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28章 一顆永不滿足的心
- 第27章 經營理念決定企業的未來(2)
- 第26章 經營理念決定企業的未來(1)
- 第25章 攜手合作,鑄造輝煌
- 第24章 正當競爭能讓企業更精更久
- 第23章 節約是企業的不敗密碼
第1章 前言 成為行業翹楚成就百年基業
強生公司前CEO拉爾夫曾一語道破私營公司做大做強的天機:“成長是賭徒的游戲。”正是這種在旁人看來近乎荒唐的冒險投資、經營行為,使許多原本名不見經傳但野心勃勃的微型公司迅速崛起,有的甚至成為世界商業巨頭。
企業做大做廣是每個總經理的夢想,也是企業生存所必須的,但僅僅“大”、“廣”顯然是不夠的。那些高瞻遠矚的企業時常會把這樣一個問題擺在自己面前:“我們明天怎樣才能比今天做得更好?”他們明白這樣一條真理:只有做“精”、做“久”,企業才能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經濟洗禮中真正強大起來,并且“基業長青”。
福特、波音、通用電氣、香奈兒、吉列等公司的強大、長久的過程,是人們有目共睹的,它們都創造了行業內的經營神話,而更多的公司卻是曇花一現后就了無蹤跡了。甚至有的數十年老企業,諸如麥克唐納、道格拉斯、猶塔國際、美國無線電也未能經受得了現代工業、經濟的沖擊,最終被兼并,就連大名鼎鼎的雷諾煙草也被亨利·麥克維斯以大魚吃小魚的方式蠶食掉。為什么索尼、戴爾、長江實業、阿里巴巴創業之初資金短缺、人手不足,在舉步維艱的困難重重后能撥云見日,成為行業翹楚?而諸如中國的小霸王、愛多、三株、沙市日化卻在紅火風光了一把之后,破產的破產,倒閉的倒閉?這一切的事實都在強有力地證明著企業做精做久遠比做強做大更重要!
中國有句俗話是:“貴不過百年,富不過三代。”據統計,世界500強公司的平均壽命是40~50歲。美國每年新生大約50萬家公司,十年后僅剩4%,日本存活10年的公司比例亦不過18.3%,而中國大公司的平均壽命是7~8歲,中國私營公司的平均壽命是2.9歲。
每一家私企都希望自己能基業長青,為自己,為國家不斷地創造經濟效益。遺憾的是,商場就如同車水馬龍的“市場”。在素有“中國硅谷”之稱的中關村更是每天都有新的企業隆重開張,也有舊的企業關門大吉。今天你還是西裝革履的總裁、總經理,明天也許就是同門企業麾下的“馬仔”。
私企在市場競爭中此消彼長,是一種正常的經濟現象,因為優勝劣汰,適者才能生存。但更多私企的消失是一種非正常“死亡”,所謂“事出有因”,而原因正是人為的經營不善。世界上每100家破產倒閉的公司中,有85%都是因為公司經營者的決策不慎造成的。很多私企的創業者取得一點小成績就忘乎所以,憑經驗和感覺盲目求快求大,最終使公司受到重大經濟損失。
杰克·韋爾奇說過:“一頭獅子帶領一群綿羊,可以打敗一頭綿羊帶領的一群獅子。”美國通用電氣也確實是在他的帶領下,一路披荊斬棘,位居世界企業500強第一。而杰克·韋爾奇的這句名言正是道出了總經理在企業經營中的決定性地位。
縱觀那些擁有百年基業的長青企業,我們不難發現,在那些帶領企業成為行業翹楚并成就百年基業的總經理身上,具備著很多的共同點:偉大而又切合實際的目標;出色的社交和領導能力;優秀的人才和組織管理;對品牌和質量的重視;果斷的決策力和執行力;當然了,在變化飛速的現代,他還需要更多的創新和市場……相信大家都明白,總經理們身上的這些相同點也正是企業能夠長青的根本因素。
本書通過299個經典商戰實例,深刻地剖析了總經理把私營公司做精做久所需要具備的種種個人素養和管理金律,給總經理們提供了最具代表性、最具說服力、最有實戰性的299條真經。融深刻的哲理和切實可行的操作方法于一體,細致具體卻不教條死板。總經理們可以在暢快淋漓地飽覽企業發展經典實例的同時,學會讓自己公司精于競爭的提升之道,掌握令自己公司久于生存的頑強能力。
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