.1萬字
金圣嘆選本的特點不僅在于選更在于評,更注重點評和鑒賞。金圣嘆首創唐詩“七律分解法”來評點唐詩。他將唐詩分為“前解”“后解”,分析隱藏在詩句背后的起承轉合,跌宕起伏,“或使后世之人不止見唐詩之字,而盡得見唐詩之詩”。而唐代詩人中,金圣嘆又對杜甫情有獨鐘。金圣嘆有多癡迷杜詩?他去親友家吃飯喝酒,都常常帶著一部,半醉半醒之間,隨時批閱。他以當杜甫肚里的蛔蟲為樂,選注杜詩就是靈魂附體,灌注了自己的滿腹才情。
(清)金圣嘆選批 ·古詩詞 ·11.5萬字
唐詩對中國文學的影響極為深遠。歷朝歷代的文人視唐詩為圭臬,奉唐人為典范。唐詩選本眾多,其中以《唐詩三百首》流傳最廣、影響最大,風行海內,老幼皆宜,雅俗共賞,成為屢印不止的最經典的選本之一。本書以《唐詩三百首》為基礎,加以詳細注釋,并每篇進行解析評論,為青少年提供一個欣賞唐詩的上乘注析本。
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部注析 ·古詩詞 ·18.8萬字
本書選取100首樂府詩,進行注釋與賞讀,賞析部分并非逐字逐詞的解讀,而是詩人情感和經歷的核心,以他們的詩作來注解他們的人生,以他們的人生來解讀他們的詩詞。
王光波 ·古詩詞 ·8.8萬字
本書首先詳細討論了無線傳感器網絡領域的基本術語和概念;接著按照無線傳感器網絡的分層體系結構,系統地討論了物理層、數據鏈路層及網絡層的主要內容和關鍵技術;然后詳細討論了無線傳感器網絡的數據傳輸可采用的各種無線通信技術和這些技術各自的特點及應用場合;最后對無線傳感器網絡領域的各項支撐技術進行了逐一討論,包括操作系統、拓撲控制、節點定位、時間同步和安全機制。本書分為9章,主要包括無線傳感器網絡概述、物理層及數據鏈路層、網絡層、無線通信技術、操作系統、拓撲結構、節點定位、時間同步及安全機制。為了便于學習者加深對各章內容的理解,在每章的后面配有習題,并附有參考答案。本書適合作為高等學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工程、電子信息工程、信息安全、通信等相關專業的本科生與碩士研究生無線傳感器網絡課程的教材,也可作為從事信息技術的工程技術人員與技術管理人員學習和研究無線傳感器網絡技術的參考用書。
郭曉玲 ·古詩詞 ·15.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