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九 語言

印尼的官方語言是印度尼西亞語(Bahasa Indonesia)。1945年8月17日印尼共和國宣告成立后,確定印度尼西亞語成為官方語言。印尼語的概念源自1928年10月28日第二屆青年大會發表的“青年誓言”,其中第三句提出“我們印度尼西亞兒女,尊重團結的語言,印度尼西亞語”。印尼語的傳播對印尼民族主義的形成功不可沒。

現在印尼的小初教育統一使用印尼語,印尼語已經成為全國通用語。根據2010年人口普查,約有1.55億印尼人將印尼語作為第二語言,大部分印尼人的第一語言是族群語言或地區方言。這種情況導致許多普通印尼人講的印尼語有濃重的地方口音、語法不標準或摻雜了其他語言的詞語。只是在某些大城市中,人們已經不再會說族群語言,只使用印尼語。

印尼語屬于奧斯特羅尼西亞語系馬來語族,以19世紀蘇門答臘廖內的馬來語為基礎。馬來語是當時蘇門答臘島北部、爪哇島北部海港地區、馬來亞、新加坡和菲律賓南部的通用語,也是東南亞海上商貿的通用語,在荷屬東印度流傳很廣。印尼語還吸收了爪哇語、巴達維語、米南加保語等族群語言和閩南語、廣東話、荷蘭語、梵語、英語等外來語詞語。

印尼語使用拼音文字,語法簡單,詞綴的構詞能力豐富,詞語沒有數、格的變化,非常容易掌握。語法有幾個突出特點:喜歡使用被動句,省略人稱代詞,形容詞、代詞等修飾性詞語接在名詞之后。使用被動句和避諱人稱代詞在某些語境下有尊重和抬高聽話者的意義,或避諱指出行動者的含義,然而因為指代不明確的特點,有時也會給說話人惹上麻煩。2016年雅加達省長鐘萬學因公開演講中的一句話使用被動句,行動主體指代不明,被懷疑誹謗、污蔑伊斯蘭教并吃了官司,穆斯林群體幾次大規模游行抗議,在2017年雅加達省長競選期間釀成了嚴重的政治后果。

印尼的部族語言或地方語言有719種。其中707種還在傳播,12種瀕臨消失。在所有“活語言”中,701種是本土方言,6種是外來語言。爪哇語是第一大方言。

不同族群的人名各有特點。傳統的爪哇人沒有姓氏,甚至父母子女之間和兄弟姐妹之間的名字都看不出聯系。例如現任總統佐科·維多多的全名是Joko Widodo,他的父母親名字分別是WidjiatnoNoto Mihardjo和Sudjiatmi。佐科有三個孩子,名字分別為Kahiyang Ayu、Kaesang Pangarep和Gibran Rakabuming Raka。三代人的名字完全沒有聯系。而現在也有爪哇人在起名的時候開始刻意保留一些家族痕跡,如前總統蘇西洛(Susilo Bambang Yudhoyono)的父母名字是Raden Soekotjo和Siti Habibah,其名字與父母的完全不同,這符合傳統的爪哇族起名習慣,但蘇西洛給兩個兒子取名為Agus Harimurti Yudhoyono和Edhie Baskoro Yudhoyono,把Yudhoyono作為姓氏傳給兒子。后來,Agus給他的女兒起名為Almira Tunggadewi Yudhoyono,Edhie給兩個兒子起名為Airlangga Satriadhi Yudhoyono和Pancasakti Maharajasa Yudhoyono,第三代繼續傳承了Yudhoyono這個“姓氏”。一些爪哇婦女將丈夫的名字作為自己的姓氏。爪哇族男性的名字經常使用no(諾)、to(托)、yo(約)結尾,女性名字經常使用ti(蒂)、ni(妮)、wi(薇)結尾。

另一些部族有延續姓氏的傳統,有代表性的部族包括保留了父系氏族社會傳統的巴達克族,后代都隨父姓。巴達克族只有幾百萬人口,不僅延續了姓氏,還保留下來了整個族群的清晰族譜。哪個姓氏屬于哪一支亞族群,祖先是誰,家鄉在哪里,全都記錄得清清楚楚。姓氏也能讓身在異鄉的族人一眼識別出同胞,更容易建立起親近的族群成員關系。其他名字里有姓氏的部族還有安汶族、托拉查族、米納哈薩族等。一部分米南加保人也使用亞族群的名稱作為“姓氏”,如丹戎(Tanjung)、寇拓(Koto)、皮利昂(Piliang)等。

巴厘族人的名字由他們出生的順序決定,老大叫Wayan、老二叫Made、老三叫Nyoman、老四叫Ketut。巴厘人有四種種姓。婆羅門后代名字前一般加伊達·巴古斯(Ida Bagus,男)或伊達·阿尤(Ida Ayu,女),剎帝利種姓加佐高爾達(Cokorda),吠舍種姓名字前加古斯蒂(Gusti)、阿納阿貢(Anak Agung)或戴瓦(Dewa)等,首陀羅種姓沒有稱號。

華人的印尼語名字經常能看到華語姓氏的音節,如林姓經常在名字里出現lim或lin,如Nursalin、Salim,姓陳的人名字里經常有tan,如Tandiono等,姓李的人名字里經常有li、ri、lie等音節,如Lydiah、Riady等。現在,印尼不再禁止傳播和學習華語,很多華人開始使用華語拼音給兒女命名。印度、阿拉伯裔的移民后代的名字也保留了原籍語言的痕跡。

稱呼或寫信給印尼人的時候,最好使用其全名以示尊重。需要寫長輩或上級名字的時候要注意寫全頭銜。寫在名字前面的頭銜包括在印尼高校獲得的特定學歷標志,如“Dr.”代表1990年之前在印尼獲得學士學位(除了法律、農學、自然環境和工科以外的專業),“Ir.”代表有工學職業學士學位的工程師,“Mr.”或“Meester”在印尼獨立前代表法學碩士,現在已經基本不使用了。一些到麥加朝覲過的穆斯林喜歡在名字前面加上“Haji”的稱謂,以示對宗教的虔誠,如印尼共和國第二任總統蘇哈托的全名為“Soeharto”,他在朝覲后有時被稱為“Haji Mohammed Soeharto”,尤其在宗教語境下更是如此。寫在名字后面的頭銜包括特定的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如“S.H.”——法學學士、“S.E.”——經濟學學士、“M.Si.”——理學碩士、“M.Ag.”——宗教學碩士、“Ph.D.”——哲學博士等。平輩且關系較好的朋友之間通常使用人名的簡稱或昵稱。人名的簡稱或昵稱沒有規律可循,取決于被稱呼者的習慣和喜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海市| 肥乡县| 独山县| 韩城市| 尚志市| 岑溪市| 喀喇沁旗| 德保县| 栾川县| 班玛县| 隆子县| 响水县| 静乐县| 通山县| 大英县| 澎湖县| 玛沁县| 衡山县| 诸城市| 瓦房店市| 读书| 孝义市| 板桥市| 胶南市| 镇宁| 水城县| 永兴县| 博乐市| 荣成市| 嘉峪关市| 驻马店市| 那曲县| 新乐市| 嘉祥县| 乌恰县| 延津县| 内黄县| 自治县| 方正县| 平和县| 阜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