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醫學啟源
免費

綜合類著作。金張元素撰。三卷。元素字潔古,易州(今河北易縣)人。幼攻讀四書五經,后棄科舉,專心醫學,與劉完素同時而年輩略晚,曾因治愈劉完素傷寒病而醫名日著。其學術思想主要淵源于《內經》、《難經》、《傷寒論》、《中藏經》、《小兒藥證直訣》、《素問玄機原病式》等書。反對拘泥于古方,提出“古今醫軌,古方新病不相能也”的學術見解。在臟腑辨證、制方遣藥等方面有其獨到見解。撰有《珍珠囊》、《臟腑標本藥式》等。繼承其學者有張璧、李杲、王好古、羅天益諸家。張氏為教其弟子,以《內經》為理論根據,兼采各家學說,結合其臨床體會撰成此書。約十余萬字。初刊于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上卷為天地六位臟象圖、手足三陰三陽、五臟六腑除心包絡十一經脈證法、三才治法、三感之病、四因之病、五郁之病、六氣主治要法、主治心法;中卷為《內經》主治備要、六氣方治;下卷為用藥備旨。據范聲山《雜著》云:“張元素并無著書,所有《內經類編》、《難經注》、《醫學啟源》諸書,乃其弟子李明之承師說而筆之者。”光緒二十年重修《廣平府志》稱該書為金代醫家李慶嗣撰。然蘭泉張吉甫于卷首序曰稱元素“暇日輯《素問》五運六氣,《內經》治要,《本草》藥性,名曰《醫學啟源》”。可證本書為張氏所著,并為其代表作。書中論述了臟腑、經絡、病因、證治以及對藥性的認識和運用,發展了臟腑寒熱虛實辨證說,并對藥性氣味、歸經、補瀉以及養胃氣等理論方面均有所建樹,對后世醫學有一定影響。書中間雜迷信之語,為其不足。有元刻本,明正德刊本。

佚名 ·國學 ·5.2萬字

最新章節 第4章 2015-12-24 15:59:45
三國史記
免費

朝鮮古代通史。金富軾著。1145年問世。1394年慶州府使金居斗等人出版的木刻本,是現存最古老的版本。金富軾(1075—1151),30歲中舉,歷任戶部尚書、平章事和元帥等重要文武官職。1147年受封為樂浪郡開國侯,是朝鮮史學的奠基人。除本書外,還參與編纂《睿宗實錄》、《仁宗實錄》,另有詩文集20多卷。本書用漢文寫成,共50卷。記敘前57年至935年的朝鮮歷史。分為三國本紀、年表和志、列傳3部分。1.三國本紀(1—28卷)。新羅本紀12卷,高句麗本紀10卷,百濟本紀6卷。新羅本紀是重點,敘述從酋長赫居世至敬順王共56王、992年的新羅歷史。高麗本紀記錄從酋長東明(朱蒙)至寶藏王共28王、705年的高句麗歷史。百濟本紀記敘從酋長溫祚至義慈王共31王、678年的百濟歷史。2.年表和志。年表(29—31卷)。從前57年至936年,按年代順序共記載新羅、高句麗、百濟三國105位國王(有的是酋長)在位的年表,并和中國諸朝的年代逐年對照。志(32—49卷)。是有關文化、經濟、地理、職官等方面的記事。3.列傳(41—50卷)。主要記述50個人物的事跡。大體分為貴族傳記、封建知識分子傳記和人民傳記三類。本書雖有某些缺點,如地名、人名、事件相互差錯,重要史實有所遺漏。書中記載的高句麗第10代王經中國學者考證亦非真實。但由于朝鮮三國時代的其他古籍一本也未流傳下來,使本書成為研究朝鮮古代歷史最寶貴的資料。

金富軾 ·國學 ·32.2萬字

最新章節 第51章 2015-12-27 00:56:23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乡县| 法库县| 阿克| 武义县| 文登市| 宁蒗| 香格里拉县| 日喀则市| 镇雄县| 大丰市| 邯郸市| 伊川县| 桐梓县| 平远县| 合山市| 陕西省| 成安县| 新乡市| 清涧县| 佛教| 宣化县| 高密市| 白朗县| 奉贤区| 惠来县| 青神县| 灵台县| 南开区| 土默特左旗| 泰安市| 郧西县| 日照市| 庆安县| 鄂托克前旗| 南康市| 新巴尔虎右旗| 梅河口市| 郸城县| 石林| 宜都市| 吐鲁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