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刑事強制醫療措施是國家為了實現社會防衛和恢復精神病人健康而采取的對精神病人的人身自由予以限制或剝奪,并對其所患精神病進行治療的保安處分措施。對于實施暴力行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嚴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經法定程序鑒定依法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有繼續危害社會可能的,可以由法院在各方參與下決定予以強制醫療。刑事強制醫療程序由刑事訴訟法予以規制,其訴訟構造和運行應當遵循刑事訴訟程序的一般原理。
王君煒 ·理論法學 ·20.9萬字
中國近現代法學,是一個舶來品,它源自西方。那么,西方法學是何時產生?產生后又是如何發展,其學術風貌又是如何?本書依次對古代希臘的法學思想、羅馬法學的形成與發展、中世紀歐洲法學的風貌,以及法國、德國、英國、美國和日本等主要西方國家法學的形成與發展做了詳實的介紹和評述。最后,本書以基礎法學如法理學、法史學、法社會學和比較法學為線索,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至今西方法學的發展進行了總結。
何勤華 ·理論法學 ·36.6萬字
美國是金融市場、金融體系為發達的國家,美國金融法的域外適用增強了美國金融法影響他國及國際金融法律制度,增加了企業的合規風險與成本,影響國際關系,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重要現實議題。《美國金融法規域外管轄:法理、制度與實踐》稿以美國金融法規為對象,重點圍繞《多德-弗蘭克法案》域外管轄,從法理、制度和實踐層面論證金融法域外管轄的正當性,挖掘其適用方式和所需要的條件支撐。《美國金融法規域外管轄:法理、制度與實踐》力圖論證“真實聯系”因素所建立的控制能力和正當性是確立管轄的兩個核心因素。在此基礎上,《美國金融法規域外管轄:法理、制度與實踐》力圖論證域外管轄系統性風險的跨境影響效果應成為金融法域外管轄的正當性“真實聯系”依據。在法理分析基礎上,《美國金融法規域外管轄:法理、制度與實踐》重點從如下兩個角度論證《美國金融法規域外管轄:法理、制度與實踐》關于域外管轄制度的法理分析:(1)美國的立法、司法和執法管轄制度;(2)DFA關于證券、銀行和互換交易等三個領域的相關規定及其域外適用的司法和執法實踐。美國聯邦法的域外管轄增強了美國配置全球金融資源的能力,值得從法理、制度和實踐角度予以討論分析。《美國金融法規域外管轄:法理、制度與實踐》的出版對于挖掘美國金融法域外管轄及其背后的支撐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郭華春 ·理論法學 ·21.2萬字
書稿旨在探索法治理論,總結法治經驗。著重研究促進民營銀行發展的司法保護法律問題。
金彭年 ·理論法學 ·48.2萬字
本書從國際法的視角分析現有區域性打擊跨國網絡犯罪國際公約存在的問題及阻礙它們成為全球性打擊跨國網絡犯罪國際公約的關鍵因素,從而為達成全球性打擊跨國網絡犯罪國際公約提供理論支持。并試圖提出一個全球性打擊跨國網絡犯罪國際公約的框架設計,及為中國在其中應該扮演的角色和應堅持的立場建言獻策。
李彥 ·理論法學 ·21.1萬字
本書系統研究了稅法的基本原則,秉持現代法治主義的基本立場,對稅法的基本原則進行了理論解構,剖析其確立標準,探討其規范內容,揭示其價值與功能,嘗試為稅法學的理論建構提供一種規范的學術進路;在此基礎上,依據各國憲法和法律的具體規定,通過對稅收法定原則和稅收公平原則進行深入具體的研究,試圖為現代稅法制度的重構與適用提供借鑒與指引。
王鴻貌 ·理論法學 ·26.3萬字
檢察制度是我國司法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檢察改革也是政法領域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認真研究檢察改革的基礎理論,科學回答“檢察機關往何處去”的重大問題,是擺在我們面前的時代答卷。自覺開展檢察理論研究不是純粹的學術問題,而是明確改革思路、創新發展工作的有效方法。要堅持理論自覺、保持理論清醒、推動理論成熟,探索創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檢察理論體系。本書立足北京市檢察機關推進司法改革的實踐探索,從檢察機關的基本職責、主責主業、工作布局、工作機制等方面進行了深入分析,為深化檢察改革、強化法律監督提供了富有啟發意義和實踐意義的分析視角、經驗分享和理論觀點。
北京市人民檢察院檢察改革與發展研究中心 ·理論法學 ·21.5萬字
本書為我國著名訴訟法專家左衛民教授、周長軍教授兩位關于中國刑事訴訟理念的學術隨筆集。本書以理念為出發點,以以案說法的方式,以社會—國家—法律的關系為基點,對我國刑事訴訟各項制度的原則、運行機制及司法實踐的現狀進行了充分的描述、闡釋和評議,也嘗試從比較法角度將域外刑事訴訟制度進行了展示,形象而深刻地傳導出現代刑事訴訟系統及其各環節應具備的基本理念,辯證地分析了中國傳統訴訟觀念之創造性轉化的現實路徑。本書在1999年和2013年先后因應刑事訴訟制度變革而出版、修改再版,此次(第三版)又根據2018年我國刑事訴訟法的重要修改及兩年多來的刑事訴訟實踐在原版基礎上作了大幅度的修正,并將繼續跟蹤我國刑事訴訟理論、立法與實踐的變化,不斷完善。全書案例豐富、典型,文筆生動、流暢,視野兼及法學、政治學、社會學等相關學科,灌注了不懈的理念追求,也體現出深切的現實關懷。
左衛民 周長軍 ·理論法學 ·23.3萬字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的自然資源法治建設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治理之路,取得了偉大的成就。但自然資源法治建設還存在立法質量不高、立法體系不協調、自然資源領域矛盾糾紛頻繁多發、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持續高位運行等突出問題。本書針對這些問題,依據系統研究思維的方式展開專題研究,對自然資源法治建設的理論和實踐進行了全面系統的回顧和總結,對自然資源法治建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剖析及解答。本書在全面總結和系統梳理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自然法治領域的理論發展和立法經驗的基礎上,緊密結合生態文明建設的改革部署,提出了在自然法律規范系統的視角下,制定自然資源基本法、完善自然資源單行法等建議。
李顯冬 孟磊主編 ·理論法學 ·40.5萬字
方法的學習是有效獲取知識的最佳手段,方法本身也是知識的一個組成,這在以義理和邏輯為主要出發點的法律學習中尤其如此,沒有適當有效的方法訓練,對于法律知識的實際應用和法律原理的理解乃至闡釋都會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方法論是知識體系構成的一個重要部分。本書是國內著名法理學者多年精心打造并已入選CSSCI來源集刊的連續出版物《法律方法》。從2003年開始首次刊印發行,至今已成為法律方法研究的一大重要陣地,也是國內少有的法律方法論研究的頂尖學者所主持的重要學科研究方向之一。從2018年起《法律方法》集刊每年四卷。內容上不僅有國內學者對于法律方法研究的重要成果展示,同時也關注國外在此領域或相關領域的重要且具標志性意義的文章,并加以選譯錄入。多年來已成為國內法律方法論研究的一大重要基地。本書主編陳金釗教授在新時代下對法學方法論的研究做了簡明精要的序言。
陳金釗 謝暉主編 ·理論法學 ·38.3萬字
本書回顧總結了德恒三十年的創業歷程、創新實踐、發展成就和心得體會,對德恒律師事務所成長時間軸上的重大事件和人物進行觀察評析,探索新時代背景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律師發展之道。從德恒服務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法制建設的崇高使命,千人規模律師事務所的成長與管理,服務國企改革與大國重器、為民營經濟發展依法維權的實戰案例,探索“一帶一路”法律服務的創新實踐等不同維度講述德恒人、德恒事。
王麗 ·理論法學 ·39.8萬字
輕罪刑事政策反映著社會的發展變遷與犯罪治理觀念的變化,在宏觀上,它關系到國家立法中犯罪體系與刑罰結構的整體設計與局部調整;在微觀上,它與普通公民的個人生活密切相關并且影響深遠。構建合理的輕罪刑事政策既是勞動教養制度廢止后完善我國違法犯罪行為制裁體系的要求,也是合理配置犯罪防控資源以及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現實需要。本書立足于我國現階段犯罪結構的變化和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目標的要求,以犯罪分層理論為基礎,梳理輕罪刑事政策的域外趨勢與本土演變,重點探討在寬嚴相濟刑事政策背景下,構建以定罪政策、刑罰政策與訴訟政策為基本框架的輕刑事政策,以及在輕罪刑事政策指導下我國輕罪立法與輕罪司法的完善。
郭理蓉 ·理論法學 ·20.3萬字
計算機自1946年發明以來,至今已有70余年的歷史。計算機技術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在信息處理、傳輸方面已經達到相當完善和實用的高度。人類步入21世紀,全球化的風暴勢不可擋,網絡社會的生存與發展,使一切民族與國家的生存和發展在全球化的區位結構關系中展開合作、競爭、融合。世界上只有極少國家和地區目前還置身于互聯網之外。以互聯網作為基礎的網絡社會,實際上已經把世界上不同國家、地區、民族和文化等連接起來,構成了一個全球性、跨國界的技術、經濟和社會聯合體。網絡的產生及網絡社會的出現,為人類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生產力,以過去不可想象的速度改變著社會的面貌,展現出一種美好的“數字化生存”的前景。互聯網是一種力量很強大、影響很深遠的新生事物。網絡作為新科技革命的代表,對社會的沖擊和影響是革命性的。其影響在空間維度上具有全球性,在時間維度上具有持久性,在微觀層次上具有全面性。從生產到生活、從物質到精神、從政治到文化、直至人類的存在與發展,無不打上它的烙印。它給人們帶來快捷便利的網上生活,豐富多彩的信息的同時,也帶來了所謂“網絡失序”的負面作用,而利用網絡犯罪是其典型的負面表現。互聯網的興起和迅速發展,尤如一把雙刃劍,在造福人類的同時也給犯罪者提供了高超的技術手段和廣闊的作案空間,互聯網成了犯罪的滋生地。互聯網具有一種放大鏡的功能,就是把現實世界中的一切現象放大化,折射在網絡世界上。傳統的真與假、善與惡、美與丑的矛盾有了新的形式和空間,事實上,幾乎所有許多傳統的犯罪行為都在網絡上找到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強大、更便利的工具。網絡犯罪在現實生活中的存在與泛濫,勢必成為困擾人們社會生活的癥結,將嚴重損害人們社會生活的正常秩序。因而,我們應當趨利避害,充分利用和發揮網絡這一現代文明成果的積極作用,防范和控制網絡犯罪。網絡世界帶來的犯罪防控議題所涉及的層面,事實上已經和現實世界所面對的犯罪防控議題涉及層面產生落差,出現一定程度的變化。在網絡世界里,我們所面對的犯罪防控問題,不再局限于如何將現實世界的法律移植到網絡這個虛擬世界的層次上。規范網絡世界運作的機制,事實上不僅限于來自現實世界的法律,還包括了網絡倫理道德、網絡管理與網絡科技本身。這幾種控制機制,其實是保持鼎立且互補的關系,共同構成網絡犯罪防控體系。從網絡世界的原始架構方式及其運作的邏輯來看,創造這一網絡世界原始架構的人類本身,其實就是網絡世界的“主宰”,而作為掌握信息科技發展走向的“主宰”,正逐漸將網絡犯罪防控任務交給非法律的社會手段來代勞,通過整合各種社會資源來綜合治理,發揮整體防控功能。在這種防控功能的意義下,本書要構筑的是一種多維一體的網絡犯罪綜合防控體系。
卓翔 ·理論法學 ·21.5萬字
《遠游與慎思》是劉仁文先生的一部海外司法觀察隨筆集,為商務印書館“法律人生”系列叢書之一種。書稿中的大多數篇章均為作者行走異國他鄉感懷體悟所得。全書共集結主題文章100篇,分為五大板塊:信步海外、遙望對岸、孤獨司法、走向寬容、思者無疆。字里行間,體現出學術的人文關懷,流露出樸素、厚重的情懷。
劉仁文 ·理論法學 ·20.4萬字
本書以我國現行刑事訴訟法和相關司法解釋為依據,對照英美法系和大陸法系中的相應理論和規定,分析了我國刑事訴訟中證據規則的分類、體系、條文以及實務操作中的爭議并提出了進一步完善的建議。本書的特點在于:一是澄清了證據合法性的概念、立法目標和具體要求,區分合法性和真實性;二是緊密結合我國現行司法解釋,內容具有及時性;三是充分吸收域外相關理論和規定,視角具有廣泛性。
鄭旭 ·理論法學 ·20萬字
陳金釗 謝暉主編 ·理論法學 ·42.4萬字
當下,相關技術及市場的快速發展深刻改變著現有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數據有價,數據商品化的實現將數據使用和保護的平衡推到了信息化時代的臺前,如何平衡數據的保護和利用并促進數據的流通成為新的關注點。一方面,民眾權利意識的提升亟待法律的回應;而另一方面,企業和政府使用信息給民眾帶來巨大便利的現實,又不斷提醒著我們,法律應當謹慎把控數據保護的力度,保障信息的流通自由。本書既簡要介紹我國當前數據保護的基本立法結構和現狀,又對數據保護領域的相關重要法律規范進行更加細致、深入地研究,選取了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在內的多部法律、行政法規、其他規定、司法解釋以及國家標準,按照法律效力層級的順序,圍繞每一部重要法律規范規制的領域和制度逐一進行介紹。結合數據保護合規多年經驗,從個人信息的收集,儲存,訪問與使用,委托處理、共享轉讓、公開披露,個人信息主體權利保護,跨境傳輸,以及數據危機應對共計七個方面,為企業數據保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合規指引,能夠幫助企業更加依法合規地開展業務、面對監管檢查,也能為個人信息安全提供更好的保障。?
劉新宇主編 ·理論法學 ·26.3萬字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刑民交叉案件數量呈增長趨勢,相關案件處理已成為司法難點。依法妥善處理好刑民交叉案件,厘清刑事犯罪與經濟糾紛的界限,對于打擊犯罪、保護社會和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具有重要意義。本書從刑法與民法競合的司法現狀與原因分析、刑法與民法競合問題的解決方法、社會危害性及其判斷、非法占有目的及其判斷、刑法與民法競合問題疑難案件分析五個方面對刑民交叉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力圖探索出新的時代背景下更好地解決刑民交叉問題的方式。
童德華 李文主編 ·理論法學 ·28.4萬字
《東南法學》是由東南大學法學院創辦的連續性學術出版物,每年兩輯,分為春季卷和秋季卷。本刊立足獨立的學術研究,密切追蹤理論前沿,積極關注法治實踐,旨在推動法治建設與法學研究的繁榮與發展。自創刊以來,本刊以交通法、工程法、醫事法、法律大數據研究為辦刊特色,目前設有“名家講壇”、“特色學科(交通法、工程法、醫事法、法律大數據)”、“青年論壇”、“法學教育”和“外國法譯叢”等多個板塊。
劉艷紅 ·理論法學 ·20.4萬字
本卷“理論與歷史之間的法學方法論”專題的三篇專論均來自德國學者,他們或就方法論之要旨,或就其學科定位,或就其近代(19世紀)以來的歷史變革展開了取精用弘、辨思無滯的論述,包括夏普的《方法論、一般法律教義學與案件的解決》、霍何胡特的《國家法與法哲學之間的方法論》以及施羅德的《世紀之交的德國方法大討論》。除此之外,在論文欄目中的五篇論文中,前三篇進行了一般法理學層面的方法研究,后兩篇為部門法理學層面的方法研究。評論欄目則囊括了三篇文章,前兩篇是對舒國瀅教授的兩篇方法論專論的評析與推展,最后一篇涉及對“同案異判”問題的方法理論透析。在本卷最后一個欄目——案例指導與指導案例中,前半部分主要是“案例指導制度”沙龍的互動討論成果,后半部分則是最高人民法院兩位法官對案例指導制度或具體指導性案例的體悟與理解。
舒國瀅主編 ·理論法學 ·24.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