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葛洪所撰《神仙傳》是一部志怪小說集,共10卷,是其所著道教經典《抱樸子?內篇》的案例輔教之作,以具體人物事跡闡釋他的“神仙實有”“仙學可致”的主旨。其中的故事,情節大多復雜、奇特,想象豐富,記敘生動,體現了魏晉時期的神仙觀念及魏晉文士風氣。其中不少人物常為后世養生文獻所引用,一些成語和文化典故,如“滄海桑田”“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杏林”“橘井”等,大眾耳熟能詳,已成為中國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
謝青云譯注 ·古籍整理 ·26.6萬字
《焚書》又稱《李氏焚書》,共六卷,為明朝晚期思想家李贄于萬歷十八年(1590年)64歲高齡時所著。收錄了書答、雜述、讀史等文章及詩作,體現了李贄的政治思想和哲學思想,是我們研究李贄生平和思想的重要著作。在該書中,李贄對儒家經典和假道學家進行了猛烈批評,表現出反封建壓迫、反傳統思想的斗爭精神。其中也有一些在佛教思想影響下寫出的談佛論道之文,表現出作者思想的復雜性。該書出版后,歷遭封建統治者的查禁焚毀。但禁者自禁,傳者自傳,《焚書》仍有多種版本傳世。此次出版的《焚書》是“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的一種,是面向廣大讀者的經典普及版本。注釋精準,譯文簡明。
(明)李贄 ·古籍整理 ·49萬字
陳虬以維新變法思想和中醫實踐兩方面的杰出成就載入史冊,本書包括陳虬最為重要的變法思想專著“治平通議”六卷(《治平三議》一卷、《經世博議》四卷、《救時要議》一卷),以及其他專著、雜著、詩文、書札。同時,整理者經過多年研究搜集,又輯得新發現的陳氏著作《教經答問》,該書系統闡述了陳氏的維新思想,許多言論已得資產階級改良主義之先聲,對于研究晚清維新派知識分子向資產階級改良派的演變軌跡,具有重要意義。
胡珠生整理 ·史類 ·29.2萬字
本書是引導一般讀者學習國學的入門讀物。作者認為國學義理聚集于儒道兩家的學說之中,學習國學最好的辦法是學習儒道經典,研讀儒道概念。學好五本經典(《老子》《論語》《孟子》《大學》和《中庸》),讀懂十個概念(道、仁、義、禮、智、信、孝、忠、廉、恥),本書通過解讀、品評這五本書和這十個概念,引領讀者達到善修身、明義理、懂國學的目的。
夏海 ·子部 ·30.2萬字
中國歷代典籍素稱浩如煙海,汗牛充棟,一個人以其畢生精力也不可能窮盡,何況我們身處“智能互聯”的時代,有那么多的現代知識與技能需要去掌握,能優游于古籍之中的時間畢竟有限。況且古文形成的年代畢竟距離我們已很遙遠,文章中的遣詞造句、思想內涵及所涉典章制度、人物地理已非我們所熟悉,對于一個不曾受過較多專業文史訓練的現代人來說,往往不免望書興嘆,面對寶藏卻無從入手。為此,一部優秀的選本乃成為愛好文史的人士修習古代文獻的階梯,清人曾國藩編纂的歷代文章選集《經史百家雜鈔》正是這樣一部符合我們今人讀古書需要的選本之一。在清代,《經史百家雜鈔》是繼《古文觀止》《古文辭類纂》之后,又一部流傳很廣、影響甚遠的古文選讀本。《經史百家雜鈔》的編纂始于咸豐元年(1851)初,成書于咸豐十年(1860)。該書所選文章上起先秦兩漢,下迄明清時期,按體裁分類編排為二十六卷,選錄了包括政論、詞賦、詔令、奏議、官箴、書牘、頌辭、祭文、碑銘、序跋、傳記、敘記、游記、典志等歷代文章精品七百余篇。是一部體式全備、取材廣泛,熔經、史、子、集于一爐,集思想性、藝術性、致用性于一體。三者比較起來,《古文觀止》是私塾讀本,選文偏重文辭與文采,《經史百家雜鈔》網羅選文的廣博和深度則超過了《古文觀止》。同《古文辭類纂》相比,《經史百家雜鈔》增加了敘記、典志,在重視選文的文辭之外,除《古文辭類纂》偏重義理、詞章、考據三條選文標準之外,更強調其選文的“經世濟民”之用,認為“四者闕一不可”(?求闕齋日記類鈔?),突出“文”與“道”的結合,其實用價值遠在《古文辭類纂》之上。《經史百家雜鈔》,名曰“雜鈔”,其實不雜,毛澤東認為它“孕群籍而抱萬有”,道旨與文采兼備,可為國學之入門書。
余興安等譯注 ·集部 ·44.5萬字
《醒世恒言》是馮夢龍纂輯的白話短篇筆記集“三言”中最后刊行的一種,在藝術上更加成熟,成功攀上中國古代白話小說創作的高峰,是“三言”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一部。本書中收錄的40篇故事,有的來自史傳,有的來自歷代筆記小說,有的來自民間傳說,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人民的愿望。作者以一個說書人的身份,把一幀幀畫卷緩緩鋪陳,美不勝收,奇異廣博,引人入勝,發人深省。每篇故事都以詩開篇,中途多用古詩詞來說明總結道理。每一個伏筆都用得恰到好處,讓整個故事天衣無縫。
(明)馮夢龍編著 (明)可一居士點評 ·集部 ·54.9萬字
《警世通言》中是明代著名通俗文學家馮夢龍“三言”中的第二部,以婚姻愛情為主題的話本小說為最多,表現出來的深刻的思想內涵和高超的藝術技巧,都讓人耳目一新。尤其可貴的是,書中塑造了一批個性鮮明的婦女形象,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是本書代表作,無論在思想上還是藝術上,都堪稱完美。馮夢龍對本書本有精彩點評,我們此次收錄,對于理解本書各篇宗旨更是大有禆益。
(明)馮夢龍編著 (明)無礙居士點評 ·集部 ·38.4萬字
《臨川四夢》,又稱《玉茗堂四夢》。是明代劇作家湯顯祖的《牡丹亭》、《紫釵記》、《邯鄲記》、《南柯記》四劇的合稱。因四劇皆有夢境,固有臨川四夢之說。臨川四夢作為戲曲文學及舞臺演出劇本的地位非常突出,其藝術造詣之高,對人生處境探索之深,對角色內心刻畫之細,可說在中國昆劇傳統中難有其比。臨川四夢雖是戲曲劇本,也是湯顯祖思考人世現實與生命意義的結晶,文辭優美,對人生的深刻反思亦超出了時代。
(明)湯顯祖 ·集部 ·26.8萬字
《中國中小學校長專業基本標準》由教育部人事司委托上海師范大學負責研制,該標準即將正式發布;此后,教育部人事司再次下文委托上海師范大學對《中國中小學校長專業基本標準》進行解讀,為教育部即將組織開展中小學校長專業標準的試點工作做好準備。本書即為該解讀的全部文本,將作為面向全國的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和全體中小學校長的培訓教材。
陳永明等 ·經部 ·40.4萬字
陳壽的《三國志》是紀傳體史書,脈絡分明、文章簡練,“時人稱其善敘事,有良史之才”。《三國志》體系龐大,相對獨立地記錄了魏蜀吳三國的歷史,讀者概括了解陳壽的《三國志》,需要做合理而講究的取舍;此次對《三國志》的編寫,以魏、蜀、吳三國全部君主作為綱領,再挑選具代表的人物,反復考量,確定篇章。定為曹魏六帝、蜀漢二帝、孫吳四帝,共十二帝及二十五個傳記。對曹操、劉備、孫權三地的內容稍加刪節,以說明他們的關鍵角色及作用,而其余各帝則略存梗概,以反映三國歷史的基本情況。
張偉保 ·國學普及讀物 ·20.5萬字
亞洲大學聯盟(AsianUniversitiesAlliance)是基于亞洲高等教育發展趨勢,由清華大學倡議發起、來自亞洲國家和地區的15所初創成員共同建立的高校聯盟,于2017年4月29日在北京成立。聯盟旨在通過加強成員高校間的合作,共同應對亞洲與世界面臨的挑戰,尤其是在高等教育、經濟、科技發展中遇到的共性問題。亞洲大學聯盟每年發布高等教育研究報告。本書是聯盟出版的第一部報告,內容涵蓋亞洲各國的大學發展現狀、策略與未來方向,以及亞洲大學聯盟的宗旨與發展設想。對于有志于推動亞洲大學教育的專業工作者、研究者,以及對大學教育專題感興趣的廣大讀者,本書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鐘周 ·經部 ·4.3萬字
《四庫全書目錄新編》將《四庫全書》的經、史、子、集四部分類法打破,調整為文化、思想、政法、科技四編,其文化編又分為文學、史學、其他三個部類;思想編分為儒學、佛道兩個部類;政法編包括詔令奏議、政論、職官、典禮、邦計、時令、軍政、法理、法典諸類;科技編包括了《四庫》子部的農家、醫家、天文算法、數術、譜錄諸類和史部政書類考工之屬。這樣的分類,使《四庫全書》的書目檢索更加方便,更具實用性。此外,該書引據正史充實對作者的介紹,對讀者理解作品大有助益。
劉樹楨 張金龍 張燕娥 ·四庫全書 ·55.3萬字
本書是我國著名學者曹伯韓先生所著的一部國學知識讀物,涵蓋了中國傳統的語言學、文學、史學、考古學、哲學、科學、藝術等諸多門類,以淺顯暢達的文字逐一介紹了各門類的歷史源流、代表人物和學術特點。本書雖成書年代已久,但其學術理念和研究角度頗具現代性,語言淺顯易懂,堪為國學入門和研究必備讀本。
曹伯韓 ·國學普及讀物 ·12.2萬字
《湘山野錄:續錄·玉壺清話》包括《湘山野錄》、《續錄》和《玉壺清話》三部文言筆記小說。其中:《湘山野錄》三卷、《續錄》一卷,宋文瑩撰,黃益元校點。此書是記載北宋見聞雜事的一部隨筆,共一百六十五條,涉及北宋太祖至神宗六朝間政治經濟、軍國大事、外交活動,以及不少名人軼事,有較高的史料價值。以《津逮秘書》本為底本,校以《四庫全書》、《學津討原》、《學海類編》、《說庫》等本。《玉壺清話》,又名《玉壺野史》,宋文瑩撰,黃益元校點。全書十卷,內容體例與《湘山野錄》相仿,前八卷雜記北宋開國至神宗朝百年間君臣行事、禮樂憲章、詩文軼事、市井見聞等,第九、第十卷詳記五代后期南唐政權的情況。此外書中談詩論文之語亦頗有價值。以《知不足齋叢書》本為底本,校以《筆記小說大觀》、《說郛》、《四庫全書》等本。
(宋)文瑩撰 黃益元校點 ·集部 ·9.5萬字
《青瑣高議》,北宋劉斧撰,施林良校點。本書內容比較龐雜,包括神道志怪、傳奇小說、詩話異聞、紀傳雜事等。對后代影響較大的是傳奇作品,多寫男女情愛、家庭婚姻故事,善于描寫鋪敘,詩文相間,語言秀美,頗似唐人傳奇。
(宋)劉斧撰 施林良校點 ·集部 ·11.7萬字
《楓窗小牘》,宋袁褧撰,袁頤續,尚成校點。全書二卷,記事前后相距近百年,內容多及汴京故事,如艮岳之筑、京城規制、河渠狀況、宮闕構建、戶口增減等,可與史傳相參。以《叢書集成》本為底本,校以《四庫全書》等本。《清波雜志》,宋周煇撰,秦克校點。全書十二卷,為周煇晚年定居杭州清波門時所作,多記前言往行及耳目所接,雖尋常小事,多有益風教,并可補野史所闕疑者,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以《四部叢刊》影印宋刊本為底本,參校他本。
(宋)袁褧 周煇撰 尚成 秦克校點 ·集部 ·8.6萬字
錢易編著的《南部新書茅亭客話》成于大中祥符間(1008—1016)。據書前錢明逸序,《南部新書茅亭客話》原“凡三萬五千言,事實千,成編五,列卷十”。現所見之本多有散亂。其以干支為序,記事凡八百余條。《南部新書茅亭客話》內容多涉及唐代朝野掌故和遺聞軼事,亦兼及五代。其中以記載主要官職的興廢、朝章政制的因革和官場儀式的掌故為主,對研究唐代政治史頗具參考價值;而書中不少有關唐代科舉制、文學家故事的著錄,又有裨于文學史的研究。
(宋)錢易 黃休復撰 尚成 李夢生校點 ·史類 ·9.2萬字
《萍洲可談:老學庵筆記》分《萍洲可談》、《老學庵筆記》兩篇,《萍洲可談》所記,多為朱彧隨父朱服游宦所至見聞,卷二詳細記載北宋廣州市舶司的職能以及舶船航海、外商“住唐”等情況,最為精彩。《老學庵筆記》是陸游晚年所著的筆記,所記內容多為作者耳聞目睹之事。
(宋)朱彧 陸游撰 李偉國 高克勤校點 ·集部 ·9.1萬字
《四朝聞見錄》,宋葉少翁撰,尚成校點。全書五卷,凡二百零九條,多記宋室南渡后的歷朝事跡,對南宋四朝典章制度、名物軼事的記載也多為史家和研究者所重視。以《四庫全書》本底本,校以《知不足齋叢書》等本。《隨隱漫錄》,宋陳世崇撰,郭明道校點。全書五卷,多記時人詩話、文人軼事,而對南宋故事言之尤詳,所記宮廷掌故、儀制諸條多有史傳所未及,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以夏敬觀校本為底本,校以《稗海》、《四庫全書》等本。
(宋)葉紹翁 陳世崇撰 尚成 郭明道校點 ·集部 ·11.3萬字
《冷齋夜話》十卷,北宋僧人惠洪撰,李保民校點。惠洪與黃庭堅過從甚密,對其推崇備至,又好談詩,故本書論詩十居七八,且多引黃庭堅語,并涉及司馬光、蘇軾、王安石、秦觀等人。作者能詩,故所言多有可采之處。這次校點,以《津逮秘書》本為底本,參校《稗海》本、《學津討原》本,并參考了《詩話總龜》、《苕溪漁隱叢話》中的相關條目。《梁溪漫志》十卷,南宋費袞撰,金圓校點。全書內容主要有四,一為辨述朝廷典章制度,二為記敘前人遺聞軼事,三為考訂史實,四為品評詩畫文章。故本書資料價值頗堪矚目,書成刊行即為國史實錄院收錄,以備編修高、孝、光三朝正史參用。此次整理以明刻本與影宋鈔本比勘而成的《知不足齋叢書》本為底本,校以《四庫全書》本、《學海類編》本等其他諸本,并參校《永樂大典》《說郛》中所引和《宋史》《宋大詔令集》等有關內容。
(宋)惠洪 費袞撰 李保民 金圓校點 ·集部 ·8.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