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運用文體學、敘述學和翻譯學等學科的理論和方法研究英國作家狄更斯小說的漢譯,強調文學翻譯的獨特性,探討文學翻譯中社會文化觀念對文學形式的影響以及文學形式的變化如何帶動思想內容的變化,說明小說像詩歌一樣有時是不可譯的,其研究成果既反映了目前國內狄更斯小說研究的新進展,也拓展了狄更斯小說漢譯研究的廣度與深度。
柯彥玢 ·文學理論 ·24萬字
阿里斯托芬是古希臘杰出的戲劇家,素有“喜劇之父”之稱。他的作品觸及當時一切重大政治問題和社會問題,反映了雅典奴隸主民主制危機時期的社會生活。正是因為阿里斯托芬的作品與當時的社會現實有著緊密聯系,幾千年來,許多學者不把他當成藝術家,而視之為政治家和社會戲劇家。本輯中收錄的茍姆、斯托和涅維格等人的文章,站在客觀的角度,從劇本分析入手,梳理了阿里斯托芬作品民當時社會政治現實的關系,頗有心得。
劉小楓 陳少明 ·外國隨筆 ·22.8萬字
《韓國研究論叢》為復旦大學韓國研究中心主辦的學術集刊,創刊于1995年,一直秉承“前沿、首創、權威”的宗旨,致力于朝鮮半島問題研究,發表文章涉及朝鮮半島問題研究的各個領域。全書設有政治、外交與安全;歷史、哲學與文化;社會、經濟與管理三個專題。
復旦大學韓國研究中心編 ·文集 ·20.1萬字
本書以當代中國的文藝思潮和文化熱點為分析對象。作者首先從文藝思潮發展的角度,分析了當代文藝的總體特征及其歷史沿革,指出當代文化的“消費”特征,然后,作者選取當代文化中的若干熱點現象進行分析,比如現代性視閾中的懷舊、中產階層話語及其身份想象、身體寫作、《流星花園》熱與武俠熱現象等,比較全面而深入地勾勒出了當代文化的總體特征以及各種現象的深層動因。
陶東風 ·文學理論 ·43.6萬字
《染匠之手》收錄了奧登最精彩的散文作品,包括他作為“牛津大學詩學教授”發表的著名講演錄。與其說這是一部井然有序的隨筆集,倒不如說這是一系列題材廣泛、互有關聯的評論—對詩歌、藝術和生活的總體層面,奧登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這些所思所感都純然是個人化的,獨出機杼,不落窠臼,所關注的重點是詩--尤其是莎士比亞的詩作--但投入其研究范圍的則是作者在二十世紀中全部經驗。
(英)W.H.奧登 ·外國隨筆 ·36.5萬字
杜甫堪稱中國最偉大的詩人,歷來注釋和詮解杜詩的數以百家計。杜甫人生經歷坎坷,其詩實際上是他所有人生經歷的一個心靈史,而其詩歌所反映的社會生活的深度和廣度也是很少有詩人可以與之并比的。杜甫的詩包括古體詩到近體詩,在原來范例之上開創了很多新的體制。本書選錄了唐代大詩人杜甫各時期代表作品二百多首,廣泛汲取了前人研究杜詩的成果,對所選詩篇作了翔實注釋。前言對杜甫的詩藝作了詳盡的評價。
鄧魁英 聶石樵選注 ·古詩詞 ·26.1萬字
《小窗幽記》,成書于天啟年間,為陸紹珩所作,與《菜根譚》《圍爐夜話》并稱處世三大奇書。此書原名《醉古堂劍掃》,清代書商將其附于明人陳繼儒名下,更名《小窗幽記》另行刊印出版,流傳頗廣。是以后來者,有不少人不知其原作者。本書是陸紹珩流落北京時,感于世態俗情,從五十余部經史子集中,擷取精妙辭句,分成十二卷,集結成書,用以自省自娛。屬于格言警句類小品文,內容主要闡明涵養心性及處世的可行之法,為后來者提供了寶貴的人生經驗,反映了古代文人高潔的品格修養。
(明)陸紹珩著 牧語譯注 ·文學評論 ·21.3萬字
本書是自治區新聞出版廣電局、自治區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與廣西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共同主辦,廣西網絡文化協會、廣西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麥林文學網承辦的第二屆廣西網絡文學大賽獲獎作品集。這是一部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合時下網絡文學特色,講好中國故事和廣西故事的優秀作品。
廣西網絡文學大賽組委會編 ·文集 ·24.1萬字
本書為我國著名學者、作家、文學家、歷史學家郭沫若的作品,為《郭沫若自傳》第三卷,全書收入《北伐途次》、《請看今日之蔣介石》、《脫離蔣介石以后》、《海濤集》、《歸去來》五集。本卷時序自1926北伐開始,至1937年抗戰前夕,呈現了郭沫若這段時期的革命與生活,再現了那一段“革命春秋”。
郭沫若 ·名家作品 ·21.6萬字
《鏡花緣》是清代文人李汝珍所作的長篇小說。武則天當政時代,秀才唐敖仕途失意,隨妻舅林之洋出海,遍歷四十多個國家。君子國,其人衣冠帶劍,樂于謙讓;白民國,個個相貌清俊、風流儒雅,實則不通文理;女兒國,男子反穿衣裙,以主內事,女子反穿靴帽,以主外事;歷經種種奇事后,唐敖終有所悟,遁入仙山小蓬萊……作者借想象中的海外奇談譏評時事,寄寓理想,結構類似《格列佛游記》,其中女兒國一段被胡適盛贊為世界女權史上不朽的文字;書中唐敖、林之洋、多九公三個人物個性鮮明,其對話、情節機智幽默之處常常引人噴飯;作者博學多才,在小說中也展現了種種古典游藝方面的知識,魯迅將其歸為“清之以小說見才學者”。《鏡花緣》是中國古典小說中非常特別、且用心經營的一部經典著作。
(清)李汝珍 ·民間文學 ·40.8萬字
劉兆林的情感散文,寫人物有光澤,有風趣,也有智慧。收在“筆情”一輯里的篇章,他寫文壇的馬加老人,于平易的生活瑣事間充滿了會心的理解和挖掘,有的細節,輕描淡寫,滋味雋永。他寫君子之風的學者彭定安先生,文字清淺明朗,近距離透視,不枝不蔓。盡管對于常情的描寫不容易像親情、私情、友情那樣感人,但他對于社會常情那種無私的關注和真誠并富勇氣表達,也很難能。“乘美以游心”,這是劉兆林情感散文追求的為文之道。樸素自然,大方無華。這讓他既擺脫了雕蟲小技,也完成了精神上的一次超越和洗禮。收入本書中的文章,或深情寫意,或娓娓道來,或意趣橫生,或情思飛揚,顯示了一位成熟作家對情感世界的獨特捕捉和品味。
劉兆林 ·現當代隨筆 ·24.3萬字
本書為明末擬話本小說集。共三十四卷,每一卷都是一個與西湖相關的故事。王侯將相、才子佳人、僧道商賈,共聚西湖,不僅演出了各自人生,更為秀麗的西湖平添了幾許韻味。這三十四個故事廣泛地反映了明代末期的社會以及時人的生存狀態。作者更是借他人之酒杯,澆自己之磊塊,一抒懷才不遇的悲憤之情。
周清原 ·民間文學 ·31.2萬字
本書是一部從文體學角度,探討新時期小說文體形態的學術專著。作者在對新時期小說廣泛閱讀基礎上,歸納出具有重要理論價值的四大文體形態——即諧謔-狂歡體、象征-寓言體、詩化-散文體、新成長-自傳體——加以研究,既有歷時文體學的演化規律探究,也有共時文體學的各層面的探討,從而把文體學的研究建立在一種感性的活生生的創作基礎上,不僅沒有理論硬性套框創作的問題,反而具有了一定的方法論意義。本書理論色彩濃厚,觀點新穎,文筆生動,理據充分,是一部具有重要學術創新價值的新時期小說研究著作。
郭寶亮 ·文學理論 ·39.7萬字
央視大型情感節目《朗讀者》在大江南北引起轟動,閱讀和朗讀成為全民追捧的風尚。朗讀將人的感情和經典文字融合,給人情感上的共鳴和震撼。由鳳凰聯動隆重推出的“朗讀者系列”強勢來襲。“朗讀者系列”共分為四本,分別是給孩子、給愛人、給自己和給長輩,除了收錄著名作家的經典文字,對作者的主要人生經歷和基本情況進行了概述,也對文字所創作的背景進行分析,還給讀者提供了不少朗讀的建議,讓讀者更立體地了解文字的內容,更順暢地抒發自己的情感。包含《愿你慢慢長大:給孩子朗讀》、《和你一起變老:給愛人朗讀》、《人生慢:給自己朗讀》、《讓陪伴很長:給長輩朗讀》。
鳳凰聯動編著 ·名家作品 ·33.1萬字
本書稿系作者在《唐宋筆記語辭匯釋(修訂本)》基礎上增補、修訂而成,除了刊正少量內容和文字訛誤外,主要工作是增補例證和條目。經過修訂,書稿正文標目由原先的300余目增至339目,分條由原來的350條左右增至403條,還為不少原有條目補充了例證。在新增的例證和條目中,材料搜集范圍有所擴大,時代上上溯六朝、下探元明以溝通中古漢語和近代漢語,文章體裁上亦旁及筆記以外的散文形式。
王锳 ·古詩詞 ·20.2萬字
本書為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沃土計劃”思想政治實踐課程近年來多支優秀團隊實踐報告重新梳理匯編的成果,分為五部分,內容包括:鄉村振興與特色產業、旅游業與經濟發展、傳統行業轉型升級、科技創新、地方財政與金融發展。
滕飛 鞠曉主編 ·文集 ·26.1萬字
《紅樓夢》傳入韓國始于程刻本出現后的19世紀初期。此書以《紅樓夢》在韓國的傳入,樂善齋譯本《紅樓夢》及其續書,現代翻譯家的翻譯本等值得探討研究的課題為重點,分為十章,對《紅樓夢》在韓國的傳播與翻譯作了深入探討。
崔溶澈 ·文學評論 ·21萬字
這是一部紀事紀實文學,真人真事,真故事。公元2001年2月28日,國務院一紙通知,批準撤銷伊克昭盟,決定建立鄂爾多斯市。作者通過這部記憶文學,謹以“伊克昭盟紀念碑”歷史圖像為背景,深切地緬懷伊克昭盟時代的悲涼與滄桑,神秘與寧靜,抽象與真實,生動與呼嘯,壯闊與喧鬧。這部書追憶的許多故事,從時間跨度上看并不久遠,正是中國改革開放初期至轉型時期大背景下,在那漢譯為“大廟”的地方,發生的太多太多的人間真諦,其中有一半的篇章描寫了家鄉腦包灘的人和事,為中國大地留住永不熄滅的公共記憶。
蘇文 ·紀實文學 ·21.9萬字
“蘇軾的自我認識”是既往研究中較為忽視的考察角度,卻可能為深化蘇軾研究提供一種不同于純粹客位評判的新思路。本書通過文本細讀,梳理整合蘇軾文學書寫中關于自我的信息,依循從文本現象、人生實踐到思考生成的論述邏輯,從多個側面呈現了蘇軾自我審視下的個體形象與人生狀態。首先分析蘇軾筆下大量存在的自稱、自喻、自嘲、自許等自我表達現象,繼而以仕宦體驗、社會關系、自然觀照作為蘇軾人生實踐的重要對象,探知他在具體情境中的自我體認,在此基礎上,圍繞蘇軾某些重要的思想命題,展現他如何以主體性思考維護自我的內心安寧,并抉發生活實踐對其思考生成的啟迪意義。本書經由蘇軾反觀自我的視角,努力拼合其“冷暖自知”的人生痕跡,使蘇軾的豐富面貌與生命體驗得到了相對深細的揭示。
寧雯 ·文學理論 ·28.5萬字
作為淘寶搜索負責人,鬼腳七對搜索規則的解讀非常權威;負責的互聯網產品用戶過億,鬼腳七對產品的認識也值得業界借鑒;自媒體有一定名氣和特點,鬼腳七對新媒體的發展也有獨到見解;更重要的是,鬼腳七對生活思考的文字,能讓很多人平靜。是第一本自媒體的書。向讀者展現一個真實的自媒體人。把電商、互聯網、搜索和生活無縫結合,讀者不知不覺融入鬼腳七真實的世界。作者微博粉絲16萬,微信粉絲7萬,在電商圈非常有影響力。
鬼腳七 ·現當代隨筆 ·2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