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貫
醫論著作。6卷。明·趙獻可撰。刊于1617年(明萬歷45年)。明·崇禎元年重刊本,題作《醫無閭子醫貫》3卷。趙氏在學術思想上推崇薛己的溫補學說。此書分為:“玄元膚論”、“主客辨疑”、“絳雪丹書”、“先天要論”、“后天要論”等五門,每門又各分子目。全書重點闡述發揮“命門”學說,趙氏以保養“命門之火”貫串處理養生、治病及有關疾病的一切問題,故題名“醫貫”。趙氏認為“命門”是性命之門,為生命的根本。書中闡述了“命門”的生理功能,說它是人體“十二經之主”,是“真君真主”,對整個生命起著統帥作用。書中形象地把人體生物活動譬之走馬燈,走馬燈之能否轉動與運轉速度的快慢,取決于中間所燃蠟燭的旺微,人的健康與否取決于命門功能的衰旺。命門功能越協調,人就越健康;反之命門之火一滅,生命也就停止。命門主火,同時含有真水于內。他由此推斷無論養身還是治病,都須加意于養火養水,對命門之火的不足或失調,其治則只可調補而不可攻瀉。書中所述中風、傷寒、溫病、血病等證治,均從水火二氣盛衰著眼,而通以六味丸(補水)、八味丸(益火)為主要方劑。本書對水火陰陽的辨析較為細致,他所闡發的“命門相火”學說,是現代醫學進一步探討研究“命門”實質的重要參考資料。但學術見解受理學思想影響,也有一些牽強或不當之處。而趙氏以八味、六味丸通治各病,亦不符合臨床現實情況。
·7.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