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憂思:廬隱精品文集》的十篇作品,產生于廬隱生命中不同時期,但其共同之處,卻在于這些文字讓我們看到了作為現代知識女性的廬隱的另一面。她深切地關注著現實,積極思考社會問題,探求女性的出路,流露出強烈而動人的女性意識,充分彰顯一代新女性的本色。重讀這些有些感傷,但絕不灰頹的文字,即便在今天,同樣令人在感奮之余,深長思之。
葉君主編 ·文集 ·23.3萬字
《牡丹亭》是我國四大古典名劇之一。是我國文學史和戲曲史上的一部杰作,本書將《牡丹亭》整本進行專門研究,探討湯顯祖如何進行《牡丹亭》的創作,兼論其內容、形式、藝術特點、舞臺表現等多方面,揭示了湯顯祖的文學思想及《牡丹亭》在創作上的成就。本書是一本文學色彩濃厚的文學評論、文學研究性學術著作。
黃天驥 ·戲劇 ·25萬字
本書以曲家活動時間的先后為順序,集合了元曲的精華。除了元曲原作之外,還設置了以下幾個相關輔助性欄目:“注釋”,將難以理解的字句加以解釋,掃除閱讀障礙,方便閱讀;“譯文”力求忠于原作,使讀者能直接了解原曲的語言風格;“賞析”,在尊重原文的原則上,將曲目的主題思想、神韻予以解析,使人會意怡情;“作者簡介”介紹了作者的生平和作品風格,重要的作者則按照今人的推想畫出了畫像;“曲的格律知識”介紹元曲的字數、旬數、對仗、押韻等方面的格式和規律;“曲的鑒賞知識”介紹元曲的各類風格、體式及元曲中常用的寫作手法等。同時,書中與文字相契合的近五百幅精美插圖,還原了元代社會生活風貌,生動貼切地展示了作品的主題和曲中人的思想感情,圖文珠聯璧合,營造出了一個彩色的、立體的、極具藝術力的閱讀空間,能夠幫助讀者獲得更多美的享受和閱讀體驗。科學的體例、精美的圖片、優美的文字、豐富的內容、新穎開放的版式設計有機結合,引領讀者跨越時空的距離,進入輝煌的元曲殿堂,領略曲目的藝術魅力,進而啟迪心智、陶冶情操、提高個人的文學素養和人生品位。
(元) 關漢卿 思履 ·古詩詞 ·36.2萬字
上世紀30年代,黔東南匪患猖獗。鄉村藥師孟老大,引領鄉親抵制土匪盤剝,慘遭殺害,其女孟采紅奮起反抗,被追殺、獲救,寄居鏢師羅七爺家,改名羅紅姑,跟羅七爺學武,與同門師兄龍虎、強子朝夕相處,跟強子生出戀情。一場土匪打劫引發的無妄之災,打破寧靜、撕裂情緣,把年僅18歲的紅姑,推向艱險境地;共產黨地下工作者趙劍,及時解救,并在其間發現紅姑追求正義光明的秉性和過人的膽識謀略,深為贊賞、悉心引導。時逢動蕩、變亂,各種反動勢力爾虞我詐、肆意猖獗;為“經營地方”、討好當地首富豪紳朱世南,設詭計迫使紅姑為救羅七爺和強子,妙齡嫁予已是老人的朱世南。
毛穎 ·戲劇 ·41萬字
本書采取以時間段落為綱的體制,根據隋唐五代文學思想發展過程中自然形成的時間段落,把起自公元581年、止于公元959年的近三百八十年間的文學思想發展史,劃分為九個時間段落,來說明隋唐五代文學思想的發展狀況和發展規律。語言深入淺出,條理性強,是一部經典之作。
羅宗強 ·文集 ·30.5萬字
本書對元明清及近現代時期元雜劇校勘歷史進行了系統梳理,以明、清、近現代校勘成果為研究個案,并對其中成果豐富者如《西廂記》《元刊雜劇三十種》及關漢卿雜劇進行比較研究。全書以歷史發展為經,以元雜劇校勘成果為緯,全面展現了元雜劇校勘的總體風貌。
竇開虎 ·戲劇 ·36.5萬字
本書以多樣化的敘事風格,展現了2012—2017年度大連市中短篇小說創作的高原景色。這些入選作品中的絕大多數都發表于省級以上報刊,發表之后,又被《新華文摘》《小說選刊》《小說月報》等權威選刊轉載,或被年度優秀中短篇小說選本收錄,這些作品中又有多篇作品,分別榮獲第六屆魯迅文學獎、《小說選刊》雙年獎、《中國作家》“劍門關文學獎”和遼寧文學獎等多種文學獎項。
張金雙主編 ·文集 ·42.9萬字
本輯分為七個欄目,其中“文體研究”為本輯的重點,關注“早期書寫”,并結合中國古代典籍與文獻的生成方式、書寫方式及其由不穩定向趨同的變化,引導問題討論愈加客觀深入;“大視野”指出史傳中的史傳文學兼具歷史記錄與文學藝術雙重性質,梳理了史傳文學對小說文體的影響;“散文研究文獻考論”則是對當今古代散文研究領域正在進行的散文文獻研究和整理工作而開展的背景設計;“桐城派研究專題”對此領域研究中的很多舊有成見開展反思和清理。
郭英德主編 ·文學理論 ·26.1萬字
我國古文源遠流長,根深葉茂,在其發展壯大成熟的過程中,名家輩出,成就斐然。那些豐富的散文作品,無疑是前輩遺留給我們的珍貴文化遺產。《古文觀止》這一清初康熙年間由吳楚材、吳調侯選編的古文選本,共輯有自先秦至明末具有代表性的文章222篇。選擇上輕重得宜,取舍有據,并以時代為經、作家為緯分為十二卷,每卷篇目勻稱。篇幅適中,將幾千年間名家巨擘所著的智慧結晶悉數囊括其中,概括而精當地鋪展出了我國古代散文發展的大致輪廓和主要面貌。其中重點反映了漢文及唐宋八大家文的獨特風格及突出成就,可謂是中國古典散文和傳統文化的精髓之所在。這部雅瑟編著的《古文觀止鑒賞大全集》從一般性的背景介紹,到字句梳理與注釋解讀。
雅瑟 ·文學理論 ·42.9萬字
無論是杜甫對草堂花木的配置剪裁,抑或白居易富于控制力和馴化感的園林經營,還是蘇軾與文人雅致生活融為一體的花木題詠,唐宋詩人在園林植物審美實踐中,豐富了中國的美學傳統,提出了許多重要的美學課題。本書上編考察王維、杜甫、白居易、李德裕、蘇軾、晁補之、楊萬里等詩人的園林植物書寫特色。園林植物在其筆下,既是山林隱逸符號,也是博物認知對象,又是個人收藏珍玩。不同身份的花木,折射出唐宋文人復雜深刻的審美視角。下編聚焦“窗竹”“出墻花木”等詩歌和繪畫中的經典園林植物意象,分析其跨越詩畫的共通美學意蘊,更加立體地揭示唐宋文人園林植物的審美全貌。
王悅笛 ·文學理論 ·34.3萬字
本書主要研究朱敦儒其人其詞之特質內涵及其身后的影響效應。作為一位經宋室南渡,歷神宗、哲宗、徽宗、欽宗、局宗朝的詞人,其傳世詞集《樵歌》具自傳體特質,記錄了朱敦儒從伊洛名士至南奔流民,從仕宦官員到嘉禾隱者的心路歷程。朱敦儒詞的嬗變是兩宋之際詞質演進的典型樣本。《樵歌》中彰顯的朱敦儒之人生風致則折射出了兩宋之際的士風和時風。近千年的流傳過程中,宋金、元明、清代、現當代的讀者對朱敦儒及其詞的選擇和接受闡釋是變與不變的辯證統一。傳承與新變的離合之間,朱敦儒最終成為兩宋之際頗有影響的詞人。
郁玉英 ·文學理論 ·22萬字
王夫之是明末清初重要的思想家、詩論家之一,他以思想家、哲學家的思想和情志研究《詩經》,別開生面,獨抒胸懷,是《詩經》研究史上的一座高峰。對王夫之《詩經》學的研究,不僅可以呈現社會鼎革時期經典被詮釋的情形,而且可以展示學術與政治、社會、民生的復雜關系,彰顯其重要的學術思想和時代意義。本書選擇處于特殊歷史時期的王夫之及其《詩經》學為研究對象,力圖在系統梳理相關學術脈絡的基礎上,揭示王夫之《詩經》學產生的特定原因及學術傳承,一方面嘗試打破傳統的詩學、美學研究思路,立足《詩經》文本,重視文獻依據;另一方面努力將文獻、文學、文化、美學、哲學等多方面內容融為一體,分別從文化背景、詩學宗旨、基本方法、詩學觀念、美學思想及生命情懷等六個層面,較為系統地予以研究,立體地呈現王夫之《詩經》學的全貌。
納秀艷 ·文學評論 ·24.5萬字
本書為國家一級作家和谷先生文集,共14卷本,收錄了作者在不同時期公開發表的重要作品,分為散文、詩歌、紀實、傳記、小說、劇作、文論若干分卷。其中包括了原版于陜西人民出版社的《原野集》《市長張鐵民》《和谷詩選》《1983安康大水災》,作家出版社的《柳公權傳》《還鄉》,人民文學出版社的《遠行人獨語》《國風》,上海文藝出版社的《無憂樹》,百花文藝出版社的《野生地》等,反映了作者四十多載文學寫作收獲之概貌。
和谷 ·名家作品 ·23.4萬字
這部“精讀”遴選中國作協“2019年度中國網絡文學排行榜”上榜作品18部(項),其中,網絡小說10部,網絡文學IP影響力入圍作品6部,中國網絡文學海外傳播上榜項目2項。每部作品采用“作者簡介”“上榜評語”“故事梗概”“作品反響”“作品評析”體例,對精要進行點評,目的在于以精讀賞析方式推介優秀網絡文學作品,同時也是對這一重要文學排行榜活動本身影響力的一種放大。
歐陽友權 ·文學評論 ·20.1萬字
本書重點講述了晚唐五代時期的古詩詞,以及古詩詞背后的歷史故事。涵蓋豪放、婉約、田園、邊塞、詠物、詠懷、詠史等各個類別詩詞,聚焦忠孝、仁義、愛國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題。作者力求通過對晚唐五代詩詞知識的賞析,帶動全民重溫那些曾經學過的古詩詞,分享詩詞之美,感受詩詞之趣。并通過解析古詩詞的含義,一并解讀古詩詞背后的創作背景、趣聞軼事等等,方便讀者閱讀和理解,讓讀者在學史中讀詩,在讀詩中洞悉歷史。
陳曦駿 ·古詩詞 ·21.4萬字
本書是作家雪漠“一帶一路”文化游系列的第二部,繼《匈奴的子孫》考察河西走廊一帶之后,路線向南,集中對甘南藏區及周邊文化進行田野調查和歷史勾陳。全書分為“大地的記憶”“當下的腳步”上下兩篇,以圖文并茂的文化筆記的形式,書寫來自田野的歷史記憶,感受地方文化的滾燙溫度,見證了土地的苦樂、泥土的酸辛、文化的復雜、時代的變動,定格了一個變化的西部、變化的中國。
雪漠 ·現當代隨筆 ·20.8萬字
《孫枝蔚與清初揚州詩群研究》講述,明清易代之際的揚州,在動蕩的政治局勢下,因其特殊的地理條件、深厚的人文積淀,吸引了四方詩學名流云集于此,形成一個地域性群體。這一詩群陣容龐大,他們交游唱和,操持選政,繁榮一時。流寓揚州的遺民詩人孫枝蔚是其中一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以他及其交游圈為切入點來考察揚州詩群,具有典型意義,藉此可觀照置身于夷夏、滿漢、新舊、朝野等多重文化、民族、政治沖突中的江南文人復雜多樣的立場、信仰、心態、情感、價值觀,探究處于跌宕起伏的政治環境中的文學生態。這是一個非常的歷史階段,一個特殊的空間視域和特定的詩人群體。
楊澤琴 ·文學評論 ·20.9萬字
被譽為“30年代的文學洛神”的蕭紅,是民國四大才女中命運最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傳奇性人物。本書精選了《后花園》《呼蘭河傳》《生死場》《馬伯樂》《王阿嫂的死》《小城三月》等蕭紅最為經典的小說作品。蕭紅以其作品中悲喜交雜的情感基調、剛柔并濟的語言風格以及獨特的寫作視角的運用和對行文結構的處理,在文學史上獨樹一幟。其作品以抒情筆調抒寫著自我主觀感受;散文化的小說結構;重文化風俗和自然景物的描寫,不在人物性格的刻畫上浪費筆墨;故事情節斷斷續續,然而意味深長;童年趣事,妙趣橫生。
蕭紅 ·文集 ·32.9萬字
此次收錄田曉菲作品集有以下3部作品:《留白:秋水堂論金瓶梅》“云霞滿紙”,袁宏道在寫給董其昌的信里,這樣稱道《金瓶梅》。《金瓶梅》問世四百余年來,得到無數作家、學者的寶愛和傳抄,從李漁、曹雪芹,到胡適、張愛玲……無不從《金瓶梅》中汲取營養。《留白:秋水堂文化隨筆》收入了哈佛大學中國文學教授田曉菲十二篇關于文學閱讀、文化批判的文章。在《留白》里,田曉菲教授亦開啟了一場閱讀之旅:從《紅樓夢》《金瓶梅》《牡丹亭》《十日談》等古典文學,到金庸的武俠小說、艾柯的歷史小說,以及作為文本諦視的《大話西游》《弗里達》等電影作品。《赭城:安達露西亞的文學之旅》赭城既是一處真實的古跡,也是一座文字之城、想象之城。從雨果、拜倫、安徒生,到莫扎特、德彪西……一代又一代作家與藝術家為它贊頌、為它嘆息,他們創造了赭城不朽的形象。
田曉菲 ·現當代隨筆 ·47.1萬字
世界三大隨筆之首,貴族時代最無可爭議的西方正典,影響莎士比亞、培根、帕斯卡爾、福樓拜、愛默生、毛姆的寫作源頭。在癲狂與獸性的社會浪潮之中,如何保持理性,避免淪為烏合之眾?任何讀者都能從中找到獲益終身的名言警句。《蒙田隨筆集》是文藝復興后最重要的人文主義作家蒙田留給世人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他1572年開始撰寫一部被稱為“十六世紀各種知識的總匯”的散文隨筆作品。在十六世紀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蒙田那樣受到現代人的崇敬和接受。他是啟蒙運動以前法國的知識權威和批評家,亦是對各民族文化,特別是西方文化進行冷靜研究的百科全書式的學者,堪稱一位人類感情冷峻的觀察家。從他的思想和感情來看,人們似乎可以把他看成是在他那個時代出現的一位現代人。他的散文主要是哲學隨筆,因其豐富的思想內涵而聞名于世,被譽為“思想的寶庫”。由馬振騁先生獨立翻譯的《蒙田隨筆全集》曾榮獲首屆傅雷翻譯出版獎,本版《蒙田隨筆》由譯者特為我社選出,可以說三卷“全集”的精華盡入其中,真正稱得上一部選目全面而又精當、譯文上乘考究的蒙田隨筆選本。
(法)蒙田 ·外國隨筆 ·21.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