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為作者主持的四川省2022年度社科規劃項目(普及項目)“從自然到自然:清潔能源的故事”(項目批準號:SC22KP036)的結項成果。本書的主要內容共有四個方面:一是基于清潔能源(即綠色能源,指不排放污染物、能夠直接用于生產生活的能源)的概念提出我國的清潔能源的總類。二是針對七大類清潔能源的能源性質及開采形式和優缺點做重點介紹科普及。三是世界范圍看清潔能源的利用情況。四是就清潔能源的未來和發展提出相應的觀點和預測。
李平瑞主編 ·生態環境 ·4.2萬字
從海洋深處到偏遠叢林,BBC制作團隊歷經5年多的時間,到訪了地球上眾多令人驚奇的自然生境,打造了《地球脈動Ⅲ》這部卓越的紀錄片,帶領我們領略野生生物絕妙的生存策略,以及它們所面臨的生存壓力。本書是紀錄片《地球脈動Ⅲ》的同名圖書,也是“地球脈動三部曲”的收官之作,主要內容包括海陸之間、極端之地、生命之源、密林之中、深藍秘境、廣袤之原、危險關系和家園衛士,展示7類棲息地中野生生物的生存狀況、它們與人類的關系,以及為保護野生生物而付諸行動的諸多人士。創作人員借助先進的拍攝技術和設備,成功地記錄下了眾多“史上首次”的鏡頭畫面和精彩瞬間。請屏住呼吸,跟隨書中的文字,開始一場激動人心的自然探索之旅吧!
(英)邁克爾·甘東 容尼·基林 馬特·布蘭登 ·生態環境 ·12.1萬字
南極對我們來說,既遙遠又神秘。翻開本書,跟著科學家的足跡走進南極,解讀南極與我們人類的前世今生……
張文敬 ·生態環境 ·6.9萬字
作為編輯,我和我的同事們努力想要呈現給讀者一種特別的圖書,能幫助讀者將知識和生活聯系在一起。我們精心策劃了這一套《指尖上的探索》系列小百科圖書。這套書,實現了傳統圖書前所未有的動手效果,實現了同類圖書難以效仿的閱讀體驗。在許多百科圖書將知識拆散、用更多的圖片呈現的今天,我們還是喜歡把一段一段完整的文字提供給讀者。文字帶給人們更多思考與想象的空間。閱讀對思維的促進作用是確定無疑的。閱讀能夠幫助一個人更好地認識和了解我們的世界。深度閱讀尤其有益于小讀者形成系統性的思維習慣。閱讀能力強的人,更容易洞察這個世界,相對而言也更容易取得成功。
《指尖上的探索》編委會 ·生態環境 ·6.6萬字
《踏入深時》是一本關于地球的故事,可讀性極強,非常有助于一個外行讀者對地質學的理解。書中“深時”的概念,延伸到地球存在的億萬年到現在的地質變化和進化生命的許多階段,而且還伸向未來。作者幫助讀者發現腳下那些美麗的巖石和它們的神奇之處。它不是連貫的地質學教材,而是將很多吸引人的內容穿插其中的非虛構類科普作品,其中就有火山、恐龍、地震、化石等,并從宏觀的角度領略改變世界的偉大理論:板塊構造。這一突破與進化論或量子物理學一樣重要,但比兩者都要年輕得多。展望未來的世界,只有我們的蹤跡會留下,而在很深的時間里,一切都是暫時的。骨頭變成石頭,沙成山,海洋變成了城市,而生命還在繼續。
(英)海倫·戈登 ·生態環境 ·14.4萬字
著名生態環保人士蒙比奧的全新力作!本書主題涉及土壤生態學、微生物學、生態環保、農業發展、糧食安全等多個專業方向,重點探討如何在保護地球生態系統的情況下,生產更多糧食來喂養更多人。蒙比奧通過本書給人類和食物系統提供了一個新的希望。他在本書中展示了隨著對于土壤生態學研究的逐漸深入,我們對腳下的這片世界的認知不斷發生著變化;如何讓我們用更少的耕作,生產更多的糧食。他還與許多這個領域的開拓者們進行了交流:新型農藝種植者會改變我們對土壤肥力的理解;研發多年生谷物的研究者試圖將土地從犁和化學藥品中解放出來;也要感謝開創了培育蛋白質和脂肪新方法的科學家們。他們共同為我們展示了世界上微小的生命形式如何幫助我們與地球和平共處,恢復這顆星球上的生命系統,用生機取代死寂。
(英)喬治·蒙比奧 ·生態環境 ·19.6萬字
本書系統介紹湖北省的湖泊概況、湖泊成因、湖泊沉積、典型湖泊發育演化、湖泊特征、湖泊水生物、湖泊資源、湖區文化和湖泊管理。本分冊為梁子湖。
湖北省湖泊志纂委員會 ·生態環境 ·1.3萬字
本書是講述地球上最不可思議的地方的一本科學普及讀物,分為4章,精選38個主題,內容廣泛,再配以準確而清晰的圖片,構成一本高質量的彩色圖文書。本書選點雖不新奇,但勝在內容生動而詳細,語言準確而流暢,全書結構清晰,文字清新。在寫作上,能夠一一厘清歷史傳說和科學事實的界線,這一點很難能可貴。
祈莫昕編著 ·生態環境 ·43字
本書從對水的介紹說起,依次談到了水的分類、水與人體、水與健康、水與人類歷史、水與工農業、水與環境七個方面,不僅包含了水的科學,也講述了水的文化,當然也不會漏掉與你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健康知識以及需要人們端正態度看待的日漸嚴重的水污染問題,為人們打開了了解水的多扇窗戶。書中不僅系統介紹“水”這個神秘的物體,更會透過水來發現我們身邊的諸如人體、自然、氣候等等一系列由之引發的“神秘事件”。
章雨倫 覃興雯主編 ·生態環境 ·11.2萬字
本書屬于“圖說中華水文化書系”的分冊之一。整套書系采用圖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方式講述了中華歷史文化中獨具魅力的水文化的方方面面。本書講解了水與人居環境和衣食住行的緊密關系,主要包括:人的生活與水文化,水與衣裝服飾,傳統飲食中的水文化,水與居所、聚落和城鎮,水與出行,水與人體健康,古代堪輿學說中蘊含的哲理。
李紅光 馬凱 程麟 劉經體 ·生態環境 ·15.3萬字
《天道與人文:竺可楨講氣象與歷史》是竺可楨先生關于氣象學與中國歷史變遷關系的科普小品文集。在本書中,竺可楨先生翻閱多部歷史典籍,結合氣象學的科學研究,對古代重要事件發生時的氣候情況作出判斷,并據此揭開氣候變化與歷史的關系。在本書中,不僅有《大自然的語言》這樣多次入選中學語文課本、大家耳熟能詳的科普小品,更有《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這樣為后世歷史研究提供重要思路的傳世名作。
竺可楨 ·生態環境 ·10.8萬字
《指尖上的探索》編委會 ·生態環境 ·6.7萬字
本書屬于“圖說中華水文化書系”的分冊之一。整套書系采用圖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方式講述了中華歷史文化中獨具魅力的水文化的方方面面。本書講解了治水對中華文明形成發展的全面影響和特殊意義,主要包括:治水與中華文明之源、治水與政治文明、治水與經濟文明、治水與物質文明、治水與技術文明。
賈兵強 朱曉鴻 ·生態環境 ·13.3萬字
本書系統介紹湖北省的湖泊概況、湖泊成因、湖泊沉積、典型湖泊發育演化、湖泊特征、湖泊水生物、湖泊資源、湖區文化和湖泊管理。本分冊為長湖。
湖北省湖泊志纂委員會 ·生態環境 ·1.8萬字
《指尖上的探索》編委會 ·生態環境 ·6.4萬字
本書系統介紹湖北省的湖泊概況、湖泊成因、湖泊沉積、典型湖泊發育演化、湖泊特征、湖泊水生物、湖泊資源、湖區文化和湖泊管理。本分冊為遺愛湖。
本書從系統論視角出發,運用危機管理理論、社區治理理論、自組織理論,從社區自組織能力建設的視角出發,對社區災害管理的內在規律進行深入認識和剖析。提出社區防災減災自組織能力建設的機制設計,并在社區開展試點,再次對社區防災減災能力進行評價。本書通過對比分析,總結經驗教訓,提出提升社區防災減災自組織能力建設的對策建議。
陳旭 王胡林 盛丹萍 ·生態環境 ·12.4萬字
歷經四個多月的1975年青藏高原冰川考察終于勝利完滿地結束了,不僅安全第一,工作也可以說獲得了第一。包括冰川專業在內這一次考察所獲取的寶貴的第一手科學資料為后來青藏高原的隆起與環境變遷的研究大課題提供了許多不可或缺的科學依據。從1975年第一次進藏考察之后,我先后18次進入青藏高原考察,不僅乘飛機,而且更多的是乘汽車,不僅從川藏公路,而且先后沿滇藏公路、青藏公路、黑昌公路、新藏公路往返于內地和拉薩,不僅去過世界屋脊的珠穆朗瑪絨布冰川,還到達過長江之源的格拉丹雪山;南迦巴瓦峰留下了我的足印,西昆侖灑下了我的汗水,我甚至還到過截止目前我國最后一個未通公路的地方——墨脫縣。我可以自豪地告訴讀者,尤其是喜愛野外考察的青少年讀者朋友,高海拔地區的冰川考察,本身就是一篇說不完道不盡的散文,是一首引人入勝的長詩。這散文,這長詩很難用考察隊員的一支筆書寫得讓讀者心滿意足,最好的辦法就是讀者身臨其境去體會那散文、那長詩中的無窮奧妙,無窮韻味。
張文敬 ·生態環境 ·14.3萬字
本書從科學的角度分析天氣的來龍去脈,正確地指引你認識身邊某一天氣現象。首先從氣象的介紹說起,陸續談到了氣象的分類、氣象與人體、氣象與健康、氣象與人類歷史、氣象與工農業和氣象與環境七個方面的內容,不僅探究了氣象的科學知識,還講述了氣象的歷史文化,最重要的是還包含了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健康知識以及氣象對我們環境的影響。
章雨倫 覃興雯主編 ·生態環境 ·12.2萬字
愛護海洋,就是愛護人類自己。保護海洋,就是保護人類未來。《大海告訴你》是本類似海洋科普的讀物,由我國“航海貢獻獎”得主、著名海洋問題專家、海軍大連艦艇學院教授陸儒德編著。《大海告訴你》分為上下兩篇:上篇為“神奇的藍色水球”、下篇是“美麗的藍色家園”,共計44章、40余萬字。《大海告訴你(下我愛和諧海洋)》為下冊。
陸儒德編著 ·生態環境 ·9.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