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羅馬法與現代
會員

《羅馬法與現代》引用我國民法條文,稱第一次草案者,指舊民律草案(都1569條)而言。稱第二次草案者,指拙著初版《民律要義》所附之新民案(都1514條)而言。稱新民法者,指民國18年(1929年)5月23日公布同年10月10日施行之民法《總則》;民國18年11月22日公布民國19年5月5日施行之民法《債編》;民國18年11月30日公布民國19年(1930年)5月5日施行之民法《物權》而言。三、《羅馬法與現代》于1915年印第一版、1918年印第二版之后,雖經苦心研究,終覺不愜于心。嗣發見某校講義,將拙著改頭換面,直稱為某人編纂,中間引用之拉丁名詞,錯誤不可名狀。其侵害個人版權者猶小,而貽誤青年學子者甚大!不得已重理舊稿,刪訂損益,并將重要之點,列諸眉批,以供學子自修之用,是為此次改訂三版之緣起。四、《羅馬法與現代》雖舊著重印,然訂正增補之處極多。并仿Sherman,RomanLawintheModernWorld體例,從羅馬法以觀察現代,故名日:《羅馬法與現代》。五、著書通例;分編、章、節、款、項、目。分類太細,閱者每苦不便。茲只分編分章分節,于每章或每節之中,重要之點,則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地支十二以為標志,并表示與時進化之意。凡用子丑寅卯等標題者,均于目錄中揭示之。子丑等下則用第一、第二等數字。第一、第二等下,則用一、二等數字。一、二等數字以下,則用1、2等阿拉伯數字或I、Ⅱ等羅馬數字以區別之。六、《羅馬法與現代》課余校對,精力每感不及,錢豕知所不免,茲就已發見者,刊誤于《羅馬法與現代》之后,海內君子,幸賜教育;并乞原諒。

黃右昌 ·理論法學 ·17.8萬字

論法律
會員

《論法律》是托馬斯·阿奎那系統講解法學理論的部分,在《神學大全》中體現為第二集第一部分(II-I)問題90-108。問題90-97分別涉及“法律的本質”“法律的種類”“法律的效果”“永恒法”“自然法”“人法”“人法的權力”和“法律的變動”等基本問題。從問題98開始探討“舊約法律”,分別涉及“總論舊約法律”“舊約法律的訓令”“舊約法律的道德訓令”“禮儀訓令”“禮儀訓令的原因”“禮儀訓令的期間”“司法訓令”和“司法訓令的原因”。問題106-108探討的是“新約法律”,包括“總論福音法律”“新約法律與舊約法律的關系”和“新約法律的內容”。每個問題下面又包括若干小問題,通過對每個小問題的質疑與回答論點和論證得以揭示出來。《論法律》幾乎涉及到了法律的每個方面,阿奎那不僅試圖回答他所能想到的每個問題,而且還把教會法、羅馬法以及早期教父和古希臘哲學家的論點都納入了其中。例如在定義法律時,阿奎那就采納了四因說的。他認為法是由關心共同善的人頒布的以共同善為目的的理性指令。其中頒布是法的形式因,共同善是法的目的因,關心共同體制定并頒布法者是動力因,而共同體或者人的行為則是質料因。阿奎那在談論法時并不局限于實在法的思想,而是從啟示、神學、形而上學、倫理學以及其他哲學分支中汲取養分,這既是十三世紀的知識氛圍使然,也是阿奎那自身理論的特色。

(意)托馬斯·阿奎那 ·理論法學 ·19.1萬字

法律行為論
會員

《法律行為論》立足于民法基本原理,結合我國《民法典》法律行為規則與司法判例,借鑒比較法上的規范與學說,對法律行為的基本問題進行深入考察與研究。主要內容包括:法律行為的價值基礎、私法自治的內涵及其限制、私法自治與信賴保護原則的關系;法律行為在法律事實體系中的地位、法律行為與其他行為的辨析、法律行為的分類、法律行為與意思表示的關系;意思表示的概念、意思表示的主觀要件、意思表示的客觀要件、意思表示的發出與到達以及意思表示解釋的概念、功能、原則與方法;意思表示瑕疵的概念、故意的意思與表示不一致、無意的意思與表示不一致、意思表示不自由(欺詐、脅迫);法律行為成立與生效的區別、法律行為的形式約束力、法律行為的一般成立要件與特別成立要件、法律行為的一般生效要件與特別生效要件;法律行為的效力狀態、法律行為的無效事由、可撤銷、效力待定、附條件與附期限法律行為;法律行為歸屬的一般原理、代理的概念、代理的基本特征、代理的法律效果、代理權、無權代理的法律效果、表見代理、無權代表、表見代表、冒名行為與借名行為等。《法律行為論》是我國《民法典》施行后部全面研究法律行為的著作,也是作者十余年來在法律行為領域進行持續研究的終成果,在諸多問題上皆有重大理論突破。

楊代雄 ·理論法學 ·51.1萬字

積極主義刑法觀及其展開
會員

在勞動教養制度廢除之后,應適當擴充刑法的調控范圍。立法上應該堅持適度犯罪化,并使附屬刑法名副其實。司法上,應通過刑法適用解釋擴充刑法規范的供給,只要不是令社會一般人產生明顯突兀感的結論,就不為罪刑法定原則所禁止。刑法適用中應重視犯罪之間的競合尤其是交叉競合關系,而對于財產犯罪的認定來說,應堅持經濟財產說概念、在秩序依存模式和民法志向模式之間尋求平衡。為實現刑法調控的合理與正當,應堅持對犯罪的實質化理解以及刑罰后果對構成要件解釋的反向制約。“嚴而不厲”思想要求在嚴密刑事法網的同時去重刑化,是積極主義刑法觀的理論支撐。本書在主題上,明確以“積極主義刑法觀”為標題和中心,在關于刑法機能問題的同類著作中體現出鮮明的學術個性;在內容上,從宏觀的刑法解釋、中觀的刑法適用規則和微觀的財產權刑法保護角度,對積極主義刑法觀的司法適用問題層層推進,并且結合具體的案件展開;從研究方法上,專章討論“積極主義刑法觀的必要節制”,注重辯證研究而避免極端。無論是對于刑法理論研究者檢討刑法的調控范圍,還是對于刑法實務適用者掌握刑法解釋規則去處理案件,相信本書都能起到啟發作用。

付立慶 ·理論法學 ·35.4萬字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與實踐研究
會員

內容提要本書以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法制理論為指導,通過匯集五十余篇文章、發言稿和授課稿,較為系統地闡釋了中國特色法治理論與實踐,并增加了黨的十八大以來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內容。全書共分為四篇:一是法治基本理論篇,包括法治的由來及基本內涵、法治與法制的共同點和區別、人治和法治等內容;二是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法制理論的創建和發展篇,包括毛澤東的法制思想,鄧小平的法制理論,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同志關于法制/治問題的重要論述等內容;三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基礎理論與實踐篇,包括國家與法、政策和法律、民主與法制、法制建設、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資產階段的“三權分立”、思想道德建設和民主法制建設、法治與人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與實踐、黨的領導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等內容;四是中國特色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全面推進篇,包括依法治國與法治、依法治國是一項系統工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堅持不懈地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依法治國方略與中國人權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與依法治國堅持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等內容。附錄是作者主要著述年表。

谷春德 ·理論法學 ·30.5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善县| 湛江市| 宣化县| 远安县| 改则县| 金寨县| 舒兰市| 辽宁省| 皋兰县| 海南省| 迭部县| 尚义县| 金华市| 武宁县| 衢州市| 苗栗县| 育儿| 旅游| 体育| 禄丰县| 大悟县| 拉孜县| 武定县| 临安市| 和政县| 通河县| 静宁县| 凤城市| 汕尾市| 板桥市| 镶黄旗| 泰州市| 焦作市| 文登市| 文成县| 九江市| 滕州市| 垦利县| 广饶县| 山阳县| 谷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