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成實論
免費

梵名Satyasiddhi-s/a^stra。凡十六卷。又作誠實論。訶梨跋摩(梵Harivarman)著,鳩摩羅什于姚秦弘始十三年至十四年(411~412)間譯出。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冊。為成實宗之根本經典。“成實”即“成四諦之實”之意。論中說明宇宙各種現象之存在皆為無實體之假象,最后終歸于空,修如是觀可體解四諦之理,以八圣道滅除所有煩惱,最后到達涅槃。內容分發聚(序論)、苦諦聚、集諦聚、滅諦聚、道諦聚(以上為本論)等五聚,計二零二品。發聚共三十五品,先論述佛、法、僧三寶,后說造論之理由及四諦之法義,并列舉佛教有關有相、無相等十種重要異說,以示明本論之立場??嘀B聚共五十九品,說明五受陰(五取蘊)之苦,并詳敘色、識、想、受、行。集諦聚共四十六品,說明苦因與業、煩惱。滅諦聚共十四品,披瀝本書獨特之見解,即謂滅盡假名心、法心、空心等三心,可達于涅槃之境界。道諦聚共四十八品,說明滅苦而實現涅槃之方法,為禪定與智慧。其中,智乃空無我之真智,系滅煩惱后所得者;此外,復言及空與無我之實踐。本論之立場取二世(過去及未來)無論、性本不凈論、無我論等,且說人法二空;全書之教說不僅網羅部派佛教(小乘佛教)重要教理,亦含有大乘之見解;又多立于經量部之立場,以排斥說一切有部之解釋。在佛教史上,被認為是由小乘空宗走向大乘空宗過渡時期之重要著作。古來對本論究竟為大乘或小乘時有爭論,如南朝梁代之三大法師站在般若、法華、涅槃諸經立場,判定本論為大乘論,嘉祥大師吉藏一派則斷定本論為小乘論。南北朝時一度出現專講此論之成實學派。

鳩摩羅什 ·國學 ·20.7萬字

最新章節 第50章 2015-11-20 18:56:02
大乘法苑義林章
免費

凡七卷。略稱法苑義林章、義林章、法苑,別稱七卷章。唐代窺基著。今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冊。書中對于唯識教義之組織及基本內容,如判教、唯識義理、修行理論、果位等,均詳加闡釋,系古來唯識研究者之珍貴典籍。內容分為二十九章,第一卷有總料簡、五心、唯識義林、諸乘義林等四章。其中之總料簡章為本書最精要之部分,系著者基于唯識之立場以簡擇佛陀一代以降之教說,略分五段:(一)教益有殊門,舉出小乘異部與諸大乘教各別之利益。(二)時利差別門,先敘我國歷來各家之判教,次述唯識宗三時教之說。(三)詮宗各異門,初舉古來各宗立宗之不同,后詮法相之“非有非空中道宗”之要義。(四)體性不同門,先示外道、小乘、大乘等之教體不同,復揭示唯識宗“四重出體”之說。(五)得名懸隔門,為六合釋之概說。第二卷有諸藏、十二分、斷障、二諦等四章。第三卷有大種造色、五根、表無表等三章。第四卷有歸敬、四食、六十二見、八解脫、二執等五章。第五卷有二十七賢圣、三科、極微、勝定果色、十因、五果、法處色等七章。第六卷有三寶、破魔羅、三慧、三輪等四章。第七卷有三身義林、佛土等二章。七卷本為現今所流行者,相傳另有八卷三十三章之異本,系在原有二十九章外,另加得非得、諸空、十二觀、三根等四章。本書之注釋書較重要者有:義林章決擇記(智周)、義林章補闕(慧沼)、義林章獅子吼章(基辨)、義林章纂注(普寂)等。

(唐)窺基 ·國學 ·20.6萬字

最新章節 第49章 2015-11-10 11:18:29
文史通義
免費

中國古代文史理論著作。章學誠著。本書通行有《章氏遺書》本,1921年吳興劉承干刻印。1956年12月中華書局據此排印出版,1961年9月第2次印刷。章學誠所著除本書外,還有《校讎通義》內篇3卷,《方志例略》2卷,《文集》8卷等。后人合刊為《章氏遺書》。全書8卷,分內外篇,各收文章61篇。共計25萬字。史文并論,論文部分主要有《詩教》、《文德》、《文理》、《古文十弊》等篇。本書在文學上的理論主張主要有3方面:1.提倡文德說。其所謂文德,也就是指著作者和批評者的態度。認為作者的態度要“敬”,批評者的態度要“恕”,“凡為古文辭,必敬以恕。”所謂“敬”,又包含“修德”和“養氣”兩方面的功夫,其根本在于“修辭立誠”?!八 笔侵钙吩u文學作品時不要刻求古人,又不能無原則的寬容:“論古必恕,非寬容之謂也?!币澳転楣湃嗽O身而處地”著想,不能以一個不變的模式去衡量一切古人。2.提倡文理說。要求文章要言之有物:“夫立言之要,在于有物?!倍形锏年P鍵在于“中有所見”;“古人著為文章,皆本于中之所見,初非好為炳之烺烺,如錦上繡女之矜套彩色已也。”也就是強調要有“閱歷”。3.提倡“文貴發明,亦期用世”。強調文質統一:“文重于質,視具質如何生吾文焉?!庇纱顺霭l,對擬古和形式主義文風給予了尖銳的批判,認為“今舍己之所求,而摹古人之形似,是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西家偕老之奴亦學其悲號”,是極為可笑的。對清代流行的“桐城派”古文,則以《古文十弊》進行批判。章學誠的這些觀點,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頗受研究者重視。

章學誠 ·國學 ·20.5萬字

最新章節 第46章 外篇三(7) 2015-12-27 05:49:19
詩經通論
免費

十八卷。姚際恒撰。是書成書于康熙年間漢、宋學斗爭之時,它不受傳統傳疏束縛,認為《詩序》無論大序、小序皆東漢人衛宏所撰,多不可信;而朱熹《集傳》雖反《詩序》,又每每陽違之而陰從之。漢學、宋學各有缺點和謬誤,“漢人失之固,宋人失之妄,明人失之鑿?!惫适菚撛姡炔蛔冯S《詩序》,亦不附合《集傳》,正如《自序》中所云“惟是涵泳篇章,尋繹文義,辨別前說,以從其是而黜其非。庶使詩義不致大歧,埋沒于若固、若妄、若鑿之中?!敝鲝堃郧髮嵕?,從詩的本文探求詩義,對歷代各家注疏逐一辨析。求得了部分詩篇本義,對歷代說詩歪曲詩義處多有駁斥,尤對朱熹《詩集傳》駁難最力。有些篇章,錄列漢、宋各家釋義逐一駁詰,因提不出新解,便以“不可詳”或“不得其解”存疑,不肯妄斷。是書除逐章串講詩文,通解全篇意旨外,間或有藝術表現手法的評析。指明詩中的賦、比、興手法,從章法、句法、修辭法,均有精確評價。如評《關雎》第二章曰:“通篇關鍵,在此一章?!痹u《卷耳》末章云:“四“矣”字,有急管繁弦之意?!痹u《廣漢》謂每章最后三句“一字不換,此方謂一唱三嘆。”評《鄘風·君子偕老》中“邦之媛”,猶后世所言“國色”,此篇乃宋玉《神女賦》、曹植《洛神賦》之濫觴。此類見解能突破前人成說,開辟了《詩經》研究之新學風,至今仍可供借鑒,極有價值。然謂一些男女戀歌為“刺淫”之作,則是其因襲傳統,美中不足。因是書不倚任何門派,故當時不受重視,《四庫全書》竟不錄。百余年后,其價值漸被發現。方玉潤《詩經原始》多采其說。鄭振鐸贊曰“此書極為重要,多獨特的新解,而能超出于毛(亨)、朱(熹)的聚訟之外”。最初之版本為道光十七年韓城王篤刻本,后有1927年雙流鄭璋復印本,1958年中華書局排印顧頡剛點校本為最新版本。

姚際恒 ·國學 ·20.2萬字

最新章節 第54章 2015-12-26 22:15:31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兰察布市| 华坪县| 阿克| 拉孜县| 四会市| 太仆寺旗| 灵武市| 乌拉特后旗| 正宁县| 汨罗市| 玉田县| 瑞安市| 揭阳市| 曲水县| 拉孜县| 广元市| 罗甸县| 兴仁县| 永平县| 昭平县| 东兴市| 长宁县| 资源县| 北川| 维西| 手游| 昌都县| 潞西市| 栖霞市| 章丘市| 台山市| 太和县| 依安县| 宁河县| 宾川县| 合山市| 罗山县| 尚义县| 文水县| 渭南市| 宜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