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新世紀文學群落與詩性前沿
會員

當代文學研究離不開兩個維度,一是前瞻,觀察其分合、演變與走向,一是潛入文學生產的現場,研讀作家作品,以對文學本質做深刻認知與體察。因此,“文學群落”與“詩性前沿”就是喻子涵著的《新世紀文學群落與詩性前沿》的兩個特點。具體而言,該書以中國新文學進入新世紀為考察起點,以區域性、邊緣性文學狀態為研究范圍,以散文詩、現代新詩、散文為研究主體,從文學形態、作家群落、創作話語切入,試圖發掘區域性、邊緣性文學的原生價值和存在意義。第一部分以“形態、觀點、個案”為題,探討散文詩的本體形態、品質與要素、現代性傳統以及創作的基本理念,并以十個散文詩作家為個案,解析其創作的特色與品質,從而呈現散文詩的生命力及其創作路徑;第二部分以“流派、群落、話語”為題,梳理新世紀以來現代詩的發展走向、功用回歸及群落特征,并以大量筆墨對具有原生特質的貴州詩歌多樣化發展及邊緣話語進行較為全面的考察與評價;第三部分以“地域、群體、敘事”為題,重點解讀生長于地域民族文學土壤的敘事文本,尤其是從文學地理學角度深度關注烏江流域作家群的散文和小說創作,分析其話語建構手段和多元形態特征,探尋地域文化與文學生成的內在關系,對促進區域性、邊緣性文學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喻子涵 ·文學理論 ·30.9萬字

最新章節 第18章 后記 2019-04-09 11:10:48
斯蒂芬·格林布萊特文化詩學思想研究
會員

本論著以新歷史主義視域中格林布萊特的文化詩學批評觀為研究個案,結合其具象化批評實踐活動,通過重點分析他的經典性論斷和代表性論著,逐步演繹出其批評思想的來龍去脈和精髓要旨,目的在于從理論的源頭上厘清與把握文化詩學批評觀的學理思路和實踐走向,揭示其“文化的主體性”與“主體性的文化”、“歷史文本化”與“文本歷史化”、“權力話語化”與“話語權力化”等多重互文批評范疇的文化品格、歷史語境和政治內涵。與此同時,重估和重構新歷史主義與文化詩學批評流派的發展脈絡與理論框架,并開誠布公、實事求是地闡明其理論價值與歷史局限,對中國文化詩學批評理論的當代闡釋和主體重建無疑具有重要的認識論啟示價值和歷史觀映鑒意義。我們有著充沛的理由與依據來確信,新歷史主義文化詩學批評理論一旦植根于中國“本土”的文學批評生態,勢必助力于其自身批評實踐的疆域擴展與理論完善,夯實在“立場自醒、理論自覺和價值自省”的思想基礎之上,,還將強力拉動中國文學創作與批評向和諧共生、美美與共的“生態型批評”理想不斷靠攏,從而保持一種涵養傳統與吸納新知“落霞與孤鶩齊飛”的批評態勢。

陶永生 ·文學理論 ·28萬字

最新章節 第12章 后記 2019-04-01 18:23:45
文學,是詩意的歷險:許鈞與勒克萊齊奧對話錄

法國文學翻譯家許鈞是200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勒克萊齊奧作品中文版的主要譯者,許鈞以翻譯為緣,與勒克萊齊奧結下了四十余年友情。本書記錄了他們就文學、創作、翻譯、教育、人生等主題展開的一系列對話。其中有勒克萊齊奧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后不久許鈞在巴黎與他的深入交流,也有勒克萊齊奧應邀擔任南京大學法國語言文學專業博士生指導教師后在南京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等國內著名高校與許鈞、畢飛宇等的傾心交談。他們的交流與對話內容豐富,語言生動,充滿睿智,趣味盎然,具有鮮活的材料與深刻的思想。200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勒克萊齊奧及其作品中文版的主要譯者、當代中國最著名的翻譯家、法語文學學者許鈞之間深刻、睿智又趣味盎然的精彩對話。當代法國最杰出的作家和當代中國最著名的翻譯家之間的對話,內容豐富,語言生動,充滿睿智,趣味盎然,具有鮮活的材料與深刻的思想。這是國內著名翻譯家許鈞與200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勒克萊齊奧就文學創作、翻譯、教育、人生等主題的一系列對話錄,相信會得到國內文學創作、研究者的關注以及廣大文學愛好者的歡迎。

許鈞 (法)勒克萊齊奧等 ·文學理論 ·7.5萬字

最新章節 第7章 語言 寫作與創造 2019-03-06 15:12:28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奎屯市| 绥芬河市| 乌兰察布市| 容城县| 甘德县| 秦安县| 连州市| 峨眉山市| 乐安县| 兴安盟| 鄂温| 通许县| 阿尔山市| 宽甸| 长子县| 遂宁市| 武夷山市| 武乡县| 峡江县| 南岸区| 太保市| 泗阳县| 马关县| 日照市| 巧家县| 婺源县| 武鸣县| 玛曲县| 抚顺市| 阿图什市| 维西| 银川市| 桃园市| 朝阳区| 班戈县| 册亨县| 阿坝县| 师宗县| 乳山市| 大宁县| 同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