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數字化孤獨:社交媒體時代的親密關系
最新章節:
文后
本書在現代技術背景下探討人類的愛、歸屬感與成就感,重點探討新技術對人際聯系的促進和阻礙作用。世界上有數百萬人無法得到他們渴望的生理、情感和精神上的親密關系。通過現代技術的奇跡,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頻繁地與更多人產生聯系,但這些聯系是我們所渴望的嗎?大規模的隔離使我們更加孤獨。在《數字化孤獨》中,心理學教授米歇爾·德魯因調查了她所說的人類“親密關系饑荒”,探討了愛、歸屬感和成就感,思考為什么技術發展創造了更多社交機會,卻讓我們更渴求線下的實體連接。作者認為,技術是把“雙刃劍”,一些技術的發展將幫助我們發展并維系親密關系。另一些技術則可能會使我們失去聯系。通過社交媒體進行大部分互動,就好比服用微劑量多巴胺產生的作用,而親密的人際關系所能提供的卻是大劑量的催產素。本書討論了社交媒體時代人際交往中的多個重要議題:比如新冠疫情流行后人們對寵物的依戀、婚姻中的“欲望差異”、友誼的價值,等等。
目錄(76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作者簡介
- 序言
- 緒論 深思萬物的未來
- 整個夏天,我都在和機器人對話
- 檢查自己的“社交護航圖”
- 我們需要更多“親密時刻”嗎?
- 錯過“對的人”,時間都被用來玩手機
- 過時的觀念該消除了
- 第一章 疫情生存指南
- “但是現在,我什么都不敢想了。”
- 一位德國心理學家的觀點
- 領養一只小狗,填補空虛時光
- “親密饑荒”已成定局
- 今天有人擁抱過你嗎?
- 睡衣帶來的安慰
- 森林王子出現了
- 疫情生存指南
- 第二章 童年生存指南
- 不抱一抱、親一親你的孩子嗎?
- 布猴子還是鐵猴子——觸感和食物哪個更重要?
- 我媽媽和湯姆·布拉迪的相同點
- 羅杰斯先生 vs. 海綿寶寶,誰能勝出?
- 來自硅谷的“花衣吹笛人”
-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草原”
- 歐比旺,你是我們唯一的希望
- 童年生存指南
- 第三章 友情生存指南
- 雙杰記
- 女童子軍、蒙奇奇和四年級那場難忘的拼寫比賽
- 與陌生人交談的價值
- 不社交,可能會折壽
- 朋友就是財富
- 需要多少冰激凌才能填滿一顆空虛的心?
- 友情生存指南
- 第四章 網絡生存指南
- 社會技術的全景監獄
- 我們都成了手機的奴隸
- 社交網絡
- 社會支持網絡
- 清理你的大腦
- “閱后即焚”
- 網絡生存指南
- 第五章 約會生存指南
- 在社交軟件上約會的灰姑娘
- 天作之合
- 你選啦啦隊隊長還是宇航員?
- 返校節公主才能贏得彩票
- 選擇太多也有煩惱
- 超心理現象與棉花糖人
- 決策的藝術
- 海里有許多魚
- 約會生存指南
- 第六章 婚姻生存指南
- 喝一杯嗎,面對“難逃單調”的婚姻
- 人生苦短,“春光”無限
- 不牢固的聯盟
- 激情只是開始,卻并非終點
- 和我一起入睡吧,否則你將永遠失去我
- 是什么讓激情耗盡
- 一條毯子是如何影響親密關系的
- 婚姻生存指南
- 第七章 老年生存指南
- 無數個碎片
- 膠原蛋白也救不了你
- 進入緩沖區
- 無論疾病還是健康
- “幸好我并不孤單”
- 科技巨頭正以超乎我們認知的方式改變世界
- 補記:我與索菲亞最后的時光
- 老年生存指南
- 后記
- 致謝
- 注釋
- 文后 更新時間:2023-12-08 18:25:52
推薦閱讀
- 哈佛心理課
- 失眠星人自救指南:心理學讓你安然入夢
- 心理學原來這么有趣 (漫畫版)
- 自知心理學:為什么我們這么想,那么做?
- 藝術的內在發生
- 神經癥與人的成長
- 心理學了沒?
- 心理學與生活
- 心理的故事3:推開心理學之門
- 心理學與情緒控制
- 你內心的無能為力,來自對世界的恐懼
- 惡的科學:論共情與殘酷行為的起源
- 少女杜拉的故事
- 親密關系的底牌
- 哈佛心理課(修訂本)
- 反芻效應:為什么產生反復的負面情緒和思維以及如何避免和阻止它
- 巨嬰國
- 當我們談論死亡時我們在談論什么
- 武志紅心理學套裝(共四冊)
- 無師自通說話心理學
- 搞定親密關系:必須入手的親密關系修煉指南
- 別讓直性子毀了你
- 分心不是我的錯
- 認知商:如何認清現實與錯覺?
- 重塑心靈
- FBI心理分析術:美國聯邦警察教你無敵心理分析戰術
- 觸碰神經:我即我腦
- 被拒絕的勇氣
- 阿德勒的傾聽術:溝通是聽出來的
- 蝴蝶效應(經典收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