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由郭英德、李志遠編纂箋注,搜集、編纂明清戲曲文獻的序跋,凡四千三百余條,全面呈現明清戲曲序跋的完整面貌。本書盡可能準確地查核版本出處,選擇較早較好的版本作為底本,并加校勘、標點,對與戲曲文獻及其序跋撰寫、出版、流傳相關的時間、人物、事件等相關事項,進行細致的箋證,深入細致地考察作者的生平事跡,并附注相關傳記文獻名目。給學界提供豐富詳實的文獻資料,有助于進一步開拓中國古代戲曲文獻、戲曲史與戲曲理論的研究。
郭英德 李志遠纂箋 ·戲劇 ·15.9萬字
《仲夏夜之夢》,一個如夢如幻的名字,是英國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青春時代較為成熟的喜劇作品,同時也是威廉·莎士比亞最知名的喜劇之一,講述了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愛情故事。此劇在世界文學史特別是戲劇史上影響巨大,后人將其改編成電影、故事、游戲、繪畫等。
(英)莎士比亞 ·戲劇 ·5.1萬字
《羅密歐與朱麗葉》為“許淵沖漢譯經典全集”之一,也是莎士比亞著名的悲劇之一,講述的故事為廣大讀者所熟悉:劇情講述兩個世代為仇的意大利貴族家卡普勒家的女兒朱麗葉與蒙太古的兒子羅密歐一見鐘情、執著相愛,秘密結合,卻因為兩個家族的沖突和相互殺戮而導致羅密歐被放逐,朱麗葉在神甫的幫助下服藥假死,以逃避父親為她安排的婚姻,最終雙雙殉情的悲劇故事。
(英)莎士比亞 ·戲劇 ·4.7萬字
《終成眷屬》是莎士比亞創作于第二時期的作品,美麗能干的女主人公費盡心機去爭取一個出身高貴,但是卻狂妄膚淺的紈绔子弟的愛情,劇中充斥著爾虞我詐、背信棄義。1590年到1613年是莎士比亞的創作的黃金時代。他的早期劇本主要是喜劇和歷史劇,在16世紀末期達到了深度和藝術性的高峰。到1608年,他主要創作悲劇,莎士比亞崇尚高尚情操,他的悲劇常常描寫犧牲與復仇,包括《奧瑟羅》、《哈姆萊特》、《李爾王》和《麥克白》,被認為屬于英語最佳范例。在他人生最后階段,他開始創作悲喜劇,又稱為傳奇劇。
(英)莎士比亞 ·戲劇 ·4.2萬字
在莎士比亞去世400年后,他的作品流傳之廣、影響之深是所有其他經典作家中無人可比的。他創造的英語詞匯、經典名言,改寫整個世界文學史的同時,也影響了數個世代的億萬讀者。《羅密歐與朱麗葉》是莎士比亞的一出著名的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講述了講述了兩位青年男女陷入熱戀,卻因兩個家族的世代仇恨而遭不幸,最后導致兩家和好的故事。本劇在各個年代都頗為流行,并與《哈姆萊特》一道成為最常上演的莎劇……
布萊希特最早闡述自己對戲劇新觀點的文字,多系以劇本說明的形式寫就的,如《關于〈馬哈哥尼城的興衰〉跋語》《關于〈三角錢歌劇〉跋語》等,希特勒上臺后,布萊希特流亡國外,疲于奔命和致力于反法西斯斗爭,更無暇作系統的理論梳理。《戲劇小工具篇》是作者戰后回國途中在瑞士撰寫的,可說是布萊希特第一篇系統的理論著作,素有“新詩學”之稱。
(德)貝托爾特·布萊希特 ·戲劇 ·8.2萬字
《林妖》是安東·契訶夫戲劇作品,敘述以一個脾氣怪異、自私的教授為中心的家族故事,并成功塑造了“林妖”這一思想獨特卻不被眾人理解的醫生形象,被視為“優美的戲劇化的中篇小說”。研究界公認《林妖》是《萬尼亞舅舅》的前身,是完整呈現契訶夫戲劇創作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正如本書導讀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徐樂所言,“契訶夫終生未寫過長篇小說,但他的確以《林妖》為起點,開創了一種以往舞臺上從未有過的長篇小說式的戲劇……劇作家盡力在日常的交談、吃喝、散步、讀報、打牌這些細節中,在無聲的停頓或者意味深長的弦外之音中,展現人內在的、長久的、習慣性的苦悶心理和時代的隱秘潮流”。本書為《契訶夫戲劇全集》“名家導賞版”第7冊,搭配契訶夫戲劇名場面有聲演繹。謹以此紀念契訶夫逝世120周年——他的舞臺,有這個時代一切的痛和期待。
(俄)安東·巴甫洛維奇·契訶夫 ·戲劇 ·5萬字
《程蔚東劇作選》共收錄17部作品,分為10卷。這些作品,早的創作于上世紀85年代中葉,遲的定稿于近期,涉及多種題材、領域,有的以重大的歷史事件和社會發展的進程為題材,于氣勢宏偉之中見真性情,于細微體悟處見洞察力。
程蔚東 ·戲劇 ·15.7萬字
1947年秋,上海世界書局出版了朱生豪翻譯的《莎士比亞戲劇全集》共27部戲劇,其中無歷史劇。本套《莎士比亞戲劇全集》即是這27部經典的重現,除根據約定俗成的譯法,將“漢姆萊脫”統一為“哈姆雷特”外,其他人名地名翻譯內容皆為1947年版本重現;在編次方面,本套書依照各劇性質和之后的專家意見,將原作內容重新整理,分為六卷,詳情見書中《莎士比亞戲劇全集》書目。歷時兩年勘誤整理編校,精益求精,最大程度地還原朱生豪先生的譯作全貌。
(英)莎士比亞 ·戲劇 ·19.7萬字
“讀懂小津安二郎,你就懂得了人生。”小津安二郎,日本家喻戶曉的電影導演、劇作家。他一生共執導影片54部,創造了獨特的電影美學,深刻影響了日本乃至世界電影史的發展,也影響了日本現代生活美學和人們對日常生活的態度。翻開小津安二郎經典作品集,你會驚喜地發現:小津安二郎常常三言兩語,讓人醍醐灌頂,瞬間喚醒我們對日常生活的熱愛。本書收錄小津安二郎的《晚春》《麥秋》《茶泡飯之味》。
(日)小津安二郎 野田高梧 ·戲劇 ·8.6萬字
(英)莎士比亞 ·戲劇 ·19.9萬字
《尼伯龍人》改編自中世紀德國最重要的敘事文學之一《尼伯龍根之歌》,是弗雷德里希·黑貝爾于1850~1860年創作的話劇三部曲,出版于1861年,是除理查德·瓦格納的歌劇《尼伯龍族的指環》外最具有影響力的以尼伯龍人神話作為題材的戲劇作品。該劇由獨幕劇《膚如龍鱗的西格夫里特》、五幕悲劇《西格夫里特之死》和五幕悲劇《克里姆希爾德的復仇》組成。將這部劇作譯介到國內,一方面有助于國內的讀者更全面地了解傳統傳說在近代德國的接受史,另一方面也能使更多讀者對黑貝爾這位十九世紀的重要作家有進一步的認識。
(德)弗雷德里希·黑貝爾 ·戲劇 ·12.6萬字
故事全部發生在北京城一個茶館里,茶館里人來人往,會聚了各色人物、三教九流,一個大茶館就是一個小社會。老舍先生抓住了這個場景的特點,將半個世紀的時間跨度、六七十個主次人物形象高度濃縮在茶館之中,展現了清末戊戌變法失敗后、民國初年北洋軍閥割據時期、國民黨政權覆滅前夕三個時代的生活場景,概括了中國社會各階層、數個勢力的尖銳對立和沖突,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國的歷史命運。
老舍 ·戲劇 ·6萬字
《殺戮之神》是法國劇作家雅絲米娜·雷札的代表劇作。平凡的一天,兩個11歲的小男孩在公園發生爭執,前者用棍子將后者的嘴打破。這起不大不小的兒童糾紛,將兩對原本沒有任何交集的夫婦拉到了一起。他們從協商孩子的傷害事件開始,逐一揭開平靜的生活表面下涌動的暗流,家庭之間、夫妻之間、男女之間,嬉笑怒罵、冷嘲熱諷,不僅是對于文明和粗野這兩個認知觀念的懷疑和辯駁,同時也是西方人價值觀的碰撞:是殺戮還是和平,是英雄主義還是沉默主義。《殺戮之神》推出后,在世界各國得到了諸多演繹。由波蘭斯基改編的同名電影榮獲2011年波士頓影評人獎最佳群戲獎、2011年威尼斯電影節小金獅獎,以及愷撒電影節最佳改編劇本獎,該劇本在大陸多次被搬上舞臺。
(法)雅絲米娜·雷札 ·戲劇 ·2.6萬字
蘇格蘭國王鄧肯的表弟麥克白將軍,為國王平叛和抵御入侵立功歸來,路上遇到三個女巫。女巫對他說了一些預言和隱語,說他將進爵為王,但他并無子嗣能繼承王位,反而是同僚班柯將軍的后代要做王。麥克白是有野心的英雄,他在夫人的慫恿下謀殺鄧肯,做了國王。為掩人耳目和防止他人奪位,他一步步害死了鄧肯的侍衛,害死了班柯,害死了貴族麥克德夫的妻子和小孩。恐懼和猜疑使麥克白心里越來越有鬼,也越來越冷酷。麥克白夫人神經失常而自殺,對他也是一大刺激。在眾叛親離的情況下,麥克白面對鄧肯之子和他請來的英格蘭援軍的圍攻,落得削首的下場。麥克白一出場即心懷異志,弒王篡位,為了鞏固王位,又殘暴屠殺人民,使全國血流成河,置社會于混亂,陷人民于水火,可謂與理查三世是同樣的暴君。這樣的暴君,其痛苦與覆亡乃罪有應得。
(英)莎士比亞 ·戲劇 ·4.9萬字
《陽光下的葡萄干》是美國劇作家洛琳·漢斯貝瑞(LorraineHansberry,1930—1965)的名作,創作于1959年,劇名取自蘭斯頓·休斯(LangstonHughes,1902—1967)的詩《哈萊姆》(Harlem)。作者以反黑人歧視運動為背景,將懷揣夢想的黑人楊格一家,比喻為殘酷日光下曝曬的葡萄干,描述了他們在種族歧視的社會漩渦中相互扶持、堅守夢想的故事。這部被稱為“第一部在舞臺上表現非裔美國人生存現狀”的劇本,在美國有著持續的生命力。同名的電影有兩部。編劇洛琳·漢斯貝瑞,作為著名的黑人女性劇作家,作品被很多觀者運用“女性主義”視角解讀。但在《陽光下的葡萄干》中,北方城市的女性形象不再是傳統南方女性那般受制于男權的壓迫,她們已經實現了人格的獨立,有著更強的視野廣度、并對現代文明有著更高的接受能力。也使得該劇本為女性話語世界增添了新的闡釋。
(美)洛琳·漢斯貝瑞 ·戲劇 ·5.8萬字
本套書為華語世界首部詩體莎士比亞全集。莎士比亞戲劇的原貌是詩劇,是以素詩體(blankverse)為基本形式的詩劇,以詩體譯詩體,盡量使譯文在語氣、語言節奏感上更接近莎劇原貌,是這個版本的最終訴求。“悲劇卷二”包含莎士比亞三部悲劇作品。《李爾王》是莎士比亞著名的四大悲劇之一。《麥克貝斯》(Macbeth)是莎士比亞最短的悲劇,也是他最受歡迎的作品。常被認為是他悲劇中最為陰暗、最富震撼力的作品。《雅典人泰門》是莎士比亞的最后一部悲劇,大約創作于1607~1608年。劇情講述了雅典貴族泰門生性豪爽、樂善好施,于是許多人乘機前來騙取錢財,后來導致其傾家蕩產,“朋友們”紛紛離他而去,最后在絕望中孤獨死去的悲劇。
(英)威廉·莎士比亞 ·戲劇 ·16.5萬字
《羅密歐與朱麗葉》是英國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創作的戲劇。劇中描寫蒙太古之子羅密歐和凱普萊特之女朱麗葉一見鐘情,他們為了追求自由的愛情,敢于不顧家族的世仇,甚至以死殉情。《羅密歐與朱麗葉》是一部浪漫主義抒情色彩的悲劇,也是倡導自由平等、婚姻自主的頌歌。
(英)莎士比亞 ·戲劇 ·7.8萬字
本書為哈佛經典叢書第十八卷——“現代英國戲劇”中的一部。這里所指“現代”為本書編著者所處年代的時代劃分方式。現稱“古典主義”。《欽契恨歌》是雪萊著名的悲劇,這部五幕悲劇應屬英國道德劇的優秀典范。雪萊根據發生在意大利歷史上的一個真實案例,創作了本劇。雪萊在劇中,用簡練的線索和詩意的語言,除了道盡人性的美丑外,還描寫出了“神權”、“君權”、“父權”如何一步步地釀成了這場大禍。
(英)珀西·比西·雪萊 ·戲劇 ·5.4萬字
本書精選了俄羅斯當代著名劇作家的戲劇作品4種,包括弗拉基米爾·熱列布佐夫的《野餐》、亞歷山大·加林的《遴選》、亞歷山大·卡洛夫金的《高級病房》、彼得·格拉季林的《小蝴蝶》,深刻地反映了俄羅斯的當代生活。本書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的蘇玲主編。
(俄)弗·熱列布佐夫 (俄)亞·加林等 ·戲劇 ·11.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