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一部《北京話詞典》,帶您領略老北京的胡同文化!家里有本《北京話詞典》,就保存了老北京文化的根兒!作者從小說、戲曲、曲藝、影視作品中選取北京話詞語作為詞條,并以北京話實際讀音注音,簡要釋義,配以切合恰當的例句?!侗本┰捲~典》有利于對漢語、特別是對普通話的研究;可以使我們了解普通話中一些詞的來歷;也有利于讀者閱讀和理解京味兒作品;同時有助于讀者了解和認識社會,一些時代特有詞語的解釋,可以幫助讀者了解當時的風土人情和社會風貌。
高艾軍 傅民 ·地域文化 ·143萬字
莊子是個非凡的思想家——他是中國思想富有浪漫詩情、生命體驗和批判頭腦的詩人哲學家,他妙解生死、漫話人生的曠達與幽默,讓一代代的中國人傾心?!肚f子:站在人生邊上》從平凡的角度,以女性的角度,站在紅塵之外觀照紅塵,通過莊子中精彩的寓言故事,了解真正的莊子,并發掘莊子思想的魅力,讓我們站在紅塵之外觀照紅塵,以一顆平常心看待生活。
劉冬穎 ·隨筆 ·10.1萬字
《簡明京劇詞典》是一本以通俗易懂方式向京劇初學者、京劇愛好者以及對傳統文化感興趣的讀者介紹京劇知識的簡明詞典,詞典的編寫工作依托于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的科研項目。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院長劉侗負責項目建設及詞典編撰的整體規劃,聘請《中國京劇》雜志編輯部主任封杰為顧問,把關詞條釋義的準確性及權威性,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中文教研室教師執筆完成詞條的具體編撰工作。
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編 ·中國文化 ·5.8萬字
中華國學博大精深、包羅萬象,是數千年來中國人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生活方式的高度提煉和總結。千百年來,國學已經滲透到社會的各個方面,深入到每一個中國人的日常生活當中,影響著人們的思想、意識、倫理、道德和行為。學習國學,了解國學,繼承和弘揚中國文化,是每個中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作為一個現代人,不能不知道傳統;作為一個中國人,不能不了解國學。
夢遠 ·中國文化 ·33.2萬字
作者以四十天守望敦煌的獨特經歷、超出一般旅行者的深廣視角,深入淺出地展示了璀璨、多元、神秘,但又與你我相關聯的敦煌。在此文化之旅中,我們得以窺見壁畫和彩塑背后那些神佛、帝王、英雄、凡人的故事,揭開眾多洞窟的神秘面紗,領略窟頂治沙、洞窟數字化采集、壁畫修復等絕技,感受莫高窟無與倫比的藝術魅力,真正學會欣賞敦煌之美。
蔣理 ·隨筆 ·13.7萬字
《中國文化常識:二十四節氣與節日》全面介紹了中國節氣與節日的相關知識。對每一個節氣和重要的傳統節日,結合史料記載與民間傳說,詳細梳理了它們的歷史背景、民俗習慣、文化淵源等。全書內容全面詳實,文風通俗易懂,配以雅致插圖與古詩詞,是一本兼具知識性與趣味性的文化讀物。
李一鳴 ·中國文化 ·13.2萬字
《易經》被稱為無字天書,其本源和精髓在于無字部分,即陰爻、陽爻,這不僅是卦的基本符號,也是宇宙的基本符號。本書與古今中外對《易經》的各種解讀區別之處在于,作者提供了一個全新解讀《易經》的視角,即提出了陰陽比的概念。作者通過反復推演,算出各個卦系的陰陽比,揭示了宇宙中各個層次都有一定數的陰陽體,因陰陽比不同,陰陽體也各不相同,但在每個層次的總體上,所有陰陽體是對稱和平衡的,同時也是對立和互補的。本書適合對傳統文化感興趣者閱讀。
謝文緯 ·中國文化 ·9.9萬字
1985年,被稱為“燕園三劍客”的錢理群、黃子平、陳平原三人共同提出了“20世紀中國文學”的概念,倡導以整體的眼光將中國現當代文學溯源至晚清,將“近代文學”“現代文學”“當代文學”三個時段打通,引起了學術界的強烈反響。“漫說文化叢書”即是這一概念的具體表現,所選散文充滿文化意味而又妙趣橫生。鄉風與市聲,似乎是古已有之的;在“20世紀中國文學”這一概念里,卻別有一種意義:它與中國走出自我封閉狀態,打開通向世界的窗口,政治、經濟、文化全面現代化的歷史息息相關。
許地山 葉圣陶等 ·中國文化 ·114萬字
《梁漱溟往來書信集》輯錄了梁漱溟先生往來書信七百余封,時間跨度從1916年到1988年梁漱溟先生去世,歷七十余年。涉及人物眾多,既有政壇名流,又有布衣白丁,即有飽學鴻儒,又有莘莘學子。我們可以從中看到很多熟悉的名字,梁啟超、張申府、馮友蘭、胡適、熊十力、馬一浮、胡蘭成……這是迄今至為全面的一次梁漱溟書信整理,其中許多書信是初次公開發表。通過一封封書信,梁先生指證師友得失、點撥獎掖后學、用心子孫教育,讀者可從中還原一個血肉豐滿、可親可愛的梁漱溟。這些書信不僅是梁漱溟個人不同時期思想、情感、生活等的記錄,也是20世紀中國歷史的縮影,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從辛亥革命到改革開放,七十余年來中國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這對讀者了解梁漱溟,了解中國歷史實為彌足珍貴的歷史材料。
梁培寬編注 ·隨筆 ·37.8萬字
黃龍自然保護區,因黃龍溝內有一條蜿蜒的形似黃龍的鈣華體隆起而得名,歷來被譽為“人間瑤池”與“人間天堂”。彩池、雪山、峽谷和森林謂之黃龍“四絕”。黃龍奇、絕、秀、幽的自然風光蜚聲中外,藏族、羌族和回族的民族風情也令人心馳神往。看罷此書,贊嘆的不止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是中華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蘊。
馬夫 陳慧 王靜編著 ·中國文化 ·4萬字
五千萬書友的領讀人樊登,以《論語》為線索,為青少年分享學習之道。從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方法三個維度,解決孩子關于學習的問題?!墩撜Z》是一本關于學習的書,學習是它的核心宗旨!《給青少年講論語:樂在學習》中,樊登結合心理學、教育學、腦科學等現代理論解讀《論語》,結合孔子的智慧,告訴小讀者應該如何享受學習的過程,而不是在學習中煎熬。讓青少年在輕松讀懂《論語》的同時,理解學習的本質,培養更好的學習態度與學習習慣,并吸收高效學習的方法。
樊登 ·中國文化 ·8.4萬字
歷史的車輪告訴我們,了解過去,有助于理解現在,展望未來。這套叢書成為廣大青少年喜聞樂見的讀物,感染熏陶,潛移默化,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培養愛國主義感悟,提高愛國主義的思想和覺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觀、價值觀、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同時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
陳曉丹編著 ·文化史 ·19.7萬字
皮影戲是一種以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它是中國民間古老的傳統藝術,不僅歷史悠久、種類繁多、流傳廣泛、遺產豐富,同時在美術造型、文學劇本、音樂唱腔、表演技藝中所體現的高度綜合能力也是舉世無雙的。本書分為“概說皮影戲”“皮影戲源流”“皮影戲劇目與表演”“皮影戲造型藝術”“代表性皮影班社與傳承人”“皮影戲現狀與發展”等部分,比較全面地介紹了皮影戲的形成與流變、皮影戲的制作與造型等,重點介紹和分析了不同流派皮影歷史與藝術特征,以及各自的代表性傳承人與代表性作品。
魏力群 ·非遺 ·3.4萬字
本套書精選“三百千弟”(《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和“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等12種我國古代啟蒙教育的經典,采用大字注音,并附有準確釋義,同時根據每節內容,配以精彩故事或文化常識、文學典故,閱讀性強,文、史、哲涉獵廣泛,專注塑造國學精神。在原文和故事中,配有原汁原味的古代珍稀插畫,或者相關的文物圖片,以反映傳統的生活情境,匯集豐富多彩的中華元素,打造與眾不同的國學盛宴。
蕭史 ·中國文化 ·3.5萬字
哲學在中國文化中所占的地位,歷來可以與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在中國,哲學與知識分子人人有關。對超乎現世的追求是人類先天的欲望之一,中國人并不是這條規律的例外。他們不大關心宗教,是因為他們極其關心哲學。他們不是宗教的,因為他們都是哲學的。
李世化 ·文化史 ·18.2萬字
本書是根據毓老師2000年在臺北奉元書院講授整理而成。《管子》雖非管子所著,但可體現管仲的主要思想??鬃犹貏e贊賞管子,以管子為儒家,《論語》中有言:“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管子之德不同于匹夫匹婦的小誠小信,包含治國安邦的大智慧,對中國政治思想和實踐有重要影響。毓老師認為《管子》,道約言要,曉合經義。毓老師講《管子》,非講管子學,而是要我們學習管子,著重在于學會怎么做事。
愛新覺羅·毓鋆講述 陳絅整理 ·中國文化 ·8萬字
妖嬈婀娜是你,巾幗不讓須眉也是你;溫婉美麗是你,豪放剛烈、真誠率性也是你。臺州女人進而善攻,退而善守,從不低眉順眼。臺州女人有著江南女人的玲瓏剔透、聰慧能干,又兼具北地胭脂的豪放剛烈,有著自己獨有的風姿。
王寒 ·地域文化 ·8.4萬字
劉蘇里導讀,中國38位知名學者講讀,共同解讀上下2500年46位西方思想家的51部著作。這些思想家的著作光照當代,澤被千秋,講讀者的解讀通透、有趣,本書有助于你理清西方兩千余年來思想發展的來龍去脈,掌握政治、哲學、法學等思想菁華,透徹理解當今世界和中國,帶你實現觀念與思想的飛升。
劉蘇里主編 ·理論 ·86萬字
中國自古有禮儀之邦的美譽。禮儀本身具有良好的實踐性特點,因此是踐行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中小學生處于生活習慣、價值觀養成階段,其道德素質、禮儀修養如何,對將來社會風氣具有很大影響。因此,加強其禮儀教育,顯得尤為迫切與必要。本教材分容禮、倫常、社交、燕飲、經禮五冊,由個人而人際,由家族而社會,具有很強的系統性。同時,教材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因應時代發展而變革損益,具備良好的實用性和操作性,非常符合當前社會和時代的需要。
張德付 ·中國文化 ·5.6萬字
《禮樂吉金——圖說西周》前有導讀,后有結語,正文采用圖文結合、以圖為主的方式,從立國、文字、稽古、禮樂、藝術、生活等六個方面將上古時代最為鼎盛的周王朝再現于世人面前。導讀將從周原興起到西周覆滅幾百年間的社會狀況、百姓生活等做了全景式的介紹;全書共附圖175幅,將周代高度發展的物質與精神文明以圖片的形式充分展現出來;文字部分的表述基本圍繞圖片展開,針對性、說明性和論述性都很強,能夠將周代的文化遺存直觀地呈現在讀者眼前,并通過說明性文字進一步深化讀者對這些上古文明的清楚認知,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從而達到向大眾普及周王朝社會面貌并了解學習周人禮樂文明的目的。
胡振宇 ·中國文化 ·4.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