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海外魯迅研究中最為人矚目的是日本學者的成果。本書從學術史的角度梳理、探討百年來的日本魯迅研究,我們可以在諸多跨文化的闡釋和新異的觀點中,看到其中復雜地反映著文化轉型時代日本知識分子的思考與追尋,看到魯迅的精神魅力與世界意義。本書是第一部系統的“日本魯迅研究史”著作,以中國立場構建闡釋框架,既為我國魯迅研究的進一步深化發展提供了來自異域的啟發、借鑒與參照,又在弘揚中華文化精神、加深中日兩國人民的理解與友好方面具有積極意義。
靳叢林 李明暉 ·文學理論 ·30.6萬字
讖緯之學是一種興起于兩漢之際的神學文化思潮,對中國傳統經學、政治、文化以及學術都產生了巨大影響。諸緯之中,《詩緯》因為關乎《詩》與詩學,內涵豐富且價值巨大,尤為現代學術所重視。作者對《詩緯》文獻進行了深度整理與深入研究。文獻整理以校勘佚文、匯輯注疏為主,在為學術界提供可靠基本文獻的同時,也呈現出《詩緯》的整體學術脈絡與知識基礎。學術研究則圍繞《詩緯》的核心觀念、闡釋模式、文化價值等基本問題及其與漢代《詩》學關系展開,在《詩緯》解詩配詩、《詩緯》與《齊詩》關系等方面提出了具有創新性的觀點,彰顯出《詩緯》學理價值的獨特性。
曹建國 ·文學理論 ·30.6萬字
譚獻是晚清著名文學家,本書從晚清時代與文壇雙重變遷的視域中考察譚獻的文學創作、文學思想與文學地位。將譚獻文學研究與晚清文學流派、學術思潮、文藝思潮等方面相聯系,在晚清文壇“南北宋詞之爭”“唐宋詩之爭”“駢散之爭”的視野下考察譚獻的詞學觀、詩學觀、駢文批評理論等文學思想。本書從譚獻文藝與文學互通共融的現象出發,從書學與詞學、詩學與詞學的關系角度入手,分析譚獻的詞學批評理論,從而深入探究晚清的學術思潮與文壇風貌。
劉紅紅 ·文學理論 ·30.6萬字
《文學理論》出版于20世紀40年代末,作者韋勒克和沃倫不僅厘清了文學與非文學的界限,更提出了文學的“外部研究”與“內部研究”的分野,把文學與其他學科的關系的研究歸于“外部研究”,把對文學自身因素的研究歸于“內部研究”,超越了傳統文論從外部切入文學的理論思路,把研究的重心置于文學本身,不僅描述了分析個別藝術品的方法,而且探討了文學類型、文學評價和文學史等問題,這對之后全球數十年間的文學研究產生了重大影響。《文學理論》自出版以來,一直作為最經典的文學理論教材受到各國批評家、作家、教授及廣大學生的歡迎。在國內,它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推薦中文專業大學生必讀的100本著作之一,被許多高校指定為中文專業研究生入學考試必讀參考書。
(美)勒內·韋勒克 奧斯汀·沃倫 ·文學理論 ·30.5萬字
在古代文明世界,印度和中國各自創造獨具一格的文學理論體系。本書設立十二個論題,對印度和中國古代文學理論進行比較研究,旨在說明中印兩國古代文學理論表現形態迥然有別,而基本原理貫通一致。
黃寶生 ·文學理論 ·30.5萬字
本書講述了中國小說的發展源流。
龔鵬程 ·文學理論 ·30.5萬字
具體內容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文學:審美與歷史視域》,主要圍繞文學的“審美”與“歷史”展開論述,文學之所以未曾被哲學、歷史學、經濟學、社會學等各個學科覆蓋,“審美”的存在無疑是一個重要理由。而強烈的審美愉悅訴諸感性,但審美經驗不僅是幾件藝術作品帶來的心理潮汐,而且可能轉換為另一種歷史認知。當然,所謂的歷史認知包含不同的視角與觀念。審美的介入就是與這些視角與觀念形成積極的對話,這個對話過程就是一個“博弈”的過程。第二部分是《古典與現代:敘事及其虛擬空間》,相對于古典文學的典雅內斂、“溫柔敦厚”,當前社會大眾更樂于享受敘事文類提供的傳奇、懸念、曲折跌宕,現代“敘事學”也遠遠超出結構主義的理論視域而擁有更為豐富的內涵。隨著現代科學技術如此強勁地介入當代敘事,互聯網正在制造各種新型的敘事話語,因此,當前文學面臨著極大的挑戰。第三部分是《闡釋:開放與邊界》,闡釋學的現代轉折涉及的核心問題即“開放/邊界”,文學批評又是闡釋之中一個特殊的分支,并且因為闡釋獲得進入歷史縱深的路徑。這部分主要從文學批評的視角出發,圍繞“開放/邊界”反復論辯,因為如何闡釋終將涉及精神的塑造形式。
南帆 ·文學理論 ·30.5萬字
在傳統社會的政治實踐中,作為“經國之大業”的文章書寫是傳遞意圖、開展行動、擴大效應與營構榮耀的重要方式。王錫爵是明代社會中兼具政治與文學身份的典型士大夫,也是明代政治史上能夠有效發揮文學之政治功能的人物。本書嘗試考察王錫爵的文學書寫與其政治行動之間的互動關系,并在接受語言學、政治學等周邊學科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反思學界現有的對政治與文學關系的理解。
安家琪 ·文學理論 ·30.5萬字
《中國現代文學史論集(重排本)》作者透過豐富、復雜的文學史現象,在整體性的視角和學科生成發展的內在聯系中,探尋文學史發展的過程和它的規律,其精神和方法,對于現代文學史研究具有“典范意義”。中古文學研究、魯迅研究、現代文學研究,代表了王瑤先生一生學術成就的三個高峰,《中國現代文學史論集(重排本)》輯錄的就是后兩個方面研究的代表性論文。
王瑤 ·文學理論 ·30.5萬字
漢語新詩詞用韻及用韻理論的討論已經走過了百余年的歷程,時至今日還還存在不少爭議。這些爭議涉及新詩是否需要押韻、押什么韻、如何押韻,以及今人寫作舊體詩詞如何押韻、押什么韻等重大問題。詩人、詞人、評論家以及研究語音學、韻律學等領域的學者之間,由于看待問題的立場和視角不同,難免存在理念與認識上的落差。本書就如何通過對新詩詞用韻實踐和用韻理論的探討,紓解學界存在的爭議,合理解釋爭議的癥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同時,通過對普通話韻類進行細致深入的學術探討,總結已有新詩詞韻書編纂的得失,提出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分韻標準,編纂出合用的新詩詞用韻韻譜,為新詩詞創作實踐提供依據。
張玉來 許霆 ·文學理論 ·30.4萬字
本書是一部宏觀探討莫言小說全球化發展的著作,主線為莫言對域外文學優秀成果的借鑒、堅持自主創新和個性化發展、域外譯介與傳播。本書突破了莫言研究的傳統范式,亦不回避批評界針對莫言的不同觀點,堅持以事實說話,對相關領域研究人員、博士生和普通讀者具有一定參考意義。
胡鐵生 ·文學理論 ·30.4萬字
晚清小說中有這樣一類現象:喜歡在作品題名中標一“新”字以示不同,如《新石頭記》《新飛艇》《新上海》《二十世紀新國民》等,數量不少,筆者名之為小說標“新”現象,其作品稱之為標“新”小說。本書以此為研究對象,主要任務是在盡可能全面地搜集資料的基礎上,對這一現象進行描述,對其成因進行探討,并對其作品進行分類與分析。研究目的為試圖填補晚清小說研究中的一塊空白,并從這一角度對晚清小說進行觀照,以期得到若干有價值的啟示。
王鑫 ·文學理論 ·30.4萬字
《張潔研究資料》是《中國新時期作家研究資料匯編》系列叢書中的一本,圖書主編為中國最權威文學機構中國現代文學館館長、著名文學評論家吳義勤,從1976年至今對作家的文學批評與研究成果中,遴選出能夠代表各個階段研究水準的論文近四十篇,從不同角度解讀張潔及其文學創作活動。
吳義勤 ·文學理論 ·30.4萬字
本書意在通過對英語世界伍爾夫研究的系統梳理、對關乎伍爾夫研究發展重大問題的詳盡解讀,重新審視國內伍爾夫研究中的缺失與不足,改變伍爾夫在國內讀者心目中的刻板印象。書中前三章以歷時順序展開,用中西對比的方式展現不同階段英語世界伍爾夫研究狀況及主要關注點。后兩章集中討論在國內尚未得到足夠重視的、伍爾夫研究的重要問題。通過梳理英語世界伍爾夫研究史、考察不同批評視角下的伍爾夫研究、對比中國與英語世界伍爾夫研究的異同,作者進一步探討了不同文明體系內的研究者在考察同一位作家時的共性與差異。
呂雪瑞 ·文學理論 ·30.4萬字
《中國古代軍事文學研究》以專題論文的方式,較為系統地探究了自先秦至晚清的一批中國古代經典著作,如《詩經》《孫子兵法》《老子》《左傳》《六韜》《史記》《漢書》《三國志》、三曹詩文、邊塞詩、《三國演義》《水滸傳》《孽海花》等,著力闡釋了其中軍事篇章所蘊含的思想內涵與審美特征。作者試圖走近每一位研究對象的歷史環境與心靈深處,多角度把握他們的人生體驗、文化心態、價值理念、藝術創造等,以富有創見的思想成果,推進中國古代軍事文學的研究。該書綜合使用了文史互證、文化詩學、微觀宏觀相結合、現象分析與理論概括相結合等多種研究方法,彰顯了作者重視文本細讀以及從細微處入手捕捉“大問題”的研究個性,弘揚了中國傳統軍事文化中的愛國主義、英雄主義與尚武精神,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陳曦 ·文學理論 ·30.3萬字
本期內容共分為6個專欄。“基礎理論研究”欄目立足中國文論研究,對西方文學理論的中國旅行進行反思,既從宏觀的學科建設或長時段的文學史角度思考問題,又以具體文論家為例,厘清其中國旅行的諸種影響。“西方文論研究”欄目則兼顧了歐陸與英美兩股不同的文論傳統,既有對西方馬克思主義文論的關注,又聚焦媒介-符號等方面的前沿思想。“古代文論研究”欄目則專注于古代文論研究。本期論文既以人為綱,把握個體文論家的思想,例如石濤“尊受”說,梁啟超的詩學觀,葉燮的詩學觀等,又有文體問題的研究。“文化研究”則關注當下文化研究的熱點,諸如文化產業、游戲、以及民族認同問題等。“電影研究”欄目以電影賞析為主,既涉及國產佳片,也有好萊塢叫座大片。“文學品讀”欄目則從具體的文學作品出發,闡發思想。對日本文學作品的研究,是本期的一大亮點。“譯文選刊”是本期新開設的欄目,選刊了三篇譯文,涵蓋面廣,質量上佳,值得一讀。
高建平主編 ·文學理論 ·30.3萬字
民國時期是中外文化與文學的激烈碰撞期,“西學東漸”使外國文學在我國落地生根。本書將民國時期的外國文學研究作為獨立的考察對象,以《新青年》《小說月報》《現代》《西洋文學》《時與潮文藝》等若干重要文學期刊為經線,以中國現代社會的話語嬗變為緯線,在經緯交織中呈現民國時期外國文學研究的總體風貌,闡釋其在中國百年外國文學學術史上的地位與價值,并為其“正名”。
楊克敏 ·文學理論 ·30.3萬字
戲劇在外國文學中,特別在西方文學中,占據了極為重要的地位。雖然到了二十世紀,戲劇已經有走下坡路的趨勢,但總體來說,戲劇在西方史上屬于文學的精華,藝術的桂冠。新中國成立之后,國家對外國戲劇的翻譯、演出和研究都非常重視。
何輝斌 ·文學理論 ·30.2萬字
本書全面系統地對英語世界的巴金研究進行了詳細的闡釋與比較分析,梳理出英語世界巴金研究史的基本發展脈絡,以期讓中國學者更多地了解英語世界巴金譯介和研究的狀況,借鑒英語世界學者的“他者的眼光”,給中國的巴金研究提供有益的啟示,架起東西方文學研究與文化交流溝通的橋梁。此外,本書還對國內巴金研究與英語世界巴金研究進行對比與比較,以期為中國的巴金研究提供一定的參考。
王苗苗 ·文學理論 ·30.2萬字
本書在國內外勞倫斯研究的基礎上,以文學地理學批評方法為依托,以勞倫斯短暫的生命歷程為經,以他居住過的地理環境為緯,考察了作家所經歷的地理因素對其創作的深刻影響。從文本細讀入手,研究了勞倫斯長篇小說中所構建的礦區、鄉村、城市和湖泊海島等地理空間,并探究了這些空間里許多意蘊深刻的自然意象,展現了他小說獨特的藝術品格和魅力。
莊文泉 ·文學理論 ·30.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