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公案
《彭公案》是繼《施公案》、《三俠五義》之后的又一部俠義公案小說。書中主人公彭朋,實為康熙年間的彭鵬,字奮斯,號無山,一號古愚。福建莆田人。由知縣官至巡撫,著有《古愚心言》。《彭公案》與其它公案小說一樣,就是為清官編寫傳記,從出身起,寫到“位極人臣”,最后受皇帝封賞,官至兵部尚書。《彭公案》的第一回回目就是“彭公授任三河縣”。彭朋在官任上,以“為國盡忠,與民除害”為己任。他每到一地,必要留心捕捉盜賊,“好者勸其改邪歸正,不好之賊就地正法”。他除掉豪強左奎、武文華;鎮壓了“不服皇帝管”的響馬周應龍;查辦了大同總兵傅國恩等的叛亂。……這些都是他重用俠客,如李七侯、張耀忠、歐陽德等,正是在他們的保護和協助下,取得的政績,而得以在皇帝那里邀功請賞,欽賜一方“忠臣愛民”的匾額和“如朕親臨”的金牌。小說歌頌彭朋是一個“上報君恩,下安民業”的清官賢臣;對眾俠客的奴性也倍加贊賞,如俠客高恒年已八十,為保彭朋,而只身探寒泉穴,撈取金牌,終致喪生。關于真人彭鵬的故事,民間多有流傳,雖然大多出于附會,但也“未必盡屬子虛”。(蔣瑞藻:《朝花生筆記》語)書中還穿插敘述了黃三太在京打虎救駕而被欽賜黃馬褂的故事;還有楊香武三盜九龍杯的故事;高恒父子寒泉撈印的故事等等。落入“賢臣微行,豪杰盜寶”的俗套。小說文筆不佳,又多落前人窠臼。
·81.8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