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以國醫經典著作為基礎,總結了《黃帝內經》《易經》《本草綱目》等著作中的養生智慧,介紹現代國醫大師的養生絕學,歸納名人志士、凡人百姓、長壽老人的養生經驗,以現代手法和釋了中醫養生的核心思想,各大系統的保健方法,不同體質、不同年齡段人群的養生之道。本書綜合了靠前大眾健康、養生保健、精神衛生和心理學等各醫學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提供了多種常見疾病的科學有效的治療方案,旨在幫助讀者科學地進行自我保健和自我治療,具有一定的出版價值。
蔡向紅 ·預防醫學 ·25.7萬字
本書將以突發事件公共衛生風險日常風險評估和專題風險評估為對象,圍繞突發事件風險評估的溝通協商、監測審查、計劃準備、風險識別、風險分析、風險評價、風險管理對策、風險評估報告的撰寫等主要內容,詳細介紹了突發事件風險評估的實施過程,并詳細介紹了常見的風險評估技術和方法。
吳群紅 康正 焦明麗 ·預防醫學 ·23萬字
我國已經高速進入老齡化社會,2013年老年人口已達2億,迫切需要專業化、規范化的醫療衛生服務,迫切需要加快老年醫學的發展。但目前我國尚缺乏老年醫學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教材,老年醫學專業醫生準入制度和資質培訓也迫切需要標準化教材的出版。本書以現有的住院醫師菜單式規范化培訓要求為綱領,重點介紹老年病的基本特點、常見癥狀與綜合征的診治規范。
李小鷹 ·醫藥教材 ·22.1萬字
本書分七章撰寫,圖文并茂,從基礎到臨床,全面系統地進行詳細敘述。既反映了我國在該領域的科研成果和臨床經驗;亦介紹了國際上的一些新進展。該書采用照片500余幅,從而克服了以往只是文字敘述,模糊而抽象,缺乏連續圖片展示等缺點,便于讀者學習和掌握專業規范知識和技能。作者們大都是長期從事眼科的臨床和基礎研究工作,尤其在眼內感染及眼內炎方面進行過深入地研究,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作者參考有關國內外文著,并總結30多年來的臨床經驗,聯合北京同仁醫院、中山眼科中心、上海五官科醫院、天津眼科醫院等眼科知名專家共同編著。
楊朝忠 ·臨床理論 ·37.9萬字
內容:①CT、MR、DSA、DR、CR、超聲及核醫學等影像設備基本結構;②CT、MR、DSA、DR、CR、超聲及核醫學等基本原理;③輔助成像設備的基本結構;④輔助成像設備的的基本原理。特色:①該著作具有科學性、系統性、邏輯性和實用性;②重點闡述醫學影像設備的結構和工作原理,以醫學檢查設備為主線,刪除了過時和滯后的知識點。注重系統性和邏輯性,重點突出,由淺入深,深入淺出。介紹每種成像設備均遵循基本結構、基本原理和基本應用的原則。緊跟醫學影像設備發展步伐,密切聯系臨床需求;③影像技術和醫生的工具書,臨床醫生的參考書,在校影像本科生的教輔書。
石明國 ·醫技學 ·41.4萬字
此書作為全國醫用設備使用人員業務能力考評教材系列圖書中的一本,可指導考生復習備考,也可作為專業技術人員案頭工具書,提高醫用設備使用人員的業務能力,服務考試工作。市場對出版一套權威的系列教材有著迫切的需求。
王鐵 ·醫藥教材 ·25.5萬字
本書收集整理1975-2015年40年間王永炎院士在東直門醫院腦病科親自收治和指導治療臨床驗案200余例,包括中風、頭痛、顫證、痿證等,其中大部分為腦病科特色診治方案及疑難雜癥的診療思路,通過對治療經過和方法的記載與分析,為工作在臨床一線的醫師提供神經內科相關疾病診治經驗,并將其推廣普及,使更多患者受益,為神經內科疑難雜癥的診治提供診療思路,引發對神經內科疑難雜癥的探索與研究。
謝穎楨 ·中醫 ·36.1萬字
全書以新時代為背景、問題為導向、解決對策為關鍵,涵蓋了中醫藥高等教育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中醫藥學科與人才評價體系的建立與改革、高等教育體系的構建與完善、學科專業建設與優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創新、師資隊伍建設與發展、質量標準與保障體系建設、文化傳承與創新、結構布局與協調發展、民族醫藥學科專業建設與發展、國際推廣與傳播、社會服務能力提升與拓展、管理體制機制的改革與創新等教育教學的關鍵環節,是一部理論與實踐密切結合、對未來10-20年具有指導和導向價值的教育專著。
張伯禮 王啟明 盧國慧 ·中醫 ·31.4萬字
《傷寒論辨證廣注》,清朝汪琥著,凡14卷。前附參考書目為卷首,采集《素問》及《靈樞》有關熱病內容為第一卷,二卷以后以《傷寒論》屬于熱病的六經原文為基礎,并廣泛收集前代名家之說,逐條辨注。該書以《傷寒論》原文為綱,后世一家論述為目,結合著者心得,溯原尋流,廣其意而歸其類,極大地豐富了仲景學術內容。
汪琥 ·中醫 ·25.3萬字
本次修訂全國高等學歷繼續教育規劃教材29種(含12本專本共用)。本套教材將采用涵蓋紙質教材、數字資源以及網絡課程、平臺功能融為一體的“融合教材”編寫模式,堅持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思想性、科學性、先進性、啟發性、適應性,同時注重內容安排合理,深淺適宜,適應成人學歷教育教學的需求。注重遵循醫藥學成人學歷教育教學規律,體現醫藥學成人學歷教育的特點。在繼承和發揚上一版教材基本精神的同時,旨在提高全國高等學歷繼續教育規劃教材的實用性,使更多的醫療工作人員從中受益。
趙玉虹 ·醫藥教材 ·21.6萬字
該書及時的總結了幾十年來精神疾病影像學相關研究領域的研究現狀和熱點,并根據自己的研究經驗,提出未來研究的方向和展望,學術水平達國內先進水平,具有極高應用價值。本書的出版無疑有助于填補國內精神疾病影像學研究相關領域的空白,并為國內精神影像學研究的同行們提供良好的參考和指導。本版內容根據近兩年的學科發展及國內外的最新進展,補充和更新了1/3的內容,反映了精神影像學科的前沿知識。
龔啟勇 ·綜合 ·26.1萬字
本書收集國內外心臟標志物的循證醫學材料和最新指南,結合編者多年對心臟標志物的研究編寫,全面系統地介紹各種心臟標志物的相關知識及研究進展,詳細闡述了目前應用的心臟標志物的結構和功能、臨床意義、檢測方法、相關疾病的心臟標志物分析。對目前心臟標志物臨床應用的指南進行了解讀,指導臨床更合理應用心臟標志物對心血管疾病進行診斷和預后判斷。本書內容新穎、實用,對推動臨床更好地應用和研究各種心臟標志物有重要參考價值。第一版出版后受到廣大讀者的一致好評。本次對書中陳舊的內容進行了更新,增加了最新的指南和詢證醫學的證據。以期對臨床應用提供重要的參考價值。
馬依彤 霍勇主編 ·基礎醫學 ·43.5萬字
本書為中國人民大學重大科研項目之一。民國史與城市史研究都是當下歷史研究的熱門領域,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與文化意義。本書描述了民國時期北京的公共衛生狀況。探討了近代公共衛生觀念、設施、實踐對北京傳統衛生的影響,論述了近代公共衛生對北京民眾生活的改變,以及對城市由傳統向近代轉型的推動。
何江麗 ·綜合 ·21.9萬字
本書以常見的軀體疾病與精神科的交叉問題為線索,依托臨床處理過程中成功和失敗的案例,循證聯絡會診中的經驗和教訓,強化相關基本知識和技能,剖析軀體疾病先關各種精神異常現象病因與發病機制,構建有關聯絡精神醫學會診處理的原則與框架,創新本學科與相關學科各級專業技術人員技能培訓模式,迎合Problem-BasedLearning(PBL)教學模式的需求,推廣聯絡醫學會診的經驗和技巧,為相關專業醫生解決同類問題提供便利之工具。
李恒芬 ·臨床醫學 ·32.2萬字
本書共6篇20章。第1~5章系統介紹了腦動脈解剖學基礎。第6~9章介紹了腦動脈狹窄的病因和分布、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分型及發病機制、腦動脈狹窄或閉塞的臨床表現及治療,使讀者對腦動脈狹窄性疾病的基礎和臨床知識有較深入了解。第10~14章介紹了腦動脈側支循環的概述、側支循環途徑及代償能力、評估方法及臨床意義,使讀者對腦動脈側支循環有較全面了解。第15~20章介紹了TCD檢測技術的操作和分析標準、臨床應用及進展、新型腦血流評估及監測系統。在最后一篇中,對50例腦動脈狹窄性病變患者的臨床資料、神經血管影像檢查和TCD檢測結果進行綜合分析和解讀,使讀者對缺血性卒中與側支循環之間的內在關系有更深入的理解。
張雄偉 王佳楠 ·臨床理論 ·34.8萬字
本書較為系統全面地總結了沈英森教授的臨床經驗,將沈教授本人多年臨床實踐形成的學術思想系統整理、發掘,主要內容包括其對腫瘤、消化系疾病、呼吸系疾病等的臨床辨證施治的經驗,以及臨證養陰的學術思想、用藥特色等,并配合臨床驗案,切合臨床,可讀性強。
譚金華 張軍 ·臨床理論 ·24.9萬字
本書通過對日常護理操作中常見的問題進行分析、歸納,通過情景模擬的方法提出出現不同問題時如何應對、解決的指導方法,以期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處置能力,規范應對突發狀況時的處理方法和流程。主要內容分四部分:1.護理情景模擬相關教育學理論概述。2.護理基礎操作情景模擬。3.專科護理情景模擬。4.護理突發事件情景模擬。特點:1.形式新穎、簡明、易讀。2.模擬常見情景,還原度高、真實、可信,學習人員代入感強。3.提供了總體處理原則和示范處理方法,實用性強。4.以護理操作的規范流程為切入點,層次清晰、便于掌握。
楊惠云 李謐寧 ·護理學 ·27.4萬字
本書全面系統地介紹各種涉及眼、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頜面外科、神經外科的顱底腫瘤。主要內容包括三部分:⑴不同性質顱底腫瘤,重點介紹各種常見顱底腫瘤的發生率、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輔助檢查及治療原則,側重于腫瘤學內容;⑵不同部位顱底腫瘤,重點介紹特定顱底部位(如前顱底)常見腫瘤類型、臨床表現及其鑒別診斷和共同的手術入路、手術方法及并發癥防治,側重手術學內容;⑶顱底腫瘤特殊診治技術,如影像學診斷技術、顱底內鏡技術、放射治療技術、顱底腫瘤的化療以及神經修復技術等,側重于腫瘤綜合治療。書中配有視頻,指數融合之作。
萬經海 徐震綱 ·外科學 ·47.9萬字
目前國內尚無關于“泌尿系統多層螺旋CT診斷學”的專著。本書著眼于多層螺旋CT,尤其高端多層螺旋CT的廣泛應用基礎上,詳細闡述與泌尿系統有關的心得多層螺旋CT檢查技術、泌尿系疾病的多層螺旋CT診斷要點及臨床醫師對于多層螺旋CT泌尿系檢查的關注點,并盡量附以圖片加以解釋,做到圖文并茂,使讀者能夠對泌尿系的各種多層螺旋CT檢查技術、病變的各種CT征象及多層螺旋CT的診斷價值有一個全面深刻的認識和理解,有助于讀者全面了解泌尿系的各種多層螺旋CT檢查技術、掌握泌尿系疾病的的CT診斷學知識,以期成為影像診斷醫師及內科、外科、兒科專業醫師的必備參考書。
王其軍 韓志江 劉紅光 ·預防醫學 ·28.4萬字
本書以中醫藏象理論為指導,以五臟系統病位為核心,按病性分類立證,從整體上揭示了中醫辨證的基本原理與普遍規律,將各種辨證方法在中醫基礎理論指導下科學地融為一體,為臨床各科提供符合普遍規律的共性的辨證新體系,對提高臨床診治水平將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填補了中醫基礎理論研究的一項空白。專著突出“以象測藏、從癥辨證”的原創思維,建立了完整、統一、規范的中醫藏象辨證新體系,符合中醫整體觀念和辨證思維。
吳承玉 ·中醫 ·40.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