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尼西亞(列國志·新版)
- 許利平 劉暢 薛松
- 1654字
- 2025-04-08 14:21:50
導言
印度尼西亞(簡稱印尼),擁有17504個島嶼,俗稱“千島之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印尼地處赤道,眾多島嶼分布在赤道兩旁,亦有人稱它為“纏繞在赤道兩旁的翡翠”。
印尼陸地面積191.69萬平方千米,在亞洲僅次于中國、印度、哈薩克斯坦、沙特阿拉伯,居第五位。海洋面積(領海和專屬經濟區)約600萬平方千米,居亞洲第一位、全球第六位。如果把陸地面積和海洋面積相加,其面積總和在亞洲則僅次于中國,居亞洲第二位。
印尼北臨太平洋,南臨印度洋,地處亞洲,面向大洋洲,是連通太平洋與印度洋、亞洲與大洋洲的交通要道。馬六甲海峽、巽他海峽、龍目海峽、望加錫海峽、馬魯古海峽、卡里馬塔海峽等成為世界貿易和軍事重要通道。
印尼屬于典型的赤道海洋性氣候,高溫、多雨、微風和潮濕是其四大特點。一年分為旱季和雨季。旱季從每年的4月到10月,是最好的旅游季節,而雨季從每年12月到第二年3月。每年3月和11月是旱季和雨季交替季節,高溫與多雨交加,天氣變化無常。
印尼的動植物資源豐富,混合了亞洲和大洋洲的品種,其生物多樣性在全球僅次于巴西。
印尼自然資源也十分豐富,特別是礦產資源。石油蘊藏量約97億桶,天然氣蘊藏量為4.8萬億~5.1萬億立方米。印尼是東南亞唯一的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成員國。棕櫚油、橡膠、錫、鎳、金、煤等產量居世界前十位。
2018年,印尼人口為2.65億,為世界上第四大人口大國,約87%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為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在印尼,伊斯蘭教不是國教,它同基督教、天主教、印度教、佛教和孔教一起被官方承認為六大合法宗教。印尼擁有714個部族,1100多種方言。“殊途同歸”是印尼國家格言,體現了印尼捍衛多元文化的政治決心和意志。
自2004年以來,印尼年均經濟增長率保持在5%以上,2018年印尼經濟增長率為5.17%,在二十國集團(G20)中排名第三位。2017年印尼GDP突破1萬億美元,首次進入萬億美元世界經濟體俱樂部。世界各大金融機構紛紛看好印尼未來經濟發展前景。根據2019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2023年印尼的GDP將居于世界第六位,占全球經濟總額的2.8%,與俄羅斯持平。根據渣打銀行的預測,按購買力計算,2030年印尼名義GDP將位居世界第四。
毋庸諱言,關于印尼的預測與判斷往往出現差錯,這是由印尼國情的多樣性和復雜性所決定的。很多駐雅加達的外交官在離任時經常表示,在印尼待的時間越久,就越不了解印尼。21世紀初,時任美國副總統切尼在訪問印尼時感嘆道,征詢印尼問題專家對印尼的看法,每個專家看法不同,歷史上的預測大多是錯誤的,看來預測和分析印尼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
我最早開始關注印尼,是從1985年大學本科學習印尼語開始的。那個時候中國與印尼還沒有恢復外交關系。
1990年,中國和印尼恢復了外交關系。與此同時,北京首次舉辦大型國際體育賽事——第十一屆亞運會。我十分有幸成為印尼體育代表團的翻譯。這是我第一次與印尼人面對面交流,收獲了許多印尼運動員送給我的小禮物,比如印尼方便面、辣椒醬、蝦片等,那時年輕的我心中有一種難以名狀的興奮感。
其實,早在20世紀50~60年代,中國和印尼關系經歷著“蜜月期”,《美麗的梭羅河》《星星索》《哎喲媽媽》等印尼歌曲成為當時中國家喻戶曉的流行歌曲。
1965年印尼發生“9·30”事件后,中國與印尼于1967年中斷了外交關系。這一斷,就是23年。在這23年中,兩國的人員往來、貿易投資等幾乎陷入停滯狀態,兩國之間的誤讀、誤解較深。
中國和印尼分別為世界第一大和第三大人口大國,同時又是新興經濟體重要成員,在聯合國、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東亞峰會等多邊場合,有著廣泛的共同利益,兩國沒有理由不交往、不合作。
正是在上述背景下,2015年,中國和印尼建立了副總理級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這是中國第一次與發展中國家建立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也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中國首次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立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這充分體現了中國與印尼密切人文交流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以及消除彼此誤解和分歧的必要性和現實性。本書的出版,實際上希冀讓中國人更多地了解印尼、認識印尼,也希望該書成為促進雙方民心相通的一部分。
許利平
2019年3月15日于北京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