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4評論

第1章 牛逼的長兄

“你這孩子,平時不聽話也就罷了,在仕途上你也不聽你父親的安排。你父在朝堂上一向明哲保身,與各方權貴保持距離,以免朝堂上的權爭危急自家。可為了你,不惜拉下老臉登李林甫的門,才求來秘書少監一職。你倒好,自作主張賄賂虢國夫人,讓吏部改授越州刺史……”

李旭好不容易躲過父親追打跑到母親這,迎接的就是一頓數落,只得再次裝作乖孩子低頭認錯。

“秘書少監品級雖說比越州刺史低一些,卻是秘書省的副手,每日朝堂上那也是有一席之地,豈是一個地方刺史能比?”

鄭仲看著兒子不無語重心長的憧憧教誨。

話落到李旭耳中卻不以為意,秘書省雖與中書、門下、尚書、內侍并列為五省,實際不過是管理朝廷藏書圖冊的中央機構。整天做的就是整理書籍、抄抄寫寫的鎖事罷了,對于朝堂政事一點影響力都沒有,屬于典型待遇優厚的清水衙門。

“諾是按你父親的意思,留在長安當個京官,不說能高官顯宦,但一家人團團圓圓的闔家幸福,不比你一人遠涉千里去越州赴任強?與長安相隔千里之遙,一年到頭為娘都見不到你一回了。”

見娘親傷心,李旭趕緊安慰道:“阿娘,孩兒不可能永遠在父親羽翼的庇護下生活,總有一天需要自己獨自面對一切。常言一入宦途深似海,唯有依靠自身實力在官場里闖出一片天才能穩坐高臺。”

娘親還是不舍,為討娘親歡心,李旭保證到越州上任后,定撫慰萬民宣揚德化、勸課農桑、打擊盜匪、興修水利,爭取早日做出政績在吏部每年一小考,四年一大考的考核中評為上上姿,升入朝中做京官,侍奉雙親。

“你以為政績就像商賈賺錢一樣那么容易做出來的?”

李戟吹胡子瞪眼的進來,對李旭余怒未消,斥道:“朝廷每年對全國各級官吏考核中能評為上上者不過一二十人。你在國子監讀了十幾年的書,連本儒家經義都背不下來,你滿腦子的商賈之業恐怕也沒裝下什么治國大道。”

面對父親的斥責,李旭一臉的郁悶,學習儒家經義干嘛非得背下來?除了寫詩詞歌賦時引經據典外,好像也沒啥用啊。對了,科舉明經科主要考貼經(填空),墨義,即先要默寫從九部經書中挑選的經文,然后背誦經典注釋,再回答時事政治三道題。

可自己身為宗室,依朝廷律享有蒙蔭授職,沒必要和平常老百姓一樣為入仕去考科舉啊。所以,我干嘛要去對儒家十幾萬字的九部經書死背硬記呢?

“阿父,你這是對我的偏見。”

李旭不服氣的抗辯道,反正娘親在這,惹惱了父親也不怕。

娘親可是出自五姓七望之一的滎陽鄭氏,做為五姓女,可是連出自關中四姓之一的盛唐宰相薛元超都為之一嘆:“此生所遺憾者,未能娶五姓女!”

可想當初父親為娶到才貌具佳的娘親,是有多困難。縱使貴為曹王,可在唐代藩王的地位遠不及后來的明清兩朝高。由其是李隆基即位后,凡與其血緣關系近,有繼承皇位資格的宗室藩王不再出閣,都被圈禁在十王宅百孫院里,也就曹王這些沒皇位繼承資格的旁系宗親還能自由自在的生活,相應的,在朝中地位自然更低了。

所以,在這個家里,娘親的話,父親不得不慎重對待。

鄭仲生了三個兒子,李旭做為她的二子從小最得偏愛,聽丈夫對二郞一番貶斥立馬變了臉,怒目相對:“不就是吏部考核的政績嗎,旭兒自幼聰明伶俐,諸多道理能無師自通,這點小困難能難道他?那些儒家經義背了就能治國安邦?漢初沒用儒家經義照樣有令后人敬仰的文景之治……”

被妻子一頓狂噴,李戟羞得掩面而走,長嘆一句:“慈母多敗兒,你就繼續溺著二郞吧,我不管了……”

看到父親在娘親面前吃憋,李旭掩不住的竊喜,突然感覺到一雙睛注視著自己,抬頭對上娘親復雜的目光,立馬收起笑容保持認錯的態度。

“兒子終究是要長大獨自闖蕩的。”鄭仲長嘆一聲:“你既然想去越州,為娘雖不舍也知不能改變吏部的任命,只能隨你去了。回房好生準備遠行的行禮吧!”

“是,娘親!”

讓娘親傷心,李旭心有愧疚,向娘親拱手長楫方才離去。

回到房內,貼身侍女凌兒、媚兒焦急的圍上來問道:“郞君,你真的要去越州上任刺史?”

李旭揚了揚手中的告身,笑道:“那是當然,以后你倆得稱呼我為使君,來,叫個試試。”

“使君……”

倆小蘿莉甜美的嗓音叫得李旭骨頭都酥了,大笑著攬著兩女柳枝般的細腰坐在塌上,吩咐收拾東西擇日出發。

“郞君,可否帶家父一起去越州?”

父女倆為曹王府的奴仆,命運不能自主,凌兒自知要跟隨李旭去越州,可不想與父親分隔兩地,只得盼切的尋問李旭。

凌兒的父親郞庭是李旭傳授炒菜技藝的第一人,還是學的最好的那個,還會自主研發新式菜品,簡直就是被埋沒的大廚。

為了自己的口腹之欲著想,李旭都沒多想就答應了凌兒的請求。

媚兒是孤兒,從小被人伢子拐騙轉賣,后在人市被李旭看中買回府帶在身邊,看到凌兒父女倆可以一起跟郞君去越州,心情有些低落。

“二兄快出來……”

李旭正想著該帶哪些東西去越州,四弟的呼喚聲音便傳了進來。

“四弟,莫非是來祝賀為兄當上越州刺史的?”

李旭看著個頭不比自己矮多少的四弟李湫笑道。

“二兄別磨贈了,兄弟三個就等你了。”

李湫拉著李旭的手急急燥燥的往府中后花園跑,到園中一處亭子,看見大哥李皋和三弟李謹(庶出)早早等在那,石桌上還備好了酒菜。

一看菜的賣相,李旭就知是郞庭出手。

“大兄今日回來的這么早,莫非早退不成?”

自小相處,李旭時不時爆出一兩句后世的言詞,李皋自然知曉早退是什么意思,不由笑道:“二弟馬上就任越州刺史了,為兄知道后甚是激動,早早回來與眾兄弟一起為你道賀。”

長兄在李旭這個年齡便以蒙蔭受授職補左司御率府兵曹參軍,任上干得矜矜業業,但不攀附權貴,幾年下來還是這個官。

說起來,長兄李皋才是父親最得意的兒子,性勤儉而非李旭這般奢侈享受主義者,飽讀詩書且品學兼優、能文能武。入仕以后在職位上那也是任勞任怨,從不攀附權貴投機取巧。

歷史上,安史之亂后,李皋仕途一路高歌猛進,先后歷任江南西道節度使、荊南節度使、山南東道節度使。期間平淮西李希烈之亂,練兵積糧,使繼任的淮西節度使吳少誠畏服不敢動,成為朝廷穩定南方局勢的頂梁柱,有中唐賢王之稱。

除練兵打仗治理地方外,李皋還改進了車船,使其在長江上航行速度更快,體型也越造越大。

對于自己能穿越成中唐賢王李皋的弟弟,李旭那是相當興奮的,亂世到來后如諾大事不成,大不了去抱長兄的大腿。

版權:起點中文網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额济纳旗| 池州市| 临颍县| 大名县| 静海县| 金秀| 赫章县| 浠水县| 东海县| 乌苏市| 佛冈县| 青冈县| 襄垣县| 新邵县| 宽甸| 华安县| 云南省| 潞城市| 白银市| 荔浦县| 武威市| 蓝山县| 五指山市| 探索| 富裕县| 黄石市| 德阳市| 华坪县| 澄城县| 开远市| 安陆市| 广安市| 茶陵县| 利川市| 台州市| 泰宁县| 武定县| 宜川县| 汤阴县| 博兴县| 嘉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