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北大金融評論 巴曙松
作品粉絲 3 人
全部作品
金融的本質是人性的博弈與合作,中國如果能在不斷地自我審視與新一輪開放中促進金融合作與發展,必將成為這場博弈的最終贏家。
北大金融評論 巴曙松 ·財經 ·13.1萬字
養老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也許是金融最美好的三種面孔,科技向善、金融也應向善。讓退休的老人、無辜的后代和窘迫的窮人,擁有他們應有的尊嚴、未來與機會。
北大金融評論 巴曙松 ·財經 ·14萬字
新冠疫情讓金融市場遭遇颶風海嘯:全球負利率蔓延、無限QE出現、債務天量堆積、現代貨幣理論流行……金融危機理論需要重新調準:是的,這一次真的不同!
北大金融評論 巴曙松 ·財經 ·14.5萬字
在建設世界級城市群的當下,金融發展與結構優化已經成為城市群現代產業體系建設的重要內生動力,并且將對中國金融業的新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在資管新規的指導下,中國資管行業的發展呈現出一系列根本性變化:監管體系深刻變革,業務模式積極轉型,競爭格局全面重塑。
北大金融評論 巴曙松 ·財經 ·14.7萬字
與廣義的金融科技(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不同,本期金融智能化強調的是中國的金融業一一這個高度依賴人類的見識、操作、信任的高人力資本行業—是如何在人工智能的大潮下,在中國上演的這個過程,既有全球的共同路徑,也有中國的獨特道路。
收入和財富不平等是客觀事實,無法回避,但也不太容易得出非黑即白的結論。采取什么辦法進行控制和調整,理性而長期地為緩解世界不平等提供政策工具,已經是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無法回避的世界性難題。
本作品聚焦“數字時代的數據安全”這一熱門話題,數據和信息安全不僅與每個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而且已成為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數據作為一種新型、獨立、重要的保護對象已獲立法認可,信息安全建設的新篇章已然開啟。
北大金融評論 巴曙松 ·財經 ·14.6萬字
本作品聚焦由于國內外環境發生顯著變化,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際國內雙循環”的發展模式已經成為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導戰略的社會現狀,強調指出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的第二大經濟體、第二大消費市場,以及工業門類最齊全的國家——這形成了我國實現雙循環戰略的基本面。無論是經濟內循環還是外循環,其核心都是從時間和空間上對過去競爭格局的超越,以長期主義和區域合作促進生產要素流動,激勵技術創新,培育我國參與國際合作的新優勢。
北大金融評論 巴曙松 ·財經 ·14.1萬字
人口老齡化已成為當前中國面臨的重要挑戰,將貫穿國家未來戰略轉型。有效應對人口老齡化,事關全球經濟趨勢,事關國家發展全局,事關金融創新方向。
北大金融評論 巴曙松 ·財經 ·14.3萬字
本作品聚焦“碳中和”這一社會熱點話題。碳中和進程伴隨著機遇和挑戰:挑戰在于,碳中和勢必會形成對許多產業的沖擊,考驗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和防范能力;機遇在于,碳中和目標的達成需要大量投資,雖然過程多元復雜,但是目的還是為了實現綠色發展。
北大金融評論 巴曙松 ·財經 ·14.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