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上古神話是中國歷史、文學、藝術、哲學的源頭,是中國最本色的名片之一。中華先民通過一個個瑰麗的神話,告訴我們民族是怎么誕生的,先民們是怎么生存的、怎么探索世界的……這些神話是先民對自然和人生進行探索、思考后開出的美麗花朵。中國神話看似是神的故事,其實是人的史詩。每個神話都代表了一個歷史階段,每個故事都對應了一個時代的認知和文明,反映了中華民族文明的發展歷程。
張小泱 ·中國文化 ·10.5萬字
只要尚有一日存在真正的中國人,中國必將長存!在風雨飄搖之際,西方國家鼓吹中國滅亡說,將四萬萬同胞視為無知匹夫,中國形象被嚴重扭曲。在辜鴻銘的《中國人的精神》中,他認定“衡量一個文明的價值,我們最終要問的是:它能塑造怎樣的人,怎樣的男人和女人。所謂中國人的精神,就是靈魂與理智的完美結合”。本書是辜鴻銘的所有著作中,最有影響,較能反映他思想風貌的作品,其主旨是揭示中國人的精神生活,宣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鼓吹儒家文明救西論。此書是一戰前后世界范圍內興起的東方文化思潮的代表作之一。從文化思想史的角度看,本書對于中國精神生活的“揭示”,關于中國文化道德精神價值的闡述,都很有意義。愚以為中國二千五百余年文化所鐘出一辜鴻銘先生,已足以揚眉吐氣于二十世紀之世界。——李大釗。
辜鴻銘 ·中國文化 ·7.8萬字
齊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所具有的鮮明的開放、包容、務實、創新的文化精神,不僅在我國古代社會產生過重大影響,而且已經穿越時空,歷久彌新,對今人依然有許多啟迪和借鑒意義。《中華傳統文化:齊文化讀本》叢書編寫委員會以教育部《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為指針,從傳統文化與時代精神的結合上把握齊文化的特點,遵循青少年身心發展規律和教育規律,面向中小學生,一體化設計讀本的編寫內容與編寫體例,使讀本由淺入深,由分到總,由具象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點面結合,縱向延伸,呈現出層級性、有序性、銜接性、系統性。
《中華傳統文化——走進齊文化》編委會編 ·中國文化 ·7.5萬字
本書書稿是第十一屆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第三屆民族文化研究論壇的會議論文集。主要內容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研究,地方經濟、文化、體育事業發展研究,少數民族民俗文化研究,文化旅游產業研究,少數民族作家作品研究等相關論文二十余篇。
黃明輝 王廷勇主編 ·中國文化 ·19.9萬字
自由無礙的鯤鵬、肯定一切的莊周夢蝶……鬼才莊子贈與后世何其豐厚的精神遺產!日本老莊思想研究泰斗福永光司,以存在主義觀點解釋了莊子內篇的思想精髓。本書按《莊子·內篇》篇目順序分為七部分,收錄和解釋、解讀了《莊子·內篇》全文,在解讀時,作者沒有拘泥字詞解釋,而是盡量去抓住莊子思想的核心與脈絡。后面的“莊子與《莊子》”部分介紹了莊子本人生平、思想,《莊子》這本書的特質及版本,使讀者通過本書能對《莊子》及其思想有整體的把握和較為深入的理解。
(日)福永光司 ·中國文化 ·14.5萬字
孝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為了弘揚孝道,傳承民族文化,我們精心編撰了本書。書中收錄的孝行小故事,不但淺顯易懂,而且生動深刻,能讓孩子們更好地領悟孝道文化,向孝順的人學習,從而將孝道轉化為自身的一種良好的美德與素養。
竹馬書坊編著 ·中國文化 ·6.5萬字
“道”這個字由“走”與“首”組成,是我們的“首”(頭、領導)走的路;“德”即“得”、“得到”;“經”,即是“常”,不變的東西。所以,“道德經”就是沿著它所給出的路走,就能獲得的不變真理。《道德經》歷經2500余年而不廢,是世上印刷量第二高的書,也是公元前500年前后那場全球文化創立者們中唯一自己寫的書。人生若能找到一個東西,可以一輩子陪伴,時學時新,豈不美哉!《道德經》即是!
胡奇英 ·中國文化 ·16.9萬字
本書除了可以欣賞到綠茶、紅茶、青茶、花茶和普洱茶等各種精心擺設好的茶席之作外,還能欣賞到雅致的茶室、卓越的器物和豐富的茶藝,并根據春、夏、秋、冬四個季節進行劃分,收錄了100多個方案的茶室設計,每個方案里面均含括茶類、茶器以及設計特點等文字,方便讀者在進行茶室裝點、品嘗茶水的同時,選擇合適的茶器和茶花,并由此美化我們的生活空間,提升我們的藝術品位。
素茗堂編著 ·中國文化 ·0字
本書收錄了歷代二十四位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身份、不同背景的人物身上所發生的孝行故事,不僅包含了父慈子孝的孝行故事,而且表現了夫和婦從、兄友弟恭、朋道友信、君敬臣忠等人倫關系,即《孝經》中所倡導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這五種最基本最重要的人倫關系。書中既有孝行故事的原文和詩贊,又有對孝行故事詳細獨到的解讀,更融入了作者自身的深切感悟,使文章更加富有哲理和蘊味。
李稚田 ·中國文化 ·9.1萬字
《文學遺產》創刊于1954年,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主辦的全國唯一的古典文學研究專業學術刊物。70年來,《文學遺產》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定不移地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為推進我國古代文學研究事業,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建構中國自主的文學知識體系作出了卓越貢獻。經過編輯部幾代同仁的辛勤工作和開拓創新,《文學遺產》已成為代表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最高水平的權威學術刊物,在國際漢學界具有廣泛的影響力和不容忽視的學術權威性。
《文學遺產》編輯部編 ·中國文化 ·19.1萬字
本書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系列連環畫”中的小學十二種圖書之一。小學十二種圖書,每種圍繞一個核心價值觀主題詞,以連環畫的形式,生動講述六個能體現該價值觀的歷史故事,展現民族精神和價值觀,弘揚中華美德,表達“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源泉”的深層關系。
蘇凝編繪 ·中國文化 ·462字
《一口氣讀懂中國文化史2》沿襲上部書的專業性與趣味性,在內容編排、版式設計等方面進行了更加專業與系統的設計,加入了大量的批注來解讀和延伸正文,幫助讀者了解更多的傳統知識,吸收更多的文化精華!五千年傳承,五千年積淀,留下來的是博大精深,是海納百川,是厚德載物,是自強不息……
《一口氣讀懂中國文化史》編委會 ·中國文化 ·17.6萬字
神話故事是古代文學、哲學、歷史與美學的底色。本書取材整理自《周易》《楚辭》《山海經》《淮南子》等四十一部典籍,將零星散見于古籍文獻中的眾多神、人、精怪、異獸等傳說進行挖掘梳理,重新講述,涵蓋創世神話、大洪水神話、戰爭神話、發明創造神話和精怪傳說。全書按照部族分類、時間傳承的維度,以五部、四十五篇神話故事,一百一十八種靈獸、精怪,二百余幅純美彩繪,有序構建了一個浪漫瑰麗的中國神話世界,是一幅文學與美學的大型畫卷,是獻給青少年的一部豐富的華夏民族神怪志。
白羽著 吟酒 墨人山繪 ·中國文化 ·10.8萬字
《大師國學課》是普及國學知識的一本通俗讀物,內容包括經學、史學、地理、諸子哲學、詩詞曲賦、小說戲曲等中國傳統文化領域的常識知識,力求從五千年中華文化中擷取精華呈現給讀者。《大師國學課》解讀深入淺出,用簡練質樸的語言將深奧的國學細細品讀,旨在幫助讀者對國學有一個框架化的認識。《大師國學課》將帶領你穿越時間的阻隔,走入中國文化的深處,領略優美而深厚的人文風光;帶領你跨越地域的障礙,走入大師課堂,聆聽國學大師們充滿智慧的聲音。
金鴻儒 ·中國文化 ·11.4萬字
詩歌是最美的語言,唐詩是最美的詩歌,是現代人燈火永不闌珊的精神家園。《唐詩三百首》作為風行二百多年的極為經典的童蒙詩學教材,具有蒙以養正、詩以化人的重大作用。但是,當代人或只會背誦零星詩作,或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未能對其有一通貫而清晰的整體認知。本書從通識教育的立場出發,內容不僅涉及《唐詩三百首》的編選旨趣、藝術世界、經典化歷程、遺珠之憾,還涵蓋唐代精神風貌、唐詩的體裁與近體詩的格律、唐詩的域外傳播等主題,拈出50位詩人的130余首詩作進行鑒賞,時代背景、詩人際遇、詩歌意境、名家點評融為一體,是以詩證史的唐代實錄,是中國詩學傳統的小像,是舊體詩創作的初級指導,是增強詩學修養、培養審美人格的簡明易懂的大眾讀物。
周興陸 ·中國文化 ·8.2萬字
《中華傳統文化——走進齊文化》編委會編 ·中國文化 ·3.4萬字
《年畫上的中華經典故事·正義篇》以“正義”為主題,講述了包拯、鐘馗、神荼和郁壘、張天師、岳飛、楊家將、水滸豪杰、齊天大圣這些歷史上虛構或真實存在的人物的正義故事。每章有來龍去脈、知識視野、佳作欣賞、點悟絮語四部分,從不同角度介紹了人物的生平經歷、正義故事、相關知識,并配有和各章主題相關的年畫,形象生動地描繪了每一個人物的氣節,體現了“正義”的內涵。
沈泓 王本華主編 ·中國文化 ·5.9萬字
傳統節日的形成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淀凝聚的過程。它們反映了民族的傳統習慣、道德風尚和宗教觀念,寄托著整個民族的憧憬。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目前有全國性、地方性和民族性的傳統節日達200多種,本書選擇主要的春節、元宵節、中和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元節、中秋節、重陽節、臘八節等十種節日,從起源、文藝感悟、節日習俗、文化內涵四個方面進行介紹,涉及節日溯源、傳說、典故、文化內涵及風俗習慣等諸多方面,集趣味性、知識性與文化性于一體,讓讀者在輕松閱讀中了解傳統文化,喚醒文化記憶,感受傳統的魅力。
高靜 ·中國文化 ·14.7萬字
《中國人的精神》又名《春秋大義》,由國學大師辜鴻銘的一系列英文論文結集而成,是東西方文化比較的早期代表作品。辜鴻銘在書中把中國人同美國人、英國人、德國人、法國人進行對比,指出中國人同時具備深刻、博大、簡樸和靈性四種美德,并主張用中國傳統的儒家思想解決西方社會存在的問題并對其進行改造。本書力圖捍衛中國傳統文化,出版后在西方社會引起巨大反響,先后被譯為德語、法語、日語、漢語等多種語言,并多次再版。德國因為本書面掀起數十年的辜鴻銘熱。
辜鴻銘 ·中國文化 ·8.6萬字
道德,是日常的規范也是隱秘的“玄學”,而中國文化大大拓展了它的層次,賦予了它無與倫比的魅力。本書立足中國傳統哲學的內在語境,以《老子》和《易傳》等為主要文本,訴諸樸素的文本細讀和哲學的辯證分析,尋章摘句,探賾索隱,細致審查了儒道二家道、德概念的種種隱微和曲折,呈現了中國傳統道德觀念的深刻性和豐富性。全書以強烈的問題意識究本溯源,厘清了一些模糊的焦點問題,有助于讀者清晰把握儒道二家道、德概念的深層差異,進而由之洞悉中國傳統道德觀念的秘密,一窺中國文化的堂奧。
吳小龍 ·中國文化 ·12.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