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線下教育的領導者新東方在它最近公布的Q2財報中顯示,公司凈虧損達到1580萬美元,這是自2007年以來的首次虧損。有人據此說線下教育的寒冬將至,互聯網線上教育將迎來春天。據業內人士估測,2015年中國平均每天有7、8個有關移動教育的互聯網產品誕生。隨著互聯網教育類移動應用的井噴式爆發,大量產品涌入用戶視野,難免出現良莠不齊的情況。
藍獅子(中國)企業研究院 ·財經 ·2.5萬字
2020年,席卷全球的疫情加速了產業結構以及全球貿易鏈的重構,跨境貿易獲得了井噴式增長。網經社“電數寶”電商大數據庫顯示,2020年中國跨境電商市場規模達12.5萬億元,較2019年的10.5萬億元同比增長19.04%。根據海關數據,2020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1.69萬億元,同比增長31.1%。跨境電商已逐漸成為外貿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這一變化得益于中國在全球產業價值鏈中的角色和歷史積淀。當跨境電商步入“供給為王”時代,中國制造的供應鏈優勢凸顯。
21世紀商業評論 ·財經 ·7.7萬字
每當有新技術出現,從業者總是希望在企業用戶中快速推行,但技術應用疊加后,企業又會面臨新的問題和痛點,社會和市場需求也會同時發生改變,于是又激發了新的議題。
《商界》雜志社 ·財經 ·7萬字
商業理論家阿里·德赫斯(AriedeGeus)有言,“比你的競爭對手學習速度更快,可能是惟一可持續的競爭優勢”。跟其他的事物一樣,學習也是有“套路”的,本期《哈佛商業評論增刊·學習才是你贏得成功的唯一資本》遴選6篇文章,幫助你掌握學習的技巧與“套路”,走出學習困境。
哈佛商業評論 ·財經 ·2.2萬字
反饋因何失效
哈佛商業評論 ·財經 ·12.8萬字
數字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融入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根據工信部的統計數據,2020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已增長到39.2萬億元,數字經濟占GDP的比重提升至38.6%。今年初,國務院印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數字經濟邁向全面擴展期,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0%的發展目標。規劃重點提到,要加快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和增強關鍵技術創新能力,以及持續提升公共服務數字化水平。實體經濟的數字化升級是一場馬拉松,道阻且長。而所有有價值的數字化探索,都在探尋一種更加美好的工作、生活及治理狀態的可能性。
21世紀商業評論 ·財經 ·7.5萬字
《商界》雜志順應了時代,洞察了人心,承擔了使命,數年后,中國才有了商業財經媒體這個概念。白駒過隙25年,工業化、城市化、信息化、智能化……中國社會經歷了史無前例的“過山車”,中國企業演繹了斗轉星移的升騰起落。每個時代的奇跡都曾被我們記錄:從劉永好們創造的白手起家傳奇,到馬云們奔赴的改變中國人習慣的技術,到任正非們發起的挑戰全球一流企業的沖鋒……無數登頂的英雄和悲壯的失敗,都推動我們思考:什么樣的基因、什么樣的文化、什么樣的行動、什么樣的技術,才能穿越時間與環境的變化,讓企業創造基業長青的價值?
《商界》雜志社 ·財經 ·10.8萬字
再從創新的維度來看,處于轉型升級關鍵時期的中國企業,正面臨著尋找發展增長新動能的挑戰。而市場規模,正是創新的一個關鍵驅動因素。當你單刀直入,面對更大規模的市場,顯然更容易收回研發成本,因此更有動力增加研發。事實上,數據表明,出口企業確實比非出口企業更加創新。世界是平的。小巨人們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展現的不僅是商業土壤的多樣性,它們砥礪前行的姿態,更值得我們尊敬和學習。
《商界》雜志社 ·財經 ·9.5萬字
在瘋牛的氣氛下,大批“韭菜”投資者跑步進場,“擇時”還是“擇股”是擺在投資新人面前的首要難題。作為普通投資者,沒有專業的系統知識和強大的經濟能力,想要在牛市中選擇一只好的股票已是很難,如果還要選擇何時買入和賣出,更是難上加難。很多投資專家都會告誡他們,不要被牛市的氛圍蒙蔽了雙眼。并且,牛市的賺錢效應往往并不明顯。那么,在如此瘋狂的牛市中,什么樣的思維才是牛市思維?什么樣的投資策略才是賺錢的策略?投資者們應當怎樣面對風險保證資產的安全邊際?又該如何擇時“上下車”?雪球特發起#上車容易下車難選擇真的很重要#有獎征文活動,球友們分享了自己的投資故事與經驗。
雪球用戶 ·財經 ·2.1萬字
金融家總是對的么?索羅斯和比爾格羅斯是與巴菲特截然不同的金融家,他們的風險偏好與犀利眼光讓他們受益良多。格羅斯被認為是力挽狂瀾的天才,能讓駿利再現輝煌嗎?作為在中國擁有唯一全牌照證券公司的外資行,瑞銀堅信人才戰略是整個業務戰略的重要有機部分,是在中國業務過去成功、現在穩健、未來發展良好前景的基石所在。那么瑞銀是通過怎樣的方式找到人才?我們特別編輯了《金融家總是對的么》系列專刊,嘗試找到金融家們叱咤風云的獨門絕技,解析巴菲特們的投資策略與邏輯,并展望未來的金融科技所帶來的投資革新。
商業周刊 ·財經 ·2.6萬字
進入2021年以來,中資房企債券違約事件頻發,越來越多千億房企爆雷,甚至蔓延至頭部房企,引發了監管與市場的高度關注。在中國房地產高歌猛進的20年里,中資房企出現如此大的信用危機尚屬首次。這與行業發展、經濟發展的周期有關,也與監管對風險的預判和提前干預有關。回顧2021年部分房企債券違約事件,后者必定成為重要的注腳。也許,不必對房企及房地產業過于悲觀,提前將房地產泡沫擠出,提前將房企債務風險釋放,對于行業長期平穩健康的發展利大于弊。
2016年激蕩而起的各種思潮,終將匯入歷史的河流,隨記憶的綿長而消散。但是,十年后、二十年后,當商業世界已讓今人難以辨別的時候,我們終將會發現,一切源于此刻,一切起始于我們今天的思索與行動。
《商界》雜志社 ·財經 ·10.5萬字
晉升為管理者是個好消息,這代表著到目前為止你的表現都很成功,然而,從今以后的職業生涯道路將會更加崎嶇難行。
哈佛商業評論 ·財經 ·1.9萬字
中國半導體產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目前,中國廠商在通訊芯片、模擬芯片與OSD設計、成熟制程制造與封測環節產生較多的營收,而在前端設備和原材料市場處于起步階段。特別是在芯片設計環節,中國企業跑步前進,在存儲芯片、模擬芯片方面建立起一定的競爭力。如何突破封鎖,造一顆國產芯?
《21世紀商業評論》雜志社 ·財經 ·7.3萬字
增長永遠都是企業發展重中之重,無論是否以營利為目的。本期《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增刊《實戰復盤第五季·十大全球CEO親授企業高速成長的關鍵戰略》精選11篇文章以饗讀者,十家全球頂尖企業CEO口述推動企業迅速成長或者再次增長的關鍵性戰略,通過復盤當時的戰略選擇來總結經驗與教訓。在歲月的洗禮下,這些經驗與教訓成為后起之秀們的后事之師。
哈佛商業評論 ·財經 ·5.5萬字
北京市“四大班子”作為城市的管理者都要搬遷到通州副中心,北京市外來人口的疏解更是勢在必行。從非京籍入學條件的收緊,到大型批發市場搬遷等低端產業的疏解,到整治“穿墻打洞”的規范市容行動,不同就業情況的北漂似乎都是潛在疏解對象。北京的畢業大學生落戶指標越來越少,北京的房價越來越高、北京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非京籍兒童入學越來越難,北京已經在如此堅決地疏解外來人口,北漂們為什么還在前赴后繼地要留在北京呢?也許,在詳細了解北京與外來人口流入地的巨大的發展差距后,才能更加深切地理解,北京的吸引力為何如此之大。
英國《金融時報》 ·財經 ·2478字
人口老齡化已成為當前中國面臨的重要挑戰,將貫穿國家未來戰略轉型。有效應對人口老齡化,事關全球經濟趨勢,事關國家發展全局,事關金融創新方向。
北大金融評論 巴曙松 ·財經 ·14.3萬字
今年以來,疫情肆虐全球,各國市場環境充滿著不確定性,面對當前波云詭譎的投資前景,一向聰明的球友察覺到意外大跌提供的絕佳入場機會。ETF具備指數基金的特性具有交易便利的特點,ETF既可以定投也很適合一次性投資,是非常好的投資利器。ETF其憑借便捷性、高透明度、強流動性、低風險性等成為股民新寵,經過2019年以來的快速發展,目前上市交易的ETF產品接近300只。雪球特發起#雪球ETF粉絲節#征文活動,廣大球友熱情參與,寫下了他們的ETF投資心得。我們精選出10篇優秀文章匯編成冊。希望對您投資ETF有所幫助。
雪球用戶 ·財經 ·2.8萬字
所謂頭腦風暴最早是精神病理學上的用語,指精神病患者的精神錯亂狀態,現在轉而為無限制的自由聯想和討論,其目的在于產生新觀念或激發創新設想。本期《頭腦風暴升級》就著重探討了問題和答案的關系。
哈佛商業評論 ·財經 ·11萬字
盡管有資格和資歷的女性,在各行業,不同機構獲得最高職位的人數在上升,盡管很多組織致力于培養高潛力女性雇員,在晉升高級職位方面,男性和女性仍存在性別差異。在眾多原因中,傳統觀點認為,養育孩子是一小部分女性董事、C級領導者和合伙人等退出職場的原因。
哈佛商業評論 ·財經 ·2.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