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法國駐阿爾及利亞殖民軍的下級軍官杜洛華來到巴黎,經友人介紹進入《法蘭西生活報》當編輯,他依仗自己漂亮的外貌和取悅女人的手段,專門勾引上流社會的女子,并以此為跳板,走上飛黃騰達的道路。后他拐走了報館老板的女兒,迫使老板把女兒嫁給他,自己便成為該報的總編輯。小說結尾還暗示他即將當上參議員和內閣部長,前程遠大。
(法)莫泊桑 ·社會 ·19.6萬字
《哈克歷險記》是由美國著名小說家馬克·吐溫所寫的小說,初在英國發表于1884年,1885年在美國出版。該小說普遍被認為是“最偉大的美國小說”中的一部,并且一直處于“美國文學”中的佼佼者的位置。該小說主要描寫了美國密西西比河兩岸的情形,及生活在那里的人們的生活。最有特點的地方是,書中的人物都有自己的語言方式,尤其對美國黑人的語言描寫入木三分,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也就是說,只有看英語原版小說,才能領略得到作者描繪出的情景。本版本是美國諸多學生教材里使用的版本。
(美)馬克·吐溫 ·社會 ·11.8萬字
富可敵國的羅斯沃特家族出了一個精神不太正常的繼承人。他擁有哈佛大學的法學博士學位,卻只想成為一個消防員;他動動腦筋就能當上美國總統,卻要在偏遠鄉村的辦公室里接聽窮人的訴苦電話;他擁有一個人想要擁有的一切,生活對他說“給,給,都給你”,他卻回答“不,不,我不要”。在這個有錢才有尊嚴的社會,他散盡千金,走上一條眾叛親離的路,只為解決一個難題:該如何去愛那些沒有用處的人?他荒誕不經的言語,其實是這個金錢至上的社會中瀕臨滅絕的良知發出的聲音,它在說:“該死的,你得做個好人。”
(美)庫爾特·馮內古特 ·社會 ·9.7萬字
小說圍繞古埃及胡夫法老建造金字塔展開,營造一場君與臣之間的角力。金字塔,被臣民視為無可爭議的永恒的權力象征,而對于君王來說,卻意味著自己的死亡。于是,一場關于是否建造金字塔的大爭論開始了……
(阿爾巴尼亞)伊斯梅爾·卡達萊 ·社會 ·8.9萬字
雙桅捕鯨船流浪者號欲從新回蘭返回舊金山。在太平洋洋面上,他們搭救了一艘半沉的船及船上五個黑人和一條狗。航行中五位船員坐上小艇去捕鯨,不幸罹難,船長的重任落到年僅十五歲的桑德身上。船上的廚師內格羅本是販賣黑奴的壞人,他為了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耍弄陰謀,制造混亂,但在剛毅堅定、聰明絕倫的十五歲小船長領導下,都一次次化險為夷,成功地駕船返回美洲大陸。
(法)儒勒·凡爾納 ·社會 ·19.6萬字
該書是鐵凝的第二部長篇,因為題材原因,甫一出版即很暢銷。小說以一個副市長與女記者的故事為主線,講述城市中的故事,以及城市中人與人的關系。市長和市民之間,市長的家庭內部等這些關系,無一不牽扯著讀者的閱讀興趣,而主人公在個人仕途和感情之間的抉擇也體現了人的社會角色和內心感受之間的沖突。小說在改革開放中期發表,很能表現當時人們的心態和社會的狀態。
鐵凝 ·社會 ·19.1萬字
本書以長江流域兩代民營企業家高云天、鄭永新、唐升發、高遠波等人闖市場辦企業的曲折經歷為主要內容,呈現了改革開放四十年間中國鄉鎮企業、民營經濟在中國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所做出的貢獻、所經歷的風雨、所面臨的困境與挑戰、所展現的信心與魄力。波瀾壯闊之下,暗流洶涌;徘徊迷茫之際,陽光仍在。有腳,就有路;敢弄潮的人,才有機會以生命和青春書寫破浪于大江大海的時代傳奇。
許冬林 ·社會 ·18.5萬字
長篇小說《夢回遼河》主要寫女人。無論東西方,歷史有不同,過程有差異,但將女人與城堡土地與其他生物作為戰利品,卻是一曲共鳴樂章。書中的主人公,無論蘇珊,葉子,還是上一代的孟哲,蘇陳氏,都美貌絕倫,聰慧過人,但無論怎樣,即便他們使出渾身解數,也難逃婚姻或者說男人那道關,反被生活的磨難勒死,或者窒息。本書結構上采用“套層”,如同散文的隱喻,詩的意象,或繁或簡,層出不窮。這樣的筆法和故事,可以讓你痛徹心扉地感悟文學的魅力。
吳孟若木 ·社會 ·12.6萬字
海明威誕辰120周年紀念版;試驗性的寫作手法架構一窺社會全貌的萬花筒。本書分為《春》、《秋》、《冬》三部分,形象地表現了哈里·摩根這個“個人主義者”失敗的一生。在《春》里,摩根從事出租釣魚船的行當,迫于生計,為他人運送“活貨”(偷渡者),為求自保,不惜以身試法,惹上了人命官司;在《秋》中,摩根從事走私烈酒的買賣,過著在“刀口上舔血”的日子;到了《冬》,摩根已經山窮水盡,為了掙錢而不擇手段,甚至同意接受把一伙搶劫銀行的古巴恐怖分子運回古巴的提議。雖然他在游艇上干掉了那伙恐怖分子,但是自己也中了槍彈,不幸身亡。這是海明威的一部引起評論家強烈爭議的作品。
(美)海明威 ·社會 ·11.7萬字
這是一個美籍華人與命運抗爭,生生不息,執著追過的傳記故事。米雪是出生在美國的第一代華人,從小飽嘗“邊緣人”的滋味,此后生活頗為周折。她的孩子罹患自閉癥,全家無所適從;她的丈夫離開報酬豐厚的工作,家庭失去經濟來源;她隨丈夫在美國四處遷徙,漂泊不定;在人們紛紛移民美國的時候,他們全家遷往香港;她的事業蓬勃發展之時,卻突然重返美國……悉心品味這個傳記,您可以從平凡中看到不平凡,從許多人的身上看到奇妙的恩典。
(美)米雪編著 ·社會 ·12.4萬字
生動再現1919年遠東南烏蘇里邊區游擊隊斗爭生活:共產黨員萊奮生率游擊隊與窮兇極惡的日本干涉軍和白匪高爾察克展開浴血奮戰,因寡不敵眾,幾乎全軍覆沒,但幸存的19名戰士臨危不懼,終于殺出重圍。小說精心刻畫了萊奮生光輝形象,也鞭撻了美契克極端資產階級個人主義的動搖叛賣。魯迅于1931年將《毀滅》譯成中文出版,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曾極贊美這部小說。
(蘇)法捷耶夫 ·社會 ·13萬字
1942年4月,斯洛伐克猶太人拉萊被強行送往奧斯維辛集中營。會說多門語言的拉萊被迫當上集中營里的文身師,他不得不在成千上萬個囚犯的皮膚上留下永久的印記。在集中營里,拉萊目睹過可怕的暴行,也見證了人性的善良。他冒著生命危險,利用自己的特權,靠著從被殺害的猶太人身上搜羅來的珠寶和金錢換取食物和藥品,來延續他幸存同胞的生命。一日,拉萊在等候文身的隊伍中邂逅了一名年輕女子,他不得不將編號“4562”文在她的手臂上。那一刻,拉萊默默發誓,他們一定要活下來,在自由的天空下享受幸福的人生……《奧斯維辛的文身師》取材于真人真事,講述了一個關乎人性與希望的故事。在納粹的陰霾下,見證奇跡與愛情的永恒。
(澳)希瑟·莫里斯 ·社會 ·11.5萬字
瑛太、松田龍平主演同名電影原著。真幌站前三部曲大結局!便利屋遭遇史上絕大危機,多田與行天將直面情感的真相與內心的黑洞。在《真幌站前狂騷曲》中,多田與行天在彼此嫌棄與互相扶持中,又迎來了新的一年,多田便利屋再次面臨種種奇怪委托:爬上屋頂取下被強風吹走的棉被,充當私家偵探徹夜監視有灑農藥嫌疑的菜園;佯裝補習班教師把被迫農作的小學生從田間帶出;平息公交車劫持鬧劇,擾亂車站南口的地盤之爭。同時他們還將遭遇史上巨大危機:與行天素未謀面的四歲女兒共同生活。然而就是這段焦頭爛額的一個半月時光,令多田和行天直面內心的黑洞與靈魂的傷痕,重新審視自我與記憶,勇敢地跨越痛苦,走向重生。復蘇的是愛的能力,喚醒的是笑的沖動。多田便利屋的白色小皮卡,終將奔向怎樣的明天呢?
三浦紫苑 ·社會 ·18.1萬字
《局外人》是加繆小說的成名作和代表作之一,堪稱20世紀整個西方文壇最具有劃時代意義最著名小說之一,“局外人”也由此成為整個西方文學、哲學中最經典的人物形象和最重要的關鍵字之一。
(法)阿爾貝·加繆 ·社會 ·6.5萬字
一份困難的愛,一種困難的生活。卡爾維諾以“愛”和“人生”的困難為主線,輕盈地捕捉普通人的生活影像:為會心上人在二等車廂局促一夜的困難;一夜風流后無從炫耀艷遇的困難;迫于生計日夜錯肩的夫婦的困難;戴上眼鏡發現新世界卻因視線太清晰而看不清的困難;生活在煙云籠罩、凈化無望的城市的困難……這些困難構成了人類生命的常數,勾連起對現世的沉思軌跡,以及些許頓悟的瞬間。
(意大利)伊塔洛·卡爾維諾 ·社會 ·13.8萬字
《法國人的港灣》出自不朽的文學經典《蝴蝶夢》作者,是她的三大代表作之一。文壇巨匠金庸、斯蒂芬·金,電影大師希區柯克,都是她的忠實讀者。美國國家圖書獎、愛倫·坡大師獎、大英帝國勛章得主。英國讀者摯愛一個世紀的作家,入選BBC“世紀大閱讀”“啟發世紀”的百大榜單。其實做一個極其簡單的人,敢愛敢恨,你就會幸福。再過一個月,朵娜就要滿30歲了,但她厭倦了身邊的一切。這是她要獨自面對的人生危機。逃離生活的念頭驅使她來到了鄉下的莊園。寧靜的港灣安撫她的神經,直到一艘帆船和法國海盜的闖入,激發了她內心深處的熱情。她奮不顧身,投入了這場一生只有一次的冒險。
(英)達芙妮·杜穆里埃 ·社會 ·15萬字
《看得見風景的房間》是英國作家愛德華·摩根·福斯特于1908年發表的一部小說,是福斯特最為浪漫、也最為樂觀的一部小說。講述的是一位英國中上階層的貴族少女露西到弗洛倫薩旅行期間,結識了英國人喬治,這一段旅行給露西的世界觀帶來了戲劇性的改變。兩人在英國重逢之后,露西毅然決定解除之前的婚約,與喬治在一起。她通過與自身階層的決裂,獲得自由和快樂。這既是一部愛情小說,同時也是對20世紀初壓抑虛偽的英國社會的批判。
(英)E.M.福斯特 ·社會 ·14.6萬字
《試刊號》是意大利作家翁貝托·埃科生前最后一部小說。通過一場陰謀重重的辦報實驗,對現代新聞業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批判。一九九二年的米蘭,幾名記者加入一份正在籌備的日報,《明日報》,雄心勃勃地要在新的職位上大顯身手……
(意)翁貝托·埃科 ·社會 ·9.1萬字
孫艷梅小小說集,收錄其小小說作品122篇,這些作品里鄉親鄰里,親朋好友,父母兄弟,親戚同事,城市鄉村,樁樁幕幕,都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人和事,把他們的憧憬與奮斗、欲望與追求、無奈與抗爭、關愛與矛盾、真情與友愛,丑惡與善美,刻畫得淋漓盡致。透過生活的萬花筒,折射出社會萬象和人生百味。
孫艷梅 ·社會 ·17.5萬字
《北歸記》是長篇小說《野葫蘆引》的第四卷也是最后一卷。本卷將寫到抗日戰爭勝利后明倫大學師生從云南回到北平后發生的故事,書中人物的命運將有初步的結局,外患已除,內憂不已,知識分子的道路依然崎嶇。從《南渡記》到《北歸記》,宗璞描寫了中國知識分子兩代人在國破家亡之際的精神歷程和現實生活,是當代文學史上絕無僅有的大作。
宗璞 ·社會 ·15.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