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甲子留痕: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60周年紀念論文集》是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在職專業技術人員精選論文集,是為紀念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建館60周年而特別編輯出版的,以期展現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工作人員的學術水平,提升學術研究氛圍,作為對館慶60周年的獻禮之作。內容分為博物館建設、文物保護與研究、社會教育、黃埔探源、史學研究五大板塊,約30篇文章,多是已公開發表過的期刊論文。
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 ·文集 ·17.9萬字
《說吧,記憶》是小說大師納博科夫的經典回憶錄,時間跨越三十七個年頭,是納博科夫本人極為重要和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古往今來以時間和記憶為主題的作品中,為數不多的奇特而優秀的一本。它跨越了現實與虛構,更像是一部小說。它的語言帶著一種坦率的清澈和解剖學般的精確——以一位鱗翅目昆蟲學家透過高倍放大鏡觀察蝴蝶翅翼上美妙的花紋,并將之描繪下來的那種精確,給讀者帶來不一般的閱讀感受。記憶和對往昔的回顧往往主宰著納博科夫的小說,故而這本自傳正是解讀他的小說的絕好密碼,因為回憶本身即是幻想和現實之間的某種隱蔽的橋梁,作家在其中發揮了自己獨特的想象力。納博科夫忠實讀者的必讀書,為深入解讀《洛麗塔》、《微暗的火》、《防守》和《瑪麗》等重要小說提供了第一手資料。書中收錄20多幅納博科夫家族的珍貴舊照,還原納博科夫筆下的歲月。
(美)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 ·名家作品 ·17.9萬字
本書立足于問題意識,以西方藝術史上的代表性藝術家和經典藝術現象為線索進行章節建構。本書每一章聚焦一個藝術家或一種藝術現象,試圖基于古典到當下的西方藝術史實踐來探討圖像的敘事建構及其話語隱喻。本書關注三個關鍵詞:圖像表征、敘事建構、話語隱喻。“圖像表征”是現象層面的考察,也是本書的個案支撐。“敘事建構”是現象的深層學理剖析。“話語隱喻”研究圖像敘事背后的社會文化、審美觀念和意識形態話語。本書引入藝術哲學、藝術社會學和藝術跨媒介性視角,從社會理論、美學、文化、哲學和藝術等學科相融合的角度對研究對象展開探討,進而從個案與學理相結合的層面為當下的藝術欣賞與藝術批評提供理論支撐,也為解讀當下的藝術理論提供實踐支撐。
楊向榮 ·文學理論 ·17.9萬字
本書是錢理群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他的第一本專著,是國內魯迅研究界中的標志性作品。這本書可以說是錢理群自己的“魯迅觀”。在他的筆下,魯迅許多原先不為人們熟知的魏晉風骨、無政府主義和個人主義思想都得到了展示,在80年代極大地豐富了魯迅的面貌;更重要的是,他用自己的生命體驗對“魯迅”進行著投射。錢理群曾經說過:“我研究他,不是在學院中把他當作研究對象,而是把他當作引導者,首先學會怎樣做人,然后有體會,寫成書就是《心靈的探尋》。至于人們承認與否是無所謂的。”他這本書并不求在學院體制內得到承認,更在意與公眾分享“我之魯迅觀”,進而讓大家從“魯迅”中受益。而三十年來,這本《心靈的探尋》在思想界、知識界,也包括學術界,都得到了應有的好評與重視。
錢理群 ·文學理論 ·17.9萬字
作品里飽含深情,用文字記錄了一幕幕催人淚下的場景,顯示出文學的特殊力量。作者對諸多事件的思考評論是理性而深刻的,值得人們反思與借鑒。
劉醒龍 ·現當代隨筆 ·17.9萬字
《撞見未來》一書為作者精心創作的散文集,內容多樣,包含對環境能源和新科技的思考、對人生活本質的探究、對經濟發展的認知和對社會發展的感嘆等等。全書內容豐富翔實、寫作角度積極正面,融合了作者多年來對社會及人生的感悟。
劉廣迎 ·文集 ·17.9萬字
《抬頭看二十九次月亮》:張皓宸寫作生涯首部散文隨筆集,也是他暌違2年后的全新作品。在這本書中,張皓宸記錄了他近幾年的生活狀態,分享了自己的生活點滴,分享了身邊人的故事,以及由此引出的感悟。他把自己剖開了展露給讀者,有他的過往回憶,有他的青春往事,也有他對生活的體悟,對周遭人事物的關懷。對于每個人來說,或許最糟的時期已經熬過,但黑夜過后的每一個黎明,我還想陪你一起看日出,每個黃昏后的夜晚,還想陪你一起看很久的月亮。《聽你的》:聽從己心,是對所有問題最好的回答。寫給每個被這喧囂世界打擾到的你。青年作家張皓宸寫作十年唯一信件體短篇小說集,經典再版,新增5篇近3萬字。寫給每一個內耗嚴重的你,溫暖治愈,每個人都會在張皓宸的文字里看到自己的影子。書中的25封信,對應25個人物在訴說,那是他們的心里話,也都是我們每個人自己的人生切片。
張皓宸 ·文集 ·17.9萬字
本書精選作者多年來發表過的小小說、短篇小說、中篇小說數十篇,如中篇小說《特別媽媽》《回家》《走過那座橋》《天上有一片云》,曾獲“安徽小說對抗賽淮河文學獎”。作者對現實的立體交叉式的視角觀察,獨特的調動藝術手段塑造新的正面文學形象的能力值得肯定,以女性特有的清新雅致的筆觸,塑造出一個個有感染力的人物形象,主題深刻,思力深沉,語言質樸清新、格調高雅。
王巍 ·現當代隨筆 ·17.9萬字
本書對宋末元初東南文章大家戴表元及其文學作品進行系統研究,對戴表元生平及作品進行全面解讀,在對其作品思想性研究的基礎上,側重對其詩歌與散文的風格特色進行仔細梳理,從傳承、創新及影響等方面深入挖掘其價值。
楊鳳琴 ·文學評論 ·17.9萬字
在人文科學的研究中,對時間的分析始終被置于首位。空間僅被看作一個容器、一個無足輕重的舞臺——眾生的命運在此展開。但近幾十年來,有生命之物的這兩類基礎坐標的關系逐漸趨于平衡。本書思考了小說世界對空間的表現,并探討其與現實的緊密聯系。在后現代環境中,對現實的感知被削弱,虛擬取得了勝利。從而,文學所屬的模仿藝術得以提出一種解讀世界的全新方式,即地理批評,它同時涉及文學理論、文化地理與建筑領域。“地理批評”是對文學批評中的空間轉向的巨大刺激和資源性貢獻,它為探索空間的表現提供了一種獨特而復雜的方法。——《文本實踐》
(法)貝爾唐·韋斯特法爾 ·文學理論 ·17.9萬字
或許,你是上蒼的女兒,自始至終都是純潔的你,如冰,如玉,看見你總想起丹麥童話里的那個小人魚兒,那個海的女兒,莫非你便是她們的化身么?或許,你是織女梭下的一片柔滑,一片輕盈,好逗人喜愛,真想拉你的手臂對你輕聲地傾吐甜言與蜜語,身在你懷中,卻始終擁不住你,你真的出自織女的纖指嗎?我們正處于朝氣蓬勃的年齡時段,不應有"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吟嘆;不應有"水中花,鏡中月"的蕭索.心靈的高度是無限的,抵達一種什么樣境界,就擁有一種什么樣的人生.有什么比不斷地抵達一個個目標而更使得人生美麗而豐盈呢
石地 ·現當代隨筆 ·17.9萬字
《穆時英作品集》描素的這些聲音,這些臉,這些錯雜的街頭風景,全是熟極了的。
穆時英原著 蕭楓編 ·名家作品 ·17.9萬字
本書作者從軍四十年,從戰士一直干到省委常委、省軍區政委,對于軍人這份職業的內涵認識很深,對于戰友這兩個字有著無以倫比的敬意。本書概略了從軍生涯中的戰友情,擷取了從戰士到將軍的軍人生涯中印象深刻的70余件事,分為8個部分,以隨筆的方式,分別記敘了自己在連隊,浙江省軍區,南疆戰場,江西省軍區,退休生活等多個時間段與各個階層的戰友交往的生動故事,文筆優美,飽含深情,記錄了生死之交的戰友情,可以令讀者感受到黨和人民軍隊的偉大,感受到共和國軍人之間深厚的戰友情誼,感受到軍隊對于祖國、對于社會的甘于奉獻精神。
陶正明 ·現當代隨筆 ·17.9萬字
當年在農村上初中時,放學回家就得去放牛。其實放牛也就是把牛拉到村頭的河堤上,將牛繩子的一端插在地里就可以了。我一邊看書一邊照看著牛。教室里的談論聲驚天動地,大家都在為下節課的演講做準備。我也忙得停不了口。盡管這樣忙,我心里還是想著秋。這丫頭,一個星期沒個好心情了。在那個角落,我發現了她。眾人在熱血沸騰,她怎么能那樣安靜?
劉燁 ·現當代隨筆 ·17.9萬字
《唐宋傳奇集》是魯迅花費十余年心血而輯成的傳奇集。魯迅將其分為8卷,前5卷收唐傳奇32篇,后3卷收宋傳奇13篇。據《文苑英華》《太平廣記》《青瑣高議》等著作,選錄單篇傳奇,編成此集。書末附有《稗邊小綴》1卷,對各篇的作者、版本和故事內容作了考證說明。本書參考了上海北新書局、上海聯華書局、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魯迅全集》第10卷收錄的《唐宋傳奇集》等在內的多部不同年份出版的讀本編校而成。此外,編者根據近代名家汪辟疆所校之《唐人小說》,從中摘取數篇精華,作為本書之附錄,使讀者可以欣賞到唐傳奇的魅力。
魯迅校錄 竹馬書坊校注 ·民間文學 ·17.9萬字
此書主要研究當代文學,力爭回到現場,凸顯一種現場感。既有理論的深入探討,也有文本細讀,對當下熱點的文學現象、文學思潮,都有直接而敏捷的反應,發出屬于自己的獨特聲音。對那些知名的作家、作品,一分為二,不虛美,不隱惡,敢于批評,敢于肯定,在當代文壇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此書作為作者的第三本著作,顯示了作者一定的理論能力,尤其對當下文學的發言,都是頗見功力,有著鮮明的批評精神。
楊光祖 ·文學理論 ·17.9萬字
阿拉斯戴爾·麥金太爾作為美國當代德性倫理學的杰出代表,以敘事作為其倫理學的研究方法,使其理論成為對敘事性真理探尋的動態描述。他的倫理思想標志著西方倫理學的敘事轉向,在這一轉向中,倫理學以文學敘事的方式代替強硬的規則和律令,借助文學敘事闡發倫理命題,使作為修辭方式的敘事與表現抽象倫理思考的敘事有機結合。麥金太爾以敘事建構美德品性、合理性傳統和詮釋性真理,使敘事成為倫理的范式;這種倫理敘事又呈現出文學的知識性、傳統性和真理性,使倫理成為文學的本體,使倫理敘事具有文學性本源意義。
宋薇 ·外國隨筆 ·17.9萬字
本書為《戴明賢集》第三卷,系戴老貴州系列作品之一。戴老著眼于生活小物件,集中選取了父輩友朋之間流傳贈送的部分書畫拓印、照片書稿、居家物什等,從“物之歷史”的視角切入,將物之故事娓娓道來,同時亦默默寫下數十位親人師友的人生故事。書中主要述及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后的人事,并借由相關物件追憶更早年月的故事,時間跨度大,地域變換多,所述人物眾多。這些物件帶著歷史和舊日子的氣息,是百樣人生的無言見證。戴老以生活中的物件為支點撬動記憶,由物及人,展現了各種人物及其背后的時代風景,構成了“人與歲月”的深刻內涵。
戴明賢 ·文集 ·17.9萬字
《愛默生隨筆》是美國名的思想家、文學家、詩人愛默生一生重要思想的結晶,其中包括《論自助》、《論自然》、《論歷史》、《論愛情》、《論友誼》、《美國學者》等傳世經典之作。這些作品在19世紀美國思想史和文化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對美國民族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作品注重思想內容和文學性,行文猶如格言,哲理性強,說服力強。作品中充滿智慧的文字、深邃的思想,贏得了全世界越來越多讀者的共鳴。
(美)艾默生 ·外國隨筆 ·17.9萬字
本書從紀實小說在當代文化市場的形態、紀實小說在當代興盛的資源背景、創作論、文體論角度論析了紀實小說的文體特征。書中對“紀實小說”“實文化”“本事”“原型”“真實”等概念進行了創新賦義,論析了實文化、侵權案例、社會事件等對紀實創作的影響,論述了紀實小說與非虛構小說、報告文學、紀實散文等文學形式之間的異同,以及紀實小說“記真事”“篤真實”的藝術旨歸,在比較視野中“深描”了紀實小說的時代特色、文體屬性,并展望了紀實小說的未來圖景。
哈建軍 ·文學理論 ·17.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