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硝煙無處不在,BAT們之間尤甚。他們之所以成為大佬,成為無數創業者的唯一理想。除了偶然的機遇和政策的扶持,能夠在眾多同行業中脫穎而出,自然也有大佬的能力和手段。可惜《南方周末》從不銷售兵法和攻略,也無意于販賣成功學。在本書中編者集結了南方周末近幾年來所有關于BAT的精華文章,是對歷次記者對BAT們著名事件的調查報道的一個總結。其中有騰訊阿里激烈的金融之戰,也有阿里上市的歷程,甚至還有近期炒得頗為紅火的百度莆田之爭。
南方周末 ·通俗讀物 ·10.6萬字
21世紀初,一場悄無聲息的革命發生了,世界經濟出現了一個新的特點——很多優秀的創意開始脫離實體形式,以無形資產的形式存在。過去,車輪、陶器、蒸汽機都曾是杰出的創意,而現在最引人入目的價值的創意往往隱藏在軟件研發、數據庫集成、藝術創作、品牌建設,甚至業務流程的優化中。在美國、英國和瑞典,投資者對無形資產的投資規模也已經超過有形資產,比如市值逼近10000億美元的蘋果公司,其無形資產的價值就比實物資產多得多。可以說,一個無形經濟的時代已經到來。從高科技公司、制藥公司到咖啡店和健身房,越來越多的企業發現,無形資產所能創造價值也遠遠高于有形資產,如何把設計、軟件融入一個品牌,如何有效地運用這些看不見、摸不著的資產逐漸成為各類企業取得長期成功的關鍵。在《無形經濟的崛起》這本書中,英國帝國理工大學經濟學教授喬納森·哈斯克爾和英國國家創新基金會高級研究員斯蒂安·韋斯特萊克結合他們10年來在無形資產投資測度領域的研究,從無形經濟的形式、特性、價值、影響等方面完整介紹了這一被很多人忽略的新經濟趨勢。
(英)喬納森·哈斯克爾 斯蒂安·韋斯特萊克 ·理論 ·14.4萬字
《農民的道義經濟學》是美國著名學者、耶魯大學教授詹姆斯·C.斯科特于1976年出版的有關農民問題的著作,它集中體現了斯科特理論闡釋與個案分析相結合的實證主義研究特色。作者在書中指出,在“安全第一”的生存倫理下,農民追求的不是收入的最大化,而是較低的風險分配與較高的生存保障。隨后,作者從東南亞的緬甸和越南農業社會的歷史發展軌跡,特別是農民的反叛和起義入手,探究了市場資本主義的興起對傳統農業社會的巨大沖擊。作者據此認為,貧困本身并不是農民反叛的原因,農業商品化和官僚國家的發展所催生的租佃和稅收制度,侵犯了農民生存的倫理道德和社會公正感,迫使農民鋌而走險,奮起反抗。《農民的道義經濟學》是一部真正從農民的角度出發,更為現實地考察農民生存和反叛問題的力作,它對研究亞洲乃至世界其它國家的農民問題,都有著極為現實的借鑒意義。
(美)詹姆斯·C.斯科特 ·理論 ·16.1萬字
本書是克里斯坦森的最后一部重要作品,他又提出了一個新的創新概念——開辟式創新。開辟式創新能夠啟動一個國家的經濟引擎,能夠幫助創新者和企業家發現未消費市場,為一國增加本地就業和全球就業,繼而實現國家繁榮和全球繁榮。創新者和企業家苦苦尋求商機,尋求增長,尋求市場,這本書將轉變他們的思維模式,讓他們把眼光轉向龐大的未消費市場。本書探討了韓國、日本、美國、中國等國家的開辟式創新案例,解析了勝家縫紉機、福特T型車、柯達公司、美國銀行、索尼、豐田、起亞、三星、賓堡、格蘭仕、尼日利亞的諾萊塢、肯尼亞M-PESA移動支付平臺、非洲的Celtel移動電話服務、墨西哥的阿蘇卡診所、MicroEnsure保險等商業案例,闡釋了開辟式創新的模型、要素、實踐和原則,以及開辟式創新對一國及全球的影響。開辟式創新不僅關乎創業者和企業家追求的經濟增長,它還關系著一國的國運。對開辟式創新的投入,是國家實現長久經濟繁榮的可靠路徑。創新既能成就企業,也能成就國家。開辟式創新就是企業和國家走出繁榮的悖論的答案。
(美)克萊頓·克里斯坦森 ·國際經濟 ·17.8萬字
2008年12月23日,圣誕節前兩天,美國最大的汽車制造商通用汽車旗下歷史最悠久的裝配廠簡斯維爾走到了最后一刻。9000多名員工走出裝配廠,大門掛上了鎖鏈,工廠里一片漆黑。這家開了85年的工廠的關閉,并沒有讓簡斯維爾停下腳步。雖然它看起來完好無損得驚人,但變化已悄然發生。住宅區的街上掛出許多“代售”的牌子,市中心的大道上開張了數家經營貸款業務的網點,提供慈善資助的家庭中心不斷擴張。從普通的工人到工廠的管理者,從他們的父母到孩子,從學生到老師,從商人到政客,從便利店、電影院、加油站到房地產中介機構,所有人、所有組織都被“失去的工作”這個巨大旋渦卷入和吞噬。接下來發生的故事,被艾米·戈德斯坦完整地記錄了下來。作為曾經獲得過普利策獎的她,并沒有記錄震蕩之后的直接沖擊,而是用了幾年的時間,采訪簡斯維爾的工人、商人、學校、政客、慈善組織,調閱大量資料,對這個小城和小城居民的故事,以及工廠關閉給他們帶來的沖擊,進行了長期觀察和追蹤。這就是本書的故事。當地處美國中心地帶的一個工業城鎮的主要工廠關閉時,到底發生了什么。當一個具有“敢干”精神的城市試圖重新振作起來時,又發生了什么。
(美)艾米·戈德斯坦 ·部門經濟 ·16.4萬字
正如作者希娜·艾揚格所說,我們的選擇構建了我們的職業、身份、關系和世界觀——我們是我們所做選擇的總和。期待讀者從書中得到指引,做好每一個選擇。這本書從7個角度探討了選擇背后的影響因素,并指導我們做出改變,從而在生活中做出更好的決策,或者影響他人的選擇。大到互聯網產品迭代過程中的選擇與放棄,商業場景下先行者的決策與判斷,小到在職場中做什么能改變他人的選擇,生活中哪些選擇能贏得他人的支持。這是一本集認知科學、心理學和商業經濟學的經典作品。
(美)希娜·艾揚格 ·部門經濟 ·17.2萬字
85后天才經濟學家齋藤幸平代表作,日本現象級暢銷書,狂銷50萬冊!打破“經濟增長”的魔咒,在危機時代重新發現馬克思。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保羅·克魯岑提出,在地質學上,地球已經進入了被稱為“人類世”的新紀元,即人類活動的痕跡完全覆蓋整個地球表面的年代。物種滅絕、生態污染、二氧化碳超標……現代化帶來的經濟增長曾許諾我們富裕生活,實際上卻不斷透支當下乃至未來世代的生存資源。超富裕階層或許還能維持眼下的奢侈生活,我們絕大多數平民卻不得不拼命尋找活下去的方法。要在資本主義的盡頭找到突破,我們需要回到馬克思。尤其是在與生產力至上主義和歐洲中心主義訣別的馬克思晚年思想中,重新發現“可持續性”和“社會平等”實現的可能性。在環境危機刻不容緩的當下,“去增長共產主義”這唯一可行的選項終于浮出水面。想避免“人類世”的硬著陸,就不能把危機都交給政治家、專家去處理。“托付他人”只會讓1%的超富裕階層得到優待。這也必定是一場艱難的“戰斗”。但為了未來,我們別無選擇。只要有3.5%的人以非暴力的方式真正站了起來,社會就將發生巨大的變化。當然,這個未來取決于讀完這本書的你,取決于你是否決意成為那3.5%中的一員。
(日)齋藤幸平 ·通俗讀物 ·12.6萬字
本書基于BCG多年在可持續發展領域的研究洞見和服務600余家企業的實戰經驗,深入淺出地闡述了碳中和的背景、全球針對碳減排做出的努力,并聚焦能源、重工業、汽車、建筑、消費品、互聯網高科技及金融7大行業碳中和成功經驗,為同行提供有力指引。借鑒國外企業碳中和先進經驗,精選24個典型案例,提出中國企業的落地措施;援引自創模型與分析方法,為企業碳中和實施方案提供精準指引;立足各行業發展現狀與前景,建言中國政府及相關部門可采取的應對舉措。
BCG中國氣候與可持續發展中心 ·中國經濟 ·16.6萬字
從生產要素探求社會發展演進的“產業密碼”,勾畫數據業的未來發展藍圖。數據要素將成為開啟人類發展新紀元大門的密鑰,帶來一系列重大而深遠的影響。新一輪科技浪潮正在席卷全球,科技創新進入空前密集活躍時期,傳統的經濟增長動能、產業變遷邏輯、民生改善路徑、社會治理模式等正面臨巨大挑戰和深刻調整,人類社會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作者認為,在這種趨勢下,現有的三次產業劃分理論已經難以適應人類社會發展和產業升級的需要,迫切需要打破傳統產業劃分理論的“桎梏”,推陳出新。本書把產業變遷放在人類發展的歷史長河中進行審視,從生產要素這一“小切口”入手,探求人類社會發展演進背后的“產業密碼”和底層邏輯。作者從多個維度,對第四產業——數據業進行了精準畫像,描繪了數據業的發展藍圖,也對數據業可能對產業變遷、經濟規律、社會結構、國際關系等產生的一系列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做了分析和闡述,構建起第四產業的理論和政策框架,是國內系統思考第四產業、數據業的開先河之作。
婁攴手居 ·通俗讀物 ·13.3萬字
《臥底經濟學4:世界經濟運行的真相》將帶你來一次對宏觀經濟學世界誘人而生動的探索旅程。全球金融動蕩,經濟學不再受人冷落。從政治家到對沖基金經理,再到中產階級個人退休賬戶持有人,每個人都有必要關注全球經濟的運作方式及其原因。《金融時報》專欄作家、暢銷書作者蒂姆·哈福德在這本揭秘宏觀經濟學的新書中,拋開了故事、炒作和專業術語,揭示了世界經濟運行的真相。他運用講故事的智慧和經濟分析的思路,清晰地揭示了新聞頭條背后的真相,告訴我們為什么都應該關心宏觀經濟以及怎樣才能更好地了解它。
(英)蒂姆·哈福德 ·通俗讀物 ·11.9萬字
這是一本全新的經濟學,不僅有趣而且十分刺激。世界是個不公平的地方嗎?世界是個不講道理的地方嗎?老板收入高得那么離譜,他付出的辛苦那么少,而你辛勤地工作卻只得一點點的報酬,這有道理可講嗎?為什么你的愛情那么不圓滿,打牌老輸錢?為什么你只能望著房價飚升嘆為觀止?望著物價上漲望洋興嘆?這個世界,30秒的廣告播了25秒還不知道賣的是什么、大城市的女人嫁出去越來越難、雇主招聘總戴有色眼鏡、離婚還存在最佳比率……一切看起來太混亂!《臥底經濟學3:非理性世界的理性經濟學》偏偏告訴你:所有現象背后都有合理的邏輯。如果你憤怒,那就讓怒火燃燒吧,哈福德熱愛這憤怒。他從未說過世界是公平的,這個世界僅僅是符合邏輯的。或許在臥底經濟學家哈福德的眼中,世界才是講得通的!
(英)蒂姆·哈福德 ·通俗讀物 ·17.4萬字
對銷售人員來說,無論是設計銷售方案,還是進行客戶篩選、客戶拜訪,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的——成交。因此,每個銷售人員必須熟練掌握促成成交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爭取迅速實現成交。俞賽前擁有20余年的銷售培訓和銷售運營管理經驗。在書中,他從客戶篩選、高效拜訪、消除疑慮、談判攻略、成交法則、線上運營和售后服務7個方面系統梳理了快速成交的關鍵技巧——找對人、說對話、做對事。書中有實操方法,有案例,圖文結合,繪制了一張簡單高效的成交路線圖,幫助銷售人員走出誤區,打造一套屬于自己的銷售體系和快速成交的方法。
俞賽前 ·貿易 ·9.9萬字
在科技高速發展、個體價值崛起的今天,我們可以便捷地在任何時間、跟不同城市和國家的人溝通、協作。自由職業者、外包團隊、遠程工作正在向傳統公司的雇傭架構發起挑戰。企業管理者除了管理員工,還需要為員工賦能,并提供多樣化資源以達成目標。員工需要實時更新工作工具、積累跨業務知識,以適應超職場時代。科技手段都已齊備,還沒有升級換代的,是人們的思想。這本書的目的就是幫管理者和員工把想法升級換代,在未來的工作和變化的時代中勝出。·你可以掙脫長時間的通勤時間·你不必應付辦公室的無聊對話·你將看到彈性工作帶來的好處·你應該挑選開放性更高的平臺上百萬的員工和成千上萬的企業已經發現了多樣化工作的樂趣。現在,輪到你邁開腳步,跟上時代的步伐了。
(美)賈森·弗里德 (丹)戴維·海涅邁爾·漢森 ·理論 ·5.5萬字
我們生活的時代,無疑是一個創意滿天飛的時代,而人人都認得出好創意。比如,印刷機、鉛筆、抽水馬桶、電池、互聯網、GPS、Google——這些都是絕妙的創意。然而,它們是如何產生的?被喻為“科技界的達爾文”的史蒂文·約翰遜在《偉大創意的誕生》一書中,提供了深具啟示意義以及有理有據的答案。史蒂文·約翰遜以富有感染力、包羅萬象的風格游歷于多重領域,他指出:人們通常會把顛覆式創新的產生過程浪漫化,想象一個個偉大的創意超越環境的限制,橫空出世,但實際上新創意更像是從一些舊思想和僵化的傳統中發現一些全新的創意。從神經生物學、都市研究,到網絡文化,通過深入人類600年重要發明的創新自然史,史蒂文·約翰遜成功歸納出了七大創新模式:相鄰可能、液態網絡、慢直覺、意外的收獲、有益的錯誤、功能變異、開放式“堆疊”平臺。并且進一步揭示出:一個創意是一群細胞組成的網絡,會盡可能地在相鄰可能空間里,去探尋一些新的網絡組合方式。這一點適用于任何一次創意的產生。
(美)史蒂文· 約翰遜 ·通俗讀物 ·15.3萬字
無論你是醫生、患者、醫療保健領導者、政策制定者還是投資者,以GPT-4為代表的AI都會對你產生深遠影響,甚至決定人的生死。讀這本書,可以幫助你先人一步跨入智能時代。
(美)彼得·李等 ·通俗讀物 ·12.1萬字
本書是對我國產業互聯網發展路徑的探討與詮釋,也是當下產業互聯網發展實踐的經驗提煉。書中案例全部來自騰訊參與的企業,涉及農業、基建、能源、制造、零售、服務、金融科技及民生等領域。本書致力于用實際正在發生的案例來講清楚,騰訊是如何用產業互聯網的方式,實現產業、行業、企業邏輯重塑和流程改造,從而實現傳統產業升級和新興產業規模化的。作者以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中國產業的目標要求和挑戰(如老齡化加劇、企業負債率高企、投資回報率差)為切入點,以騰訊產業互聯網的布局為脈絡,深度發掘包括農業、基建、能源、制造、零售、服務、金融科技及民生等領域的相關案例及其緊跟中國經濟及數字發展而采取的創新舉措。作者認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動力在于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促進經濟的技術精深化、生產精益化、產銷對稱的精準化,減少浪費和低效。以騰訊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正在通過其強大的數據中臺能力幫助傳統產業實現這一切,這也將成為激活中國經濟循環的新動力。
戚德志 ·中國經濟 ·15.4萬字
“助推小組”(NudgeUnit)是一個由英國政府組建的機構,旨在制定通過幫助公民做出更好的選擇來提高公共福利的政策。該小組的名稱來自于Thaler與哈佛法學院教授CassSunstein合著的《助推:改進有關健康、財富和幸福的決策》一書,該書將行為經濟學思想運用到公共政策中。通過更加敏感地關注人類的行為傾向,政策制定者可以推動人民更多地儲蓄、更好地投資、更明智地消費、使用更少的能源,以及更健康地生活。“助推小組”在全球很多國家都取得了大量的成果,本文根據大量的實例,分析了這種方式在政府、社會、經濟、道德等領域的作用,以及未來我們的政府和決策者該如何創建一個幸福的公民社會。企業和個人也能用這樣的方法,改善自己的行為與生活。
(英)戴維·哈爾彭 ·理論 ·18.7萬字
作者以全球視野,縱觀近百年來世界很多國家和地區都曾走過改革開放的道路,通過跨國比較研究證實,成功的案例并不多,以此挑戰“改革開放萬能論”在理論和實踐上都缺乏依據,提出一個國家的改革開放成功要有前提條件。這也是本書重點論證的問題。作者以改革開放后發展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為典型案例,通過翔實的數據、豐富的文獻資料,客觀記錄新中國70年風雨兼程、奮發圖強,從積貧積弱、一窮二白的農業國轉型為工業國,從工業國變為工業大國,邁向工業強國的現代化之路。作者以中國改革發展的成功經驗證明,改革開放必須具備有基礎性國家能力的有效政府為前提條件,并進一步探討了體現國家能力的七個方面的基礎性能力。作者以科學研究的態度,構建一個宏大的理論框架,研究有關國際競爭、國家能力、改革開放與經濟發展的內在關系。作者闡釋了中國崛起并迅速趕超西方的制度優越性,有力批駁一些西方學者不斷唱衰中國、制造各種版本“中國崩潰論”的偏見,提出中國學者在知識體系的構建中不能亦步亦趨跟隨西方理論,缺乏對世界和中國問題的獨立思考。
王紹光 ·中國經濟 ·14.2萬字
本書通過貨幣政策和金融分析,對負利率的本質與未來試圖做答。全書結合理論和實踐,分別研究了負利率對于儲蓄、增長、消費、資產、投資、匯率、社會平等問題的影響和作用機制,同時結合負利率蔓延的趨勢,對全球經濟和中國應對提出了建議。負利率的“銷金時代”,各國如何突出重圍、實現可持續發展,是目前亟須解決的根本問題。面對復雜的經濟形勢,貨幣狂潮和巨額債務涌現——在脆弱的企業和悲觀的消費者眼前,負利率絕非解決困擾的最終手段。長期來看,社會只有找到真正的內生動力,企業只有專注于生產的效率革新,才能在低迷的環境下突圍,負利率不過是為這場突圍爭取多一點的時間和空間。
王廣宇 ·財政 ·14.1萬字
當一位籃球運動員手感超絕,接連進球,我們會說“他的手熱了!熱得發燙!”并相信他的下一投也更可能投中,這就是“熱手效應”——在1985年初次研究它的論文中,它被定義為一種認知錯誤。然而,事實并非如此。在接下來的幾十年里,這一撲朔迷離的議題吸引了無數心理學家、經濟學家和統計學家的加入。他們試圖從各個角度論證,“熱手”的確存在,并探究連勝的秘密。“手氣”究竟是人類的一種認知錯誤,還是一種如天賦、機遇、運氣一般的存在?在《華爾街日報》記者本·科恩的新書《熱手效應》中,你將讀到斯蒂芬·庫里如何成為NBA歷史三分王,瘟疫如何幫助莎士比亞成為一代戲劇文豪,拒絕比爾·蓋茨的馬克·特梅爾成為一代游戲天才,音樂公司為了向用戶澄清歌曲播放的“隨機性”煞費苦心,巴菲特的投資秘訣竟是“被動”,凡·高的畫作如何被視為贗品又如何驗明正身……本書不僅僅涉及體育和經濟學,還涉及藝術、電影、股市、心理學等各個領域,本·科恩通過一個個真實發生的小故事說明,人類的每一次事件是如何受到“手氣”的深刻影響的。而有關熱手效應的奧秘,也在這些故事中悄然展開。
(美)本·科恩 ·通俗讀物 ·14.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