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周易鄭康成注
免費

易學著作。宋王應麟輯東漢鄭玄《周易注》佚書。一卷。魏晉以后,鄭玄《周易注》與王弼《周易注》成為當時的顯學。二者并駕齊驅,王注在南朝盛行,鄭注則獨霸北朝。鄭注《周易》是一本集兩漢《易》學之大成的著作,但是由于隋唐時,人們認為老、莊、《周易》都是南方之學,視南學為正宗,而視北學為末流。尤其是唐初孔穎達奉詔統一天下學風,編撰《周易正義》時只以王弼《周易注》為底本,定王注為天下一尊,于是鄭注《周易》逐漸被人們所淡忘。王應麟根據《隋書·經籍志》、《舊唐書·經籍志》以及宋代《崇文總目》所保存鄭注的《文言》、《說卦》、《序卦》、《雜卦》四篇,又搜集各種《易》書所引殘章斷句,條分縷析,將它整理成書。本書體例是,將所搜集殘斷之句與經文相應的,就分附經文之下,并保存經文異字;對那些不能確定為詮釋哪條經文的,則附在書后,又將鄭玄《易贊》、《左傳正義》、《禮記正義》、《周禮正義》中論述互卦的部分共八條,也附錄在書后。由于本書所搜集的佚文并不是很全面,因而后世又有多人對它加以補正。主要版本有《玉海》附刊本、《秘冊匯函》本、《四庫全書》本、《四部叢刊三編》本。

王應麟 ·國學 ·1.1萬字

最新章節 第3章 原跋 2015-12-21 10:43:10
武林舊事
免費

風土類筆記。十卷。宋末元初周密撰。約成書于元朝初年。武林是古杭州的別稱。本書仿照孟元老《東京夢華錄》的體例,全書分立七十一目,記錄了南宋王朝湖山歌舞,靡麗紛華的景象。書中既有皇宮慶壽、郊祭、大赦、圣節、公主下嫁和乾道、淳熙年間三朝授受、兩宮奉養等朝廷典禮和宮廷生活的實錄,又有四時節序中元宵賞燈、花朝節、祭掃、浴佛、乞巧、重九、賞雪等民情風俗的描述,還詳細描繪了臨安城的宮殿、樓臺亭榭、郊廟寺觀等都市建筑和景色奇麗的西湖山水;記載了乾淳教坊樂部、官本雜劇、瓦子百戲、各色伎藝以及市鎮上各種手工業、酒樓、歌館、商店等。行文簡要而富于文采,《四庫全書總目》稱譽它“耳聞目睹,最為真切”。為研究南宋史和杭州史提供了豐富的史料。其中如“官本雜劇段數”、“乾淳教坊樂部”、“諸色技藝人”等節,共記述了教坊樂部和民間有名可考的著名藝人九百八十余人,官本劇目二百八十余種,很多地方還注明了藝人的籍貫、性別和演技特色,是研究南宋戲曲史的珍貴資料。《武林舊事》入明以后才有刻本,明人刻本往往隨意刪除,所以卷數各有不同?,F存主要版本有:明正德宋廷佐六卷本;明嘉靖陳珂翻刻六卷本;明《寶顏堂秘笈》十一卷本;清代有《四庫全書》十卷本;乾隆年汪日菼夙夜齋十卷本;《知不足齋叢書》十卷本;《武林掌故叢編》十卷本等。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于一九五六年,浙江人民出版社于一九八零年,西湖書社于一九八一年,中國商業出版社于一九八二年均有標點本出版。

周密 ·國學 ·6.5萬字

最新章節 第11章 2015-12-27 01:12:47
審視瑤函
免費

《審視瑤函》系眼科書。6卷。又名《眼科大全》、《傅氏眼科審視瑤函》。明·傅仁宇(字允科)撰,由其子傅國棟(字維藩)刊于1644年(崇禎17年)。卷首介紹五輪八廓、五運六氣及前人醫案23則;卷一為總論,敘述五輪八廓所屬論、目為至寶論、鉤割針烙宜戒慎論、內外二障論等;卷2論病因病機,內容錄自《原機啟微》;卷3~6介紹眼病癥侯,述其證因治法,兼論小兒目疾,眼科針灸等。此書將眼病分為19類、108癥,收載三百余眼病方,論前附有歌括,便于記誦。書中又介紹金針撥障術,鉤、割、針、烙、點、洗、敷、吹等眼病外治法以及用藥宜忌。書中又繪圖說明多種外科器械,更載有煮針法,對術前洗眼、手術方法及術后處理均有記載。最后附“眼科針灸要穴圖象”,定針灸適應癥為13癥,介紹常用穴位30穴,又附各類眼藥的配置方法。此書系綜合各家名著編纂而成,內容錄自《龍木論》、《證治準繩》、《原機啟微》等,同時也參以作者家傳眼科三十余年臨床經驗,故此書不失為一本綜合性眼科專著。現有1958年上海衛生出版社出版的排印本,197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又出新版本。

佚名 ·國學 ·13.8萬字

最新章節 第32章 2015-12-26 10:18:24
丹溪治法心要
免費

綜合類著作。元朱震亨撰,明高賓校。八卷。震亨有《格致余論》已著錄。此書原為朱氏門人整理而成,嘉靖二十二年(1543)高氏校正重刊。約十六萬四千字。卷一至卷六第九十,為內科諸疾。卷六第九十一至第百二十一,為目眼、口齒、癰疽、瘡瘍等諸疾。卷七,為婦人科。自經病至婦人雜病共十一條。卷八,為小兒科,自初生至雜方共二十四條。另附醫案拾遺。共載內、外、婦、兒各科常見病證百五十六種。每一病證皆標以序號,一條一病或一證,對每病的病因病機,辨證要點,理論根據,診治大法,立方遣藥等,均指明要點,要言不繁。在病因病機方面,認為多種病證與氣、血、痰、郁有關。選方用藥則先確立主方,而后視病因不同,分別予以加減。在治法上,提出很多帶有規律性的方法及獨特見解。病證后多附有驗案以證之。書中所論體現了“陽常有余,陰常不足”的學術觀點,對臨床頗有實用價值。高氏云:“《心法》言心而不言要,《醫要》言要而不言心。此則曰心又曰要焉,雖一家之言互相出入,而此書之視二書,則尤精備焉”。故宜與《丹溪心法》、《脈因證治》等書互參。有宣統元年(1909)武林肖氏依明版鉛印本,一九八五年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鉛印本。

朱震亨 ·國學 ·17.3萬字

最新章節 第154章 2015-12-19 11:25:57
無異元來禪師廣錄
免費

凡三十五卷。明代僧無異元來(1575~1630)撰,法孫弘瀚、弘裕共編。清康熙十年(1671)刊行。又稱博山大艤和尚廣錄。收于卍續藏第一二五冊。本書系集無異元來禪師一代語錄之大成,內容包括無異禪師語錄序、錫類法檀序、剩錄序、禪警語序、宗教答響序、博山能仁寺等五會之語錄、茶話、普說、拈古、頌古、佛事香語、參禪警語、開示偈、凈土偈、宗教答響、宗說等錫、書、啟、序、壽言、挽辭、博山和尚傳、塔銘及序等。其中,卷二十一至卷二十五所收之宗教答響,又稱博山大師宗教答響,系集無異元來回答學人諸士之種種質問。答響之一、之二又分參悟、凈土、止觀、戒律、布施、愿力、懺悔、福報、釋疑、回向等十品。書中所收之剩錄序,剩錄,即道嵩壁如所編之博山老人剩(剩)錄六卷,相當于元來語錄之補遺,內容有上堂、茶話、頌古、偈、詩、贊等,今僅于本書卷首刊錄黃端伯所撰之剩錄序。又本書卷十三至卷十五之“參禪警語”收于卍續藏第一一二冊(而于卍續藏第一二五冊省略未收),亦收于朝鮮僧清虛堂休靜(1520~1604)所編之禪門撮要卷上。凡二卷,詳稱博山和尚參禪警語,又作博山參禪警語、禪警語、博山警語。成正編,明代神宗萬歷三十九年(1611)刊行。輯錄示初心做工夫警語、評古德垂示警語、示疑情發不起警語、示疑情發得起警語、示禪人參公案警語、示參禪偈十首等。

佚名 ·國學 ·21.1萬字

最新章節 第39章 募刻祖翁異和尚廣錄序 2015-12-27 01:02:34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海市| 灵台县| 西城区| 黔江区| 宁远县| 桃源县| 唐河县| 横峰县| 吉安市| 萝北县| 奇台县| 荔波县| 五河县| 东海县| 赤峰市| 玛纳斯县| 个旧市| 长葛市| 嘉义县| 沁水县| 南川市| 门头沟区| 顺昌县| 连平县| 陕西省| 津市市| 靖远县| 瑞金市| 那坡县| 黔西| 通化市| 长垣县| 云阳县| 台东县| 民和| 连云港市| 清水县| 阿瓦提县| 军事| 大名县| 浑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