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哈佛商業評論
作品粉絲 174 人
全部作品
從腦神經學和情緒科學來說,快樂是一種催化劑。這種化學變化讓人們更樂觀,更充滿活力,更健康。心理學家一直都對情緒保持著濃厚的研究興趣,過去的20年間,情緒的研究數量出現爆炸式增長,其中最受心理學家關注的情緒之一就是幸福感。心理學家埃德·迪納(EdDiener)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快樂體驗出現的頻率要比快樂體驗的強度能更好地測量你的幸福感,也就是說一個每天經歷十幾個小開心的人,很可能比只遇到一件大喜事的人更幸福。
哈佛商業評論 ·財經 ·1.8萬字
生活中難免會遇到艱辛時刻:失業、減薪、無力償還房貸……面對困難,有人一蹶不振、陷入抑郁或永遠無法重拾信心。但也有人重振旗鼓,比如因失業的契機而發現事業的第二春。
哈佛商業評論 ·財經 ·1.1萬字
在現代不確定的商業環境下,危機管理問題愈發顯得重要。危機管理是應對商業不確定性的重要舉措,其目的在于主動積極地發現并預防突發性、未知性因素,消解其破壞力,保證企業業務的正常運行,盡可能減少商業損失和品牌損耗。
哈佛商業評論 ·財經 ·1.4萬字
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資源。在有限的時間和精力下變得更高效就成了很有必要的一件事。
哈佛商業評論 ·財經 ·1.2萬字
在經濟不景氣時,削減市場費用是企業必然的選擇。同時,CMO(首席營銷官)也可能會成為企業業績不佳的替罪羊,被踢出局。本增刊討論的就是CMO為何做不長久的問題。
毫無疑問,現代社會中隨著社會分工的細化和社會觀念的革新,女性在職場中的價值和作用越來越大了。不過,女性需要在職場中得到更加公平的對待。然而要實現這一點,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哈佛商業評論 ·財經 ·1.3萬字
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開踢在即,人們愛看球賽不僅是因為可以欣賞到高超的球技,更是因為比賽結果的不可預測性。比賽結果雖很難預測,但我們可以從比賽中學習團隊管理知識。本別冊分別從球星、教練和俱樂部角度闡述球賽與管理的異曲同工之處。
哈佛商業評論 ·財經 ·1.5萬字
我們極度渴望受到重視,而這來自于領導、同事以及公司。遺憾的是,很多員工在工作上感受不到受尊重;超過一半(54%)的員工稱無法經常得到領導的尊重。如果再算上同事和公司因素,感覺不受尊重的百分比會劇增。
哈佛商業評論 ·財經 ·1.7萬字
如何在工作時全力以赴,同時又保持豐富而愉悅的個人生活?這也許是當代管理者面臨的最大挑戰。“平衡”工作與生活是職場人士最關注的話題。然而平衡一詞意味著我們要在工作和其他活動之間保持五五開。這真的是理想比例嗎?哈佛商學院的鮑里斯·格魯斯伯格和羅賓·亞伯拉罕斯認為,人們根本不可能達到這種平衡狀態。管理者應該自己決定自己的生活方式,當面臨選擇時,他們需要深思熟慮,做出取舍。否則,他們就會顧此失彼,根本無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或生活中。
晉升為管理者是個好消息,這代表著到目前為止你的表現都很成功,然而,從今以后的職業生涯道路將會更加崎嶇難行。
哈佛商業評論 ·財經 ·1.9萬字
在現代商業社會,一個成功人士的背后,往往是一個穩定家庭。對于有意在事業上更上一層樓的專業人才而言,擁有一位惺惺相惜的伴侶,對你的人生提供建議和支持,將會是極大的助力。但人生總是不完美的。現在很多人工作壓力大,焦慮感爆棚,而他們另一半的工作境遇也往往如此。正如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卡爾·羅杰斯所說,“當一段愛情并沒有讓你成長的可能,你就該離開它。”所以,一個合適的伴侶究竟是什么樣的呢?雙方應該如何溝通?如何共同成長?《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推出七夕專刊,從科學的角度解釋伴侶對于個人工作生活的意義,以及雙方溝通的一些“小秘訣”。
哈佛商業評論 ·財經 ·2.2萬字
事業有成的你,卻在眾人的掌聲中,發現自己不快樂,甚至覺得入錯了行,方向迷茫,因而備感挫折。為什么擁有高地位、高薪、高收入的管理者,卻高興不起來?這是因為成就感不是突破別人設定的目標,而是跨越你為自己設下的障礙。
哈佛商業評論 ·財經 ·2.5萬字
盡管有資格和資歷的女性,在各行業,不同機構獲得最高職位的人數在上升,盡管很多組織致力于培養高潛力女性雇員,在晉升高級職位方面,男性和女性仍存在性別差異。在眾多原因中,傳統觀點認為,養育孩子是一小部分女性董事、C級領導者和合伙人等退出職場的原因。
某些政治風險可能讓公司一敗涂地的概率很高,所以管理政治風險已經成為了戰略要務,面臨目前的國際政治環境,所有中國的大型企業都要引以為戒。
哈佛商業評論 ·財經 ·3萬字
城市的命運取決于人才。如今,商業活動的一個突出特點是創新活動以及這方面的杰出人才越來越集中在少數幾個城市或地區。而隨著新技術不斷顛覆各個行業,企業的命運也越來越掌握在這些熱點地區的手上。越來越多的企業為了追趕變革的步伐,向著人才聚集的地方匯集,這反過來又進一步影響了城市的發展。城市-人才-企業三者構成了一個密不可分的利益共同體。
每到年底,都是跳槽的高發時期。也許是現在的工作并不適合你,也許你選錯了行業,也許你不喜歡工作本身,也許你感覺周圍的同事不值得信賴,也許你的上司并不稱職。這時,大多數人會告訴你,你該找一個更適合的工作。但這真正做起來并沒那么容易,你可能會因此面對這些情況:經濟環境惡劣、家庭負擔、你所在工作領域內機會有限。所以,跳槽這件事,需要你想清楚才行。
數字化轉型、工業互聯網、高級分析法、人工智能、機器人、機器學習……技術革新導致大多數公司的員工規劃從戰略上需要作出巨大改變。還有許多其他變革正從根本上改變著工作的性質。就比如機器學習,在許多工作中可能不會完全替代人工,但它會影響工作的方式,需要新的技能并導致許多現有的技能變得不那么重要。世界經濟論壇預測,“到了2020年,在大部分的職業里,超過1/3的核心技能是那些在今天的工作中還未受到重視的技能。”
汲取失敗的教訓,說起來容易,但真正能做好的卻很少。可口可樂CEOJamesQuincey稱:“如果我們沒有犯錯,就證明我們沒有努力嘗試。”奈飛CEOReedHastings則稱:“產品的成功率太高了,我們需要多冒險,去嘗試更多瘋狂的事情,提升失敗的比例。”許多公司已將“鼓勵失敗”“無懼失敗”寫進公司管理體制,他們中許多都設有“慶祝”失敗的活動,以提升企業創新能力。那么,企業應如何看待失敗?企業的失敗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我們應如何從失敗中學習,提升失敗的回報率?小佛爺推薦4篇來自《哈佛商業評論》的研究與評論文章,讓我們一起擁抱失敗。
很多企業家都面臨這樣的困境:公司成長慢、利潤薄、士氣低、執行差,因而迫切需要調整、轉型乃至重塑。在此過程中,企業家面臨的問題千頭萬緒,如何準確治療頑疾、提升企業競爭力?關鍵在于企業家需要從組織全局角度分析與診斷,而不能只看到具體問題。
哈佛商業評論 ·財經 ·2.6萬字
現在全球數千家公司已經在應用人工智能,從商業潛力(而非技術)角度考察AI,對公司而言很有益處。大體上講,AI可以支持三個重要的商業需求:業務流程自動化、數據分析洞見,以及與客戶和員工的交流。但其應用領域依然有限,絕大多數重要機會尚未發掘。瓶頸主要出現在管理、執行和商業想象力方面。本期《哈佛商業評論·增刊》精選9篇文章,從商業模式、教育以及應用場景,深入探析人工智能的發展機遇與未來。
哈佛商業評論 ·財經 ·4.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