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途接手班主任,無論對哪個老師來說都是一件棘手的事,何況是劉克峰呢!
劉克峰是剛到我校工作不久的一位體育老師,說實在的,如果不是原班主任突然生病,學校也不會把班主任的重擔交給他——畢竟他還年輕,而且以前沒當過班主任。
但克峰還是走馬上任了。當班主任不久,劉老師收到一條手機短信:“劉老師,您好!我是第八組的魯小爽同學。我想請求您讓我坐到水如云旁邊,因為我想多向水如云學習。您也知道我的性格很內向,但我內心是很想上進的。水如云有很多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技巧,在她旁邊我會向她看齊,不斷改進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技巧,爭取在學習上和性格上都有所進步!謝謝劉老師!祝劉老師工作愉快!”
劉老師感到有些為難。拒絕她吧,怕給她帶來傷害;答應她吧,又怕水如云同學不愿意和她坐,因為魯小爽學習成績不太好。于是劉老師含糊地回復:“老師很高興你能這么說,你是個上進的孩子,希望你能繼續保持這種上進心。這件事老師知道了。”
第二天早晨,劉老師來到學校,還在想如何處理魯小爽的事。他無意中看到鄰班教室里的課桌整齊地分成了若干個組。他茅塞頓開:對呀,小組合作學習!我為什么不把這件事情交給組長水如云來處理呢?于是他將水如云叫出來,什么也沒有說,只是把手機短信給她看。待水如云看完后,他還是什么也沒有說就讓她回去了。
下午,劉老師走進教室,看到了令他驚喜的一幕:魯小爽坐到水如云旁邊了!后來他通過其他同學了解到,中午,水如云所在的八小組同學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最后全票通過讓魯小爽坐在組長身邊。
不包辦,不強加,信任學生,把自主權給學生,往往既能鍛煉學生自主處理事情的能力,又會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劉克峰從這件事中獲得了啟示。
小組合作學習在如火如荼地展開著。劉克峰發現六小組的敖雪同學特別活躍。雖說她學習成績還可以,但是上課時隨便接茬兒、做小動作,自習課隨便離座位,更讓人頭疼的是她不服從組長管理,于是劉克峰便有了給她換組的念頭。
換到哪里去呢?劉老師發現三組的組長管理得不錯。于是在星期五下午班會課上,劉老師向全班宣布:“為了維護正常的課堂秩序,現將六小組的敖雪同學調到三組。”雖然敖雪很不情愿,但還是不得不將桌椅搬到了三組。
接下來,班會繼續進行,內容是各小組討論本學期的學習計劃。在討論過程中,劉老師發現三組并沒有接納敖雪,討論也只是在原三組成員中進行。
六組組長突然舉手,帶著哭腔說:“老師,我們不愿意敖雪調走……”劉老師故作驚訝,說:“她經常違反紀律,管不了她的是你,現在說不讓她走的也是你。”三小組不要,六小組不放,怎么辦?突然,劉老師靈機一動,何不把這件事變成一個教育契機呢?
想到此,劉老師示意大家安靜,然后叫道:“敖雪!起立!”敖雪低著頭慢慢地站了起來。“敖雪,剛才老師叫你換到三組你有什么感受?”“心里很難受,很舍不得。”“那你想過老師為什么要把你換走嗎?”“因為我違反紀律,以自我為中心,不服從組長管理,沒有以小組利益為重,拖了小組的后腿。”“那你該怎么做?”“我以后要認真聽講,不做小動作,課上不接老師的話茬兒,服從組長安排,時刻以小組利益為重。”“嗯!很好。既然你認識到了錯誤,老師就相信你一次,回去吧!”
聽到劉老師的這句話,敖雪的臉上又露出了笑容。
劉老師又對全班同學說:“我們一個小組就是一個小集體,組員就如同我們的兄弟姐妹,我們要相互幫助、相互協作,要把集體利益跟個人利益融為一體,不能因為自己而影響了整個小組的利益。大家明白這個道理了嗎?”
同學們齊聲回答:“明白了。”
這兩件事的處理對其他老師來說,也許微不足道,但對劉克峰來說,卻是實實在在的成長。當了班主任,工作自然辛苦了許多,辛苦中也自然多了許多故事。有的故事蘊含經驗,有的故事潛藏著教訓。其實,無論經驗還是教訓,對成長中的劉克峰來說,都可以轉化為智慧,都是一筆財富。
2012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