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95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引言 德意志版本的金融博弈故事
- 一條區別于英美模式的德意志金融之路
- 法蘭克福的特殊性
- 貫穿本書的三個問題
- 生物進化與金融機構的演進
- 對中國的參考意義
- 本書結構和組織方式
- 第一部分 從集市到交易所(16世紀末至18世紀中葉)
- 第一章 法蘭克福交易所的誕生
- 集市的起源和發展
- 集市孕育早期的金融交易
- 法蘭克福集市持續發展的原因
- 法蘭克福交易所的誕生
- 德意志地區其他交易所的誕生
- 第二章 匯票、交易所和商人銀行
- 第一部交易所規則
- 官方匯票價格表
- 交易所管理機構的演變
- 商人銀行的誕生
- 第三章 從布魯日、安特衛普、阿姆斯特丹到倫敦
- 交易所的起源——布魯日
- 世界性的交易所——安特衛普交易所
- 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所
- 英國交易所的起源
- 第二部分 從法蘭克福到柏林(18世紀下半葉至1914年)
- 第四章 債券和私人銀行的興起
- 債券被引入法蘭克福
- 真正的證券交易所
- 私人銀行的興起
- 領先的德意志金融中心
- 第五章 公法特性的法蘭克福交易所
- 新的交易所運營商
- 交易所的新規則、新制度
- 經紀人的博弈
- 交易所官方價格表
- 不同的演進之路
- 第六章 從庫克票、特許股份公司到鐵路股票
- 德意志地區的早期股票
- 鐵路股票的興起
- 柏林的鐵路股票投機狂潮
- 德意志的后發優勢
- 第七章 從私人銀行到股份制銀行
- 私人銀行的多樣性
- 股份制銀行的產生
- 法蘭克福銀行的誕生
- 股份制銀行成立潮
- 德意志銀行體系的獨特之處
- 第八章 國家統一后的牛市和熊市
- 大牛市來臨
- 德意志版本的投機狂潮
- 影響深遠的股災
- 資本大討論
- 第九章 衍生品和《交易所法》
- 柏林的金融衍生品市場
- 編制《交易所法》的背景
- 《交易所法》的主要內容
- 對德國金融的影響
- 第三部分 從歐洲到全球(1914年至今)
- 第十章 戰爭與交易所
- 戰爭前后的交易所
- 超級通貨膨脹下的牛熊市
- 國家管制政策下的交易所
- 戰后重建資本市場
- 第十一章 交易所國際接軌
- 大眾股票引起的改革
- 德國特色的交易所改革
- 落后的股票市場
- 金融期權市場的試驗
- 第十二章 百年不遇的挑戰
- 交易所競爭時代來臨
- 歐洲衍生品創新拉開序幕
- 德國應對挑戰的策略
- 第十三章 德國版本的金融大爆炸
- 衍生品交易所的設想
- 躍進金融新時代
- 德國特色的交易所公司制改革
- 全球第一個交易所集團
- 第十四章 歐洲金融定價權之爭
- 金融期貨版的《三國演義》
- 國債期貨流動性之爭
- 電子化交易的勝利
- 金融定價權之爭
- 第十五章 全球并購和競爭時代
- 開啟交易所跨境并購
- 進軍美國金融期貨市場
- 歐美形成五大交易所集團
- 第十六章 金融演進的邏輯
- 交易所演進的4個階段
- 金融機構的演進
- 金融監管的演進
- 第三條金融之路
- 參考文獻
- 后記 更新時間:2025-02-13 15:47:56
推薦閱讀
- 游說的故事
- 美國商業400年:野蠻生長的科技帝國(“世界是部商業史”系列)
- 百年經濟史筆記(全集)
- 經濟發展理論
- 財政中國三千年
- 中國古代經濟制度史
- 當貨幣死亡:魏瑪德國赤字開支、貨幣貶值和惡性通貨膨脹的噩夢
- 中國外資銀行百年史(1845-1949)
- 沸騰三部曲:中國互聯網1995-2020(套裝共3冊)
- 吳易風文集(第六卷):西方古典經濟學和西方現代經濟學研究
- 戰后日本經濟史
- 世界經濟簡史
- 中國社會經濟通史
- 棉花帝國:一部資本主義全球史
- 貨幣之語
- 自由市場之夢:從古羅馬到20世紀,一個觀念的歷史
- 特許公司600年:從冒險公司到東印度公司(財之道叢書)
- 晚清華洋商事糾紛研究
- 富種起源:人類是怎么變富的
- “大分流”視域下的清代經濟發展模式(英文版)
- 希特勒的影子帝國:納粹經濟學與西班牙內戰
- 日本商業四百年2:從黑暗帝國到戰后崛起
- 經濟史上的結構和變革(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
- 新李斯特經濟學在中國
- 日本商業四百年:四大財閥發跡與日本崛起
- 這次不一樣:八百年金融危機史
- 1350年至1700年英國港口貿易的崛起
- 中國通用機械工業發展史
- 新中國經貿投資開放與變革發展70年
- 貨幣簡史:從貨幣的起源到貨幣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