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徐氏珞琭子賦注
免費

又名《珞琭子三命消息賦注》。二卷。宋徐子平撰。徐子平生卒年與事跡皆不詳。據劉玉《己瘧編》說,江湖談命者有徐子平,精于星學,后世術士宗之。又說徐子平名居易,五代末人,曾與宋道士陳摶、呂洞賓俱隱華山。徐子平所注的《珞琭子三命消息賦》,是言祿命之書,其法專以人生年、月、日、時推衍吉兇福禍。李淑《邯鄲書目》說它是取“琭琭如玉,珞珞如石”之意,而不知撰者為何人。朱弁的《曲洧舊聞》說,世傳《珞琭子三命消息賦》,不知何人所作,序而釋之者以為周世子晉所為,但考其書所引有“秦河上公”,又如懸壺化杖之事,皆后漢末壺公費長房之徒,可見絕非周世子晉所為。又楚賾序以為是南齊陶弘景自稱珞琭子,但祿命之說至唐代李虛中還沒形成完整的八字,陶弘景如何能作?考此書始見于《宋史·藝文志》,而晁公武《讀書志》也說此書行于宋宣和、建炎之間,則此書應為北宋人所作。自宋以來注此賦者有王廷光、李同、釋曇瑩及徐子平四家。徐子平此注久無傳本,只有收入《永樂大典》者為全帙。《四庫全書》著錄時按《宋史·藝文志》分為上下二卷。書中論氣之向背,金木剛柔之得失,青赤父子之相應,所言多近于理。此書有《墨海金壺》本、守山閣刊本、《四庫全書》本等。

徐子平 ·國學 ·2239字

最新章節 第1章 2015-12-27 05:57:31
傷寒論綱目
免費

清·沈金鰲撰。成書于1774年。全書分16卷,34.4萬字。該書首冠以總論,分為脈癥、六經主癥、表里、傳變等篇。自卷一至卷十五,循六經之次,編列《傷寒論》原文;其不得分屬六經者,如傷寒后癥及辨脈、平脈等篇,悉列另篇,以為十六卷。因是書編次,“以仲景論為綱,歷代諸家之語足以闡明仲景者為目”,故名曰《傷寒論綱目》。其編次注釋有這樣一些特點:①按證歸類,重編《傷寒》。其在《凡例》中說:“仲景《傷寒論》,自叔和竄亂后,其六經條款,凡注釋家各以意為前后,訖無一定。獨柯氏《論注》,其分隸六經者,頗有理據,今《綱目》所定,皆依柯本。”②博采群書,以目釋綱。其在六經原文綱下,則采輯叔和以下42家傷寒著作為目,各摘其語之尤精且當者,以發明仲景之論。而其中又以柯韻伯之說為主。并附以己見闡發于后。③六經傳變,注重辨證。沈氏認為,“傷寒之病,有傳經,有直中,有始終不傳,有風寒交中,千態萬狀,棼如亂絲”。學者當循六經辨證之旨,明邪犯臟腑經絡,輕重虛實之異,而隨證論治。④立法用方,靈活變通。其駁斥“但取仲景法,不取仲景方”之詭言,謂仲景之書,“方因法立,法就方施,113方,方方皆活,397法,法法皆通”。若將其法與方融會貫通,誠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既可治外感,又可治內傷,本書對后世有深刻影響,是一部研究“傷寒論”各家注釋的難得參考書。不過,是書亦有不足之處,如清·曹禾《醫學讀書志》說:“然沈氏改補前人原文,幾呈不可句讀;采集諸家,復美丑不齊;不著書名,任情竄抹,每非厚書之轍,雖獲睹秘書,實未得書中旨趣。”

沈金鰲 ·國學 ·31.1萬字

最新章節 第74章 傷寒后癥(7) 2015-12-27 00:45:31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化县| 太仓市| 锦屏县| 同仁县| 温州市| 深圳市| 潞西市| 抚顺县| 济源市| 凭祥市| 德庆县| 大邑县| 玉环县| 长宁区| 通河县| 满洲里市| 灵武市| 绥中县| 五寨县| 屏边| 华亭县| 内黄县| 乐清市| 黔西| 扶绥县| 双城市| 波密县| 耒阳市| 溧阳市| 噶尔县| 濉溪县| 夏河县| 菏泽市| 抚远县| 南部县| 吉林市| 曲阜市| 吉水县| 苏尼特左旗| 铁力市| 龙岩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