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36章 重要參考書目
- 第35章 結論(3)
- 第34章 結論(2)
- 第33章 結論(1)
- 第32章 明代中央司法審判程序之三——特別案件審理程序(2)
- 第31章 明代中央司法審判程序之三——特別案件審理程序(1)
第1章 自序
年前筆者出版《清代中央司法審判制度》后,個人學術研究興趣由清代轉向明代,筆者起意撰寫《明代中央司法審判制度》。十年來,筆者雖曾陸續發表數篇有關明代司法審判制度的論文,但因校務纏身,始終未能得暇撰寫全書,筆者對此實耿耿于懷。去年八月起,筆者休假研究一年,休假研究之課題即為《明代中央司法審判制度》。既有此機會,筆者乃努力以赴,撰寫完成,一償夙8。
海峽兩岸雖有研究明代法制之學者,但有關明代司法審判制度的研究,則尚罕見學者從事。近年來,有關明代司法審判制度的重要史料陸續整理編印出版。如劉海年、楊一凡主編點校的《中國珍稀法律典籍集成》乙編(第一冊至第六冊),即收錄了很多有關明代司法審判制度的重要史料,這便利了本書的撰寫。筆者認為,中國法制史的研究宜有學術上的分工。部分學者側重史料校注的上游工作,部分學者側重史料分析的下游工作,相輔相成,法史學才能進步成長,有利于中國法制史的學術研究。
本書分為六章,除第一章(緒論)及第六章(結論)外,第二章論述明代中央司法審判機關,第三章至第五章論述明代中央司法審判程序(又分為:直隸及各省案件復核程序、京師案件審理程序及特別案件審理程序)。本書體例格式雖與筆者前著《清代中央司法審判制度》相類似,但明代與清代司法審判制度差異頗大,故兩書內容迥然不同,閱覽比較,即可得知。
有明一代,長達二百七十六年。其中央司法審判制度曾經多次變革,惟因相關史料浩繁,千頭萬緒,爬梳不易,頗難盡述其詳。疏漏之處,在所難免,尚祈學者方家有以正之。又本書撰寫過程中,承政大法律系陳郁如同學及歷史系李典蓉同學協助本人口述抄錄,十分辛勞,一并在此致謝。
那思陸識2002年1月22日
于臺北市新生南路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