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一部急診影像學診斷、鑒別診斷流程的專著,涵蓋了神經、頭頸部、心胸、腹部及骨關節等系統。本書立足于臨床實用,編排科學新穎,流程圖直觀明了,圖像資料豐富,在形式和內容上有較多的創新(如每一專題末附有專家點評或述評,起畫龍點睛作用),診斷流程給讀者提供了清晰的診斷思維導圖,而典型病例介紹是各位編者長年臨床工作的積累和臨床診斷的經驗體會,相信會使廣大讀者從中獲益。目前國內尚無關于急診、重癥疾病影像診斷流程的專著。
高波 沈桂權 ·外科學 ·31.3萬字
內容上注重將皮膚理論知識與皮膚美容應用緊密結合,語言通俗易懂,如疾病治療步驟,易出現的不良反應及解決方案等,能使專業醫生在學習時更易理解相關內容并能運用。形式上采用病案導入式方式編寫,利于讀者對疾病的理解。本書中所有涉及操作部分均需寫出設置參數、標準化操作步驟、出現問題的解決方案等內容,讓讀者最短時間內可應用理論知識指導實踐,可操作性強。
何黎 鄭志忠 周展超 ·外科學 ·29.1萬字
本套教材的編寫體現國家關于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相關政策,遵從國家衛生健康員會頒布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標準(試行)”的總則與細則,結合住培考核大綱(理論和臨床實踐),精益求精,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畢業后醫學教育培訓國家精品教材;凸現畢業后教育特色,打造我國畢業后醫學教育的“干細胞教材”;體現全面性和規范性,打造具有針對性、實用性、適用性的培訓教材。強調創新性、兼顧性,提高可讀性,樹立大教材觀,使教材建設成為推動住培發展的重要動力。
于曉松 季國忠主編 ·醫藥教材 ·38.8萬字
本書以常見的軀體疾病與精神科的交叉問題為線索,依托臨床處理過程中成功和失敗的案例,循證聯絡會診中的經驗和教訓,強化相關基本知識和技能,剖析軀體疾病先關各種精神異常現象病因與發病機制,構建有關聯絡精神醫學會診處理的原則與框架,創新本學科與相關學科各級專業技術人員技能培訓模式,迎合Problem-BasedLearning(PBL)教學模式的需求,推廣聯絡醫學會診的經驗和技巧,為相關專業醫生解決同類問題提供便利之工具。
李恒芬 ·臨床醫學 ·32.2萬字
全書共分十七章,主要涉及內科、外科、男科、婦科、兒科、皮膚科、性病科、五官科等200多種常見病和疑難病,突出了臨床中經常遇到的一些“疑、難、雜”病,共收集整理介紹經濟、有效、易得的中藥處方1100余款。本書理論聯系實際、深入淺出、簡明扼要,實用性較強,適合于廣大臨床醫務工作人員、基層中西醫結合醫院各類醫藥人員查閱和參考。
鄒紅英 王華 鄭勤 ·中醫 ·26.7萬字
本書針對中醫電子病歷數據資源應用的技術方法問題,提出運用知識編碼,從中醫電子病歷數據的屬性層面開展分析研究,包括中醫電子病歷數據規范化采集、結構化處理、運用關聯分析等數據挖掘技術來開展中醫電子病歷數據應用。研究過程中融合了中醫藥標準化知識應用、信息化技術手段、數據分析與挖掘技術方法,此為本書的集成特色之一。
毛樹松等主編 ·臨床理論 ·24.6萬字
《天然藥物學》分總論、各論、實踐教學三篇,共15章。總論3章,概述了天然藥物學的基本概念、發展簡史,天然藥物的命名和分類,藥用植物形態和解剖學基礎知識、植物分類學基礎知識以及天然藥物的采收、加工炮制、貯藏、鑒定技術等內容。各論10章,收錄植物、動物、礦物藥共200余種,主要介紹其名稱、來源、產地、采收加工、性狀鑒定、顯微鑒定、理化鑒定及化學成分、藥理作用、性味功用等,描述內容均以2015年版《中國藥典》為標準。實踐教學2章,實驗、實訓項目共29個。本教材內容涵蓋了執業藥師資格考試的內容及考試要求的知識點,注重實踐技能訓練,為學生就業和執業資格考試奠定了基礎。每章后設有目標檢測及答案,并附有全部教學課件和同步練習題庫。本教材可供高職高專藥學類、藥品類及相關專業師生使用,也可作為醫藥行業科研、技術與管理人員的業務參考書及崗位培訓用書。
吳立明主編 ·藥學 ·27.5萬字
隨著社會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劇,我國骨質疏松癥患病率迅速攀升,其引發的骨質疏松性骨折等一系列并發癥嚴重威脅國民健康。目前我國社區和基層醫生已經成為骨質疏松癥防控的最前線,為了提升滿足廣大社區和基層醫生防控疾病的能力和水平,由中華醫學會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分會以臨床問題為導向,組織多名專家聯合撰寫了《社區與基層醫生骨質疏松癥防治培訓教程》。本書共分為14章,直擊骨質疏松癥防控的關鍵臨床問題,言簡意賅地介紹骨骼的解剖結構、骨質疏松癥的發生機制、早期識別、診斷、鑒別診斷、治療、隨訪等多方面的知識,結合中華醫學會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分會制定的指南,旨在使社區和基層醫生快速掌握骨質疏松癥相關防治知識和臨床技能,并提高疾病長期管理水平。本書內容全面、條理清晰,兼具實用性和學術性,以期為廣大社區和基層醫生提供簡單便捷的防治骨質疏松癥的利器。
李梅 章振林 夏維波主編 ·醫藥教材 ·23.8萬字
主要內容:本書基于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對JCI評審標準的研究和實踐,根據JCI醫療機構評審標準章節順序,對重點、難點及新版標準進行了標準及測量要素的深入解讀,同時,結合實際案例介紹了實踐方法和經驗。特色:1.標準新。本書所研究的《JCI醫院評審標準(第5版)》是聯合委員會2014年4月正式生效的最新版JCI評審標準,其中包括對學術醫學中心(AcademicMedicalCenter)的評審內容;2.代表性好。本書基于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作為國內首家通過第5版JCI學術醫學中心醫院評審的大型綜合醫院,凝練了其對標準的深度理解和實踐經驗。3.重點突出。本書主要針對第5版JCI醫院評審標準中的重點、難點和新版新增標準進行解讀分析。4.理論結合實踐。本書采用要素解讀-實踐分享-實踐討論-案例分享的基本結構,在深度解讀標準內涵的基礎上,分享實踐經驗和案例,利于讀者的理解和借鑒。
溫浩 姚華 ·醫院管理 ·23.9萬字
本書為國家衛生計生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的衛生技術評估項目之一,已經出版了理論與方法篇。本書主要內容為衛生技術評估的案例介紹,所選案例包括:醫療技術和衛生政策評估案例等。本書的案例內容安排生動形象,更易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并促進讀者更好理解相應內容。
趙琨 ·預防醫學 ·46.9萬字
本書是以案例入手解析中西醫結合消化內科臨床診療思維的實用教程。全書共分五章,第一章對消化系疾病常見癥狀與體征進行鑒別診斷,第二章、第三章對常見的消化系疾病化驗報告單和影像報告單進行解讀,第四章為消化系統疾病急危重癥診治,第五章結合臨床案例,對消化系常見疾病的中西醫結合診療思維進行剖析。貫穿基于案例的臨床診療思維教學法,是本書的特色。如第三章化驗報告解讀,以具體的醫案展示指標數據,通過“思維提示”,使讀者能夠快速把握診斷要點,將基礎知識與臨床有機結合起來。而在第五章診療思維示例部分,則以40個典型病例,展現了40種消化系統常見疾病診療過程中的臨床思維特點、診療思路和路徑,從基礎到臨床,從概念到思維,從臨床難點到用藥細節,層層解析,深入淺出,以期培養學生的臨床辨證思維,提高臨床應變能力。
李軍祥等主編 ·臨床理論 ·28.8萬字
全書分總論和各論兩篇,收載毒性中藥100種左右,按藥用部位分類。每味中藥在品名之下分別按藥材規格(包括來源、采制、品質)、飲片生品炮制規范(包括古代炮制規范、現代炮制規范、功效)、炮制品炮制規范(包括古代炮制規范、現代炮制規范、功效、現代炮制工藝研究)以及中藥飲片長生產實踐學習(以心得和照片、視頻等方式呈現)。
林華 曹暉 鐘燕珠主編 ·藥學 ·40.8萬字
本書主要涉及肝硬化和非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發病和診治情況,TIPS應用的基本器械,相關肝臟及血管解剖和影像學基礎、系統和局部分析,以及與TIPS的相關性。還包括患者基本檢查與基礎分析,術前談話技巧和規范管理,TIPS專家共識解讀及適應癥的拓展,術中技術及規范化管理,各種相關血管壓力的測量及經靜脈肝活檢術的應用與意義,TIPS術后規范化管理及隨訪,圍手術期護理,常見并發癥與處理。全書后附TIPS經典病例分析。作者所在單位從1994年至今已完成6000多例TIPS患者(全程管理的一手資料),積累了豐富臨床和研究經驗,超過15年的規范化、標準化全程管理,已經對全國幾百名相關醫生進行了規范化培訓(至今共17期:包括基礎班和高級班),故相關病例是寶貴的實踐總結,也是本書的精華之一。
劉福全主編 ·外科學 ·33.8萬字
本書的內容與特點為:1.全書四十九章,分為上下兩篇,上篇為主動脈及周圍血管影像診斷,下篇為主動脈及周圍血管介入治療,但以下篇為主。安排上篇的原因為,影像學診斷是介入治療的依據與重要基礎,作為治療者必須掌握。2.上篇的重點在于對于各種疾病而言,不同放射檢查的優勢與選擇,各種影像學的表現與特征。3.下篇按不同的疾病展開內容,以介入的適應證、禁忌證、器材以及患者準備、介入治療過程、并發癥、療效評價與隨訪等結構安排,強調臨床經驗的總結與提煉。4.重要與復雜疾病安排"特殊病例介入治療"的內容,以進行充分的討論與總結。故從整書而言,涵蓋疾病全,強調臨床,結構規整、對稱,非常適合讀者理解與掌握。
黃連軍 ·臨床理論 ·45.1萬字
1.首次以影像診斷和臨床治療規范化為目標,以大量詳實、清晰的磁共振診斷資料為藍本,以廣大影像和臨床工作者為對象,具有龐大的讀者群,目前尚未見到此類書籍出版。2.本書從腦小血管病的基礎理論知識、臨床診斷與治療常規、磁共振標識診斷和鑒別診斷、科研研究進展和成果四個方面系統、全面、詳盡地介紹腦小血管病的發生發展和磁共振診斷要領。有益于讀者全面對腦小血管病的認識和磁共振診斷要領的掌握,是廣大影像和臨床醫生案頭必備參考書。3.書中所有影像資料均來自于著者的工作一線資料,以保證圖像的真實性和清晰性;4.編委會所有成員均為高級職稱,具有堅實的理論基礎知識和豐富的一線工作經驗,為充分闡明腦小血管病的影像和臨床問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全書各章中突出前沿性和科學性,結合臨床實踐、貫穿專業性、系統性、新穎性和可讀性的主線,結合國內、外有關腦小血管病的最新研究結果,充分展示本書的鮮明特征。
黎海濤等主編 ·臨床理論 ·39.6萬字
本書從臨床出發,介紹了小兒推拿的概述;小兒推拿的學習方法與步驟;小兒推拿的適應證、禁忌癥及注意事項;小兒推拿的基本操作手法與復式手法;以張式望診為中心的疾病的診斷體系;小兒推拿的常用穴位與特色取穴及46個臨床常見小兒病癥的推拿治療方法。
田常英 ·婦產科學 ·28.3萬字
外感時行病的病理演變過程中寒、溫表象是對立統一的,傷寒六經辨證體系和溫病衛氣營血辨證體系、三焦辨證體系都是以臟腑、經脈、陰陽、表里、寒熱、氣血理論為依據的,只是側重不同而已,沒有本質區別。傷寒學派以傷寒為一級病名,以統溫病,并不完全否定溫病學家的學術思想。溫病學家是以溫病為一級病名,將《傷寒論》所述之傷寒限定為與風溫、濕溫、暑溫、秋燥等并立的狹義傷寒。按照同病異治、異病同治的原則,寒、溫辨證論治體系可以合二為一,以建立起較為完善的時行熱病辨證論治體系。
劉緒銀主編 ·中醫 ·42.4萬字
當前,我國正處在經濟發展和社會轉型期,突發衛生事件應急處置和緊急醫學救援任務繁重,做好應急培訓識是務之急。本套書由國內外知名專家根據新時期衛生應急培訓工作的需要編寫的培訓教材,作為規范和指導全國衛生應急教材使用
李宗浩主編 ·基礎醫學 ·23.8萬字
本書挑選了51個具有經典臨床教學和新時代學科交叉創新的優質病例,每一個病例涵蓋了“病情變化過程”“文獻分享與思考”以及“啟示與拓展”三部分內容。通過敘事醫學的方式闡釋病例特征,采用思維導圖凝練診治過程,結合最新文獻與指南,提供多學科交叉診治的循證醫學依據,開展反思總結并提出臨床科學研究的可行性。
方向明等主編 ·臨床理論 ·25.7萬字
國醫大師周仲瑛教授運用中醫中藥治療疑難雜癥學驗俱豐,見識獨到,彰顯了中醫疑難雜癥的特色與優勢,歷經多年積累,學術思想體系已經構建,病案十分豐富,體現國醫大師長期從事疑難雜癥研究和豐富的臨床經驗。目前同類書中尚未見具有較全面的疑難雜癥理論和較系統的學術思想體系的著作。
陳四清主編 ·中醫 ·23.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