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蜂擁而來的淘金客
- 寰宇大唐
- 星辰皇族
- 2303字
- 2019-02-23 20:58:05
第102章蜂擁而來的淘金客
“趙三哥、劉二哥,前方出現了一座山。”
田錠這一喊,甲板上休息的都人都望了過來,一座高聳入云的山峰鶴立在前方,水手只是撇了一眼慢不經心的說:“是大屯山,再過兩個時辰就能抵達流求關渡城靠岸了。”
聽水手一說,船上的淘金客們高興的爭相轉告同伴,這一趟跨海之旅他們平安抵達,基隆河谷的金礦遙遙可期。
眼看就要到達流求,趙三強讓劉仲、田錠通知大伙清點工具,靠岸后在關渡城休息一晚,第二天一早前往基隆河谷。
報紙上說了在關渡城上岸沿基隆河逆河而上進入群山中的河谷就能淘到砂金,只是移民船隊只將他們這些淘金客送抵關渡城,后續的路程他們得自己走過去。
當移民船隊抵達關渡城碼頭時,被碼頭的景像給驚住了,以往只有移民船隊的船停泊的碼頭竟停泊了十來艘打著不同旗號的船只。
船上的人員孔武有力不說,個個攜帶兵器環顧四周,依張云海多年跑海的經驗,這些人都是專給人干護衛的江湖好手。
從船只打的旗號看,認出其中五家是越州本地的富商、豪強的船只,其中一家還是袁頌倒臺后新晉越州首富古晉家的船隊,看來他們也是被報紙上宣傳的基隆金礦吸引來的。
不論是移民船隊還是那些淘金客都需要在關渡城休息并采購新鮮食物等各項物資,讓城中百姓看到商機,紛紛將自家種的蔬菜或打來的獵物、捕獲的鮮魚拿到碼頭上向淘金客兜售,以致曾經冷清的只有少量關渡城漁船停泊的碼頭現在是人流涌動,生意做的極為紅火。
聽說淘金客想在城中住宿,來貿易的百姓表示城內沒有客棧,不過可以有償借宿到他們家,價格嘛一晚二十文。
身上有余錢的淘金客對這個價錢不貴直接住到百姓家,像趙三強、劉仲他們身上沒幾個銅板的只能打消住宿的念頭,問起城中是否有城隍廟或寺廟,如果有可以到那去借宿一晚。
“關渡建城不到半年,哪來的城隍廟,至于寺廟?哪個和尚愿來這受苦受累的搭起寺廟過苦日子。”
失落的趙三強一行只得入城找找落腳的地方,實在不行就在城外找柴草搭窩棚過一晚,畢竟流求比起家鄉會稽要暖和多了,劉仲估計當地的氣溫相當于家鄉的中秋時節。
秦皓所率六百人組成的金礦開采隊向嚴維表明來意后,一行被安排到官衙住宿。
劉長卿瞧開采隊竟有一百名各色匠人,不乏技術精湛的老匠,比配給關渡城的匠人盡是一群學徒好了不是一星半點,想著從秦皓這索要幾個好手過來彌補工匠方面的不足。
“金礦開采隊人員事關金礦開采的成敗,使君對此期望很高,人員調動恕某不能答應,還請劉主簿見諒。”
秦皓拒絕的很干脆,令劉長卿一陣尷尬,笑笑說:“金礦開采乃使君所重視,自以此事為重。”
秦皓又問起關于金礦的事,使君大費周張的組織大批人手還派他來負責采金,自要了解更多關于金礦的消息,免得到了地方兩眼一摸黑。
嚴維、劉長卿二人了解的也不是很多,消息最初是從臺北縣傳過來的,至于具體情況恐怕得到了臺北問伍元瑛才清楚。
不過有一點是可以確定,金礦是在距臺北縣五十里的東北方向基隆河上游河谷中發現,在河砂里找到的砂金,最大收獲就是伍元瑛撿到的一塊二十斤重狗頭金。
至于砂金的產量,嚴維看過張云海帶來的報紙哈哈一笑,“沒報紙上說的那么夸張,我們關渡城也有人去淘金,但傳回來的消息是忙碌幾天也不過淘幾兩金子罷了,運氣不好的幾天下來連一兩都沒有。”
沒問到自己想要的消息,秦皓有些失望,采金隊帶來使君的密信是讓他到基隆河東一處名叫金瓜石的山坳里尋找金礦脈,并將方圓五里占據下來嚴禁他人采金。
金瓜石的消息還不準他透露出去,這令秦皓想打聽點消息都不可得。
趙三強一行在城中真是一處落腳的地方都不可得,只能露宿在城墻腳下點起篝火煮點熱食,好在他們的包袱里帶了一床薄被蓋在身上御寒,幸虧他們不是在北方,不然非得凍死。
一大清早他們就被城中鬧轟轟的喧囂聲吵醒,田錠去打聽才知道,一大早又有好幾艘富商豪強組織的淘金隊駕船抵達關渡,這會正在碼頭向關渡百姓采購物資,先前抵達的淘金隊也急著出城向基隆河上游而去,聽說是急著去占地盤,免得去晚了產金的河段都被人占了。
“趙三哥,咱們也趕緊出發吧,這么多豪強的淘金隊到來咱們去晚了估計就淘不到金了。”
有人憂心說道。
尤其是他們沒船,也沒閑錢雇得起船載他們去,富商豪強的淘金隊都帶了小船,將海船停在關渡碼頭上,人手駕著小船溯基隆河而上。
趙三強也不耽擱,叫大伙將東西收拾好就出城,打當地人問清哪條是基隆河后便沿著河岸往上游走去,餓了就吃點干糧,渴了就地找條清澈的小溪打點水喝。
路上他們還碰到了好幾波跟他們同樣窮苦的淘金人,不是農夫就是流民,還有小商販,甚至還有一對道士師徒,跟他們一樣買了移民船隊的船票來的。
“俺說老道長,你一出家人怎也貪金子這等俗物?”
趙三強好奇的問道。
“出家人難道不吃飯,不為柴米油鹽操心吶。”
老道士身邊十來歲的徒兒撅著個嘴沒好氣道。
“你個小道士說話咋那么沖呢?”
田錠不爽的橫了他一眼。
小道士又要發作,老道士按住他的肩膀示意下,小道士不甘的把到嘴邊的話給咽了下去。
“小徒頑劣,還請諸位居士不要見怪。”
老道長謙謙有禮的抱拳表達歉意。
趙三強哈哈一笑,表示小道長是童言無忌,他一個好漢哪能跟孩子過不去,并邀請道長結伴上路,相互有個照應。
“如此甚好。”
老道長爽快的同意,小道士有些不樂意跟這群糙漢同行,瞧他們衣著破舊麻衣典型的窮酸,心想他們是不是看中了師傅會陰陽五行天文地理的本事,想跟著師傅找金礦能事半功倍。
路上,趙三強問起道長的姓名及道號,老道長回復俗名李筌,號達觀子,劣徒跟他姓李,名雨馨。
這不是個女娃的名字嗎?
趙三強等人目光注視到小道長一身,除了一身道服腰間還掛著一柄道劍,尤其是他長的挺清秀,確有幾分女娃的面相。也許就是個女娃,只因穿的道服年齡不大看不出來。
“我的道號叫冰晶子。”
見師傅竟沒提她的道號,小道士傲然的大聲說出自己的道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