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教授、法學博士、博士生導師黃匯老師從事知識產權理論與實踐研究的成果集成,從理論探討及實踐建議等方面對我國知識產權制度的理論新建與制度創新進行了獨到的闡明與論述。具體內容涉及對商標權和著作權領域相關重點問題的解析,以及對知識產權公益訴訟和知識產權未來建設的展望。
黃匯 ·理論法學 ·19.9萬字
該書是一本簡明的法理學教材,相較于傳統教材,有三大特點:其一,知識體系簡潔、明了。從內容的選擇上,本書不求全面而復雜,而是挑選法理學比較基本的內容(且注意與司法考試內容的基本對接),按照更為順暢的邏輯進行排列,依次展開論述。其二,行文表述通俗、愉悅。雖然談論的是相對比較抽象和高深的法學原理,但本書盡量采用通俗、易懂的專業語言進行描述,深入而淺出,活潑而愉悅。其三,原理與案例相結合。抽象的法理源于生活,為了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法學原理,本書挑選了若干法制史上比較經典的案例,包括安樂死、同性戀、納粹審判等,以及生活中常見的問題,用以闡釋和解析法學原理。
李紅勃 ·理論法學 ·26.8萬字
環境法學是法學大家庭中的新成員,其強烈的現實性和濃郁的人文性散發出迷人的魅力,越來越多的學人投身其中。相比于具有悠久歷史積淀的民法、刑法等法律部門宏大的體系、核心的范疇和頗具特色的方法論,環境法顯得不那么深邃、厚重和正統。因此,無論是基于對自身理論的不斷超越,還是基于對實踐的有效引領,都需要更加重視環境法的法理研究。本書從環境法的基礎理論出發,對其性質以及相關內容進行闡述,接著對其立法的相關問題進行分析與探索,以及環境法實施的相關機制,如公眾參與環境保護視角下的環境信息公開、環保產業促進專門立法,最后對于環境法律制度的完善與構建以及生態環境對經濟發展的影響進行總結與分析。
宋博納 ·理論法學 ·20.8萬字
本書認為:為應對新時代人權司法保障的現實需要,我國司法制度應當全面升級。如行政訴訟制度應通過訴訟類型化技術進一步拓展受案范圍,并通過價值判斷方法和審查基準的體系化強化審查力度,從而最大限度發揮其人權保障的憲法功能。針對諸如發展權等未明確進入法定權利范圍的權利保障問題,我國則應建立一體化救濟路徑,通過現有權利實施機制對發展權利進行整合性法律救濟,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建構實體性和程序性制度。
蔣銀華 ·理論法學 ·19.8萬字
本書纈選李步云先生三十年來有關法治問題的文章五十余篇。記錄了先生在法治與人治、法治入憲、法治國家基本標準、執政黨依法執政等問題上的觀點和理論體系。我們從中既可領略先生敏銳的思想,也可感悟中國三十年來法治的重大進步。書中討論的許多問題,依然屬于中國目前的熱點問題,李步云的觀點,對我們在新時期進一步解放思想、推進依法治國有著重要的啟發意義。
李步云 ·理論法學 ·42.2萬字
現代經濟交往中,信息即財富。故,信息告知義務的強制性,在一定程度上體現為強制性地分配財富,這就需要充分平衡義務設置中的各方的利益關系?!睹穹ǖ洹泛贤幾鳛檎{整動態財產交易的基本規則,承擔著維護、促進財產公平交易,矯正不公平的財產交易的任務。由于隱瞞型欺詐不僅可以作為合同撤銷的理由,也可以作為締約過失損害賠償的理由,因此其具有“準侵權行為”和“侵權行為”的雙重屬性,對于其構成要件認定的研究,必須從以上兩個角度進行討論。本書以其不同的法律效果為導向,重點研究作為合同撤銷理由之隱瞞型欺詐的構成要件認定問題及訴訟證明問題。
張錳霖 ·理論法學 ·17.4萬字
本書就衍生作品(二次創作作品,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同人文字作品和同人演繹視頻作品)在中國著作權法體系中的承認與保護問題進行研究。本書在導論和第一篇第一章對概念進行厘定后,于第一篇第二章對衍生作品在著作權法中的不確定性做了分析。將不確定性歸因于“立法”上宗旨模糊、權利范圍限制與司法標準的多元性,并認為這些沖突的根本原因,在于“著作權本質問題”的爭議與“文化產業/作者/讀者等利益主體的沖突”。第二篇著重分析了衍生作品興盛的歷史與現實原因,通過別開生面的文學及傳媒文化領域相關人士的田野訪談,考察衍生作品合法化的意義。第三篇則通過文化、市場行為的角度,以及立法、司法及法理比較角度,論證、闡釋衍生作品著作權合理性的可能與途徑。
殷源源 ·理論法學 ·27.6萬字
本書首先分析了氣候變化與能源效率以及氣候變化和能源效率法律規制的內在關聯,然后從倫理學、法哲學和經濟學等理論和現實層面探討氣候變化背景下能源效率法律規制的正當性與合理性,并在對我國能源效率狀況及法律規制實踐進行實證分析的基礎上,借鑒國外能源效率法律規制的成功經驗,運用能源效率法律規制的基本理論,探討適合我國國情的“應然”的氣候變化背景下能源效率法律規制的原則、思路和模式,從而構建“三位一體”的氣候變化背景下能源效率法律規制的具體方案。
邵道萍 ·理論法學 ·14.2萬字
自動駕駛汽車是人工智能最為重要最為典型的應用場景,也是傳統汽車向智能汽車發展的未來趨勢。自動駕駛汽車具有很大的社會價值,但也帶來了一系列私法挑戰,涉及法律地位、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產品責任、責任保險、隱私與個人信息保護、汽車數據權屬與利用等。與此同時,當前全球自動駕駛汽車都處于道路測試向示范應用、商業應用的關鍵階段,如何助推自動駕駛汽車大規模商業化落地,迫在眉睫。為此,本書充分考察域內外治理經驗,立足本土國情,針對上述挑戰與需求予以系統回應。本書希望通過對自動駕駛汽車法律問題的分析,引起人們對自動駕駛汽車更多的關注和討論,確保自動駕駛汽車以一種最為溫和的方式駛入我們的生活,最大限度減少新技術可能帶來的影響和騷動。
鄭志峰 ·理論法學 ·22.9萬字
醫學的先決條件是尋求幫助的病患和施予幫助的醫師,醫患關系的研究對象就是這兩者之間的多種多樣的關系。因此,醫患關系是整個醫學實踐中最本質的內容。本書以醫患關系作為研究視角,分析醫療糾紛的預防機制,分別從基礎理論、法律關系、醫患雙方的權利與義務、醫療糾紛預防等方面對醫患關系進行了闡述,意在探索醫患溝通機制和醫務社會工作制度對推動醫療糾紛預防制度發展的重要意義。
陳琦 ·理論法學 ·10.4萬字
本書以“經濟發展與法治保障”為研討主題,探索經濟發展的法治保障問題。經濟與社會協調、健康、有序、和諧發展,發揮規劃法、稅法、金融法、企業法等的功能,共同促進社會協調發展,在追求經濟增長的同時,也要關注與資源、環境的協調及人與自然和諧的可持續發展。
趙秉志主編 ·理論法學 ·45.8萬字
人工智能、區塊鏈與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深刻塑造著當代社會,全球法正在發生范式意義的演變。法律和科技的關系經歷重大轉變。社會溝通的信息化、知識化與數據化,為法律的代碼化、算法化和學習化轉型提供了條件。全球數字寡頭在新型法律平臺重構并主導信息的生產與分配過程,商業、權力與技術形成復雜糾葛,進而帶來一系列潛在風險。在新的人工智能時代,中國必須調整法律戰略思維,在法律部門重構、群體利益平衡、全球規則主導三個層面加強規劃意識。本書在社會理論和全球法視野下重新審視數字革命與法律變遷的關系,從社會系統論、法律全球化、數字法等多重理論視角立新。本書是我國法學界一部討論人工智能、信息革命和全球法變遷的學術專著,對此問題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余盛峰 ·理論法學 ·16.2萬字
本書系統闡述了體育法的核心概念、歷史演進、研究方法,以及法律理論與制度基礎。本書從大學體育法律制度的構建出發,深入探討了體育賽事組織的法律責任、反興奮劑法規與實踐、體育合同管理法律實務以及體育組織中的法律法規遵守等方面的問題。同時,結合奧林匹克制度文化與法律保障,分析了奧林匹克運動的法律地位、制度文化的法律保障以及法律糾紛的解決機制。本書旨在為讀者提供全面而深入的體育法知識,為體育法的實踐與發展提供理論支持與指導。
歐陽澤蔓 ·理論法學 ·17.2萬字
琳達·赫什曼寫的這本合傳講述了她們是如何在男性占主導地位的職業較量中為得到認可而奮斗,并最終惠澤全美女性的故事。赫什曼還厘清了兩位大法官在解決就業歧視、墮胎、平權行動、性騷擾,以及其他對女性生活至關重要的爭議中,如何通過創設先例來塑造現代女權主義的法律框架?!稖厝岬恼x》把溫情的個人敘事與具體的法律問題結合在一起,讓我們前所未有地了解這兩位非凡女性。細致入微地研究,引人入勝地講述,這是一本關于如何改變美國法律和文化的權威著作,也是一個關于偉大友誼的動人故事。
(美)琳達·赫什曼 ·理論法學 ·23萬字
本書將電影法作為一個獨立的領域進行研究。在對電影及電影法的發展歷程、基礎概念、定義、性質和體系進行探討和比較的基礎上,歸納研究我國電影法的原則和規則,重點介紹電影法的主要淵源,并從立法、執法、司法、守法的角度和電影法運行的各個階段對現行法律和政策進行解析、闡述,為讀者構建了完整的中國電影法的體系架構。
欒姍 ·理論法學 ·8萬字
本書記錄了1969—1975年間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受理的、在美國司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案件——包括廢除學校種族隔離案、尼克松水門案、死刑的存廢、禁止墮胎是否違憲案等。通過揭示這些判決背后不為人知的過程——關鍵第五票的爭奪,自由派與保守派的斗爭、形形色色的意見書草案、大法官之間的對峙及協商等,全方位地展示了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在這一時期運作的內幕。本書雖然只寫了7個庭期,但對每一個庭期都描述的很詳盡,九位大法官的矛盾也全都展露無遺。成功刻畫了這一時期美國法院十余位大法官的形象,伯格的詭詐與愚蠢、道格拉斯的堅定與使命感、布萊克門的小心翼翼,使人們得以走近美國司法體系中這一神秘的群體。
(美)鮑伯·伍德沃德 斯科特·阿姆斯特朗 ·理論法學 ·37.5萬字
國家曾經是國際法的唯一主體,是產生和推動國際法發展的主要動力,其在國際法體系及秩序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影響都不言而喻。受凱爾森《主權問題與國際法理論》《法與國家的一般理論》等著作啟迪,本書試圖以國家本位研究現代國際法理論與實踐的新發展。但與一元論的客觀純粹法理學角度不同,本書采用自然法、實證法以及法社會學等多重維度,以期全面分析國家與國際法的內外聯系及相互作用。
方熠 ·理論法學 ·11.7萬字
復仇問題是中國法律傳統中的爭議問題之一,也是世界各國法律文化中古老的共同問題之一。穗積陳重在博覽了古今內外的復仇事例后,認為復仇為個體力的作用,而刑罰為社會力的作用。此個體力隨著文明進步集中轉換進而產生社會力,公權制裁的刑罰就替代了私力制裁的復仇。在討論法律進化理論之初,需要了解法的起源,通過私力公權化來論證法律誕生之緣由。
(日)穗積陳重 ·理論法學 ·13.7萬字
本書從法律文化的視角切入,深入考察中國近代以來的司法理念發展進程,梳理主要脈絡。通過分析從傳統司法理念向當代司法理念的歷史轉變的基本規律,揭示這一轉型的內在機理及特點,即我們應該杜絕對西方法治的盲目崇拜,客觀公正地對其加以認識分析,進而探尋司法理念發展的中國道路和中國模式。
馬毓晨 ·理論法學 ·19.5萬字
《監獄法學》共分十章,主要內容包括:導論、監獄法的基本原則、監獄法的淵源、監獄法律關系、監獄法律責任、監獄監督制度、特定類型罪犯刑罰執行保護制度、出獄人回歸保護制度、國外監獄法律制度、我國監獄法律制度的發展與展望等。
喬成杰 宋行 ·理論法學 ·21.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