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借助倫理批評和神話詩學的理論視角,聚焦德拉布爾對英國撒切爾主義時期形形色色偽共同體的批判,包括表面上共生共存的家庭契約共同體、自由市場經濟利益的現象共同體、世界主義異文化共同體以及受限的無條件好客。作為糾偏路徑,德拉布爾指出了關懷倫理心理性共同體、人文精神宗教記憶共同體、地方性共同體以及文學創新條件性好客作為真正倫理共同體的建構潛能。
盛麗 ·文學理論 ·20.5萬字
中國現代散文詩劇文體范式主要包括體裁范式、藝術表現范式、語言范式、文體風格范式。中國現代散文詩劇體的體裁范式從散文性的體裁形式、詩性的體裁內核以及劇性的體裁特質三個方面闡述。中國現代散文詩劇在語言的表述范式上,主要包括通達易懂、直白曉暢的言語表述,以及折繞幽婉、余味曲包的言語表述。在語言的雜和范式上,中國現代散文詩劇語言的雜合范式主要表現為口語與書面語的雜合、國語與歐化語的雜合。在修辭范式上,闡述了“象征”“相反相成”等修辭格的運用。象征與隱喻、反語與反諷、矛盾與悖論,是中國現代詩劇特別是散文詩劇創作中最為常見的幾種藝術表現手法,也是需要細致區分的闡釋對象。中國現代散文詩劇的文體風格范式主要包括嚴肅深刻的客觀再現、幽婉抽象的智性玄思以及表里沖突的莊嚴反諷。
董卉川 ·文學理論 ·22.5萬字
本書第一次將漢族和藏族的傳統文學理論做了全面比較研究。中華民族有五十六個民族,漢族是主體,其他少數民族是中華大家庭重要的成員,在歷史上都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在文學理論上都做出了一定的貢獻,藏族就是其中重要代表。我們當下的古代文論史沒能很好地吸收少數民族的文學理論,實際上成了漢族的文論史,因此,沒有全面展現中華文論博大精深的內容,也沒有反映出中華文論豐富多元的真實風貌。之前少數民族文論研究一般是各自為陣,畫地為牢,梳理總結各自的發展歷史和特征,缺乏對中華文論交流融合的整體比較研究。本書把藏族文論和漢族文論進行全方位的比較,是對中華文論整體研究的嘗試,是對中國傳統文論研究視域的拓展,是對少數民族文論研究路徑的探索。
馬建智 ·文學理論 ·23.7萬字
本書以當代英國黑人小說為研究對象,分為構建和改變兩部分,前者主要展示黑人移民在英國社會中掙扎求存和身份構建的過程;后者則探討英國黑人移民在英格蘭性到英國性的改變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本書的核心觀點認為,黑人移民在英國存在的過程就是構建和改變的過程。當代英國黑人小說是當代英國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其系統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把握當代英國文學的進程和走向,更好地梳理英國文學傳統的繼承與發展。另外,當代英國黑人小說是英國族裔文學的一面鏡子,對其研究有助于更為透徹地審視英國族裔文學的發展,透視英國文化、政治和經濟的發展與變遷,為其研究提供文學視角。
王卉 ·文學理論 ·25.2萬字
本書立足于新世紀大文化環境的背景,對百年來中國新詩理論的發展歷程進行梳理與反思,并對某些規律性的東西予以探討;對中國新詩的傳統、中國新詩理論的基本品格、中國新詩理論的歷史發展、中國新詩理論的現代轉型加以闡述;對相關的理論流派、有代表性的詩歌評論家和詩歌理論著作加以評述;并結合中國詩歌通史當代卷的寫作,對中國當代詩歌的發展進行梳理,對其中涉及的理論性問題予以關注;同時還把眼光投射到當代詩壇,考察當下中國的詩歌生態,對改革開放以來的當代詩歌現象予以追尋與剖析,并介紹了吳思敬先生與詩歌理論刊物《詩探索》的學術情緣,以期引起大家對新世紀中國新詩理論建設的進一步思考。
吳思敬 ·文學理論 ·26.4萬字
本書設文化傳統與現代性轉化、古代文論、西方文論、文本批評、譯文五個欄目,收錄了《論中國傳統文化對朱光潛詩學建構的重要意義》《論藝術真實》《文學經典及其經典化》《從題畫詩和詠畫詩看趙樸初對繪畫的詮釋》《什么是批判》等文章。
高建平 丁國旗主編 ·文學理論 ·27萬字
本書站在全球化語境的學術前沿,以20世紀80年代的文學主潮為闡發重點,提出“文學自信力”的重大命題,通過分析新時期文學代表作家的文本特點、審美風格、精神追求與家國情懷,全面客觀、真實生動地呈現了新時期文學在世界文學的獨特品格。研究發現:當經濟全球化日益彰顯中國影響力的時候,伴隨著改革開放歷史進程的新時期文學,不僅在世界文學的考場上交出了沉甸甸的答卷,贏得了國際同行應有的尊敬,而且回答了伴隨經濟崛起的中國作家應當以怎樣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來書寫中國故事,彰顯中國立場,是國外受眾了解真實中國的重要窗口。
聶茂 ·文學理論 ·32.5萬字
本書旨在創設展示中國文學思想研究成果之窗口,以深入探討中國優秀傳統文學中文學觀念、理論范疇、學術方法及歷史發展線索的豐富內涵,展示中國學者理論方法的原創成果,為當今的文學理論建設提供有益的思想資源與理論借鑒,并增強中國文化的影響力與競爭力。
首都師范大學中國文學思想研究院 ·文學理論 ·26.2萬字
本書從魏晉新自然觀的興起入手,研究魏晉自然觀與詩歌新變的關系。上編通過對兩漢魏晉諸家思想的研究,勾勒出自然觀變化對士人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和情感取向的影響。下編通過對魏晉詩歌中天人問題、生死問題、出處問題、情理問題的考察,在自然觀層面對這一時期的詩歌新變進行了分析和闡釋,展示了自然觀流變與詩歌發展之間的關系。
周西寧 ·文學理論 ·24.7萬字
從文學史的角度,搜集、整理了澳門1970—1974年大量珍貴的與澳門文學相關的報刊、詩詞、小說等,文稿編排以年、月、日進行劃分,中間穿插作者及其作品的介紹,資料詳細、分門別類,具有很強的資料性和很高的學術質量,為澳門文學研究提供了非常詳盡的第一手資料。此書的出版,是為澳門文學的歷史發展立一存照,也是為將來澳門文學文獻資料的整理,為澳門文學的研究提供可靠的線索。
朱壽桐主編 傅天虹 許燕轉編撰 ·文學理論 ·37.1萬字
從文學史的角度,搜集、整理了澳門1980—1984年大量珍貴的與澳門文學相關的報刊、詩詞、小說等,文稿編排以年、月、日進行劃分,中間穿插作者及其作品的介紹,資料詳細、分門別類,具有很強的資料性和很高的學術質量,為澳門文學研究提供了非常詳盡的第一手資料。此書的出版,是為澳門文學的歷史發展立一存照,也是為將來澳門文學文獻資料的整理,為澳門文學的研究提供可靠的線索。
朱壽桐主編 梁笑梅等編撰 ·文學理論 ·38.3萬字
從文學史的角度,搜集、整理了澳門1975—1979年大量珍貴的與澳門文學相關的報刊、詩詞、小說等,文稿編排以年、月、日進行劃分,中間穿插作者及其作品的介紹,資料詳細、分門別類,具有很強的資料性和很高的學術質量,為澳門文學研究提供了非常詳盡的第一手資料。此書的出版,是為澳門文學的歷史發展立一存照,也是為將來澳門文學文獻資料的整理,為澳門文學的研究提供可靠的線索。
朱壽桐主編 傅天虹 許燕轉編撰 ·文學理論 ·32.3萬字
音樂家和畫家可能需要天賦才能成功,但作家不是。一個好的故事的發生是無法遏制的,在你反應過來之前它就已經觸動了你的心靈。本書將會教你寫出這樣的故事。本書涵蓋了手稿準備、時間管理、構思、文字見稿、通暢思路、向經紀人和出版商交稿的整個寫作過程。此外,針對寫作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種種疑慮、擔憂、障礙和恐慌,作者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每天只需幾分鐘,就能讓你的寫作技藝逐步提高。可以說,這本書是寫作者的良師益友,是一本能夠陪伴寫作生涯的實用寫作手冊。
杰里·克利弗 ·文學理論 ·21.1萬字
本書是一本文學常識精編薈萃,把讀者可能感興趣的、覺得有意思的而又零散的文學常識編輯成冊,幫助讀者輕松熟悉古今中外文學的基本常識,從而豐富知識,開闊視野。無論是對于文學愛好者還是學生來說,都可以拿來隨時翻閱,充實個人知識庫。本書不僅適合學生閱讀,對于大眾讀者擴充自己的知識面也有著一定的幫助。通過全面細致的敘述,使讀者在輕松愉悅的狀態下暢游文學的樂園。本書融知識性、趣味性、文學性和文獻性于一體,具有較高的閱讀和收藏價值。既可以作為工具書查詢使用,又可以作為給自己充電的秘密“武器”。本書編寫體例新穎、條理清楚,所收錄的知識都具有代表性和傳承性,是一部幫助人們掌握文學常識的必備寶典。不僅能豐富知識儲備,開拓視野,還能對人們的日常生活起到提示作用,稱得上是一本實用的文學知識百科全書。
趙子儀主編 ·文學理論 ·39.5萬字
民國詞集是民國詞最主要的載體,最能反映民國時期詞的創作風貌和創作實績。在全面搜集與梳理民國詞集文獻的基礎上,本書對民國詞集的整體情況及相關問題進行專題性研究,旨在還原民國詞集流變、發展的總體脈絡與具體詞家詞集的創作與結集情況,并由此對整個民國詞集狀貌有一個完整、清晰的把握。全書由“正編”“附編”兩部分組成。其中,“正編”分為三部分,分別對民國詞集進行整體性研究,對民國詞社與民國詞集的關系進行研究,對民國名家詞集進行個案研究;附編,系資料性內容,為對162位民國詞壇名家所撰詞集所作的敘錄。
朱惠國 余意 歐陽明亮 ·文學理論 ·44.8萬字
本書是國內第一次系統地采用后現代精神分析學理論對貝克特的小說進行綜合研究的成果,透過表層的頹廢和荒誕,充分、深入地闡釋了貝克特小說中多數其他方法論難以闡明的謎團,揭示了貝克特小說的內在連貫性和跨越性,認為它們呈現出一條從模仿到揚棄、從“全知全能”到“無知無能”、從現代到后現代、從外部到內部的螺旋式演進脈絡。本書在國內外首次對貝克特所謂的“失敗”進行了基于小說文本的深刻闡釋,并對其“失敗”小說做出了原創性的界定。本書在多個方面填補了國內相關研究的空白。
曹波 ·文學理論 ·21.5萬字
本教材為外國文學史的配套教輔,既適合于學生自學,更可作為考研復習資料。本書由外國文學研究知名專家擔任主編,組織多位外國文學教師及考研成功的碩士、博士編寫。
曾艷兵 ·文學理論 ·29.8萬字
《中國古代軍事文學研究》以專題論文的方式,較為系統地探究了自先秦至晚清的一批中國古代經典著作,如《詩經》《孫子兵法》《老子》《左傳》《六韜》《史記》《漢書》《三國志》、三曹詩文、邊塞詩、《三國演義》《水滸傳》《孽海花》等,著力闡釋了其中軍事篇章所蘊含的思想內涵與審美特征。作者試圖走近每一位研究對象的歷史環境與心靈深處,多角度把握他們的人生體驗、文化心態、價值理念、藝術創造等,以富有創見的思想成果,推進中國古代軍事文學的研究。該書綜合使用了文史互證、文化詩學、微觀宏觀相結合、現象分析與理論概括相結合等多種研究方法,彰顯了作者重視文本細讀以及從細微處入手捕捉“大問題”的研究個性,弘揚了中國傳統軍事文化中的愛國主義、英雄主義與尚武精神,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陳曦 ·文學理論 ·30.3萬字
本書是作者林少華幾十年來在全國各地大學以及出版、文化部門所作的講座發言匯編。作者是大學教授,但在翻譯日本文學作品上尤有建樹,共翻譯出版了90多部,這在譯界是罕見的。整體上來看,書稿以講村上春樹為主,兼及莫言、王小波、木心、史鐵生等。其中對村上春樹與莫言的比較分析很有意思。作者講得非常樸實、生動、真摯,對青年學子是很有鞭策、激勵作用的。本書是一部講座的合集,是老一代學者對青年學子的治學經驗介紹,也是老一代知識分子的人生感悟,全書都是正能量之談。
林少華 ·文學理論 ·21.8萬字
本書主要以文學倫理學批評為研究方法,結合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的歷史、政治、社會背景,在文本細讀的基礎上,系統地論述了王爾德創作的倫理思想在其藝術實踐中的形成和發展過程,揭示了王爾德藝術實踐中的倫理內涵和內在關聯,著重探討了藝術與倫理道德既相沖突又相互融合的具體特征。
劉茂生 ·文學理論 ·24.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