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驚奇與怪異:域外世界怪物志》是一本好奇心之書,是在尋找世間奇偉、瑰怪、非常之觀的過程中,偶有所得,編撰而成。也是一本志怪之書,收集了人們在了解未知事物的途中,以想象力凝結而成的誤解,并對這些誤解進行深入淺出的挖掘,試圖找出其背后的故事。同時也是一本鏡像之書,希望對照這本書,能夠發現一些東西方共同存在的觀念、思維,試圖減少一點對東西方認知差異上的迷思。
劉星 ·生物世界 ·8.9萬字
《昆蟲記》卷二中,法布爾將昆蟲世界化作供人類獲得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記錄了為黃地老虎幼蟲做手術的毛刺砂泥蜂、辛勤筑巢繁衍后代的石蜂以及西芫菁等一系列膜翅目昆蟲在荒石園中的生活狀態,通過各種實驗,講解了它們鮮為人知的感官性能、心理活動……宛如一幅描繪屬于昆蟲秘密花園的精美畫卷。
(法)法布爾 ·生物世界 ·17萬字
這是一本能發現動物“超能力”、了解奇奇怪怪的自然知識的有趣小書:誰是動物界的“最強大腦”?熊貓有幾根手指頭?鴕鳥為什么不能飛?企鵝竟然是大長腿?……在這本書里,都能找到答案。和書同步推出的《隋說奧秘》精品課共51節,每節課3-6分鐘不等,由隋鴻錦教授帶領讀者實地游覽博物館,探查眾多動物的奧秘。觀看視頻,可以更直觀地比較動物的大小,搞清楚它們的特殊本領是如何進化實現的,培養讀者熱愛自然的興趣。
隋鴻錦主編 ·生物世界 ·1.9萬字
《細粒沉積與頁巖氣生儲——以山東省及渤海灣地區為例》總結了國內外頁巖氣的研究現狀和存在問題,介紹了山東省及渤海灣地區的細粒沉積發育與頁巖氣的成藏條件,介紹了山東省和渤海灣地區上古生界的地層發育、細粒沉積體系、巖相古地理、泥頁巖的生烴條件和保存條件,并總結了山東省及渤海灣地區頁巖氣的有利勘探前景。全書內容包括頁巖氣的地質、資源、沉積、生儲和勘探開發等多個方面,對山東省及渤海灣地區頁巖氣的理論研究和勘探開發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細粒沉積與頁巖氣生儲——以山東省及渤海灣地區為例》可供從事沉積學和非常規天然氣理論研究和勘探開發的科研人員閱讀,也可供從事頁巖氣能源研究的開發人員和石油、地質、礦業等院校相關專業的師生參考。
孟彥如 姜楠 李磊 ·生態環境 ·4.7萬字
200年來9次科學大發現,親歷人類揭開宇宙秘密的瞬間!物理版人類群星閃耀時。跟隨愛因斯坦、麥克斯韋、狄拉克、伽莫夫等科學家的所思所想揭密宇宙。近200年來,人類歷史上偉大的物理學家們,在辦公室的書桌旁,僅靠一張紙、一只筆,就揭示了萬事萬物的本質。那些潦草寫下的方程式,如同魔法師的魔法棒,勾勒出震撼人心的奇異世界。在這本紀錄片式的科學斷代史中,一幅幅描繪近代物理學重大發現的畫卷,將帶領我們一步步逼近宇宙的秘密。翻開本書,看科學家如何改變人類對世界的認識。
(英)馬庫斯·喬恩 ·宇宙知識 ·15.6萬字
本套書全面而系統地介紹了當今世界各種各樣的奧秘現象及其科學探索,集知識性、趣味性、新奇性、疑問性與科學性于一體,深入淺出,生動可讀,通俗易懂,目的是使讀者在興味盎然地領略世界奧秘現象的同時,能夠加深思考,啟迪智慧,開闊視野,增加知識,能夠正確了解和認識這個世界,激發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熱愛科學和追求科學的熱情,掌握開啟人類和自然的金鑰匙,使我們真正成為人類和自然的主人,不斷認識世界,不斷改造自然,不斷推進人類文明向前發展。
竭寶峰主編 ·百科知識 ·7.9萬字
作為編輯,我和我的同事們努力想要呈現給讀者一種特別的圖書,能幫助讀者將知識和生活聯系在一起。我們精心策劃了這一套《指尖上的探索》系列小百科圖書。這套書,實現了傳統圖書前所未有的動手效果,實現了同類圖書難以效仿的閱讀體驗。在許多百科圖書將知識拆散、用更多的圖片呈現的今天,我們還是喜歡把一段一段完整的文字提供給讀者。文字帶給人們更多思考與想象的空間。閱讀對思維的促進作用是確定無疑的。閱讀能夠幫助一個人更好地認識和了解我們的世界。深度閱讀尤其有益于小讀者形成系統性的思維習慣。閱讀能力強的人,更容易洞察這個世界,相對而言也更容易取得成功。
《指尖上的探索》編委會 ·宇宙知識 ·5.3萬字
這是一本讓人警醒、心存敬畏的書。要知道,有生存就會有死亡,人類和地球也不例外。英國宇宙學家馬丁·里斯在其新著《我們最后的時光》中預言,地球在未來200年內將面臨十大迫在眉睫的災難,人類能夠幸免的機會只有50%。在馬丁·里斯看來,隨著科學這把雙刃劍的日益鋒利,保持地球“健康”的難度越來越大。里斯估計,地球遭遇毀滅災難打擊的幾率已經從100年前的20%上升到了現今的50%。本書遴選了對人類威脅最大的10種可能,分別予以闡述。希望讀者能在閱讀過程中增加科學知識,提高危機意識,樹立環保﹑和平等觀念,共同來維護地球這個大家共同的家園。這個世界終結的方式有很多種:一種人工合成的病原體被釋放;一場世界范圍的核戰爭爆發;一次超級火山爆發噴出的煙塵遮蔽了太陽;一顆巨大隕星撞擊地球;一群可以自我復制的納米技術機器人統治了世界……了解這些不是為了增加恐懼,而是為了更懂珍惜。本書內容豐富,讓人在閱讀的同時也能增加對生活的思考,是一本常讀常新的經典科普書。
李異鳴編著 ·生態環境 ·10.7萬字
從茶杯、噴氣發動機到家用電器、內褲,我們的生活充滿了材料。但你想過沒有,為什么玻璃是透明的?是什么讓橡皮筋有彈性?為什么曲別針會彎曲?為什么不銹鋼不生銹?水泥也能做成衣服?世界上最薄卻最堅硬的東西是什么?為什么某一種材料做成的東西會長那樣?材料如何塑造了我們的世界又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了怎樣的影響?世界頂級材料學大師帶你用材料科學家的眼睛,以全新的方式看待你身邊的每一樣東西:鋼、紙、混凝土、巧克力、塑料、玻璃、瓷器……本書以淵博的知識和極富感染力的文字寫就。它不僅揭露了各種物質背后的神奇結構,還告訴我們隱藏在其背后的精采故事。每一章介紹一種材料,輔以照片和手繪圖,極富可讀性和趣味性。
(英)馬克·米奧多尼克 ·科學世界 ·9.7萬字
《改變生活的科學發現》是《話說世界》系列叢書的第25卷。全書給大家從不同方面去講述一些改變生活的發現,其內容有“扁鵲與中醫脈診的發現”、“孫思邈與中醫藥價值的發現”、“元素周期律的發現”等。
林之滿 蕭楓主編 ·百科知識 ·10.4萬字
《驚嘆創新的科技》是“奇趣科學探索之旅”叢書之一,本書選取了小學生們感興趣的國家前沿科技成果,如量子計算機、人工智能、高鐵……也選取了必須了解的經典學科,如基因學、能源等發展和成果,讓讀者能更好地了解科技發展能更好地為人類服務。讀者還可以通過本書了解更多的科學和技術的學科和職業,為讀者的職業選取埋下啟蒙的種子。本書覆蓋面廣,既能開闊小朋友們的眼界,又能滿足小朋友們對科學知識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引導他們熱愛科學,敬畏科學!
張康 ·科學世界 ·5.4萬字
您喜愛跑步嗎?若是,那就離不了跑鞋。可是您對跑鞋知道多少呢?本書介紹了有關跑鞋的方方面面必須了解的知識,讓你挑選、使用跑鞋不再盲目。
戴爾·沃勒 ·百科知識 ·5074字
《指尖上的探索》編委會 ·宇宙知識 ·5.7萬字
每一種傳染性疾病的背后都有一個故事——從疾病的自然史及其在個體中的病程,到疾病的描述、發現和治療的故事。從肺結核對英國歷史的影響到人類DNA的構成,從古代世界最致命的瘟疫到21世紀的流行病,從黑死病的肆虐到抗體的發現,等等。本書就探討了歷史上那些著名且具有嚴重危害的傳染病的故事。除了討論它們的癥狀、原因、預防和治療,還討論了它們對病人的改變,以及它們對世界歷史和人類進化的影響。在人類與傳染病的故事里,永遠繞不開的,是那些與它們作斗爭并做出非凡貢獻的科學家和醫護工作者。比如發明了第一種疫苗的愛德華·詹納,第一個科學研究疾病的人約翰·斯諾,創立了細菌感染理論的路易斯·巴斯德,提燈女神南丁格爾等,當然還有那些在人類與疾病之間進行永無止境的斗爭的平凡之人。此外,作者還在書中展示了疾病如何塑造了物種的進化,并提示我們:如果不采取適當的措施,傳染病可能會威脅到人類在這個星球上的生存。
(美)理查德·岡德曼 ·人類故事 ·7.1萬字
本書按照時間順序敘述了中國古代文學的孕育、發生、發展和演進。從先秦文學(公元前16世紀至公元前247年)開始,到清代文學(1644—1911年)為止,本書用簡潔、平白的語言講述了各個時期中國古代文學最具代表性的文學作品、文學特征以及思想潮流,作為通識讀本,本書言簡意賅,概括到位,既是優秀的通識教育工具,又能滿足一般文學愛好者的知識積累。
劉躍進 馬燕鑫 ·百科知識 ·10.1萬字
法布爾的《昆蟲記》譽滿全球,在法國自然科學史與文學史上都有它的地位,被譽為“昆蟲的史詩”。《昆蟲記》所表述的是昆蟲為生存而斗爭所表現的驚人的靈性。法布爾把畢生從事昆蟲研究的成果和經歷用大部分散文的形式記錄下來,詳細觀察了昆蟲的生活和為生活以及繁衍種族所進行的斗爭,以人性照應蟲性,蟲性、人性交融,使昆蟲世界成為人類獲得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文學形態,將區區小蟲的話題書寫成多層次意味、全方位價值的巨制鴻篇,這樣的作品在世界文學史上誠屬空前絕后。
(法)法布爾 ·生物世界 ·17.1萬字
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江河湖海、奇特島嶼嗎?各自有著怎樣的概況呢?足不出戶,就能領略世界各地的自然風貌,這就是本書的主旨。本書介紹了多個國家城市的湖海島嶼,旨在讓讀者開闊視野,增長見識。
李睿編著 ·百科知識 ·3.2萬字
《中醫經典故事繪本》是由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姚勤教授領銜主編的一套面向中小學生普及中醫藥知識的叢書。該叢書精選20則左右的經典中醫故事,用中小學生最喜歡的漫畫形式呈現出來。叢書第一輯選定《懸壺濟世》、《杏林春暖》、《扁鵲望色》、《橘井泉香》《刮骨療毒》五個故事,由中醫藥專業教授+專業漫畫師對故事內容進行聯合改編,在科學基礎上加上生動的繪畫以及美麗的色彩,每個故事配有30張左右插畫,每張插畫的下方配有簡單易懂的文字說明。
姚勤主編 ·百科知識 ·1690字
《因數和因式》是著名數學教育家劉熏宇的科普經典。這本書對那些數學不太好的孩子來說,可以提升學數學的興趣。而對那些本身就很喜歡數學的孩子來說,則可以讓他們繼續深耕,成為數學小達人。在這本書里,劉薰宇先生把小學的“數”和中學的“式”放在一起,可以類比學習,愛好數學的學生、學有余力的學生、在六年級著手初小銜接的學生,可以仔細讀一讀,品一品,聰明的讀者會發現二者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書中有一些名詞在今天讀起來更覺得生動:比如我們現在稱為“分解質因數”,書中稱為“析因數”,“分解因式”在書中稱為“析因式”。有關“式”的部分,劉薰宇先生在書中做了細致的闡述,對初中數學中“數”與“式”的鞏固、拓展提升有很大的幫助。
劉薰宇 ·數理化 ·2.2萬字
我們都會變老,大腦也一樣,大腦的生長在24歲這個年輕得令人驚訝的年齡開始減速,但這并不意味著它會失去敏銳度,而且不同的認知技能可以在不同的年齡達到頂峰。在你的一生中,不論你的年齡或獲取資源的途徑如何,大腦都可以持續不斷地得到加強。經外科醫生古普塔通過幾十年的臨床醫學和持續研究指出,我們在任何年齡都可以改善并擁有一個更好的大腦。作者依據腦科學、神經學、病理學近30年的研究,揭示了大腦衰老和認知能力下降的原因。通過對比全球腦健康理事會近百名專家的神研究報告數據庫中的方法,提出從運動、營養、休息、社交聯系、提高大腦可塑性幾個方向來科學優化大腦。當你把大腦放在第一位時,其他關乎健康方面的東西也就迎刃而解了。沒有健康的大腦,你甚至無法做出健康的決定。生活習慣比你的基因更能影響你大腦的命運。患癡呆的人正在逐漸年輕化。大腦衰退是可以預防和進行早期干預的,本書為讀者提供了一個可立即實踐的12周大腦強化計劃,在日常生活中啟動你的“敏銳大腦”程序,用簡單且科學的方法修復大腦,提升腦力。健康的大腦不僅會帶來健康的身體、體重、心臟等,還會帶來更強的自信、更堅實的財務未來。
(美)桑賈伊·古普塔 ·生物世界 ·17.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