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釋 更新時間:2020-03-27 11:38:41
- 參考文獻
- 7 附錄
- 實驗一百二十 從鉛鋅尾礦中回收鉛、鋅及含量的測定
- 實驗一百一十九 原電池電動勢的測定與應用
- 實驗一百一十八 各類有機化合物的性質
- 實驗一百一十七 苯酚相轉移催化合成水楊醛及香豆素
- 實驗一百一十六 鋼渣的EDTA-堿溶液浸提液中鈣、鎂、鐵、鋁含量的測定
- 實驗一百一十五 利用廢電池中的鋅片制備硫酸鋅及鋅含量的測定
- 實驗一百一十四 硫酸銀溶度積和溶解熱的測定
- 實驗一百一十三 醬油的鑒別檢驗
- 實驗一百一十二 環境水樣中重金屬離子的測定
- 實驗一百一十一 鐵礦石中鐵元素的形態分析
- 實驗一百一十 胃舒平藥片中Al2O3和MgO含量的測定
- 實驗一百零九 混合酸(或堿)中各組分的測定
- 實驗一百零八 硫酸亞鐵銨的制備及其組分分析
- 6 設計創新性實驗
- 實驗一百零七 乙酸乙酯皂化反應速率常數的測定
- 實驗一百零六 醬油中氨基酸態氮含量的測定
- 實驗一百零五 植物中可溶性還原糖的測定
- 實驗一百零四 膠體的制備和性質
- 實驗一百零三 CuSO4·5H2O脫水過程熱分析實驗
- 實驗一百零二 肉制品中亞硝酸鹽和硝酸鹽的測定
- 實驗一百零一 人發中鐵、銅、鋅、鈣含量的測定
- 實驗一百 萃取光度法測定合金鋼中的微量銅
- 實驗九十九 水泥熟料中SiO2、Fe2O3、Al2O3、CaO、MgO的系統分析
- 實驗九十八 甲基橙的制備
- 實驗九十七 安息香縮合反應——1,2-二苯乙醇酮的合成
- 實驗九十六 雙酚A的制備
- 實驗九十五 金屬有機化合物——二茂鐵的合成
- 實驗九十四 植物生長調節劑——2,4-二氯苯氧乙酸的合成
- 實驗九十三 磺胺藥物的合成
- 實驗九十二 乙酰苯胺的制備及重結晶
- 實驗九十一 局部麻醉劑——苯佐卡因的合成
- 實驗九十 阿司匹林藥片中主成分的含量測定與結構分析
- 實驗八十九 阿司匹林的制備與表征
- 實驗八十八 CuSO4·5H2O的制備、提純及純度檢驗
- 實驗八十七 一種鈷(Ⅲ)配合物的制備
- 實驗八十六 四氧化三鉛組成的測定
- 5 綜合性實驗
- 實驗八十五 電極制備和電池電動勢的測定
- 實驗八十四 電導法測定難溶鹽的溶解度
- 實驗八十三 碳鋼陽極極化曲線的測定
- 實驗八十二 二組分固-液相圖的繪制
- 實驗八十一 雙液系氣-液平衡相圖的繪制
- 實驗八十 純液體飽和蒸氣壓的測定
- 實驗七十九 中和熱的測定
- 實驗七十八 凝固點降低法測定萘的分子量
- 實驗七十七 燃燒熱的測定
- 實驗七十六 蔗糖水解反應速率常數的測定
- 實驗七十五 Fe(OH)3溶膠的制備和電泳
- 實驗七十四 黏度法測定高聚物相對分子質量
- 實驗七十三 恒溫槽性能的測試
- 實驗七十二 溶液表面張力的測定
- 實驗七十一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廢水中的痕量苯酚
- 實驗七十 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苯和甲苯
- 實驗六十九 酒精飲料中各成分的分離和分析
- 實驗六十八 混合物的氣相色譜分析
- 實驗六十七 陽極溶出伏安法測定水樣中的微量鎘
- 實驗六十六 循環伏安法測定電極反應參數
- 實驗六十五 硫酸銅電解液中氯離子的自動電位滴定
- 實驗六十四 離子選擇性電極測定水中氟含量
- 實驗六十三 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水樣中錳含量
- 實驗六十二 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自來水中鈣、鎂的含量
- 實驗六十一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測定廢水中鎘、鉻含量
- 實驗六十 火焰原子發射光譜法測定水中K+、Na+
- 實驗五十九 分子熒光法測定奎寧的含量
- 實驗五十八 紅外光譜測定有機化合物的結構
- 實驗五十七 紫外吸收光譜測定蒽醌試樣中蒽醌的含量和摩爾吸光系數
- 實驗五十六 有機化合物的紫外光譜及溶劑性質對吸收光譜的影響
- 實驗五十五 分光光度法測定混合物中鉻和鈷的含量
- 4 提高實驗
- 實驗五十四 高碘酸鈉光度法測定合金鋼中錳量
- 實驗五十三 鄰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測定試樣中微量鐵
- 實驗五十二 鋇鹽中鋇含量的測定(微波法)
- 實驗五十一 鋇鹽中鋇含量的測定(灼燒法)
- 實驗五十 直接碘量法測定維生素C的含量(半微量滴定分析法)
- 實驗四十九 間接碘量法測銅鹽中的銅含量
- 實驗四十八 Na2S2O3溶液的配制和標定
- 實驗四十七 SnCl2-TiCl3-K2Cr2O7法測定鐵礦石中鐵的含量
- 實驗四十六 高錳酸鉀法測定過氧化氫的含量
- 實驗四十五 高錳酸鉀標準溶液的配制和標定
- 實驗四十四 鋁鹽中鋁含量的測定
- 實驗四十三 鉛鉍混合液中鉛鉍的連續配位滴定
- 實驗四十二 水總硬度的測定
- 實驗四十一 EDTA標準溶液的配制及標定
- 實驗四十 混合堿的分析(雙指示劑法)
- 實驗三十九 食用白醋中總酸度的測定
- 實驗三十八 NaOH和HCl標準溶液濃度的標定
- 實驗三十七 NaOH和HCl溶液的配制及比較滴定
- 實驗三十六 α-苯乙胺的合成
- 實驗三十五 羥醛縮合反應——苯亞甲基苯乙酮的合成
- 實驗三十四 7,7-二氯雙環[4.1.0]庚烷
- 實驗三十三 Beckmann反應——己內酰胺的制備
- 實驗三十二 Cannizzaro反應——苯甲酸和苯甲醇的制備
- 實驗三十一 乙酰乙酸乙酯的制備
- 實驗三十 苯甲酸乙酯的制備
- 實驗二十九 肉桂酸的制備
- 實驗二十八 己二酸的制備
- 實驗二十七 環己酮的制備
- 實驗二十六 正丁醚的制備
- 實驗二十五 1-溴丁烷的制備
- 實驗二十四 環己烯的制備
- 實驗二十三 從茶葉中提取咖啡因
- 實驗二十二 有機物質紙色譜與薄層色譜
- 實驗二十一 萃取
- 實驗二十 重結晶和過濾
- 實驗十九 熔點測定及溫度計校正
- 實驗十八 蒸餾操作和沸點的測定
- 實驗十七 升華操作——樟腦的提純
- 實驗十六 常見陽離子的分離與鑒定
- 實驗十五 常見陰離子的分離與鑒定
- 實驗十四 過渡元素
- 實驗十三 主族非金屬元素(氯、溴、碘)
- 實驗十二 主族非金屬元素(氧、硫)
- 實驗十一 主族金屬(堿金屬和堿土金屬)
- 實驗十 轉化法制備硝酸鉀
- 實驗九 粗食鹽的提純及純度檢驗
- 實驗八 弱電解質醋酸解離常數的測定
- 實驗七 化學反應速率和活化能的測定
- 實驗六 氣體常數的測定
- 實驗五 氧化還原反應
- 實驗四 配合物與沉淀溶解平衡
- 實驗三 酸堿反應與緩沖溶液
- 實驗二 溶液的配制
- 實驗一 天平的使用和稱量練習
- 3 基礎實驗
- 2.8 常用分析儀器
- 2.7 滴定分析基本操作
- 2.6 加熱與冷卻
- 2.5 分離操作技術
- 2.4 分析天平
- 2.3 化學試劑
- 2.2 常用玻璃儀器及其它制品
- 2.1 實驗室用水規格
- 2 化學實驗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術
- 1.7 實驗室三廢的處理
- 1.6 實驗室意外事故的處理
- 1.5 實驗室危險藥品的分類、性質和管理
- 1.4 實驗室安全技術基本規程
- 1.3 實驗室學生守則
- 1.2 大學化學實驗課程學習方法
- 1.1 大學化學實驗課程簡介及教學目標
- 1 緒論
- 第一版前言
- 前言
- 《大學化學實驗》編寫組
- 版權信息
- 封面
- 封面
- 版權信息
- 《大學化學實驗》編寫組
- 前言
- 第一版前言
- 1 緒論
- 1.1 大學化學實驗課程簡介及教學目標
- 1.2 大學化學實驗課程學習方法
- 1.3 實驗室學生守則
- 1.4 實驗室安全技術基本規程
- 1.5 實驗室危險藥品的分類、性質和管理
- 1.6 實驗室意外事故的處理
- 1.7 實驗室三廢的處理
- 2 化學實驗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術
- 2.1 實驗室用水規格
- 2.2 常用玻璃儀器及其它制品
- 2.3 化學試劑
- 2.4 分析天平
- 2.5 分離操作技術
- 2.6 加熱與冷卻
- 2.7 滴定分析基本操作
- 2.8 常用分析儀器
- 3 基礎實驗
- 實驗一 天平的使用和稱量練習
- 實驗二 溶液的配制
- 實驗三 酸堿反應與緩沖溶液
- 實驗四 配合物與沉淀溶解平衡
- 實驗五 氧化還原反應
- 實驗六 氣體常數的測定
- 實驗七 化學反應速率和活化能的測定
- 實驗八 弱電解質醋酸解離常數的測定
- 實驗九 粗食鹽的提純及純度檢驗
- 實驗十 轉化法制備硝酸鉀
- 實驗十一 主族金屬(堿金屬和堿土金屬)
- 實驗十二 主族非金屬元素(氧、硫)
- 實驗十三 主族非金屬元素(氯、溴、碘)
- 實驗十四 過渡元素
- 實驗十五 常見陰離子的分離與鑒定
- 實驗十六 常見陽離子的分離與鑒定
- 實驗十七 升華操作——樟腦的提純
- 實驗十八 蒸餾操作和沸點的測定
- 實驗十九 熔點測定及溫度計校正
- 實驗二十 重結晶和過濾
- 實驗二十一 萃取
- 實驗二十二 有機物質紙色譜與薄層色譜
- 實驗二十三 從茶葉中提取咖啡因
- 實驗二十四 環己烯的制備
- 實驗二十五 1-溴丁烷的制備
- 實驗二十六 正丁醚的制備
- 實驗二十七 環己酮的制備
- 實驗二十八 己二酸的制備
- 實驗二十九 肉桂酸的制備
- 實驗三十 苯甲酸乙酯的制備
- 實驗三十一 乙酰乙酸乙酯的制備
- 實驗三十二 Cannizzaro反應——苯甲酸和苯甲醇的制備
- 實驗三十三 Beckmann反應——己內酰胺的制備
- 實驗三十四 7,7-二氯雙環[4.1.0]庚烷
- 實驗三十五 羥醛縮合反應——苯亞甲基苯乙酮的合成
- 實驗三十六 α-苯乙胺的合成
- 實驗三十七 NaOH和HCl溶液的配制及比較滴定
- 實驗三十八 NaOH和HCl標準溶液濃度的標定
- 實驗三十九 食用白醋中總酸度的測定
- 實驗四十 混合堿的分析(雙指示劑法)
- 實驗四十一 EDTA標準溶液的配制及標定
- 實驗四十二 水總硬度的測定
- 實驗四十三 鉛鉍混合液中鉛鉍的連續配位滴定
- 實驗四十四 鋁鹽中鋁含量的測定
- 實驗四十五 高錳酸鉀標準溶液的配制和標定
- 實驗四十六 高錳酸鉀法測定過氧化氫的含量
- 實驗四十七 SnCl2-TiCl3-K2Cr2O7法測定鐵礦石中鐵的含量
- 實驗四十八 Na2S2O3溶液的配制和標定
- 實驗四十九 間接碘量法測銅鹽中的銅含量
- 實驗五十 直接碘量法測定維生素C的含量(半微量滴定分析法)
- 實驗五十一 鋇鹽中鋇含量的測定(灼燒法)
- 實驗五十二 鋇鹽中鋇含量的測定(微波法)
- 實驗五十三 鄰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測定試樣中微量鐵
- 實驗五十四 高碘酸鈉光度法測定合金鋼中錳量
- 4 提高實驗
- 實驗五十五 分光光度法測定混合物中鉻和鈷的含量
- 實驗五十六 有機化合物的紫外光譜及溶劑性質對吸收光譜的影響
- 實驗五十七 紫外吸收光譜測定蒽醌試樣中蒽醌的含量和摩爾吸光系數
- 實驗五十八 紅外光譜測定有機化合物的結構
- 實驗五十九 分子熒光法測定奎寧的含量
- 實驗六十 火焰原子發射光譜法測定水中K+、Na+
- 實驗六十一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測定廢水中鎘、鉻含量
- 實驗六十二 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自來水中鈣、鎂的含量
- 實驗六十三 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水樣中錳含量
- 實驗六十四 離子選擇性電極測定水中氟含量
- 實驗六十五 硫酸銅電解液中氯離子的自動電位滴定
- 實驗六十六 循環伏安法測定電極反應參數
- 實驗六十七 陽極溶出伏安法測定水樣中的微量鎘
- 實驗六十八 混合物的氣相色譜分析
- 實驗六十九 酒精飲料中各成分的分離和分析
- 實驗七十 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苯和甲苯
- 實驗七十一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廢水中的痕量苯酚
- 實驗七十二 溶液表面張力的測定
- 實驗七十三 恒溫槽性能的測試
- 實驗七十四 黏度法測定高聚物相對分子質量
- 實驗七十五 Fe(OH)3溶膠的制備和電泳
- 實驗七十六 蔗糖水解反應速率常數的測定
- 實驗七十七 燃燒熱的測定
- 實驗七十八 凝固點降低法測定萘的分子量
- 實驗七十九 中和熱的測定
- 實驗八十 純液體飽和蒸氣壓的測定
- 實驗八十一 雙液系氣-液平衡相圖的繪制
- 實驗八十二 二組分固-液相圖的繪制
- 實驗八十三 碳鋼陽極極化曲線的測定
- 實驗八十四 電導法測定難溶鹽的溶解度
- 實驗八十五 電極制備和電池電動勢的測定
- 5 綜合性實驗
- 實驗八十六 四氧化三鉛組成的測定
- 實驗八十七 一種鈷(Ⅲ)配合物的制備
- 實驗八十八 CuSO4·5H2O的制備、提純及純度檢驗
- 實驗八十九 阿司匹林的制備與表征
- 實驗九十 阿司匹林藥片中主成分的含量測定與結構分析
- 實驗九十一 局部麻醉劑——苯佐卡因的合成
- 實驗九十二 乙酰苯胺的制備及重結晶
- 實驗九十三 磺胺藥物的合成
- 實驗九十四 植物生長調節劑——2,4-二氯苯氧乙酸的合成
- 實驗九十五 金屬有機化合物——二茂鐵的合成
- 實驗九十六 雙酚A的制備
- 實驗九十七 安息香縮合反應——1,2-二苯乙醇酮的合成
- 實驗九十八 甲基橙的制備
- 實驗九十九 水泥熟料中SiO2、Fe2O3、Al2O3、CaO、MgO的系統分析
- 實驗一百 萃取光度法測定合金鋼中的微量銅
- 實驗一百零一 人發中鐵、銅、鋅、鈣含量的測定
- 實驗一百零二 肉制品中亞硝酸鹽和硝酸鹽的測定
- 實驗一百零三 CuSO4·5H2O脫水過程熱分析實驗
- 實驗一百零四 膠體的制備和性質
- 實驗一百零五 植物中可溶性還原糖的測定
- 實驗一百零六 醬油中氨基酸態氮含量的測定
- 實驗一百零七 乙酸乙酯皂化反應速率常數的測定
- 6 設計創新性實驗
- 實驗一百零八 硫酸亞鐵銨的制備及其組分分析
- 實驗一百零九 混合酸(或堿)中各組分的測定
- 實驗一百一十 胃舒平藥片中Al2O3和MgO含量的測定
- 實驗一百一十一 鐵礦石中鐵元素的形態分析
- 實驗一百一十二 環境水樣中重金屬離子的測定
- 實驗一百一十三 醬油的鑒別檢驗
- 實驗一百一十四 硫酸銀溶度積和溶解熱的測定
- 實驗一百一十五 利用廢電池中的鋅片制備硫酸鋅及鋅含量的測定
- 實驗一百一十六 鋼渣的EDTA-堿溶液浸提液中鈣、鎂、鐵、鋁含量的測定
- 實驗一百一十七 苯酚相轉移催化合成水楊醛及香豆素
- 實驗一百一十八 各類有機化合物的性質
- 實驗一百一十九 原電池電動勢的測定與應用
- 實驗一百二十 從鉛鋅尾礦中回收鉛、鋅及含量的測定
- 7 附錄
- 參考文獻
- 注釋 更新時間:2020-03-27 11: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