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朝漢學師承記
學術史著作。清江藩撰。八卷。“國朝”指清朝。全書列舉清儒中“篤守漢學家法”的代表人物,并對他們的生平、著述、學術思想等,進行介紹和評價,從而系統地反映了清代儒學的發展狀況。但是,清人治經不僅注重漢唐注疏,而且兼采宋儒義理,實際上很難區分誰是“篤守家法”者,誰是專說義理者。又因為作者的門戶之見很深,故書中所論也有不盡符合事實的地方。如把閻若璩列于首卷,將黃宗羲、顧炎武列于末卷,并在本書卷八說:“梨洲(黃宗羲號)乃蕺山(劉宗周,明末哲學家,學者稱蕺山先生)之學,矯良知之弊,以實踐為主。亭林(顧炎武號)乃文清之裔,辨陸、王之非,以朱子為宗。效兩家之學,皆深入宋儒之室。但以漢學為不可廢耳,多騎墻之見,依違之言,豈真知灼見者哉!”對此,皮錫瑞在《經學歷史·經學復盛時代》中指出,這是“刻黃、顧而寬于閻,是并閻氏之書未之考也。”另外,對胡渭、萬斯大、方苞等的評價也有失公允之處。雖如此,該書以豐富的內容,精博的辨證,受到清以后多數學者的好評。該書有單行本,又有《粵雅堂叢書》本,《玲瓏山館叢書》本。
·7.8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