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語文應用在社會生活中無處不在,實用寫作不僅是課程學習中的重要一環,也是每個人生活中使用范圍最廣的一項語文能力。實用寫作與一般寫作不同,講求精要、明達、靈活、切合實際,對體式、語氣、措詞等各方面都有不同要求。本書藉著生動有趣的森林故事,讓同學理解不同實用寫作類型的應用范圍,清楚不同的實用文寫作格式,輕松掌握書信、邀請函、便條、日記、說明書、慰問卡、通告、建議書、海報、演講稿、公告等12種實用文寫作。
謝煒珞 張屹晗 陳美珠 ·文學理論 ·0字
《原創在氣》是《中國美學范疇叢書》中的一本。該書追溯了“氣”概念的形成和被普遍運用的過程。重點評介了中國古代文學、音樂、書法、繪畫諸藝中的“氣”論;對氣這一有代表性的古代美學范疇概念進行詮釋、梳理、概況。
涂光社 ·文學理論 ·15.7萬字
本書重在闡述文學理論的實踐特質問題,并進一步從實踐角度探討文學理論的功能、價值以及理論機制問題,在實踐走向、范疇開掘、原理反思、理論演進等方面對文學理論實踐視域的展開提出重要設想,并立足學科體系、教學狀態、文學現實和地方本土文學文化資源,對文學理論解決實踐問題可能出現的偏差進行具體分析,探討打開封閉的文學理論體系,在實踐層面推進文學理論建設的可能性。
張永剛 ·文學理論 ·17.4萬字
王國維的《人間詞話》是近代中國最負盛名的一部詩詞文學理論批評著作,集中展現了王國維的美學、文學上的成就。此次,我社出版的《人間詞話》即以現存于中國國家圖書館的王國維手稿全本為底稿,根據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修訂版版本、上海三聯書店《人間詞話》匯編、匯校、匯評增訂本進行重新整理而成,讓原本置之于學術殿堂的專業著作成為雅俗共賞的經典版本。
王國維 ·文學理論 ·3.9萬字
本書是著名學者劉文飛從近十余年來在國內外高校和科研研究機構做的近百場關于俄國文學和文化的學術演講中精心挑選而出,經整理后結集出版。本書在修訂時將保持一定的口語“原生態”,以使讀者可能獲得與聽眾相仿的身臨其境感。在國外發表的演講已經譯成中文。這些演講分作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關于俄國文學和文化的概論,第二部分是關于作家或作品的專論。全書內容豐富,兼顧文學、文化、中俄兩國交往史等范疇;時間跨度大:縱向從19世紀自普希金始的黃金時代,經過二十世紀初期的白銀時代,直達當今的現代文學;橫向包括俄國本土,流亡歐美的俄國文學家及其在居留地的文學、文化活動。本書作者同時是一位詩人,語言特點是文才飛揚,清新活潑,可讀性強。
劉文飛 ·文學理論 ·20萬字
《重訪新批評》由趙毅衡所著,新一代的批評家感嘆:“新批評派像哈姆雷特父親的鬼魂,依然在指揮我們?!背霭孢@本,并且名之曰是因為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以來,國內不少年輕學者對新批評方法感興趣,用之于中國文學,做出了出色的文本分析和理論拓寬,他們用批評實踐證明了新批評方法,的確有一定的生命力。
趙毅衡 ·文學理論 ·13.6萬字
《東大教授世界文學講義3》是“東大教授世界文學講義”系列的第三冊,該書是東京大學文學教授、日本著名文學評論家沼野充義的世界文學課講義。內容為作者沼野充義與23位當代知名作家、學者(來自日本、美國、中國、波蘭、保加利亞等國)的文學對談構成。該系列書為東京大學文藝理論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必讀目,也是東大文學專業學生基礎讀本。本冊內容收入了日本人氣作家加賀乙彥、日本著名詩人谷川俊太郎、日本川端康成文學獎獲獎作家辻原登、知名中國籍旅日詩人田原和美國人氣作家羅杰·裴費斯的對話內容。
(日)沼野充義編著 ·文學理論 ·10.9萬字
本書為作者20年來郁達夫研究部分成果之結集。作者采取區域文化批評、比較文學批評、文本細讀、個案分析等研究方法或角度,結合郁氏文本和相考證,對詩人郁達夫的行旅生涯、社會交往、自敘傳寫作等專題開展了饒有個人興味的探究。其尤讓人矚目者,是作者在北京、上海、杭州、安慶等地探尋郁達夫“屐痕”的一組演講。這些與不同人文地理相結合的研究形成了“一幅別具生面的‘郁達夫學術地圖’”。全書文字簡樸,敘事詳實,思維細密,評議亦別具風格并偶富創見。
李杭春 ·文學理論 ·15.2萬字
元代少數民族作家人數眾多,主要涉及蒙古族、契丹族、女真族、回回族、畏兀兒等少數民族,其漢文詩歌數量非常多,但到目前為止,其中許多作家及其作品尚未得到進一步的考證和整理,這些詩歌的資料有待系統化和完善化。本書對元代少數民族的漢文詩歌用韻進行研究,其中重要的一步就是收集整理這一時期的所有相關詩人以及詩歌資料。因此對元代少數民族詩文的珍善本進行搜集、整理和研究,將有助于對元代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學和文化加以保護和傳承。
王沖 ·文學理論 ·19.7萬字
本書以明代戲劇唱詞中的“白、黑、紅、紫、綠、翠、黃、青”這八個常用顏色詞為主要研究對象,描寫它們的語義系統,計算它們的語義顯著度和廣義度,考察它們的語用特征,并在此基礎上展現出常用顏色詞在明代戲劇唱詞中的獨特價值。
吳劍 ·文學理論 ·13.5萬字
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互聯網多媒體技術在我國的快速普及,大眾媒介全面參與并有力推進著我國文學的快速演變,雜志書就是新時期媒介融合的最新呈現。本著作選擇新文學生態下的青春文學雜志書作為研究對象,從梳理青春文學雜志書發展歷史入手,運用文學、社會學和傳播學等多個學科理論與研究方法,分析青春文學雜志書的外部生態變化及其對內部生態中作家(編輯)、文本、讀者、傳播媒介、營銷渠道等諸多要素的影響與關聯變化,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討青春文學雜志書的敘事策略和新文學生態下青春文學雜志書的困境以及可能的出路。
王曉紅 張碩勛 ·文學理論 ·19.6萬字
《偉大的塵世之詩》描繪的是美國現代詩史中最強者詩人——華萊士·史蒂文斯,從文本捕捉到詩學辯潔,貫穿了李海英敏銳的問題意識、生動的在場能力和富于睿智的洞見。史蒂文斯在超驗性和經驗論之間、在觀察與想象之上,探索著“最高虛構”的“真實”,探索著新的物性和新的靈性,成就為一種“偉大的塵世詩歌”,由此獲得了兩種成功:詩意的成功實現與詩學的成功闡釋,同時獲得兩種價值:詩歌價值與詩學價值?!秱ゴ蟮膲m世之詩》從三個方面闡釋史蒂文斯:觀察詩人在現代詩歌語境中的位置,在本土及域外所發生的隱秘而持久的影響;探討詩人的姿態和意圖,從鐵事思維、觀察方式、主題選擇、抒情困境、現代敘事等角度考量詩人的具體作為,進而叩問現代詩的本質問題;以長詩“藍色吉他”“虛構筆記”與“秋天的極光”為主,兼顧其他文本及詩學構想,分析詩人是如何創造出同時滿足理性和想象力的當下之詩,建立了以現實結構為中心參照物的詩歌理論。
李海英 ·文學理論 ·14.3萬字
本書分四章論述了五四以來新文學現實主義的發生、發展和流變。前三章依時間順序,各以十年間文學理論及創作為考察對象,對現實主義文藝思潮在中國的流變和作用作總體的勾勒評說,第四章屬理論概括,分六個方面總結現實主義在發展中所顯示的成就和缺失,并在世界文學發展的格局中比較考察其民族特色和歷史地位,提出了不少獨創性見解。
溫儒敏 ·文學理論 ·19.7萬字
青年的性情需要得到古典思想和作品的節制與調和,古典的理想需要得到青年人強健身體的踐行與傳遞。作者以一個“80后”學術青年的文化生活經驗,用古典的視野從當代中西方文學、影視、美學和文化中俯拾出思想的閃光,展現古今之間的斷裂沖突與豐富的意涵交織?!盎貧w古典”正是為了“面向未來”,在呈現歷史的同時為當下生活注入活力,讓心靈在古今之間進行“友愛”的無休止探索。劉小楓老師推薦?!?0后”青年學者馮慶進行的一系列觀察與寫作實踐的集成,這些文章大多嘗試跳出體系化的學術寫作,以不同的文體和風格,從不同層面展現古今之間的斷裂沖突與豐富的意涵交織。全書分為“閱讀文化的古今通變”“抒情生活與精神返鄉”和“老智慧,新知識”三輯,涉及劉慈欣、聶隱娘、博爾赫斯等有趣的議題,行文輕快靈動,既有細密的理論思辨,也時時閃現出思考的洞察力。
馮慶 ·文學理論 ·13.5萬字
此書透過人類、地球發展史,跨越現實;藉奇幻、虛構情節,穿梭于野外,經歷生存殘酷、生命的悲哀、恐懼和修復、寵愛加惡夢、快樂與幸福。
(新加坡)謝勤 ·文學理論 ·9萬字
本書系統分享了寫作方法,摒棄了“套路式”“模版式”教學,用13章內容講解了大量實用的寫作技巧,讓寫作新手也可以輕松學會寫作,愛上寫作。本書從對寫作的認知和寫作的底層邏輯入手,系統剖析了選題構思、結構搭建、素材搜集、語言運用、大綱撰寫、故事創作的方法和技巧,包含小說寫作、自媒體寫作、讀書博主、寫作變現、手把手帶你從0到1學寫作等實戰模塊,內容的指導性和實操性強。這是一本“反焦慮”的書,市面上講解寫作的書籍大都在告訴你如何迅速變現,而本書運用大量的實戰案例,手把手教大家如何一步步寫出自己滿意的文章,如何享受寫作的過程而不把它當作一項工作或一件麻煩事,如此才是長久的變現策略。這套寫作方法已經有許多人親身實踐過,有很多人投稿成功,有的人成功出版自己的作品,有人建立了個人寫作品牌,實現“逆襲”。本書適合想要學習寫作、熱愛寫作、渴望寫作變現的所有人。
蓑依 ·文學理論 ·10.4萬字
胡小石根據清焦循“一代有一代所勝”之說,主張文學隨時代而發展,在本書中歷敘《詩經》、楚辭、漢賦、漢魏晉南北朝古體詩、唐律體詩、唐五代詞諸體之源流正變,條理清晰,重點突出,闡明各種舊說,不少創見,被學術界公認篇幅不長而頗具卓識。他畢生治學,文必己出,如無真知灼見,從不剿襲雷同,筆諸簡端。其定文學范疇,以我國固有之“言志”說、“緣情”說結合外來之“純文學”理論。治學方法,則嚴格區別治史、學文為兩途,謂治文學史屬于科學范圍,必須實事求是,無征不信。新中國成立前繼出之文學史,如馮沅君、陸侃如合編之《中國詩史》、劉大杰之《中國文學發展史》,其體例實受本書啟發。
胡小石 ·文學理論 ·10.8萬字
本書立足于問題意識,以西方藝術史上的代表性藝術家和經典藝術現象為線索進行章節建構。本書每一章聚焦一個藝術家或一種藝術現象,試圖基于古典到當下的西方藝術史實踐來探討圖像的敘事建構及其話語隱喻。本書關注三個關鍵詞:圖像表征、敘事建構、話語隱喻?!皥D像表征”是現象層面的考察,也是本書的個案支撐。“敘事建構”是現象的深層學理剖析?!霸捳Z隱喻”研究圖像敘事背后的社會文化、審美觀念和意識形態話語。本書引入藝術哲學、藝術社會學和藝術跨媒介性視角,從社會理論、美學、文化、哲學和藝術等學科相融合的角度對研究對象展開探討,進而從個案與學理相結合的層面為當下的藝術欣賞與藝術批評提供理論支撐,也為解讀當下的藝術理論提供實踐支撐。
楊向榮 ·文學理論 ·17.9萬字
《詩藝與政治》是“經典與解釋”集刊的第38輯。論題部分有三篇文章,納斯鮑姆的《阿里斯托芬與蘇格拉底論實踐智慧的學習》論析了兩部以道德培養為核心的作品,一部是柏拉圖的《普羅塔戈拉》,另一部是阿里斯托芬的《云》。另外兩篇——布雷德坎普的《罪犯藝術家》以及秦燕春的《一個人的情書》,也從不同角度分析了詩藝與政治的關系。
婁林 ·文學理論 ·17.4萬字
怎樣才能記錄自己的成長?怎樣才能面對成長的煩惱?怎樣才能找到幸福童年的正確打開方式?本書作者收錄了多篇日記及讀書感悟,以童稚的眼光、真誠的筆觸記錄了成長中對閱讀的點點感悟,以及對童年、家庭、親情等等方面的思考。
詹嘉會 ·文學理論 ·3.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