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楚辭》是我國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由西漢文學家劉向主,收錄了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漢代東方朔、王褒、劉向等人承襲模仿屈原、宋玉的作品共16篇。《楚辭》以抒發個人情感為主,篇章宏闊,想象豐富,文采華美,句式參差錯落,富于變化,開創了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傳統,在中國詩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書選了屈原的《離騷》《九歌》《天問》《九章》《遠游》《卜居》《漁父》等名篇。
屈原 ·古詩詞 ·5.8萬字
本書收錄作者原創絕句150余首,以詩詞形式詠懷史記人物和事件等,從多角度表達了對歷史和現實的深度思考,力求在太史公和喜歡國學的人之間,找到溝通的橋梁。特別適合愛好古詩詞,特別是對史記感興趣的人閱讀、賞析。
卜二郎 ·古詩詞 ·3.4萬字
本書錄納蘭詞全部作品及后人的評論,另加以簡單的注釋和張草紉先生的系年。
(清)納蘭性德著 張草紉導讀 ·古詩詞 ·7.4萬字
《中小學必背古詩詞誦讀日歷》既是日歷,又是詩詞書,旨在潛移默化間提升讀者的文化修養,銜接學校教育,讓古詩詞學習變得趣味盎然。書中收錄了300余首古詩詞,主要選自中小學課標“優秀詩文背誦推薦篇目”、中小學語文課本以及中考語文真題。這些詩詞既是千古傳誦的經典,也是中小學語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書中的每首詩詞都配音頻解讀,每天一節微型詩詞賞析課,掃碼即可收聽。日歷部分也貼心做了適當留白,方便書寫備忘、記錄心情。讀經典詩詞,聽專業解讀,在時光流轉中,品讀詩詞的美妙。
新東方圖書研發中心 ·古詩詞 ·3.1萬字
這套叢書一共十八本,從香、酒、琴、棋、劍、塵、月、竹、杖、花、石、雪、僧、美人、山水、書史、金石這十八個方面將古詩詞集結成冊。分類思路來自明代陸紹珩《小窗幽記》中的一句:“香令人幽,酒令人遠,茶令人爽,琴令人寂,棋令人閑,劍令人俠,杖令人輕,麈令人雅,月令人清,竹令人冷,花令人韻,石令人雋,雪令人曠,僧令人淡,蒲團令人野,美人令人憐,山水令人奇,書史令人博,金石鼎彝令人古。”古琴之美,一抹一挑之際,鳥啼花落,月滿空山。悠揚深沉的琴聲,總能使人心曠神怡。自古以來,中國文人君子經常“以琴會友”,以這種方式得知音、正琴藝、和五聲、悅心志。本書精選一百多首與“琴”相關的詩詞,通過本書中描寫古琴的詩詞,讓讀者共赴一場文人風雅。
唐婷婷編著 ·古詩詞 ·2.2萬字
《漱玉詞》為婉約詞派代表、“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傳世之作。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該版本,增加了詳盡的注釋,可以無障礙閱讀的同時,體會詞的美好意境。同時156張唯美插圖,全彩四色印刷,值得收藏。
(宋)李清照 ·古詩詞 ·1.7萬字
本書以“書史”為主題,精選了超過百首的詩詞,匯集成冊。這里的書史多指經史一類的書籍。《宋書》曾載:“涉獵書史,能為文章。”將“書史”寫入詩詞,不僅是古代文人生活審美化的體現,更寄托了文人雅士的遠大抱負與理想追求。
何薇編著 ·古詩詞 ·2萬字
本書為“一帶一路”軌道交通系列規劃教材之一,主要介紹動力組牽引傳動與控制技術原理及典型系統。全書分為7章。第1章介紹動車組牽引傳動系統的組成及基本概念;第2章介紹動車組主要部件牽引變壓及電流互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與使用中的基本問題;第3章介紹直流電動機的工作原理、結構、工作特性及調速;第4章介紹交流電動機的工作原理、結構、工作特性及使用中的基本問題;第5章在前一章的基礎上講述了交流電動機變頻變壓調調速基礎、標題調速系統、矢量控制與直接轉矩控制;第6章介紹典型動車組的傳動與控制系統;第7章介紹動車組系統中典型電氣元件工作原理。本書是高等學校車輛工程和鐵道機車車輛專業教材,也可供鐵路高職和中職學校師生及從事機車車輛、動車組、城市軌道車輛相關專業的工程技術人員學習參考。
宋雷鳴 ·古詩詞 ·16.1萬字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種文藝形式,包括雜劇和散曲。元曲是漢民族燦爛文化寶庫中的一朵燦爛的花朵,它在思想內容和藝術成就上都體現出了獨有的特色因而成為我國文學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同時,作為一種成熟的戲劇,它在內容上不僅豐富了很多民間傳唱的故事,而且廣泛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成為廣大人民群眾最喜愛的文藝形式之一。
張根云譯注 ·古詩詞 ·9萬字
本書以沈刻王校南詞本(《晨風閣叢書》本)為底本,以影寫呂刻本、侯刻本、粟香室覆侯本、《全唐詩》本,以及有關二主詞的各專集、各選本、詞話、筆記互相比勘。注釋方面,歧義處加以別擇,疑難處加以疏解。就全詞的創作意圖、藝術手法,進行精到的說明。不少詞作并附錄相關的背景材料,有助于讀者深入理解作品。
詹安泰編注 ·古詩詞 ·8.3萬字
《王維孟浩然詩選評》上部王維,分聲華早著、貶官與隱居、出塞與知南選、半官半隱、余生晚景、未編年詩等章節;下部孟浩然,分待仕鄉園、長安求仕不利、漫游與入幕、未編年詩等章節:對王維和孟浩然的詩歌創作作了詳盡的注釋和解評。深入淺出,易讀易懂,適應新時代讀者的欣賞閱讀習慣,通俗而高雅。
劉寧 ·古詩詞 ·12.6萬字
南北兩宋以“天子與士大夫共治天下”著稱,可文人士子無論在朝在野,依然都要歷經無數坎坷。他們或科場失意,或顛沛流離,或壯志難酬,或布衣終老,種種喜怒哀樂從筆端傾瀉而出,便是一篇篇流傳千古的名作。本書精心選取宋詞中的精品之作,以蘇軾、李清照、辛棄疾、柳永等詞人的生平,闡述其詞作的意境。全書用典細致、旁征博引,作者嘗試將現代元素和現代故事揉入對宋詞的解讀中,使讀者不僅可以了解幾位詞人鮮活而有趣的靈魂以及宋詞背后的文化內涵,還可以見證一個繁華與蒼涼并存的時代的興衰起落。
郭紹敏 ·古詩詞 ·13.4萬字
你說話的溫度,決定你人生成功的高度。說話,聲不在大,委婉動聽就行;話不在多,打動人心就好。會說話的人不拆臺、不揭短,不生硬、不傷人。與會說話的人交談,總感覺如沐春風,自在愜意,就像在做心靈SPA,每時每刻都是享受。會說話其實就是高情商,心里裝著別人,說出的話讓人舒服。腹中藏錦繡,一言定乾坤。本書從清晰表達、緊抓人心、高效說服和化解難題等方面,詳細介紹了如何真正提升說話水平的技巧,以解決每個人在工作與生活中都可能面對的各種溝通難題。
盧光光 ·古詩詞 ·15萬字
古詩詞詮釋生命的價值、展示自然的魅力,是內容美和形式美的和諧統一,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我們的生活本不缺少美。也許只是我們忘卻了感受和領悟。通過對古詩詞的賞析與歌詠,可以讓我們修養心性,提高人文修養,感悟生活的美好,品悟人生的真諦。
東籬子編著 ·古詩詞 ·14.8萬字
本書精選中唐著名作家柳宗元文學性較強的詩文六十余篇,按照柳宗元生平活動的軌跡,分為“入仕前后(790804)”、“謫居永州(805814)”、“詔返與再貶(815)”、“刺史柳州(815819)”四個部分,各部分均有生平活動簡述;所收詩文大致按創作先后、前詩后文的順序編排,每篇均加簡明注釋,最后加以講評。
尚永亮 ·古詩詞 ·12.6萬字
本書是依據教育部2011年頒布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簡稱“新課標”)中推薦的優秀古詩文背誦篇目編寫的,所選篇目最新最全,涵蓋所有75篇推薦篇目。并配有導讀,概括介紹所選篇目,另有知識鏈接,直擊作者評價、背景資料、文學史常識等內容,無縫鏈接本文中重點考點。正文作品每篇配有作者簡介、注釋和賞析,幫助孩子真正讀懂吃透每一篇古詩文,感受傳統文化的熏陶。
楊春俏注釋 ·古詩詞 ·11.8萬字
《花間集》中國詞史上第一部詞總集,后蜀趙崇祚編輯,收錄溫庭筠、韋莊等18位花間詞派詞人的代表作品。湯顯祖評《花間詞》,歷來有真偽之辯,但點評頗有獨到之處。以江西省圖書館藏明末套印本為底本。豎排繁體,保留原點評本樣式排印。
(后蜀)趙崇祚 (明)湯顯祖點評 曹明綱點校 ·古詩詞 ·4.4萬字
《唐詩宋詞常識》精選胡云翼先生的《唐詩研究》和《宋詞研究》部分內容,將兩本書的經典部分收錄在一起。卷上為唐詩,主要內容包括古今對唐詩的誤解,唐詩的意義與特質,研究唐詩的基本觀念,唐詩起源及其各個時期的不同風貌、唐代詩人小傳等;卷下為宋詞,主要內容包括宋詞的起源與興衰,宋詞的先驅人物,宋詞發展的因緣、概觀、利弊以及宋詞的派別與分類。本書闡釋了唐詩和宋詞的意義與特質,囊括了唐詩和宋詞研究的方方面面,是欣賞和研究唐詩宋詞的必備讀本。
胡云翼 ·古詩詞 ·14.3萬字
本書既是炎黃子孫世世代代處世智慧的結晶,又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之精粹,更是每一位華人憑理處事、居官從政、治家勸學、言談舉止、待人接物、修身養性必備的圣經。本書仿照《增廣賢文》編纂,據《中華韻典》依韻歸類,牢記以人為本,建設和諧社會,傳承優秀文化,勸世勸善勸學。本書通過收錄傳統智慧。讓讀者隨時隨地翻閱,收貨“醒世警言”,在時空交錯之間,真切領略上下五千年中華文明文化經典含蓄的同時,也能在理性的閱讀之中獲得人生的無限感悟。
山湖紀人編著 ·古詩詞 ·4.9萬字
柳永開辟了通俗化的文學創作道路,突破性地將鋪陳敘事的方法移植入詞,注重對人物情態心理做多方面的刻畫,對情事發生發展的場面做層層描繪,抒情處飽含敘事性、情節性,而且自創慢詞,擴大了體制。在當時流傳很廣,對宋詞的發展有一定影響。
王兆鵬 姚蓉評注 ·古詩詞 ·10.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