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八陣合變圖說
免費

一卷。明龍正撰。龍正生卒年不詳。《四庫提要》云:正,武都人。正德中,萊陽藍章巡撫四川,駐兵漢中。遣人至魚復江圖八陣壘石。正時在章幕中,遂推演為《圖說》,刊于蜀中。此書首述八陣號令,并附八陣圖。次述八陣變例。內外之分為第一變,外之分變為天覆陣,內之分變為地載陣。左右之分為第二變,右變為風揚陣,左變為云垂陣。前后之分為第三變,后變為龍飛陣,前變為虎翼陣。四隅之分為第四變,東北、西南二隅變為鳥翔陣,西北、東南二隅變為蛇蟠陣。凡四變化八陣,皆附有圖,故謂之曰《八陣合變圖說》。黃虞稷《千頃堂書目·子部兵家類》著錄“藍章《八陣合變圖說》一卷,注云,東萊人,一作雷震北。”“龍正《八陣圖演注》一卷,注云,武都人。”由是知龍正之書曰《八陣圖演注》,《八陣合變圖說》為藍章之著述。考今本書首有正德丙子前廣東布政司右參議徐昂之《敘》一篇,《敘》曰“此吾東萊藍公以大都憲典兵漢中之時,所以慕景武侯,遣使魚腹,圖其猶在之壘石,而諦觀之,加以推演。后一旦恍然,乃取小石于廳,布以合之,起以變之,其合其變,應手而成,著成一書。又書后之《跋》,不著撰人,也有予奉詔致討,督師至漢中,因取八陣圖而推演之云云,疑是書為藍章書。然《四庫提要》及今本皆題龍正撰,當也別有所據。故暫仍其舊,待考。此書有《學津討原》本、《叢書集成初編》本。

龍正 ·國學 ·7515字

最新章節 第6章 著錄 2015-11-09 15:24:57
耳食錄
免費

文言小說集。清樂鈞撰。初編十二卷,續編八卷,坊刻石印本五卷(殘帙)。鈞原名宮譜,字元淑,號蓮裳,江西臨川(今江西撫州)人。嘉慶舉人,翁方綱弟子。工詩,有才名,書法家。《清史稿》及《清史列傳》有傳。著有《青芝山館詩文集》。此編成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約十余萬字。所記故事皆傳奇逸聞、鬼狐志怪等“耳食”之言,故以之名書。作者落拓一生,同情民間疾苦,揭露出“乾隆盛世”的某些陰暗面。師承《聊齋》,頗得蒲氏筆意。如《南野社令》乃據《聊齋·王六郎》敷衍成篇,寫漁夫水鬼故事,《青州賈》言丙丁相約合資貿易,至期丁死,泯形相親,亦本《聊齋·葉生》魂從知己故事。然皆不如《聊齋》感人。作品以才子佳人幽婚故事為多,《夕芳》、《湘女》為此類傳說之有文采者。《上官完古》寫完古夜間遠行,聞鬼哭甚哀。問之,鬼乃歷訴地方官吏“貪殘如狼虎,數年工役繁興,科派鄉里,日役丁男數千而少給其食”的凄慘景象,鞭辟入里,極為深刻。他如《張將軍》以盜言盜,盜不可捕;《田賣鬼》寫素不畏鬼,伏鬼賣鬼之主人公,皆有一定思想意義,《癡女子》寫少女讀《紅樓夢》,反復數十百遍,癡迷淚盡,父母焚其書,女子連呼寶玉而逝的傳說,距《紅樓夢》初刻程高本不過二三年,可做紅學研究資料。有乾隆末年夢花樓刊初編《耳含錄》單行本,嘉慶間刊二編單行本,道光元年青芝山館刊本及同治十年敦仁堂刊本(初、二編合刊),此外有《清代筆記叢刊》本及《筆記小說大觀》本,皆五卷刪節本。

樂鈞 ·國學 ·15.1萬字

最新章節 第44章 2015-12-03 16:38:21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
免費

凡十卷。隋代天臺智顗述,法慎記,其后灌頂再加編整。略稱禪波羅蜜。又作漸次止觀、次第禪門。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冊。其內容乃于三種止觀中,詳說漸次止觀。凡分十大章:(一)修禪波羅蜜大意,(二)釋禪波羅蜜名,(三)明禪波羅蜜門,(四)辨禪波羅蜜詮次,(五)簡禪波羅蜜法心,(六)分別禪波羅蜜前方便,(七)釋禪波羅蜜修證,(八)顯示禪波羅蜜果報,(九)從禪波羅蜜起教,(十)結會禪波羅蜜歸趣。其中:(一)修禪波羅蜜大意,系敘述全書之大意,略論十非心,并明菩薩之四弘誓愿。(二)釋禪波羅蜜名,就禪波羅蜜之翻譯,作種種解釋料簡。(三)明禪波羅蜜門,說禪有色心二門,及世間禪、出世間禪、出世間上上禪等三門之別。(四)辨禪波羅蜜詮次,說自初發心至佛果等修禪之次第階級。(五)簡禪波羅蜜法心,明法心分為有漏、無漏、亦有漏亦無漏、非有漏非無漏等四種,及說佛以四悉檀之因緣說此法。(六)分別禪波羅蜜前方便,為欲開發內心、安心習學者,示修禪之前方便。初說外方便定外用心之法(即二十五方便),次明內方便定內用心之法。(七)釋禪波羅蜜修證,謂禪有世間禪、亦世間亦出世間禪、出世間禪、非世間非出世間禪等四種,并詳說九想、八念、十想、八背舍、八勝處、十一切處、九次第定、師子奮迅三昧、超越三昧等九種禪波羅蜜。而緣理無漏一段及非世間非出世間禪修證之相,及后之果報、起教、歸趣等三章,則闕而不述。

智顗 ·國學 ·11.9萬字

最新章節 第13章 2015-12-26 15:30:39
高上玉皇本行集經
免費

簡稱《皇經》或《玉皇經》。道教持誦經典。三卷。作者及成書年代不詳。據近人考證,該經很可能出于宋代。元邱長春已有“五品皇經”之語。又有隋唐道士所作者說。該經屬持誦經典中最重要的一部,其體例,據陳櫻寧《皇經》一文說:“大致模仿釋典,在隋代佛教中有一部《佛本行集經》,這大概就是《玉皇經》所以叫《本行集經》的由來。”全書分為三卷五章,即“清微天宮神通品第一”、“太上大光明圓滿大神咒品第二”、“洞玄靈寶玉皇功德品第三”、“天真護持品第四”、“洞玄靈寶報應神驗品第五”等五個章節。經卷前有托名天樞上相張良序,經后有張良奏陳表文。前序云:“《玉皇本行經》者,至真真體,上圣圣機,寓真一之妙,于記述之余,示解脫之門;于贊揚之際,辭意互攝,理事交參,味之者神洽太和,誦之者心離諸漏。神功妙用,廣博難量,沖義靈機,包羅無外。”又言持誦此經,要篤誠察悟,明其密奧。“茍或誦持萬遍,譊譊不究真一之旨,六根泛泛不投解脫之機,是皆未可以仰酬天尊說經之勞,不知玉帝護經之績。若口誦心存,如處玉光之內,神交意晤,如游寶苑之中。諦觀分身合身之神通,靜想應化應物之妙用,則湛然無累,卓爾有憑,則平步天空,列名圣籍”。正文主要內容敘述玉皇的來歷和正告讀經的善男信女們要重視這一神圣的經典。如在明其功用時說:若諸天道一切天人或有能聞是經者,亡衰之相,永得滅除,轉增天福;若諸人道王臣兆庶能聞是經者,即得人夭長壽之樂身,或滅度及得脫殼尸解之道;若諸魔道一切諸魔或有能聞是經者,則安處天宮,爭戰之苦各得休息;諸地獄道一切眾生能聞是經者,則離地獄苦,得凈土樂等。在敘述玉皇至高的法力時說:玉皇至尊至貴,法力無邊,能使日月潛形,五岳移位,“上圣奉之以致神,高尊掌之以致真,五岳從之以得靈,天子得之以治國”。另外,第二章中還有不少的符和咒。最后提出了一些持誦靈驗的事例。該經收錄在《道藏》洞真部本文類。《道藏》本即是最早的傳本,《道藏輯要》箕集亦收《高上玉皇本行集經》三卷。此外,還有一些明代以來后人偽托的乩注本,流傳于民間。

佚名 ·國學 ·1.4萬字

最新章節 第3章 2015-12-12 10:08:58
褚氏遺書
免費

南齊褚澄撰。全書1卷。凡10篇:受形、本氣、平脈、津液、分體、精血、除疾、審微、辨書、問子。是作者有關經驗、理論、心得體會、驗案等內容的歸納與總結。其中,受形、精血、問子3篇討論了性醫學、性保健。如“精血篇”指出:“精未通而御女以通其精,則五體有不滿之處,異日有難狀之疾。陰已痿而思色以降其精,其精不出,內敗小便,道澀而為淋;精已耗而復竭之,則大小便道牽疼,愈疼則愈欲大小便,愈便則愈疼。女人天癸既至,逾十年無男子合則不調,未逾10年,思男子合亦不調,則舊血不出,新血誤行,或漬而入骨,或變而為腫,或雖合而無子。合男子多則瀝枯虛人,產乳眾則血枯殺人。”后世在其啟發下,總結出老人淋這一性醫學所特有疾病的因機證治。同時,對男女性生活乖舛所產生病機也作了中肯分析,累為后所引用。“問子篇”云:“合男女必當其年,男雖十六而精通,必三十而娶;女雖十四而天癸至,必二十而嫁,皆欲陰陽完實而交合,則交而孕,孕而育,育而為子,堅壯強壽。”此觀點與現代優生優育學思想一致,具有科學的內涵。本書之所以稱為遺書,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載:唐末黃巢發冢,得石刻醫書,棄之。僧人義湛抄錄其文,復經他人刊刻于世,故名《褚氏遺書》。謝觀謂此書為“唐末五代人所偽造”,待考。有1985年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鉛印本。

褚澄 ·國學 ·5290字

最新章節 第2章 后序 2015-11-13 15:49:33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达拉特旗| 新野县| 彰化县| 诸暨市| 安新县| 德清县| 息烽县| 准格尔旗| 白水县| 阿城市| 蒙自县| 华安县| 班戈县| 霍山县| 钦州市| 石泉县| 高清| 文成县| 贵港市| 达孜县| 万盛区| 潜山县| 新野县| 偃师市| 屏山县| 互助| 迁西县| 大同市| 枣强县| 高邑县| 苏尼特左旗| 闵行区| 鹤岗市| 阿尔山市| 故城县| 安乡县| 兴文县| 郑州市| 洮南市| 如东县| 汶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