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該書依據文本與史料,從主題思想、性別意識、中國形象、敘述模式、隱喻結構、景物描寫和審美意蘊等方面系統而全面地闡述姜敬愛在中國東北時期的小說創作以及作家生活與活動的軌跡,進而透視20世紀30年代朝鮮移民作家在中國東北地區的文學創作,掌握日帝占領中國東北這一特定時代背景下多元文化語境對作家創作的影響和中國形象認知。
劉艷萍 ·文學評論 ·22.8萬字
《古詩十九首釋》收錄了朱自清先生的經典學術著作《古詩十九首釋》,以及《詩言志辨》的部分章節。在《古詩十九首釋》中,朱自清以現代人的學術眼光和審美情趣重新闡釋《古詩十九首》,既對詩歌故實進行注解考證,又對詩歌意蘊進行鑒賞批評,形成了朱自清獨有的詩歌闡釋,成為后人研究的典范。《詩言志辨》則節選了詩言志、詩教、正變三章,重在研究詩論史的發展,是朱自清詩論研究中最精粹的部分。
朱自清 ·文學評論 ·8.9萬字
古典愛情觀是真正的愛情一輩子只有一次,現代愛情觀是真正的愛情隨時可能發生,我們一輩子不可能只愛一個人。一生只愛一個人,且愛到白頭偕老至死不渝,這種愛情不能說是沒有,可是極少。正因為少,才顯得可貴,才被廣為傳頌。多數專情的愛情故事,都是悲劇,且戀人的一方都過早地離開了人世,因為,惟有死亡才能使一切永恒。
石地 ·現當代隨筆 ·16.4萬字
“中國現代文學名家作品集”叢書實質是中國現代文學肇基和發展階段的創作總集,收錄了幾乎當時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章衣萍原著 蕭楓編 ·名家作品 ·17.5萬字
本書稿主要介紹中山市內具有代表性的歷史文化古跡,如鐵城東門城墻、煙洲書院、雙美橋等。作者主要以唯美的散文記錄尋訪古跡的所見所聞,同時搭配清新如水的插畫來呈現中山古跡之美。文物古跡是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本書的出版,對加強我國歷史文化遺跡的保護及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著深遠的意義。本書稿是中山客Mini系列圖書之一,計劃其余五本成套推出。
唐倩 史超 ·現當代隨筆 ·4.2萬字
《很美很美的中國散文》精心選取了徐志摩、魯迅、蕭紅、石評梅、戴望舒、郁達夫、周作人、朱自清、許地山、蔡元培等眾多名家的經典之作,從一篇篇美文中,我們可以讀到情感的發生與幻滅、飲食與旅行中的人情趣味、文化的觀察與價值的判斷……這些經典名篇或色彩絢爛,或老熟平淡;或氣象崢嶸,或義理周到,字里行間洞察真實的人性與人情,用極富感染力的文字喚醒我們的心靈,用親切的情感激發我們的共鳴。
李金水 ·現當代隨筆 ·9.8萬字
《莎士比亞戲劇選》由朱生豪先生編譯。收入了《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萊特》、《李爾王》五部經典戲劇。基本反映了早中期莎士比亞劇作的創作特色。莎士比亞劇作的語言,完全是詩化的語言,柔婉如同淙淙流水,激蕩如驚濤拍岸,令人回味無窮。莎士比亞早已不屬于某個國家、某一個民族,他是人類文明的象征,他的劇作曾被譯成多種文字為世界讀者喜愛。自20世紀初莎士比亞被介紹到中國之后,就受到一代又一代中國讀者的深深喜愛。
(英)莎士比亞 ·外國隨筆 ·25.7萬字
本書是對女兒成長歲月和對作者學生生活的記述,記錄了一個父親在女兒長大成人、漸行漸遠過程中味永難言的復雜情感,寄寓了作者對女兒幸福美滿生活的祝福和憧憬。也通過對學生生活的復原,抒寫了一個學生永志難忘的校園情結,對母校、老師和同學的真摯情誼。
阿明 ·文集 ·15.2萬字
日式雜煮——村上味的雞毛蒜皮和生存之道,“相當有問題”的村上春樹的五十篇“相當有問題”的個人隨筆。小確幸、唱片狂、壽喜燒愛好者、總之很愛貓的閑人村上,大橋步精心配畫,超有趣大叔村上的內心獨白五十篇,雖然會撒謊,絕非惡作劇。本書從2000年3月開始在雜志《anan》上連載,橫跨1年時間,包括50篇隨筆作品。“披薩”、“唱片”、“羅得島”、“弗吉尼亞·伍爾夫”、“炸面圈”,單是這些關鍵詞,已經足以吸引所有村上粉絲的眼球。當然,里面還包括很多新的話題,比如“火燒胸罩”、“柿籽問題”、“胡蘿卜君”等,其中“雞素燒”、“粗卷壽司”、“手卷”等和日本料理的話題有很多,整本隨筆集充滿了村上味。尤其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從身為作家出道出席《群像》新人獎頒獎儀式時的記憶“關于西裝”開始,邊引用錢德勒小說里的臺詞,邊對村上作品里主要的主題之一“死亡”進行考察,以“說再見”結束。“我覺得自己在相應的背景和音樂中得以從個人角度對二十世紀順利告別。”(說再見)這一末尾的話表現出這本書標示著村上迎來了自己作為一名作家的成熟期或者說轉換期這一重要節點。
(日)村上春樹 ·外國隨筆 ·4.3萬字
《獵人筆記》是俄國作家屠格涅夫的一部通過獵人的狩獵活動,記述19世紀中葉俄羅斯農村生活的隨筆集。作品采用見聞錄的形式,真實、具體、生動、形象,體裁風格多樣,語言簡練優美,可謂散文化小說、詩化小說的范例。《獵人筆記》是作者成名之作,對俄羅斯文學產生了很大影響。
屠格涅夫 ·外國隨筆 ·25.3萬字
中國思想史上,兩漢以后,儒學漸微,莊、老代興,而佛學東來,遞興日盛,至隋唐而臻全盛。然佛學盛極轉衰,繼之則宋學崛起,而為新儒學之復興,另辟新局。宋初諸儒,其議論識見、精神意氣,有跨漢唐而上追先秦之概。周濂溪以下,轉趨精微,遂為宋明理學開山,而后有二程、張載、朱熹乃至于王陽明之學術盛世。本書成書于1953年,自宋學之興起,下迄晚明遺老,分五十六目,將此六百年間理學發展衍變之跡,溯源窮流,作簡明扼要之敘述。
錢穆 ·紀實文學 ·15.7萬字
《唐宋詞選釋》自唐迄南宋,共二百五十一首,分為三卷,詳加注釋,將詞中真義盡數挖掘,兼及作者情況與時代的背景,使讀者對詞的了解更深一層,對詞的品評更進一步,為對中國古典詩詞有興趣的讀者不可錯過的一本書。
俞平伯選釋 ·古詩詞 ·13.5萬字
《醒來的森林》是一部描寫森林中的鳥兒的書。作者約翰·巴勒斯親身數次與森林相會,對鳥類尋覓、追逐與發現,寫出了這本關于鳥類的書。全書一共八章,均以森林和鳥類為主題,內容充實,文字優美,描述生動,充盈著豐富的自然知識和鳥類知識,被譽為自然文學的經典之作,意圖喚醒人們對鳥類、對森林、對自然、對環境的熱愛和保護之情。作者約翰·巴勒斯被稱作“美國鄉村的圣人”、“走向大自然的向導”,他的書是他生活的寫照。他不僅確立了自然文學的寫作標準,同時也向人們昭示了一種貼近自然,善待自然的生活方式,并使之成為一種時尚,一種自然與心靈相交融的風景。
(美)約翰·巴勒斯 ·外國隨筆 ·9.1萬字
陶鑄之女陶斯亮自傳式隨筆文集,莫言、俞敏洪、陳行甲、許知遠誠摯推薦,在時代潮流中,明亮有情地生活!這是一本內心純粹的赤子之書,帶來無盡的溫暖與力量。作者陶斯亮,“從小就熱愛文學,一直有一個文學夢想”,在書中,作者用平實的語句、平靜的口吻講述了她自己記憶中的童年、人情、往事等,回顧了她從醫生到轉場做公益的心路歷程,也描寫出了作者身邊一個個立體、富于特色的人。時代的發展與作者八十余年的人生交織,字里行間無不透露出一位老人的人生智慧、價值堅守與生活意趣。本書為讀者呈現了一份作者對歲月的溫情記錄,教會了我們如何在世事變遷中守住愛、善與本心。
陶斯亮 ·現當代隨筆 ·15.5萬字
從“多民族文化”理論視野出發,本書對21世紀以來廣西代表性的詩人作品、詩歌團體、寫作現象及社會傳播進行了整體觀照,旨在探究新世紀以來廣西詩歌書寫的整體概況和迫切需要應對的一些寫作困境,揭示了不同群體的寫作觀念及其背后的審美趣味與文化訴求。尤其重要的是,探討了廣西青年詩人及其團體多樣的詩歌寫作話語背后所包含的民族意識和時代精神。同時,從中國當代詩歌史的整體視野進行考察,客觀闡述了廣西詩歌在中國詩歌版圖上的地位和意義。
董迎春 覃才 ·文學理論 ·18.7萬字
《追憶逝水年華》太長,可以從《駁圣伯夫》開始——了解普魯斯特的第一本書。王道乾譯本,名家名譯,絕版多年之后,再次出版。此書既不是論文也不是小說,而是一部藝術作品。一塊小瑪德萊娜蛋糕,牽引出絲絲縷縷、連綿不絕的無意識回憶,然后筆鋒一轉,尖銳犀利。作者強烈抨擊權威批評家圣伯夫批評方法的機械和錯誤,以及因此造成的對當年法國文壇所有文學天才的輕視與誤讀。全書既有抒情的敘述,又有理性的思辨,兩者相輔相成,相互映照。書中有近半篇幅筆調與《追憶逝水年華》相似或呼應,是作者思想精華的濃縮,為后來的文本主義和結構主義批評奠定了第一塊基石。
(法)普魯斯特 ·名家作品 ·19.3萬字
《空山》描寫了上個世紀5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發生在一個叫機村的藏族村莊里的6個故事,主要人物有近三十個。本書由《隨風飄散》和《天火》兩部分組成,《隨風飄散》寫了私生子格拉與有些癡呆的母親相依為命,受盡屈辱,最后含冤而死。《天火》寫了在一場森林大火中,巫師多吉看到文革中周圍世界發生的種種變化。
阿來 ·現當代隨筆 ·16萬字
本書為第三冊,本套書共分為六冊。悲劇三冊和喜劇三冊,收錄了《哈姆雷特》、《奧瑟羅》、《李爾王》、《麥克白》等11部悲劇和《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夢》、《皆大歡喜》、《第十二夜》、《溫莎的風流娘兒們》等12部喜劇,均按照莎士比亞寫作時間的先后依次排序。這套書采用朱生豪先生的譯本,久經考驗,值得廣大讀者閱讀收藏!
(英)莎士比亞 ·戲劇 ·17.6萬字
女人沒有國家,但一直在戰斗。柏林墻倒塌、冷戰結束、烏克蘭經濟崩潰……歷史一次次重演,誰能全然置身事外?1993年的一天,娜塔莎在家里放了一張俄語唱片,身旁的清潔女工娜斯佳突然淚流滿面,她這才意識到,娜斯佳是母親去世后首個和自己產生交集的烏克蘭人,她不僅在基輔受過高等教育,還是土木工程師……她是怎么從烏克蘭的高級工程師搖身一變成了柏林清潔女工的?為什么沒有護照也要去德國?又如何和大學戀人分別,再嫁給了德國的樓房管理員?《娜斯佳的眼淚》延續了“馬里烏波爾三部曲”前兩部的脈絡,聚焦于一位來德的烏克蘭女性,串聯起無數東歐人在20世紀90年代前后的遭遇,講述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縫隙與時代轉折下,一個人的破碎與一代人的四散流離。少有的聚焦蘇聯解體后的個體遭遇之作。從土木工程師到清潔工,書寫時代劇變下高級知識分子的墜落,當代烏克蘭困境的驚人寫照。當代東歐版《奧德賽》。馬里烏波爾三部曲終結篇,最后一塊東歐私人史拼圖終于完整!
(德)娜塔莎·沃丁 ·紀實文學 ·8.4萬字
《天方夜譚》是古代阿拉伯的一部民間故事集。故事的起因是一位國王因王后與人私通,便每夜都要娶一個女人,翌晨便殺死,以此消除心中憤恨。而宰相的女兒為解救國中女子便自愿嫁給國王,每日給國王講一個故事,例如“漁夫與魔鬼”“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辛巴達航海歷險記”……共講了一千零一夜,最終感化了國王。本書內容包括萬象,大故事套小故事,情節奇幻詭異,節奏感鮮明。書中常將威嚴的帝王與平凡的百姓,將常見的花鳥魚蟲與想象中的神魔鬼怪,巧妙地融合在一篇篇富有哲理、耐人尋味的故事中,將主人公與命運抗爭、與大自然周旋、與成功路途中的種種艱難險阻做斗爭的勇敢表現展現在讀者面前。讀來猶如身臨其境,令人不忍釋卷。又譯作“一千零一夜”。
佚名 ·民間文學 ·33.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