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尼迪克特運用文化人類學的方法,用“菊”與“刀”兩種頗具象征意義的事物來揭示日本文化和日本人性格的矛盾性和日本文化的雙重性,從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和歷史事件入手分析了日本社會的等級、習俗、教育等,力圖透析日本,富有深刻的哲理性和動人的藝術性。
(美)本尼迪克特 ·文化史 ·16.6萬字
《中信國學大典·傳習錄》香港中華書局百年典藏,全套50冊;跨越經典巔峰、引領國學變革獨一無二的權威創作團隊,國學泰斗饒宗頤名譽主編,集結兩岸三地空前陣容,全球漢學界的頂尖學者傾力打造深具國際視野,展現中西文明的碰撞與交融,以現代眼光、世界眼光、未來眼光來撫慰人心的摩登新國學貼近當代社會的解讀,挖掘古代國學經典的當代意義。
吳震 孫欽香導讀及譯注 ·文化研究 ·16萬字
本書收錄了幾十條祝酒、拒酒的高招、絕招、巧招、妙招,招招都方便實用,切實有效。而諸如節慶、生日、慶典、婚禮、開業、迎賓、送行等等多個方面的宴會祝酒辭,可以說是生活中可以應用到的應有盡有。本書內容豐富詳盡,新穎實用,貼近生活,語言通俗易懂,是一本方便你快速進入“酒場”的實用工具書。手邊常備本書,您一定能在酒桌上輕松應對各種麻煩,輕松擺脫喝酒祝辭的煩惱,讓您的社交與生活變得更簡單、更快樂、更美好。
呂雙波編著 ·中國文化 ·8萬字
《劉君祖完全破解易經密碼》系列書是海內外公認的易學大家劉君祖先生歷時四年多,對《易經》六十四卦作透徹詳盡的解讀,以深入淺出的方式洞悉決策模式,把《易經》智慧延伸在現代生活中,更進一步通過依經解經的方式,以易理和其他學術相印證,如儒家、道家、佛家、兵家,以及中醫養生與企業管理等,在在圓融無礙,使得我們對《易經》六十四卦爻符號的無字天書不再陌生,進而欲罷不能、意猶未盡。
劉君祖 ·中國文化 ·23萬字
《紅學流派批評史論》一書為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紅學流派批評史論”(13BZW035)的結項成果。天津師范大學趙建忠教授從紅學流派的視角切入并結合其學術淵源,對《紅樓夢》問世以來的評點派、題詠派、雜評派、索隱派、考證派、社會歷史批評派、美學批評派、探佚派等的源流嬗變、治學理念、興衰起伏、功過得失進行了系統的考察、梳理和總結,多方位透視它們興起的歷史文化背景及盛衰起伏的原因,并進行前瞻性的總結,兼及后四十回的真偽、《紅樓夢》的文化研究和文本闡釋等問題,進而反思新時代的紅學研究范式,對于當代紅學新批評視野的建構有較大的理論價值和建設性意義。
趙建忠 ·文化研究 ·25.5萬字
家風是最基本、最靠譜的家庭教育。重視小家建設,宣揚良好家風,引領孩子成長,是每對父母都應放在首位的課題。家庭的風氣很不容易形成,所以一旦形成,我們就要讓它長長久久。曾仕強教授學貫中西,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深入而精確的理解。本書中,曾教授依托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將家庭教育中的諸如孝道、婚戀、金錢、祖先,甚至生死等問題從多角度進行了深入淺出的闡釋,說理通透,直達人心。曾教授認為,家庭是社會的細胞,若每個人都能維護好、傳承好自己的家風,則世界無為而治,人間萬象泰和。無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無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讓被忽視,甚至被遺忘的傳統家風重新復興,讓每個孩子的童年都充滿中國味道。
曾仕強 ·中國文化 ·11.4萬字
《庭訓格言全鑒》:康熙是一位“儒家化”的皇帝,他的《庭訓格言》涉及為政、修身、養生、讀書、尊賢敬老、生活常識等方方面面,基本都籠罩在傳統儒家思想的影響之下,與當今所弘揚的傳統文化方向相當一致,其中所包含的教育思想至今看來仍然具有很強的實踐價值。
(清)康熙撰 王翠菊 范英梅評注 ·中國文化 ·15.2萬字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方面:住宅的吉祥、家居的吉祥、養花的吉祥、起名的吉祥、飲食的吉祥、睡眠的吉祥、保健的吉祥、日常的吉祥、處世的吉祥、用藥的吉祥等。
嚴鍇主編 ·民俗文化 ·17.9萬字
本書系根據毓老師1992年在臺北奉元書院講授內容整理而成。《吳起兵法》《太公兵法》為古代重要兵法著作,是歷代兵家必讀書目,均在“武經七書”之列。《吳起兵法》,又稱《吳子》《吳子兵法》。相傳是戰國名將吳起所著,與《孫子》齊名,并稱為“孫吳兵法”。毓老師認為《吳子》六篇,皆兵家機權法制之說,但和《孫子》純用奇不同,《吳子》強調圖國以“和”,教民以“禮”,治兵以“信”。學習《吳子》,了解古代以儒家論兵主要觀點。
愛新覺羅·毓鋆講述 陳絅整理 ·中國文化 ·11.1萬字
本書主要從以下幾方面介紹中國的謎語文化:自然謎、植物謎、動物謎、常用物謎、工礦交通謎、軍事武器謎、商業貿易謎、海外港臺謎、文化體育謎、書報刊謎、字謎、詞語謎、歇后語謎等。
嚴鍇主編 ·民俗文化 ·10.8萬字
《中國文化知識讀本:古代陣法》是一套旨在傳播中華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養的大型知識讀本。該叢書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的同時,結合社會發展,注入了時代精神。書中優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國文化中的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識要點全面展示給讀者。點點滴滴的文化知識仿佛顆顆繁星,組成了燦爛輝煌的中國文化的天穹。王忠強編著的《古代陣法》為叢書之一,生動介紹了中國古代陣法的產生及發展、春秋前十大古陣、幾大古代重要陣法、古代歷史傳記以及傳說中的陣法、古代陣法在古代軍事史中的重要地位及影響等內容。
金開誠 ·文化史 ·2.2萬字
錢穆先生一生崇敬國家民族之傳統文化,幾同宗教信仰。先生以為中國文化其特殊之成就,有其特殊之意義與價值,縱使一時受人輕蔑鄙視,但就人類生命全體之前途言,中國文化宜有其再現光輝與發揚之一日。讀此書庶可見中國文化影響之悠久偉大,實有超乎一般想象之上者。
錢穆 ·中國文化 ·9.1萬字
《通往岡仁波齊的路》是著名導演張楊的首部文字作品。張楊在書中回顧了自己二十年的從影歷程,以及備受矚目的電影《岡仁波齊》和《皮繩上的魂》的創作故事。傳奇的經歷與頗具張力的行文風格無不透露著張楊獨特的藝術觀與坦誠的人生觀。作為內地第六代導演的代表人物,張楊持續不斷地進行著風格實驗與自我突破,憑借《洗澡》《向日葵》《昨天》《落葉歸根》《岡仁波齊》《皮繩上的魂》等一系列精彩之作,一路斬獲各大電影節重要獎項,為華語影壇注入了與眾不同的活力。本書收錄了張楊導演的珍貴照片,以及大量精美絕倫的藏地攝影作品。
張楊 ·民俗文化 ·6.7萬字
《梁啟超講國學》有側重、有針對性地選取了梁啟超著述中的相關內容,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并輔以故事性的敘述方式,來做解讀。這些內容包括史學、文學、儒學、佛學、法學和教育、修養、倫理等諸方面。我們之所以采用這樣的方式,是希望通過本書能讓初接觸的讀者一看就入門,讓有基礎的讀者一看就能見微知著,從而更上一層樓。
季風 ·中國文化 ·13.7萬字
本書主要介紹了以下幾方面家庭生活竅門:購衣穿著、洗滌熨燙、服飾收藏、食品選購、食品加工、食品貯藏、美食烹調、飲食保健、廚房用具、購房居家、居室清潔、家電購買、家電使用、用品維修等。
嚴鍇主編 ·民俗文化 ·15.3萬字
本書從全方位角度來展現了作者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與解讀,既顯示了作者的精神情懷與文化自信,又彰顯了傳統文化的品格情操和獨特魅力。作者歸納中國文化的本體論是“一”,“一”的最初形態是“和”,基本形態是“純”,由此產生了和諧與純誠的文化,并且一以貫之;中國文化的辯證法是“二”,為陰陽,也為因果,更是“不二”;中國文化的特征為“三”,即三才天地人,也即體相用,不易變易簡易,表現為佛體道相儒用,神奇神秘與神圣;中國文化的抱負是四為,精神是四觀,智慧是四知,作者提出“以四觀精神開啟四知智慧成就四為人生”;中國文化的方法論是“五”,五行產生了五音五色、五液五方、五味五常等。
廖彬宇 ·中國文化 ·30.4萬字
本書共分十篇,分別是:慈悲為本,為善心安;諸惡莫作,無惡心安;放下諸多事,心中自然安;無求則無敵,無敵則心安;平常心是道,道在心自安;超然灑脫,豁達心安;寬容即是福,度大心自安;常懷感恩情,心中自然安;看透釋然,自在心安;隨緣而行,隨遇而安。本書以佛的理念通俗而又深刻地闡述了“心中有佛人自安”這個主題。書中還著重例舉了一些生活中讓人難以心安的就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俗之事,并指出了解決之道。另外,為了讓讀者更好地了解佛理知識,書中還穿插了“拈花一笑”、“佛心慧語”、“世俗佛理”、“佛心故事”、“佛語今譯”、“佛趣軼事”等版塊內容。通過閱讀本書,你會感到:只要我們心中有佛,佛就與我們同在。
宋天天 ·文化評述 ·17.3萬字
《香乘》一書是明末淮海(今江蘇揚州)著名學者、香學家周嘉胄窮二十年之力搜集整理的香學著作,也是中國香文化集大成的經典之作。周嘉胄此書囊括了各種香材的辨析、產地、特性等香學知識;搜集整理了大量與中國香文化有關的典故趣事,可謂知識性和趣味性兼備,是了解中國香文化的首選之作。更彌足珍貴的是,在《香乘》還博采宋代以來諸香譜之長,整理了很多傳世香方,這些香方在今天不僅具有香學上的史料價值,也是香道愛好者可以不斷發掘實踐的寶庫和源泉。
(明)周嘉胄著 日月洲注 ·中國文化 ·36.7萬字
美國傳奇殯葬師凱特琳·道蒂游歷印尼、日本、墨西哥等十余個國家和地區,親身走訪科羅拉多州的露天火葬、印尼公共墓室、墨西哥亡靈節、日本琉璃殿骨灰供奉等等。在這些葬禮文化中,既蘊涵著當地的歷史傳統,也讓我們看到關于葬禮更多的可能性。我們沒有義務遠離死亡,也沒有義務對死亡感到羞恥。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現身,然后出席,然后參與。死亡需要被重新認識和接納,以便讓我們學會好好告別。如果你曾失去過親人,哀悼過逝去的友人,或者想象過自己的死亡,那么,你一定不能錯過這本書!
(美)凱特琳·道蒂 ·隨筆 ·9.2萬字
《武士道》已成為解讀日本民族精神的入門書,是新渡戶稻造于1899年在美國用英語寫作而成。《武士道》一出版即在西方社會引起極大反響,短時間內被譯成日語、法語、德語、俄語、波蘭語、挪威語、波西米亞語、匈牙利語等多種語言譯本。新渡戶稻造將日本武士道同西方的騎士精神、基督教教義等主流思想進行類比,援引孔孟之道和王陽明的哲學觀點,從義、勇、仁、禮、誠、名譽、忠義、克己等幾個層次展開論述,層層剖析,立體展現日本武士階層的行為準則及處世哲學,用“武士道”解釋了日本崛起的精神動力。
(日)新渡戶稻造 ·各國文化 ·5.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