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序言 我不過是一個大班主任
李鎮西
很多人問過我:“你覺得當校長和班主任有什么不同?”我總是回答:“對我來說,當校長就是當班主任,只不過是一個大班主任。”的確如此。我之前沒做過校長,是直接從班主任的位置走向校長崗位的,所以,真的談不上有什么“學校管理經驗”;我也多次坦誠地跟老師們說“我不會當校長”,這真不是故作“謙虛”。
我雖然沒當過校長,可我當過多年的班主任啊!我當然知道“校長”和“班主任”不能完全畫等號,但二者的相通之處還是頗多的。記得我尊敬的魏書生老師和馮恩洪老師都曾鼓勵我:“能當好班主任,就一定能夠當好校長!”無論做班主任,還是當校長,都是和人打交道。成年人當然比孩子要復雜得多,但同時也成熟得多。陶行知說:“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這句話既適用于班主任工作,也適用于校長工作。有了這個想法,我就有了信心。四年來,我就是以當班主任的心態來做校長的。或者干脆說,我就是一個大班主任。
當班主任,不能事無巨細地盯著學生、惦著瑣事,要善于讓學生自己管理自己,也就是說要放手讓班干部去管理班級。那么,我的“班干部”是誰呢?當然是學校的其他干部。書記是“班長”(因為我不是黨員,所以我校有一位專職書記),副校長是“班委”,中層干部就是“大組長”,教研組長就是“小組長”。我把這個“班”交給他們,充分發揮“班干部”的作用,我就輕松了。不只是輕松,也揚長避短——揚副手之長,他們當校級干部的時間比我長,經驗自然比我豐富;避我之短,我對學校管理是生手,那還是讓他們去管吧!幾年來的事實證明,我這樣的選擇是明智的。我借力,他們給力,多好!
這么一來,我是不是就什么事都沒有了呢?當然不是。作為班主任,把管理瑣事交給學生之后,自己并非什么事都不做,而是把自己真正還原為“人類靈魂工程師”:可以有更多的時間找學生談心,深入學生心靈,研究學生思想,把學生思想工作做得更細更好。同樣的道理,我把學校的具體管理工作交給其他干部之后,我就把更多的精力用于教師的思想引領,將工作的重點放在教師隊伍建設上,把目光對準一個又一個老師的心靈。我深入課堂聽課,找老師談心。我用我自己的成長經歷啟發青年教師,督促他們將教育實踐與教育反思、教育閱讀、教育寫作結合起來。在我的倡導下,我校以讀書會為主要載體的讀書活動蔚然成風,不定期的“教師成長論壇”和一月一次的“青年教師沙龍”讓思想激蕩、智慧交融、視野拓展,一大批教師因此也駛入了專業發展高速通道,更快地成長了起來。我建議老師們寫教育故事。有些老師并不特別擅長寫作,但在我的鼓勵下,許多老師還是寫出了自己和學生的故事。我一篇一篇地修改,然后推薦發表,甚至出版成書。如果我不放權給“班干部”們,我哪有時間做這些呢?
作為一個班主任,要欣賞和信任每一個學生;同樣道理,我這個大“班主任”,也要欣賞和信任每一個老師。我校有一百七十多位教職工,無論思想素質還是專業能力當然不都是在一個層面上,但我相信每一個人都可以在原來的基礎上有所提高。我來這個學校之前就很優秀的老師,我不但要讓他們更加優秀,而且要讓這些老師更有影響力,成為名師。對于一般的老師,我通過談話和聽課,激勵他們超越自己。說實話,幾年來,我也有過挫折,甚至還有老師和我頂撞,但我始終抱著不與任何老師為敵的心態,善待每一個老師,相信每一個老師都有上進心和成功的愿望,盡可能地根據每個老師的特點引導其進步。于是,有些過去不那么優秀甚至還讓我有點兒擔憂的老師,現在成為了優秀教師。呵呵!我太開心啦!
班主任應該無限地相信學生的潛力,校長也應該無限地相信老師的潛力。信任,欣賞,并且引領——這就是我這個“大班主任”每天的工作。我們的老師有許多精彩的故事呢,讓我慢慢敘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