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
免費

凡十卷。隋代天臺智顗述,法慎記,其后灌頂再加編整。略稱禪波羅蜜。又作漸次止觀、次第禪門。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冊。其內(nèi)容乃于三種止觀中,詳說漸次止觀。凡分十大章:(一)修禪波羅蜜大意,(二)釋禪波羅蜜名,(三)明禪波羅蜜門,(四)辨禪波羅蜜詮次,(五)簡禪波羅蜜法心,(六)分別禪波羅蜜前方便,(七)釋禪波羅蜜修證,(八)顯示禪波羅蜜果報,(九)從禪波羅蜜起教,(十)結會禪波羅蜜歸趣。其中:(一)修禪波羅蜜大意,系敘述全書之大意,略論十非心,并明菩薩之四弘誓愿。(二)釋禪波羅蜜名,就禪波羅蜜之翻譯,作種種解釋料簡。(三)明禪波羅蜜門,說禪有色心二門,及世間禪、出世間禪、出世間上上禪等三門之別。(四)辨禪波羅蜜詮次,說自初發(fā)心至佛果等修禪之次第階級。(五)簡禪波羅蜜法心,明法心分為有漏、無漏、亦有漏亦無漏、非有漏非無漏等四種,及說佛以四悉檀之因緣說此法。(六)分別禪波羅蜜前方便,為欲開發(fā)內(nèi)心、安心習學者,示修禪之前方便。初說外方便定外用心之法(即二十五方便),次明內(nèi)方便定內(nèi)用心之法。(七)釋禪波羅蜜修證,謂禪有世間禪、亦世間亦出世間禪、出世間禪、非世間非出世間禪等四種,并詳說九想、八念、十想、八背舍、八勝處、十一切處、九次第定、師子奮迅三昧、超越三昧等九種禪波羅蜜。而緣理無漏一段及非世間非出世間禪修證之相,及后之果報、起教、歸趣等三章,則闕而不述。

智顗 ·國學 ·11.9萬字

最新章節(jié) 第13章 2015-12-26 15:30:39
孫子略解
免費

一題《魏武帝注孫子》、《曹注孫子》。現(xiàn)存最早的注解《孫子》的書。撰者曹操。此書版本甚多,除單行本、合刻本外,還有曹蕭注、曹杜注、五家注、十家注等集注本。存世主要版本有:《平津館叢書》影宋《孫吳司馬法》本,明刊《武經(jīng)七書》25卷本;《孫子吳子》5卷合刻本,《廣漢魏叢書》本,王念孫校抄本,左樞箋注本等。以《平津館叢書》影宋本最為流行。《十家注》系統(tǒng)各本中亦存其注。曹操“博覽群書”,又有“御軍三十年”的軍事實踐經(jīng)驗,所以他的注既重名物訓詁,更重實際運用,理論性、實踐性兼?zhèn)洌侵T家注中最全面者。此書訓解字、詞簡潔而多能得其要旨,對于后人理解《孫子》本義具有開創(chuàng)性意義。注中間或征引史例、個人實踐闡發(fā)原文微旨,并常有新的發(fā)揮,而不拘泥于字義;引述他書言論相參證亦多精切。另外,曹注本在文字校勘上也具有很高的價值,許多異文較《武經(jīng)》本和《十家注》本為優(yōu)。由于以上原因,曹注一直被視為《孫子》注家中第一大家,深受后人重視。宋朝頒行《武經(jīng)七書》,只有《孫子》有曹注,其余六書無注。但其注過于簡略,偶有闕誤,是其不足。

曹操 ·國學 ·1.4萬字

最新章節(jié) 第14章 用間篇 2015-12-27 06:07:25
難經(jīng)經(jīng)釋
免費

醫(yī)經(jīng)研究著作。2卷。清代除大椿撰,成書于1727年。上卷,載1~29難;下卷,載30~81難。本書的特點是以“經(jīng)”釋“經(jīng)”。徐氏認為:《難經(jīng)》非經(jīng)也,以《靈樞》《素問》之微言奧旨引端未發(fā)者,設為問答之語,俾暢厥義也。”又認為自漢以來,《內(nèi)經(jīng)》已呈各偏一道的發(fā)展,“唯《難經(jīng)》則悉本《內(nèi)經(jīng)》之語而敷昌其義,圣學之傳惟此得其宗。”所以,他對《難經(jīng)》的注釋方法是常以《內(nèi)經(jīng)》為證。他以《內(nèi)經(jīng)》詮釋《難經(jīng)》,使兩書之論互相參照,籍以闡發(fā)《難經(jīng)》的蘊義,并且于中抒發(fā)己見,這種詮釋作法給學者以啟迪。他在闡釋中,能以較為公允的態(tài)度承認《難經(jīng)》中有與《內(nèi)經(jīng)》不同的“殊法異議”,而是《難經(jīng)》“別有師承”,因此,又不簡單地全用《內(nèi)經(jīng)》來否定《難經(jīng)》的論述。這種相互參照、溯本求源的注釋方法和態(tài)度是可取的,他所做的一些“按語”很有啟發(fā)性。現(xiàn)存最早版本為清雍正五年丁未(1727)徐氏洄溪草堂精刻本。有《徐氏醫(yī)書諸種》本(1764)諸種。

徐靈胎 ·國學 ·3.7萬字

最新章節(jié) 第10章 2015-12-27 04:56:09
剪燈余話
免費

傳奇小說集。四卷二十篇,另附《還魂記》一篇。明李昌祺撰。成書于永樂十八年(1420年)。李昌祺,名禎。生于洪武九年(1376年),卒于景泰三年(1452年)。廬陵(今江西吉安)人。永樂二年(一說元年)進士,任翰林院庶吉士,曾參與修撰《永樂大典》,后升任禮部郎中。洪熙元年以其才望卓異,遷廣西左布政使,又任河南左布政使。李昌祺秉性剛直,素抑豪強,以廉潔寬厚著稱于世。《剪燈余話》幾乎完全模仿《剪燈新話》。成書于永樂十八年(1420),有永樂庚子夏自敘。其書大都取材于元末明初事,以婚姻愛情故事為主,又多幽冥靈異人物,作者以此表達他“善可法,惡可戒,表節(jié)義,礪風俗”之義。其中《長安夜行錄》、《鸞鸞傳》、《瓊奴傳》等篇,一方面揭露了封建權要、強暴勢力以及封建禮教的罪惡,一方面贊揚了男女青年自由的愛情,但最后總給人物加上“節(jié)義”之名。《田洙遇薛濤聯(lián)句記》、《江廟泥神記》是寫人與鬼神相愛。其他如《青城舞劍錄》,頌揚了隱居的俠士正直豪俠的氣質(zhì);《泰山御史傳》通過對陰間作官者的議論,抨擊官場的黑暗;而《何思明游酆都錄》寫陰間地府事,以圖對世人起到“懲惡揚善”之效。

李昌祺 ·國學 ·7.5萬字

最新章節(jié) 第25章 賈云華還魂記 2015-12-12 16:30:09
史通
免費

唐朝史學家劉知幾撰。二十卷四十九篇。書成于唐中宗景龍四年(710年)。內(nèi)篇三十六篇,多論史書源流、體例和編撰方法;外篇十三篇,多論史官建置沿革和史書得失。劉知幾在該書中批判了史學著作中流行的宿命論觀點,強調(diào)人事在歷史上的作用。對于《漢書》之類史籍專列五行、符瑞等《志》,把災異、圖讖、神怪故事作為天命的征兆,穿鑿附會,大量記載,則斥之為“言無準的,事涉虛妄”,主張廢除。認為歷史是變化發(fā)展的,應從當時的客觀形勢出發(fā)去評判人物和事件,決定寫史的詳略。還反對是古非今,認為不應“以先王之道持今世之人”。認為史家必須兼有才、學、識“三長”,而特別重視“史識”。對于寫史,則提倡直筆,主張“良史以實錄直書為貴”,要求做到“不掩惡,不虛美”,“不避強御”,“無所阿容”,并對迎合權勢或從個人恩怨出發(fā)進行諱飾的史書,進行了嚴厲的批判。《史通》中許多具有進步意義的卓越見識,在中國史學發(fā)展史上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但《史通》在重視人事作用的同時,往往把某些統(tǒng)治人物的性格、道德、智能等看作是起決定作用的因素,說明作者的史觀仍屬唯心主義的范疇。注本有清代浦起龍《史通通釋》,新標點本又附錄《史通補釋》、《史通通釋補》和《史通增釋序》三種。

劉知幾 ·國學 ·10.5萬字

最新章節(jié) 第47章 自敘(11) 2015-12-27 00:09:37
衛(wèi)生寶鑒
免費

二十四卷。元羅天益撰。羅天益,字謙甫,真定(今河北省正定縣)人。曾從著名醫(yī)家李東垣學習,為李氏得意門生,盡得其師傾囊所授,故造詣頗深。兼承師意,撰有《內(nèi)經(jīng)類編》一部,惜無傳本。《衛(wèi)生寶鑒》為羅天益代表作,系以《內(nèi)經(jīng)》、《難經(jīng)》理論為指導,繼承其師學術思想,兼采諸家之說,結合自己心得體會撰成。卷一至卷三為藥誤永鑒,凡二十五論,論辨發(fā)明誤治之弊。卷四至卷二十為名方類集,按證治分十四門,采古今精要之方,使后人有所依據(jù)。卷二十一為藥類法象,論藥性用法。卷二十二至卷二十四為醫(yī)案治驗,述作者臨證經(jīng)驗。后附補遺一卷,不知何人所作,專論傷寒證治。作者對其師學說多有發(fā)揮,如其論脾胃病因,強調(diào)飲食所傷有飲傷和食傷之分;勞倦所傷有虛寒和虛熱之別。此說更為詳辨。作者在前人臟腑辨證啟示下,對三焦證治獨有創(chuàng)見,闡明了氣分實熱與血分實熱的異同,對后世研究三焦病機多有啟發(fā),頗受醫(yī)家重視。此書有蔣用文所作序一篇,稱其書“論病則本于《素》、《難》,必求其因。其為說也詳而明,制方則隨機應變,動不虛發(fā)。其為法也簡而當,大抵皆采摭李氏平日之精確者,而間概括己意,旁及于諸家者也。”有明永樂十五年(1417)吳郡韓氏刊本,弘治中劉氏刊本,惜陰軒叢書本,1959年商務印書館鉛印本,1963年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鉛印本。

羅天益 ·國學 ·17.7萬字

最新章節(jié) 第30章 2015-12-27 04:59:19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梅县| 勃利县| 平遥县| 邵阳市| 新乡市| 襄垣县| 昌邑市| 甘洛县| 射洪县| 仪陇县| 正宁县| 沙雅县| 天水市| 大姚县| 沁阳市| 寻乌县| 静安区| 东乌珠穆沁旗| 高青县| 微山县| 思南县| 方城县| 稷山县| 双柏县| 蕲春县| 彩票| 和林格尔县| 敦煌市| 略阳县| 宜城市| 左云县| 巴林左旗| 二连浩特市| 钟山县| 西盟| 岳阳市| 景德镇市| 阿拉善右旗| 富源县| 南丰县| 株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