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全書體例分為“莫言聲音”“諾獎反應”“莫言研究”“媒體之聲”四個部分,收入了莫言本人的演講詞,當代文學研究者對于莫言獲“諾獎”一事以及對其創作的分析和評論,除囊括了陳思和、張新穎、王彬彬、白燁、張閎等重要批評家的論文外,為了照顧所討論問題的全面性,也收羅了其他一些有代表性的批評文章,可以說,基本反映了該年度莫言研究的全貌。
張清華 ·文學理論 ·28.1萬字
本書為國家一級作家和谷先生文集,共14卷本,收錄了作者在不同時期公開發表的重要作品,分為散文、詩歌、紀實、傳記、小說、劇作、文論若干分卷。其中包括了原版于陜西人民出版社的《原野集》《市長張鐵民》《和谷詩選》《1983安康大水災》,作家出版社的《柳公權傳》《還鄉》,人民文學出版社的《遠行人獨語》《國風》,上海文藝出版社的《無憂樹》,百花文藝出版社的《野生地》等,反映了作者四十多載文學寫作收獲之概貌。
和谷 ·文學評論 ·28.1萬字
本書的主要內容是揭示宋詩范式在清代被重新認識、重建以及發生新變的過程。宋詩與唐詩是中國古代詩歌中的兩種基本范式。但是,金元明詩壇的主流是尊唐,宋詩學則受到排擠。清康熙初年,人們開始探索、尋找新的詩學途徑,宋詩之美被重新發現。雍、乾時期,產生了宗宋的詩學流派——浙派和秀水派。他們運用宋詩美學原則進行創作,其創作理念是重建宋詩范式。乾嘉時期,出現了肌理派和桐城派。他們都試圖將詩歌與學術、古文相交融,導致了宋詩美學原則的清代化和新變。道咸同光年間,出現了宋詩運動和同光體詩派,主張學人之詩與詩人之詩合而為一,形成了一種具有自我個性和時代特色的詩歌理念,完成了宋詩范式的新變。
李劍波 ·文學理論 ·28.1萬字
《詩經》是中國文化的源泉,青少年閱讀好的《詩經》注本有助于提高詩詞和古文鑒賞水平,對閱讀寫作、文學修養、歷史常識等大語文素養的提升大有裨益。《少年讀詩經》拆掉了《詩經》的入門門檻,是對全本《詩經》的普適化譯注解讀——生僻字詞悉心注音,詞句注釋清晰簡明;翻譯形式充滿詩意、貼近生活,盡可能地保留中國詩歌的韻味,再現古漢語的音樂之美、形式之美與永恒的力量;配圖上為求保持古樸詩意,全書選用了大量高清古代名畫,浪漫典雅,適宜典藏;延伸閱讀浩瀚廣博、生動有趣,講述《詩經》背后的歷史軼事和文化典故,讓孩子們也能讀懂《詩經》,愛讀《詩經》。
白羽譯著 ·古詩詞 ·28.1萬字
《十九世紀文學主流》是充滿詩意與激情的文學史,一部里程碑式的巨著。高屋建瓴、大氣磅礴,生動講述了作家的生平故事,對作品有體貼入微的感悟分析,活現了十九世紀上半葉歐洲文壇的恢宏歷史,尤其是浪漫主義文學狂飆突進的青春樂章。本書雖分六卷,但每卷獨立成章。本卷分析了夏爾·諾迪埃、維尼、雨果、繆塞、喬治·桑、巴爾扎克、司湯達、梅里美等法國作家的思想與創作,尤其讓我們看到巴爾扎克等“浪漫”的一面。
(丹麥)勃蘭兌斯 ·文學理論 ·28.1萬字
本書反映了中國比較文學的復興與發展,力圖在世界的語境中,以比較的眼光,從多學科的視域面對并回答國內學者所面臨的文學與文化問題。本書集中刊載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領域最新的學術成果,反映國際國內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領域最新的研究信息。
陳躍紅 張輝 ·現當代隨筆 ·28.1萬字
本書在現代課程論、教學論視野下,結合現代語文教育史,從語文教育本體思考、語文課程思想、教材編制思想、閱讀教育思想、寫作教育思想、語文測評思想、形式美學思想這七個方面,系統、深入地梳理了民國時期的語文教育大家夏丏尊先生的思想,其對夏丐尊語文教育本體思想的闡發和表述,關于其閱讀教育、寫作教育思想中“為什么讀”“為什么寫”等方面的梳理與論述尤其具有創新性。
汲安慶 ·文學評論 ·28.1萬字
本書以唐代小說與明清相關題材戲曲為研究對象,以文獻梳理為基礎,運用文體學、文化學理論,通過比較研究的方式分析唐代小說與明清同題材戲曲在思想文化內涵與藝術風貌上的不同特色。小說與戲曲之間的關系是雙向互動的,唐代神怪、婚戀、豪俠等題材小說經由明清戲曲家的創作以新的藝術形式呈現。這種呈現既是明清傳奇、雜劇對原有題材的繼承與發展,也是明清戲曲家在故事本事基礎上馳騁才情、抒發胸臆的藝術創造。
楊敬民 ·文學理論 ·28.1萬字
1936年10月,魯迅先生在上海逝世。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為“擴大魯迅精神的影響,以喚醒國魂,爭取光明”編印了魯迅逝后第一版《魯迅全集》。《全集》由蔡元培任主席的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負責編校,編輯委員有蔡元培、馬裕藻、沈兼士、茅盾、周作人諸先生。《全集》總目以魯迅親定的著述目錄為基礎,增加了譯作部分,并力求各冊字數大致相當。全書大致分創作、古籍校輯、譯作三大部分。各部分內容按時間先后排序。全書總計六百余萬字,共分二十卷。于1938年6月正式出版并發行。本次出版,就是以1938年的這一版《魯迅全集》作為底本的。在編輯過程中,盡可能的保留原版的風貌。全書內容和編排體例均與原版相同。
魯迅 ·文集 ·28.1萬字
該書為中國近代史專家趙立人的文集,主要收錄他研究廣東、廣州史事,有新資料、新觀點的論文和文章共計40多篇,大體按史事的時間為順序編排,內容涉及外貿史、澳門史、廣東地方史和中國近代史等多個領域。其中既有已發表過的,也有未刊稿,既有學術論文,也有通俗文章。這是趙立人先生的第一本文集,其出版對中國近代史研究有積極意義。全書約40萬字。
趙立人 ·文集 ·28萬字
亨利·詹姆斯是現代小說和現代小說理論的奠基者。本書系統地探討了亨利·詹姆斯戲劇和小說的隱喻思維與隱喻修辭特征;分析了詹姆斯的內傾認知習性與探究對象的智性生物特征;提出了“詹姆斯式”是文學的一種“預肯定模式”,它在文體和語言上具有未來學特征,呼喚著更有理解力的讀者與批評者去認識它。
陳秋紅 ·文學理論 ·28萬字
這套書包括《所謂世間就是你》+《生活就是做簡單的事》+《明天的煩惱明天再煩》3冊。分別講了,最美的愛情、生活最好的樣子、平凡生活里的熱愛。本套書選自日本文學大家所寫的經典小說&散文,思索關于失去、自由、愛情、命運、靈魂、人性等生而為人必然面對的話題,發現尋常事物的隱微之美,去擁抱生命本來的樣子,世上并沒有純粹的快樂,永遠都會有煩惱摻雜在我們的幸福中,這便是真實的人生。一顆放下負擔的心才有更多的力量去和未來較量,讓我們在生命的幽暗中觸摸到光。熱愛可抵歲月漫長,如何在茫茫人世的緣起緣滅中覓得一份屬于自己的溫暖和幸福,是我們研習終身的課題。
(日)太宰治等 ·文集 ·28萬字
作者近年來集中于文本細讀理論與實踐,發表了大量文章,本書選取他在小說、古詩、新詩、散文鑒賞方面的精彩篇章,包括對《三國演義》、《水滸傳》、《孔乙己》、《祝福》、《下江陵》、前后《赤壁賦》、《再別康橋》、《死水》、《記念劉和珍君》、《聽聽那冷雨》等代表作品的賞析,在本土理論的框架下,回到文學文本自身,嘗試“審美閱讀”。
孫紹振 ·現當代隨筆 ·28萬字
1.《人生如戲,我投入的卻是真情》收錄了汪曾祺歷年來發表散文作品。書中談花草樹木、各地風物、人間百態、成長經歷、先輩故人、戲劇、文學等,從各方面來展現汪曾祺的人生觀與處世觀,以及他的成長過程和特定年代的歷史背景,字字可見作者的赤子之心。2.尋常日月中那些不經意的美好,在汪曾祺的筆下也變得姍姍可愛起來。是“家人閑坐,燈火可親”的溫馨美好,是“人間存一角,聊放側枝花”的恬淡雅致。世間萬物于他,都帶了點小小的善意和慈悲。3.在紙頁間交錯的時光里,用煎一盞茶的心態,把文字來細細的熬煮,燉出一碗滿滿的人間煙火。看似清淡的文字,卻能從中咂摸出豐腴的滋味。……
汪曾祺 ·名家作品 ·28萬字
本書由復旦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長、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全明詩話新編”首席專家陳廣宏教授主編,共收論文19篇,集合當今海內外中國詩學及詩話研究的前沿成果。作者既有已經在該領域浸淫數十年的資深學者,如左東嶺、張伯偉、張寅彭、蔣寅、孫小力等;也有近年來暫露頭角的青年學者,如南京大學卞東波、浙江大學葉曄、蘭州大學魏宏遠、上海大學劉奕等;還有來自日本、韓國,以及中國臺灣地區的一流學者。他們分別就詩話的定義及其文獻體例、詩話文獻在東亞的環流與變異、近世詩學的重構以及詩話研究的新路徑等議題作了集中深入的研討。
陳廣宏 侯榮川 ·古詩詞 ·28萬字
北大荒文學主要是指整個黑龍江的鄉土文學。對北大荒文學形象從蕭紅傳統的蠻荒到拓荒者的家園意識,再到二次創業中北大荒民間希望,北大荒文學創作體現出意識形態統攝下的革命話語;以史家的態度走進歷史現場,凸顯以奉獻與犧牲為基本內涵的北大荒精神,揭示人在意識形態話語下褪變性的艱難成長。作家以報告文學來觸摸新生活的脈博,彰顯時代精神力度的大美,萃取生命激情。堅守日常生活的寫作成為作家的精神立場。北大荒作家的寫作呈現出現實主義姿態,“主旋律”作品的集中亮相和對本土文化的認詞成為他們的普遍選擇。傾心尊嚴的書寫,在平淡無奇的生活中流瀉詩意的瞬間,傾聽“天籟”的救贖與自贖。堅守田園的寫作折射的“胡子”文化和傳統美德,呈現北大荒鄉土生活的影像。由鄉土書寫進入民族靈魂是北大荒獨特的文化審美品格,呈現出多元共生的文化形態。
車紅梅 ·文學理論 ·28萬字
扎伊采夫(1881—1972)是俄羅斯白銀時代僑民文學的代表作家,也是20世紀初俄羅斯新現實主義的典型作家。扎伊采夫的創作體裁廣泛,題材多樣,為透視俄羅斯域外僑民生活與文化、反思俄本土的文藝走向、追憶俄羅斯文學經典等提供了珍貴的藝術材料。本書選取扎伊采夫創作于不同時期的代表性小說為研究對象,分析其藝術特色和主題意蘊,考察這些小說里具有印象主義、表現主義、象征主義特色的成分,以及精神現實主義的特征,揭示以扎伊采夫的創作為代表的新現實主義概念。
張玉偉 ·文學理論 ·28萬字
本書收錄論文27篇,涉及語言學、外語教學的諸多領域,比如,話語分析、語言教育、課程建設、語用學、語料庫語言學、翻譯學、文體學、語言哲學、語言學史。
錢軍主編 ·文集 ·28萬字
北京大學離退休老同志在新中國的建設和北京大學的發展過程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們的奮斗歷程與個人回憶,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也是社會寶貴的精神財富。值此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北京大學邀請40余位老同志,參與編寫《我和我的祖國:北大老同志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回憶文集》一書,記錄北大歷史、見證北大變遷、弘揚北大精神,為新中國70華誕獻禮,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增添正能量,為民族偉大復興獻計出力。在本書中,北京大學離退休老同志結合親身經歷回憶了國家發展中的重要歷史事件;回顧了70年來我國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和社會、民生的巨大進步;梳理了新中國成立后北大走過的光輝歷程和取得的卓越成就。在此基礎上,祝愿國家、北大及青年學子有更美好的未來。
邱水平 ·文集 ·28萬字
“最受愛戴的美國作家”書寫在信紙與便箋上的編年自傳,《夏洛的網》《這就是紐約》的作者致人生、自然、妻子和《紐約客》的不朽情書。本書按時間順序,在E.B.懷特一生的書信中精心挑選了上百封,它們同懷特的其他作品一樣,在文學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本書中的許多篇章,不僅對于研究懷特本人和以《紐約客》雜志為代表的美國文化界的歷史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而且,它們文筆優美、幽默動人,本身就是一篇篇過目難忘的懷特式隨筆。這并不是普通的書信集,通過精心編排,通過懷特無人可以替代的文筆,這本書事實上成了懷特惟一的編年自傳性隨筆集。
(美)E.B.懷特 ·外國隨筆 ·2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