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底 更新時間:2025-04-08 14:22:54
- 國別區域與全球治理數據平臺
- 新版《列國志》總書目
- 索引
- 參考文獻
- 大事紀年
- 五 與伊斯蘭合作組織的關系
- 四 與不結盟運動的關系
- 三 與歐盟的關系
- 二 與東盟的關系
- 一 與聯合國的關系
- 第六節 與國際組織的關系
- 七 與東帝汶的關系
- 六 與越南的關系
- 五 與泰國的關系
- 四 與緬甸的關系
- 三 與菲律賓的關系
- 二 與新加坡的關系
- 一 與馬來西亞的關系
- 第五節 與主要地區國家的關系
- 三 與韓國的關系
- 二 與荷蘭的關系
- 一 與澳大利亞的關系
- 第四節 與主要中等國家的關系
- 四 與印度的關系
- 三 與俄羅斯的關系
- 二 與日本的關系
- 一 與美國的關系
- 第三節 與其他主要大國的關系
- 四 復交后中國與印尼的關系
- 三 復交
- 二 斷交
- 一 建交
- 第三節 與中國的關系
- 四 佐科政府的外交特點和風格
- 三 佐科政府的“印太”倡議
- 二 佐科政府的“全球海洋支點”戰略構想
- 一 外交政策概述
- 第二節 外交政策
- 第一節 外交簡史
- 第八章 外交
- 五 互聯網
- 四 圖書出版
- 三 廣播與電視
- 二 報刊與通訊社
- 一 新聞出版的管理制度
- 第五節 新聞出版
- 三 國際體育交流
- 二 體育設施與體育項目
- 一 體育體制與體育組織
- 第四節 體育
- 四 繪畫與雕塑
- 三 音樂與舞蹈
- 二 電影與戲劇
- 一 文學
- 第三節 文學與藝術
- 四 科技發展存在的問題
- 三 科研機構
- 二 科技管理體制和政策
- 一 科技發展簡況
- 第二節 科學技術
- 五 存在的問題和改革措施
- 四 教育機構
- 三 教育制度
- 二 教育管理機構和經費
- 一 教育簡史
- 第一節 教育
- 第七章 文化
- 三 環境保護措施的不足
- 二 環境保護制度與措施
- 一 環境問題
- 第五節 環境保護
- 三 民眾健康狀況
- 二 醫療保險
- 一 醫療衛生制度
- 第四節 醫療衛生
- 三 社會福利與保障
- 二 社會治安
- 一 社會結構
- 第三節 社會管理
- 三 城市與鄉村存在的問題
- 二 鄉村建設
- 一 城市化
- 第二節 城市與鄉村
- 三 住房
- 二 消費與物價
- 一 就業與收入
- 第一節 國民生活
- 第六章 社會
- 第五節 對外軍事關系
- 二 國防教育體系
- 一 國防科工體系
- 第四節 國防科技與國防工業
- 三 空軍
- 二 海軍
- 一 陸軍
- 第三節 武裝力量
- 三 軍事制度
- 二 國防預算
- 一 國防體制
- 第二節 國防體制與軍事制度
- 二 國防政策與戰略
- 一 建軍簡史
- 第一節 概述
- 第五章 軍事
- 二 吸引外商直接投資和對外投資
- 一 對外貿易
- 第七節 對外經濟關系
- 第六節 財政
- 二 郵電通信
- 一 交通運輸
- 第五節 交通運輸與郵電通信
- 三 旅游業
- 二 服務業
- 一 零售業
- 第四節 零售業、服務業與旅游業
- 三 汽車工業
- 二 礦業
- 一 能源工業
- 第三節 工業
- 四 畜牧業
- 三 漁業
- 二 林業
- 一 種植業
- 第二節 農業
- 五 經濟發展現狀
- 四 21世紀的經濟發展
- 三 金融危機及經濟復蘇
- 二 蘇哈托時期的經濟發展
- 一 建國初期的經濟發展
- 第一節 發展歷程
- 第四章 經濟
- 三 重要社團組織
- 二 歷史上曾發揮過重要作用的政黨
- 一 現存活躍的政黨
- 第七節 主要政黨與重要社團組織
- 三 行政法院體系和軍事法院體系
- 二 宗教法院體系
- 一 普通法院體系
- 第六節 司法機構
- 三 人民協商會議
- 二 地方代表理事會
- 一 國會(人民代表會議)
- 第五節 立法機構
- 三 地方政府及與中央政府的關系
- 二 內閣及中央政府各部門
- 一 總統和副總統
- 第四節 政府
- 三 行政首長選舉
- 二 立法機構選舉
- 一 選舉組織和流程
- 第三節 選舉制度
- 四 《“四五”憲法》的主要內容
- 三 《“四五”憲法》的修改
- 二 《“四五”憲法》的中斷與恢復
- 一 《“四五”憲法》的制定
- 第二節 憲法
- 二 政體
- 一 國體
- 第一節 國體和政體
- 第三章 政治
- 七 瓦希德
- 六 蘇哈托
- 五 朱安達
- 四 哈達
- 三 蘇加諾
- 二 蒂博尼哥羅
- 一 加查·瑪達
- 第六節 著名歷史人物
- 六 民主鞏固(2004年至今)
- 五 民主改革(1998~2004)
- 四 新秩序時期(1966~1998)
- 三 “有領導的民主”時期(1957~1965)
- 二 第一次民主實驗(1950~1957)
- 一 獨立斗爭時期(1945~1950)
- 第五節 當代簡史(1945年至今)
- 三 日本占領時期(1942~1945)
- 二 民族主義覺醒(1900~1942)
- 一 荷印政府的殖民(1800~1910)
- 第四節 現代簡史(1800~1945)
- 三 后馬打藍王國的陷落
- 二 荷蘭東印度公司(1602~1799)
- 一 西方對東印度群島的探索
- 第三節 近代簡史(16世紀~18世紀末)
- 四 伊斯蘭文化影響時期
- 三 印度文化影響時期(10世紀~15世紀中葉)
- 二 佛教國家(7世紀~9世紀末)
- 一 從部落到初級國家(1~6世紀)
- 第二節 中古簡史(1~15世紀)
- 三 銅鐵器文明
- 二 石器文明
- 一 原始人遺跡
- 第一節 上古簡史(1世紀以前)
- 第二章 歷史
- 四 傳統工藝
- 三 建筑藝術
- 二 著名城市
- 一 名勝古跡
- 第三節 特色資源
- 三 民俗
- 二 節日
- 一 宗教
- 第二節 宗教與民俗
- 十 國旗、國徽、國歌
- 九 語言
- 八 部族
- 七 人口
- 六 行政區劃
- 五 山脈、河流與湖泊
- 四 氣候特點
- 三 地形
- 二 國土面積
- 一 地理位置
- 第一節 國土與人口
- 第一章 概覽
- 導言
- 序
- 前言
- 出版說明
- 文前彩插
- 新版《列國志》與《國際組織志》聯合編輯委員會
- 作者簡介
- 版權信息
- 封面
- 封面
- 版權信息
- 作者簡介
- 新版《列國志》與《國際組織志》聯合編輯委員會
- 文前彩插
- 出版說明
- 前言
- 序
- 導言
- 第一章 概覽
- 第一節 國土與人口
- 一 地理位置
- 二 國土面積
- 三 地形
- 四 氣候特點
- 五 山脈、河流與湖泊
- 六 行政區劃
- 七 人口
- 八 部族
- 九 語言
- 十 國旗、國徽、國歌
- 第二節 宗教與民俗
- 一 宗教
- 二 節日
- 三 民俗
- 第三節 特色資源
- 一 名勝古跡
- 二 著名城市
- 三 建筑藝術
- 四 傳統工藝
- 第二章 歷史
- 第一節 上古簡史(1世紀以前)
- 一 原始人遺跡
- 二 石器文明
- 三 銅鐵器文明
- 第二節 中古簡史(1~15世紀)
- 一 從部落到初級國家(1~6世紀)
- 二 佛教國家(7世紀~9世紀末)
- 三 印度文化影響時期(10世紀~15世紀中葉)
- 四 伊斯蘭文化影響時期
- 第三節 近代簡史(16世紀~18世紀末)
- 一 西方對東印度群島的探索
- 二 荷蘭東印度公司(1602~1799)
- 三 后馬打藍王國的陷落
- 第四節 現代簡史(1800~1945)
- 一 荷印政府的殖民(1800~1910)
- 二 民族主義覺醒(1900~1942)
- 三 日本占領時期(1942~1945)
- 第五節 當代簡史(1945年至今)
- 一 獨立斗爭時期(1945~1950)
- 二 第一次民主實驗(1950~1957)
- 三 “有領導的民主”時期(1957~1965)
- 四 新秩序時期(1966~1998)
- 五 民主改革(1998~2004)
- 六 民主鞏固(2004年至今)
- 第六節 著名歷史人物
- 一 加查·瑪達
- 二 蒂博尼哥羅
- 三 蘇加諾
- 四 哈達
- 五 朱安達
- 六 蘇哈托
- 七 瓦希德
- 第三章 政治
- 第一節 國體和政體
- 一 國體
- 二 政體
- 第二節 憲法
- 一 《“四五”憲法》的制定
- 二 《“四五”憲法》的中斷與恢復
- 三 《“四五”憲法》的修改
- 四 《“四五”憲法》的主要內容
- 第三節 選舉制度
- 一 選舉組織和流程
- 二 立法機構選舉
- 三 行政首長選舉
- 第四節 政府
- 一 總統和副總統
- 二 內閣及中央政府各部門
- 三 地方政府及與中央政府的關系
- 第五節 立法機構
- 一 國會(人民代表會議)
- 二 地方代表理事會
- 三 人民協商會議
- 第六節 司法機構
- 一 普通法院體系
- 二 宗教法院體系
- 三 行政法院體系和軍事法院體系
- 第七節 主要政黨與重要社團組織
- 一 現存活躍的政黨
- 二 歷史上曾發揮過重要作用的政黨
- 三 重要社團組織
- 第四章 經濟
- 第一節 發展歷程
- 一 建國初期的經濟發展
- 二 蘇哈托時期的經濟發展
- 三 金融危機及經濟復蘇
- 四 21世紀的經濟發展
- 五 經濟發展現狀
- 第二節 農業
- 一 種植業
- 二 林業
- 三 漁業
- 四 畜牧業
- 第三節 工業
- 一 能源工業
- 二 礦業
- 三 汽車工業
- 第四節 零售業、服務業與旅游業
- 一 零售業
- 二 服務業
- 三 旅游業
- 第五節 交通運輸與郵電通信
- 一 交通運輸
- 二 郵電通信
- 第六節 財政
- 第七節 對外經濟關系
- 一 對外貿易
- 二 吸引外商直接投資和對外投資
- 第五章 軍事
- 第一節 概述
- 一 建軍簡史
- 二 國防政策與戰略
- 第二節 國防體制與軍事制度
- 一 國防體制
- 二 國防預算
- 三 軍事制度
- 第三節 武裝力量
- 一 陸軍
- 二 海軍
- 三 空軍
- 第四節 國防科技與國防工業
- 一 國防科工體系
- 二 國防教育體系
- 第五節 對外軍事關系
- 第六章 社會
- 第一節 國民生活
- 一 就業與收入
- 二 消費與物價
- 三 住房
- 第二節 城市與鄉村
- 一 城市化
- 二 鄉村建設
- 三 城市與鄉村存在的問題
- 第三節 社會管理
- 一 社會結構
- 二 社會治安
- 三 社會福利與保障
- 第四節 醫療衛生
- 一 醫療衛生制度
- 二 醫療保險
- 三 民眾健康狀況
- 第五節 環境保護
- 一 環境問題
- 二 環境保護制度與措施
- 三 環境保護措施的不足
- 第七章 文化
- 第一節 教育
- 一 教育簡史
- 二 教育管理機構和經費
- 三 教育制度
- 四 教育機構
- 五 存在的問題和改革措施
- 第二節 科學技術
- 一 科技發展簡況
- 二 科技管理體制和政策
- 三 科研機構
- 四 科技發展存在的問題
- 第三節 文學與藝術
- 一 文學
- 二 電影與戲劇
- 三 音樂與舞蹈
- 四 繪畫與雕塑
- 第四節 體育
- 一 體育體制與體育組織
- 二 體育設施與體育項目
- 三 國際體育交流
- 第五節 新聞出版
- 一 新聞出版的管理制度
- 二 報刊與通訊社
- 三 廣播與電視
- 四 圖書出版
- 五 互聯網
- 第八章 外交
- 第一節 外交簡史
- 第二節 外交政策
- 一 外交政策概述
- 二 佐科政府的“全球海洋支點”戰略構想
- 三 佐科政府的“印太”倡議
- 四 佐科政府的外交特點和風格
- 第三節 與中國的關系
- 一 建交
- 二 斷交
- 三 復交
- 四 復交后中國與印尼的關系
- 第三節 與其他主要大國的關系
- 一 與美國的關系
- 二 與日本的關系
- 三 與俄羅斯的關系
- 四 與印度的關系
- 第四節 與主要中等國家的關系
- 一 與澳大利亞的關系
- 二 與荷蘭的關系
- 三 與韓國的關系
- 第五節 與主要地區國家的關系
- 一 與馬來西亞的關系
- 二 與新加坡的關系
- 三 與菲律賓的關系
- 四 與緬甸的關系
- 五 與泰國的關系
- 六 與越南的關系
- 七 與東帝汶的關系
- 第六節 與國際組織的關系
- 一 與聯合國的關系
- 二 與東盟的關系
- 三 與歐盟的關系
- 四 與不結盟運動的關系
- 五 與伊斯蘭合作組織的關系
- 大事紀年
- 參考文獻
- 索引
- 新版《列國志》總書目
- 國別區域與全球治理數據平臺
- 封底 更新時間:2025-04-08 14:2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